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伊尔76是我们拥有的第一种大型运输机,它结束了国内无战略运输机的空白历史,大幅提升了空军远程投送能力,并多次在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中外联合军演中等重要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某种意义上,涂刷着五星红旗和八一标志的伊尔76,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我们空中长臂的象征。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追赶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苏联决定发展代号“耿直”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资料显示,伊尔76机长46.6米,翼展50.5米,高14.7米,最大起飞重量190吨,最大运载重量可达50吨,在搭载40吨货物的情况下,航程仍有4000多千米,巡航时速800千米。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伊尔76可以在复杂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能够在简易的跑道上起降,而且维护起来比较容易,简而言之就是皮实。很多型号的该型飞机都在尾部安装了1门双联装23毫米机炮,机翼下方甚至可以挂载500公斤级航空炸弹。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一架伊尔76可以运载150名伞兵执行空降作战,或者运输225名步兵,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空中医院,最多可转运114名伤员。伊尔76的货仓长度为24.5米,但是宽度只有3.4米,高度只有3.45米,因而运载主战坦克这样的大件时就显得很吃力,T72这样的中型坦克还需要拆除两侧裙板才能被装进货仓,另外由于货仓高度有限,个头大点的武装直升机也很难塞下。最新的伊尔76MT增长了机身,加长到了53米多,比运20还要长6米,但是机体宽度仍然有限。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由于缺少大型飞机平台,一直到本世纪初期,我们运输机机队仍然以运8这种中型机为主,运8存在载重低、航程短等问题,无法满足空军越来越迫切的远程投送需求,所以我们把目光投在了伊尔76的身上,这也是最快能让我们获得战略运输机的方式。

根据资料显示,我们先后引进了一些伊尔76,由于各种原因,数量很有限,而且这些伊尔76是经过翻新才交付给我们的,换言之,就是性能和俄军新型型号有一定差距,而且机体寿命已经被消耗一部分了。但正是这批伊尔76,才改变了我们没有大型运输机的尴尬局面。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虽然性能和数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但相比运7、运8的15-20吨,伊尔76的50吨运力是前者的3倍左右了。一架伊尔76可以搭载3辆03式伞兵战车,或者是150名名伞兵执行空降任务,10几架伊尔76就可以投送一个加强空降步兵营,还有一定的装甲火力。拆掉裙板后,96A主战坦克也可以装入它的货仓。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在这段时间里,伊尔76也充分发挥了自身运载能力,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武汉,运送了急需的物资和军队医护人员,即使是在民用飞机无法飞行的特殊天气下,仍然可以正常执行任务。

除了运输机之外,4架伊尔76还被改装成了空警2000预警机,这是我们第一种正式列装的预警机,打破了国外垄断的格局,某种意义上,正是有了伊尔76作为底盘,空警2000的大型相控阵雷达才得以安装,否则以当时的运8飞机,根本无法弥补探测能力和滞空时间的差距。

宝刀未老的伊尔76:帮助空军克服多道难关


相信在可靠的维护保证下,这些伊尔76将会将会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和运20共同担负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