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常識—第三期


國學小常識—第三期


<strong>— 《弟子規》、《增廣賢文》、《聲律啟蒙》 —

在上一期,向您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蒙學開篇的三本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今天要向您介紹的,同樣是蒙學必讀的三本書《弟子規》、《增廣賢文》和《聲律啟蒙》。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著。全書以《論語·學而篇》為核心“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該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具體闡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範。

後來,清人賈存仁進行了修改和編纂,並且把書名改為《弟子規》。(個人認為,在個性張揚的當下,人們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讀讀這本書。)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書名最早出現在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由此我們可推斷《增廣賢文》最遲成書應該在明代的萬曆年間。經過明清兩朝文人的不斷增補,該書被稱為《增廣昔時賢文》,簡稱《增廣賢文》。原作者不詳,史料上記載清代學者周希陶曾對此書做過編修。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內容都是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也多引用儒釋道各家經典,可謂是一本雅俗共賞的經典。

《聲律啟蒙》一書,是由清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所著,主要是訓練兒童應對和掌握聲韻格律。這本書可謂是包羅萬象,有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之後的《訓蒙駢句》和《笠翁對韻》都是效仿《聲律啟蒙》。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好,今天的《聞古知新》就到這。您別忘了,勤洗手,少出門。下載網家家,讓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