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面對一篇篇文辭華美的滿分作文,除了羨慕,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嗎?

可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閱讀,分析,研究,比較,模仿,借鑑……滿分作文,是走在前面的這些學兄學姐們留給師弟師妹的一筆最好的寫作財富,置身這樣的財寶間,如果我們不會欣賞,不會學習,不會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財產,豈不是入寶山而空手歸?只要我們潛心探究,深入鑽研,那麼,別人的精彩,完全可以轉化成我們的財富。

我們應該從滿分作文中學習哪些有價值的寫作知識呢?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一、關注大話題,選準小切口

高考作文評分細則規定,一類卷作文必須具備“切中題意,中心突出”的主題特徵。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篇滿分作文,在研究文題時,均應能夠透過題幹中的種種干擾,直接把握文題中隱含的真實命題目的,既不能出現審題的偏差,也不能出現意義表達上的含糊。

這樣的審題,看起來很難,其實,只要瞭解考場作文重在檢測考生的寫作能力和對生活對人生的認知能力這兩點,並在瞭解的基礎上,儘可能聯繫現實人生思考作文命題,很多看起來很虛空的題目,便都可以落在實實在在的人生意義中。

也就是說,面對一道高考作文題,無論它採用何種方式命題,無論這題目是充滿詩意還是樸實平常,作為考生,我們都不應該把自己的思路往脫離現實人生的古代、未來以及編造的時空中引領,而應該立足眼下的現實,從現實中挑選能夠反映主流價值觀、能體現時代特徵的素材展開寫作。只有這樣,我們的文章,才能貫徹落實“切中題意,中心突出”的要求。

成功的滿分佳作,無一不是關注現實人生的典範。即使他們借用古代故事演繹文字,其寫作意旨,依舊指向現實生活中的某種需要強化的價值。

下面這篇福建省滿分作文,就抓住了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從“免檢”這一很小的切口解剖開去,寫出了深度,突出了中心:

這也是一種問題

有瑕疵的才是真實的。

——題記

曾幾何時,我們見過這樣一則廣告:畫上有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上一頭奶牛正悠閒地吃著草,旁白說著“提取優質原乳……”畫面轉到厚重的灰白世界,在運作中的流水生產線上,一罐罐鐵盒生產了出來,旁白說著“無菌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管理,上千道檢測程序……”接著畫面又轉向一個個似乎很先進的設備,最後畫面轉為一個個母親倖福的笑臉,旁白說“XX牌嬰幼兒奶粉,國家免檢產品,媽媽們最好的選擇!”廣告到此為止。

所有的節目都會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到最後,因此“國家免檢”就被放在廣告的最後。

誠然,要獲得這一稱號實屬不易,只有十分優秀的產品才能獲得國家信任,允以免檢。所以免檢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沒有問題,這也是一種問題。

有人說過一句話:幹一行,毀一行。當獲得了國家的信任後,為了利益,他們拋棄了良知。

好一個“國家免檢”!好一個媽媽們最好的選擇!當數以百萬計的媽媽們興高采烈地買下這些奶粉時,陰霾便籠罩在她們的頭頂,若干年後,隨著越來越多幼兒腎結石的病例出現,心力交瘁的母親們終於發現頭頂上的陰霾了,上面駭然寫著兩個字——“三鹿”

當專業人士指出三聚氰氨絕不可能通過檢驗的時候,母親們憤怒了:“什麼1000道檢驗程序?什麼國家免檢?”她們的怒吼也無法使他們的子女恢復健康。名叫“三鹿”的奶白色的陰霾連成一片,籠罩著整個中國。

“我們究竟該給孩子吃什麼?國家免檢產品?名牌?”一個母親冷笑著說道,一滴眼淚滑落。

沒有問題也是一種問題,在這場奶粉風波中,小品牌和國外品牌基本沒有被波及,正是因為他們不“免檢”。

在獲得了免檢稱號後,得到的是無上的榮譽和群眾的信任,同時也得到了犯罪的便利和事成後更為豐富的利潤。我們已經無力質問“這些生產商難道沒有自己的孩子嗎?”但在這場風波過後,我們實在應該冷靜思考一番。

所謂樂極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沒有問題所造成的問題,比曾經存在過的任何一種問題都來得嚴重。我們希望聽到的是“我們還存在不足,我們會改進”,而不是“我們沒有問題,請放心”。俗語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現在我們寧願不懂這個道理。虛偽的完美令我們膽寒,有瑕疵的東西我們反而能接受。

近日,國家取消了食品類免檢制度。我彷彿聽見一聲嘆息,哀怨而悠長,令人動容……

這是十年前的一篇滿分作文,今天讀來依舊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當年,該考生面對的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這也是一種 ”。審讀這道題目,相信絕大多數考生會毫不猶豫的在空格上填上一個“愛”字,然後,他們便可以將中學階段寫過無數遍的父愛、母愛、師愛故事輕車熟路地搬到考卷中。這樣寫,當然並無不可,倘若考生果真擁有獨特的生活經歷,果真因為某種獨特的愛的體驗而滋生出了對生活的深度認識,那麼一樣可以寫成優秀作文。

然而,即使大家都能立足生活,真實描繪生活中的故事,這樣的選材,也因情感的過分個體化而缺少了對現實生活的深度關注。這位考生,跳出了熟悉的選題,從社會熱點問題中選取材料,這就在選材的新穎性上佔了優勢。

當然,這樣的優勢,也存在危險性,如果考生不能巧妙選擇精緻的切入口,而只把文章停留在對眾所周知的事件的複述上,那麼,文章將毫無意義。這篇作文,大話題下,卻只抓住“免檢”這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展開解剖,並從中挖掘出值得全社會深思的意義,這就十分難得了。

從這一篇滿分作文,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一條“秘笈”:從審題立意的角度而言,考場作文要想獲得高分,所選擇的素材,要儘可能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這份關注,又絕不能只是羅列報刊電視上他人的話語,一定要善於從大問題中找尋到小的切入點,從他人忽略了的地方解剖。如此,文章才會因思想的深刻和見解的獨特徵服閱卷者。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二、抒寫身邊事,抒發真性情

從內容和情感表達角度看,高考一類卷要求文章具備“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的特點,這就要求考生在選取“小切口”時,應儘可能圍繞自己的生活選擇材料,精心挑選生活中那些真正給予自己心靈觸動的人、事、物、景、情、理進入作文,如此,文章內容才能擺脫憑空編造中的粗疏與空洞,情感也才能真摯動人。

踮起腳尖

我踮起腳尖,探著身子朝公路轉彎處焦急的望,中巴車怎麼還不來啊,都等了十多分鐘了……

今天端午節,學校放了一天假,再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很累心裡反而踏實,都成這樣了,清華北大去不了,一般本科應該沒問題吧,焦急的心情逐漸平靜,每一次月考的成績如同放電影般閃現。

“嘀嘀”,車,終於來了,人不是很多,可能是中午的緣故吧,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中巴車在山嶺和平原穿梭,山上蒼翠蒼翠的樹,路邊綠油綠油的稻田,偶爾還能看到人揹著藥筒打藥,經過一些人家的時候,看到桃樹上掛滿了桃子,還有李子,院子裡的竹竿上掛著開水燙過的粽葉。

穿過後山的橘子林就到自己院子了,大喊一聲,“媽,我回來了。”媽媽從屋裡走出來,手在圍裙上揩了兩下,笑盈盈地接過書包。中飯有魚,有肉,有雞蛋,還有媽媽採的野蘑菇,媽媽一個勁地要我多吃點,我也毫不客氣,肉還沒嚥下魚又塞到了嘴裡,最後連肉湯都泡飯吃掉了,好撐。

午休後,三點多,我又要去學校了,這次要等高考完了才能回來。媽媽給了我400塊錢。“只有最後一個月了,吃好點!”

“知道了……”我拖著長音。“放心好了,我一定給您考個本科!”

我揹著包,媽媽提著做好了的兩個葷菜,還拎了一袋桃子和李子。

“媽,我不要了,好重!” “放在車上,又不要你背。到桃源了打個的四塊錢就把你送到學校了。”

小路上我走前面,媽媽走我後面,大路上和媽媽並排走。“媽,等我考上湖南師大,我們好好在長沙玩玩。”

“考都還沒考上呢!”

“媽,我到時候找到家教,就把您接到長沙來住。”

“今天車怎麼還沒來呢?”,我踮起腳尖,探著身子,媽媽拍打我身上的灰塵,整理我的衣領,又開始嘮叨……

“嘀嘀”,終於,車來了,我擠上去,媽媽把東西遞給我,然後站在那裡,車門關了,風吹起媽媽的頭髮,褲管空蕩蕩的,我揮手,媽媽也揮手……

很遠了,馬上就要轉彎了,我踮著腳尖,趴在窗戶上,看到媽媽也踮著腳尖探著身子和我揮手……

從文章立意看,本文中的親情不過是一種背景,是藉以展示主人公自強自立精神的社會舞臺。作者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感恩,而是對未來生活的樂觀與自信。

然而,這並不是說文章中的生活可有可無。無論多麼高遠的立意,其載體都必須能夠被讀者接納、賞識,否則,空有宏闊精深的立意,卻無承荷這立意的鮮活生動的內容,立意也就成了華而不實的噱頭。本文的精妙,正是在於將高遠的立意隱藏到平凡的生活之中,通過生活中獨特的見聞、感悟,抒寫出極具個性的生活哲理。

由這點出發,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優秀的文字,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唯有體現出了生活,或讓讀者從文章中感受到生活,這樣的內容,才是有意義的。任何憑空編造、脫離個體生活實際的內容,都註定沒有價值。寫作文,就是要學會抒寫身邊事,學會描繪生活本身。

寫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在於抒情。情由心生,真實的生活感悟,才能滋生真實的情感。依舊以上文為例,我們可以發現,沒有改變命運的渴望,就不會有接母親到長沙的心願;沒有對母親的愛,就不會有結尾處“風吹起媽媽的頭髮,褲管空蕩蕩的,我揮手,媽媽也揮手”的精彩細節,文章也就無法打動讀者,自然也就無從獲得滿分。

由此,我們可以歸納出的一條秘笈是:寫作,必須學會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不要脫離生活,盲目追求宏大敘事。行文中,要注意將情感融注到具體事件中。敘事要生活化、細節化;抒情要含蓄化、隱蔽化。做到這些,文章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自修課丨這些作文憑什麼獲得滿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