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稅?不可能!完美、合法的徵稅計劃就真的能把稅收收上來嗎

印花稅風波以後,英國本土與北美殖民地迎來了短暫的平靜,雙方的貿易額進一步上升,殖民地人民似乎又回到了國王溫暖的懷抱中。1766年7月,提出取消印花稅的威廉·皮特重新當上了首相,這對北美殖民地來說似乎是一個更好的兆頭,因為皮特一直是一個殖民地的同情者,但僅在一個月後,皮特就因為生病退居幕後,而由財政大臣湯森主持內閣的主要工作。

湯森是一個非常有頭腦且作風強硬的人,同時因為擔任財政大臣,他非常清楚國家的財政狀況已經惡化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步。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財政危機,他必須找到一個來錢的路子,而此時的英國本土稅收長期居高不下,不管農民、還是手工業者的負擔都已經非常沉重,於是他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北美。

交稅?不可能!完美、合法的徵稅計劃就真的能把稅收收上來嗎

英國手工業工場的紡織工人

但湯森也清楚,印花稅的取消給了北美殖民地非常大的信心來反抗母國的一切徵稅行為,為了達到目的,他必須找到一個合法的理由,否則不會有任何效果。同時因為代理內閣工作,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他也必須給殖民地一個警告,讓其不要做出太出格的反抗行為,也許徵收的那點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證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地位。

湯森經過仔細考慮,尤其是認真分析了之前雙方關於印花稅的幾場辯論以及北美殖民地的政治體系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印花稅之所以取消,最主要的原因是違反了憲法,那麼在憲法的框架內徵稅不就是合理合法了嗎?那樣殖民地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徵稅呢?

交稅?不可能!完美、合法的徵稅計劃就真的能把稅收收上來嗎

英國國會下院通過《湯森稅法》

於是湯森在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和準備,提出了一個新的徵稅計劃,在經過議會通過後予以發佈,這個徵稅計劃就命名為《湯森稅法》。

湯森認為,克倫威爾的印花稅徵收失敗的原因除了違憲以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 徵收印花稅完全是為了充實國庫,而且很明確的表示只為錢,忽略了殖民地的感受;

二、 殖民地政府的軟弱行為,總督因為利害關係並沒有完全站在英國政府這邊。這也不奇怪,因為總督雖然由國王任命,但他的工資以及各項開支掌握在殖民地議會手中;

三、 殖民地在去掉法國的威脅後狂妄自大,不情願接受母國的統治。

另外印花稅之所以違憲是因為英國政府插手殖民地的內部稅,那麼從外部稅即關稅入手就不存在違憲的問題了,況且政府在殖民地徵收關稅的行為一直在進行,也沒有誰站出來表示反對和抗繳,因此《湯森稅法》的徵稅計劃主要集中在關稅方面.

1767年7月新通過的《湯森稅法》擴大了關稅的徵收範圍,規定殖民地從母國進口的商品都要開始徵收關稅,無論是何種商品,只要從海關過都要交稅,而且大幅提高了關稅稅率;但為安撫殖民地、不至於過於刺激殖民地敏感的神經,同時也規定,這些徵收的稅收英國政府並不拿走,而是用在了殖民地,比如總督及行政人員的工資、行政支出、公務支出等等,表面上是用殖民地的稅收替殖民地做事,但實際上是通過徵收關稅間接的控制了殖民地的財政;另外又重新設立了海關,由政府派人管理,並授予海關人員入室搜查的權利;並且設置了海事法庭,對不交關稅的走私行為進行審理。

交稅?不可能!完美、合法的徵稅計劃就真的能把稅收收上來嗎

殖民地的手工業者、農民以及港口圖

湯森自己對設立這套《湯森稅法》很滿意:你們說徵收印花稅是內部稅不合法,我現在徵收的關稅是完全合法的;你說母國拿走了你們的錢但我現在徵收的關稅是用在你們自己身上,沒有送一分錢到本土;你怕有人偷逃稅款導致不公平,我專門派人進行管理,對逃稅者一律送入監牢絕不寬恕;所以你們只要安心賺錢好好過日子順便接受管理就行了,一切麻煩事都由我們來。

其實我們即使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湯森稅法》也非常的符合稅務原則的:比如徵收關稅符合依法徵稅、依法納稅原則;稅收用於殖民地的開支符合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原則;設立法庭對逃稅行為進行審理符合法治原則等等。這些原則都體現了一個政府的收稅行為最終是為了在法律的保護下參與到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當中去,而不是某些獨裁政府徵稅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能夠享受特權過上優於普通民眾的生活。

但湯森還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殖民地抗繳印花稅真的是因為印花稅不合法嗎?殖民地抗稅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交稅?不可能!完美、合法的徵稅計劃就真的能把稅收收上來嗎

殖民地反對徵稅的宣傳畫

湯森以為自己完美的解決了在北美殖民地徵稅所面臨的難題,他理所應當的認為大英帝國以後就可以在北美殖民地行使徵稅權了,帝國面臨的財政危機也將隨之消散。

兩個多月以後,心滿意足的湯森因病去世,但他所不知道的是,他這套自以為天衣無縫合理合法的《湯森稅法》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最終給北美留下了一個超級爛攤子給後來人。

���"��c

(本賬號所有文章都是原創,主要介紹美國的獨立以及建國後的歷史,文章具有連貫性,歡迎喜歡的朋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