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1月29日,武漢市第九醫院收到了一批來自上海的醫療物資;1月31日,同樣是來自上海的防護物資,緩解了湖北省麻城市防控指揮部的燃眉之急,麻城方面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對捐贈者的感恩之情。

“莫雷諾”,一個異國他鄉的名字,讓正在一線作戰的醫護人員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正月初六的夜晚,哥倫比亞人吉奧瓦尼·莫雷諾收出現自疫區武漢一線醫療人員拍攝的視頻。裡面的人都戴著口罩,看不清彼此,只有清楚的一聲:“謝謝你,莫雷諾!”這是申花隊長莫雷諾來到中國的第8個年頭,這期間他收到過很多次“謝謝,”但這一次,與眾不同。


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臨近新年佳節,五湖四海的遊客提前南下度假,加之周邊還有不少高爾夫球場,每每在門口看到裝備齊全的球手,乘坐小巴士從酒店出發,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躍躍欲試去草坪揮上幾桿。

申花冬訓入住的酒店環境不錯,臨近春節,酒店裝潢都換上了喜慶的中國紅,音樂也放著極具農曆春節特色的祝福歌。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斷擴大,即便是遠在疫情中心千里之外的隊員們,也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緊張氣氛。

新春的裝飾隨處可見,喜慶的音樂輪播不停,理應是旅遊的旺季,可隊員們每次出入酒店,眼見大堂的旅客數量不增反減,一隻只白色口罩,更是讓人渾身不自在。已經在中國生活了8年的莫雷諾,對中國農曆春節的概念非常清晰,“喜慶、家家團聚、一年中最歡快的時刻。”經過王侃的一番解讀,“中國通”莫雷諾也意識到了這並非普通的事件。


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在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成立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也引起了申花管理層的重視。“David,咱們須要做點什麼。”當天訓練結束後,莫雷諾在酒店主動找王侃談了一次話,希望能從剛剛成立的公益基金會,為前線的醫療人員做些什麼。

1月24日,基金會通過微博向廣大球迷發起號召,希望尋找購買渠道,並表示基金會願意聯繫併購買,以及時送往武漢。號召發出後,最先主動找到基金會的,卻不是醫療物資的供應方。

“有武漢幾家醫院的工作人員找到我們,請求我們在籌備到物資後,能對他們進行對口援助。”彼時只要在網上搜索相關新聞,武漢醫院的求助信息鋪天蓋地,基金會負責人房先生簡單地和醫院方面人士溝通幾句,知道口罩和防護服是最迫切需要的物資。


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在尋找物資的過程中,我們也受到了來自球迷的很多幫助,其中有身處韓國、美國甚至是南美地區的申花球迷,願意為我們購買口罩。”回想起收集物資的經歷,房先生感嘆球迷凝聚起來的力量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僅有球迷幫助我們尋找物資供應,上海申花藍寶球迷會的球迷們更是自發捐款,幫助我們籌集更多的善款。”從發起活動倡議,收集醫療物資到運輸物流,在此次物資捐贈活動的背後,更是超出國籍和足球,多方協力的成果。

“真沒想到平時挺‘摳’的隊長在這種時刻會如此上心,每天問我哪裡還能買到物資,哪家醫院還缺口罩,隔離服。”翻譯王侃說道。在中國效力多年,莫雷諾還是喜好穿運動風,也鮮有奢侈品隨身的習慣。而在危難當頭的時候,哪怕是散盡千金,也要幫助他人。“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歸屬感吧。”


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相識七年,莫雷諾這次捐贈再一次刷新了王侃對他的認識。而有的球迷卻感嘆道,隊長越來越像一個上海男人,“平時‘做人家’,甚至有點小氣,但到大是大非的時候,他一定會慷慨解囊。”

1月31日,第二批包括40件防護服、1000個口罩、200頂一次性帽子和1000雙一次性手套抵達湖北麻城市,為此麻城防控指揮部特意寄出感謝信。用基金會人士的話說來,雖然這些物資不過是“杯水車薪”,支撐不了一家醫院幾天的需求量,但依然值得莫雷諾和基金會去努力爭取。


心繫武漢連捐兩次物資,莫雷諾:中國就是我的家


僅僅買到還不夠,還需要運送到武漢,同樣團隊認真與負責運輸的團隊進行了溝通,確保夠資質以及能夠穩妥的把物資|送到武漢市第九人民醫院手中。一切都順利完成了。

代表莫雷諾基金會接受了感謝,黃先生和他的團隊也感受到了激勵,“有愛心的團隊,才會有更好的未來,未來我也會成為申花的支持者。”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在群裡相約,待到疫情結束後,一定去虹口為申花加油,為莫雷諾加油。

就像在球場上,球迷為主隊的每一聲吶喊,集合起就是山呼海嘯。在疫情面前,你我的每一份支持,都將匯聚成無窮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