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護士,有房有車,疫情過後,想拿200W過無憂生活!”

同學阿簡,是一位單親媽媽,也是一名護士。通過她的朋友圈,我知道她這半個月一直在加班抗戰疫情前線。

家裡有房有車,去年老家拆遷,獲得一筆200萬資金。她昨晚很晚發微信給我說,每天工作到身體虛脫,感覺自己好累。如果不上班了,用200萬拆遷款投資,能生活無憂嗎?


我特別能理解,當時她說“感覺自己好累”的心情,別人眼裡的英雄,也只不過是個有著4歲女兒的媽媽。


經過簡單的溝通之後,我給了她一些建議:

“我是一名護士,有房有車,疫情過後,想拿200W過無憂生活!”

母親和女兒戴著面具

一、有關工作

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當前的工作。有一份工作,就如同有了一個圈子,會讓你看到自己的價值。當然,如果覺得護士工作真的太累,沒法照顧家庭,待這場戰役之後,再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吧。但是千萬別停止工作。


二、有關投資

當前的房產和車子,都還是有貸款的,每月要定時支付利息。從現金流的角度而言,這些是負債。要想達到生活無憂的目的,需要減輕自己的負擔,好好利用手裡的資金,給自己做一個能實現美好生活的財務規劃。


“我是一名護士,有房有車,疫情過後,想拿200W過無憂生活!”

三、有關財務規劃

先給自己家庭財務狀況做個摸底盤點。


1.製作兩張表格:家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或收入支出表),計算出家庭資產負債率,用負債/資產,這個數值越大,說明你的財務壓力越大。此時,需要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減少負債,或者增加資產。


定義資產時,記得看能否自己帶來正的現金流,比如有貸款的房子和車子,這些表面上看,是有形資產,可是卻不能給家庭帶來任何收入,反而還要從口袋裡掏出現金,這就不是資產,而是一種負債。


收入支出表,計算出每月收入與支出,相減看有多少結餘。牢記每月的支出,假設沒有收入之後,結餘能否覆蓋3-6個月的生活開支。此時,就需要給自己做些應急保障金。


2.給你的錢找一份工作。經過以上兩個表格的計算,如果手裡還有200萬的資金,那麼,給這部分資金找一份“固定工作”,不管市場發生什麼變化,每年的收益都不變,通常,收益目標一般為10-12%以上,才能抵抗通貨膨脹率。

“我是一名護士,有房有車,疫情過後,想拿200W過無憂生活!”

3.如何讓錢工作

分三份。


①保障家庭基本生活的“保障性工作”,如:有放大槓桿功能的國內外保險、還有高流動性的貨幣基金或者銀行活期存款,以及自主房產、實物黃金。


②維持家庭現有生活水平的“市場性工作”。如,混合基金、指數基金,以抵抗通貨膨脹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債權產品。


③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的”進攻性工作”。如自有企業股權、股票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證券等等,以承擔一定風險,博取高收益,帶來生活的大幅提升。


4.根據自己資金收入情況,設置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工作”比例。如果激進些,“進攻性工作”的投入資金量就多些,畢竟自己還年輕,承受的風險能力也強些。在做足了保障資產之後,可以加大進攻資產的投入。


巴菲特曾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並不取決於你能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不管是什麼職業什麼身份,都需要建立健康的理財觀念和掌握正確的投資理財方法。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本暢銷十年的紀念版,是一本專為中國個人家庭必備的理財實用工具書,揭示普通工薪族也能成為富人的秘密,5年暢銷10萬冊。


“你若理財,財可生財”這是本書的理念,這個書曾經幫助過很多月光族,還上了信用卡,從700元到400萬,從200萬到生活無憂,距離並不遙遠。
這是2020年值得擁有的一本枕邊理財書,這本書是我推薦給高中同學的,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