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村莊"守門人":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張包春的抗疫故事

當好村莊

防控疫情是一場嚴峻的鬥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家家戶戶閉門不出時,卻有一些人,遊走村落之間。

當好村莊

在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雙橋鎮,有一位衣著簡樸、年逾六旬的老人,開著“防疫防火宣傳車”走街入戶,宣傳防疫防火安全知識。他叫張包春,今年65歲,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包春積極響應、迅速行動,面對疫情從未停止消防宣傳工作,進村入戶給鄉鄰們普及防疫防火安全知識,加入一線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當好村莊

當好村莊

走街串巷宣傳防疫防火

村裡每天都能聽到熟悉的聲音:“各位父老鄉親,大家新年好,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迅速蔓延,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疫情期間,請儘量呆在自己家中,少走親戚……”、“防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走動,抗疫時期就不要互相串門了,好好呆在家裡注意安全。疫情期間,居家消毒時,注意不要對插座、開關、電器等帶電設備過量噴灑液體消毒劑,以免引發短路導致火災。”

作為一名普通的萬載人,張包春在疫情爆發後義務宣傳成為萬載縣第一批疫情防控宣傳“民間隊伍”。就這樣,他“一人一車一音響”穿梭在大街小巷、村道院落,播放著疫情防控宣傳防護以及防火安全知識,有聲音傳播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當好村莊

當好村莊

疫情期間當好村莊“守門人”

他是抗擊疫情風暴中的廣播者。他說,“農村好多老年人不重視,不知道疫情的可怕,在防疫的時候,又怕大家忽視防火安全,我想盡點自己的力量讓大家知曉,一次不夠就兩次,兩次不夠就三次,直到疫情結束。”他還說:“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不希望因為有不重視這個疫情而患病的,因忽視防火工作而付之一炬。”

他自願加入到村黨員突擊隊中,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的志願服務精神,通過“大喇叭”、“小廣播”、出動宣傳車、張貼宣傳彩頁、發放告知書等多種方式方法,運用群眾聽得懂、易接受的語言,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傳播消防安全知識,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成為消除疫情陰霾的一抹亮色。

當好村莊

三十一年如一日堅守心中信念

有人說他傻,盡做虧本事,但張包春不這麼認為。他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有責任有義務為群眾服務,現在鄉親們把消防安全牢記心中,我的付出沒有白費。”這些年,張包春義務防火宣傳僅電費一項就花費2萬多元,加上搭建廣播站、購買各種設備及製作宣傳資料,累計投入近20萬元。

雖然花費巨大,但他為鄉親們義務宣傳的信念從來沒變。從雙橋鎮到周邊鄉鎮,他的足跡踏遍萬載縣百餘個行政村。由於邀請他前去搞活動的鄉村太多,時間安排不過來,張包春還開通電話預約,儘自己最大努力為鄉親們服務。

當好村莊

三十一年來,張包春的“農村防火宣傳車”穿行於鄉間崎嶇的道路上,將黨的政策、致富信息、消防安全知識等帶入千家萬戶。隨著“農村防火宣傳車”宣傳範圍的不斷擴大,張包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他的廣播室裡,堆滿了這三十年來獲得的40多項榮譽,牌匾掛滿了一面牆。“中國好人”、“第四屆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江西省勞動模範”、宜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等,這些獎牌不僅是他服務鄉親的見證,也是他生活價值的體現。

當好村莊

張包春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黨為人民服務的聲音,也是我這個老黨員為鄉親們義務宣傳消防安全知識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