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南岸土地肥沃一馬平川。為什麼古人把咸陽城建在渭河以北?

姚社朝


一個城市的形成得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是經過千百年來的自然選擇而保留下來,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座座城市,在這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有的城市被淘汰,淹沒在歷史的漫漫黃沙中,如淮河岸邊的泗州城因黃河改道,至今被沙埋在黃河故道中;開封城下疊羅漢似的城摞城,黃河沙埋了地下6座城市。所以說城市的佈局,彰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麼咸陽之所以經過上千年的風風雨雨,屹立在渭河北岸,為什麼會這樣佈局呢?

關中盆地被南部秦嶺與北部黃土高原所挾持,這裡氣候溼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加之渭水河從東向西穿過,灌溉便利,很早就有人進行農耕生產,歷史上有13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其中咸陽就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城,那個時候建城,趨利避害永遠是人類行為的基本準則,古代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較差,對於渭河來說,洪水氾濫永遠是他們承受最重的自然災害,所以在建城時,儘可能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同時兼顧取水方便,城市才有發展空間,咸陽建在北岸原因之一就是地勢高。

上圖是我們利用谷歌地球做了一張咸陽市從北往南地形剖面圖,明顯看到渭河北岸要比南岸高出100多米,這對於每年渭河洪水上漲時,北岸建城可以規避洪水災害。

關中盆地是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形成的斷陷盆地,這種地質構造我們稱之為地塹,而關中盆地就是一個大地塹谷地,咸陽南位於斷層線邊緣,南岸低,形成了地勢由北向南傾斜的地形。

地轉偏向力影響

,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這對於河流來說,咸陽南岸不斷受侵蝕,北岸泥沙在北岸淤積,由於地轉偏向力,時時刻刻存在,分分秒秒進行,長期的累積,河流向南岸偏,這對於南岸建城市,會受到威脅,而古代人沒有能力抵抗自然力,只能選擇北岸建城,我們今天可以修建沿河大堤,來抵抗河流的侵蝕,城市可以不受影響。但在古代還是做不到的,只能被動適應。

從向陽採光來看,古人有“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之說,咸陽在處在九嵕山之南、渭河以北,故稱咸陽,我們國家地處北半球,面向南太陽從東昇起,從西落下,城市建在北面,光照時間長,採光也好,陽氣容易集聚,有利於人們的居住和生活。

多方面因素,儘管渭河南岸土地肥沃一馬平川,古人把咸陽城建在渭河以北的原因。大家還有可能這樣想,距離咫尺之遙的西安卻把城市建在南岸 ,這是為什麼呢?西安與咸陽還是不同,地勢上有很大差別,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大家可以討論並思考。


地理縱橫


怎麼又來個風水先生?把城建在北岸,是為了永久安全!謂河自古是不斷改道的。正因為不斷改道才有了渭河衝擊平原。河南邊是渭河的改道區,大水時刻都有毀掉城市的可能!你以為古人比你傻,隨便建城!咸陽城可是幾幹年沒被水淹過!有咸陽古渡幾千年的美稱!你還質疑古人的聰明!


高小411


因為古人選都城址是立體綜合性的,不像現代人只要表像,不能僅觀地表。地上地下,前後左右都要看,咸陽渭河南地表水太淺,黃土太薄,謂之根基不穩。地勢平坦,風水學上叫前無案山\\後無靠山,居者邪侵。地勢平坦太底.水汽瀰漫給人沉蒙逶迷亡感不適居。而渭河北岸為臺塬地勢,與南岸各方面條件相反,黃土深厚,北山屏障防寒侵又有北風輕徐使神清氣爽,土厚水深水源潔淨。北案山南靠山都俱全!在古風水學上全國僅有咸陽北臺塬絕佳!!!從東蒲縣城至西興平市一字擺開的古帝王陵便是佐證!!!!


社會實踐工作者


感謝提問!今天是2019農曆己亥豬年的最後一天(從2019年2月5日開始,到2020年1月24日結束,是一個平年,共354天),值此2020年農曆庚子鼠年(有一個“閏四月”,共有384天)到來之際,特藉此機會特向題主和全國各族人民拜個年,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實際上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應該帶上“科學”或者“科普”標籤,因為這需要從科學的角度加以分析。


咸陽地處陝西省關中盆地中部和我國的中心部位,是我國大地原點所在地。關於咸陽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支持率較高的便是與古人所謂的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之說有關,而咸陽處在九嵕山之南、渭河以北,故稱咸陽。

眾所周知,我國處在北半球並且我國的主體部分位於北迴歸線以北,按照我們的位置來看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然後經由南方最後在西方落下,因此山的南面屬於向陽坡,日照時間長、採光條件較好,而山的北邊屬於背陽坡、相對陰暗潮溼,所以山的南面謂之“陽”、山的北邊謂之“陰”。

同時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沿著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而我國處在北半球,因此我國境內的河流水流前進方向的右岸相對來說侵蝕較為重一些,而北岸淤積相對要多一些,故而古人建城多選在河流多淤的一側。

並且,我國的總體地勢呈現出西高東低的特點,山脈主要呈東西走向,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我國境內的河流大多由西向東流,因此河流的左岸大多也就是“北岸”。

從現咸陽及周邊區域的地理位置來看,渭河南岸確實是一片一馬平川、土地肥沃的區域,但是一方面這裡處在河南岸,流水對南岸的侵蝕較為嚴重,另一方面這裡處在秦嶺的北麓緩衝地帶,故而屬於“山北水南”之地。

總之,古人是綜合考慮了地形地貌、採光條件以及河流侵蝕等因素才最終選定咸陽古城的位置的。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誰告訴你秦咸陽城在渭河以北?阿房宮在渭河以南吧?渭河以北?山南水北謂之陽,渭河以北是埋人的風水寶地。


茫然慨既往


渭河以北,九嵕山以南,地勢平坦,山水俱陽,謂之咸陽。

九嵕山是唐太宗的陵地。


走路的魚o0O


因為在咸陽渭河以北更開闊 ,在西安渭河以南更開闊


52淘寶868


南岸才不是一馬平川呢


用戶8293347235003


東南西北你分的清嗎?南邊是秦嶺山脈,還一馬平川?


大臉貓151596314


南岸低窪有秦嶺下來的水,再過去渭河水大一漲水要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