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爆年輕人酒桌的“江小白”,為何現在無人問津?

赤裸裸的浪費


這個問題不成立,江小白儘管賣的貴,低酒精度,口感不算好,但至少沒有像題主表述那樣無人問津。江小白仍舊是一些小年輕聚會時偏愛的白酒。

銷售數據這種枯燥的數據不說也罷,只要跑到各大便利店和大小生活超市,白酒陳列區域去看看就知道了,江小白的身影可謂如影隨形。直接就說明了市場需求。

江小白的定位就是給年輕人的,尤其是給八零後,九零口兩代人準備的。這兩代人趕上了網絡大發展,高考擴招,以及全球新文化思潮!而江小白一兩句簡單的文案就能讓他們集體懷舊!

在新文化衝擊下,白酒市場後繼乏力,不喜歡喝它的太多了。江小白就是這樣,改變了白酒傳統的臉譜,用新穎的方式勾起無限情懷。無論是矯情,還是銷售手段,都激發了未來白酒市場的消費潛能,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說真的,江小白確實不太好喝,度數低,口味單一,價錢貴,不為老酒客所愛。但這就是江小白的特點。它的初衷就是用低酒精度打開青春的市場,小曲清香,讓不會飲酒的一開始不那麼害怕,口感上能承受。

當然會喝酒的都和大麴,即頭曲,二曲根本不選擇。但江小白仍舊是白酒,當培養起來這兩代人的白酒品味後,上了年紀的他們一定會更懂白酒,也會進一步認識白酒,選擇面也會更廣。

若干年後,這一批人在欣賞更高層次的白酒時,一定不會忘記當初是江小白給他們青春的洗禮。從這一點上來說,白酒生產企業同仁應該感謝江小白公司。

江小白白酒,用文案讓白酒臉譜年輕化,讓老樹發了新芽,曾經一出山,就風靡年輕人的餐桌,給正在崛起的一代普及了祖國傳統的白酒文化,現在依然受眾眾多,在白酒文化普及上,功德無量。最後說一句,老王不是打廣告的。


樓蘭餐廳老王


要說"江小白"無人問津,這不正確,只是沒有原來那麼暢銷,在走下坡路而已。

就其原因,就要從"江小白"這款小酒本身說起,總結出以下特點:定位8090的低度白酒,靠文案推廣成功,價格偏高口感差,真正喜歡的喝酒的人是不會選擇的。

任何商品都有其價值和使用價值,江小白這款酒,首先是不好喝還偏貴,其價值就不高;而喝江小白的人,喝的是一種情懷,解決了極少數的需求,其使用價值也就不高。

作為商品,最重要的還是其質量,沒有好的質量,光靠包裝,是沒有市場的。

江小白的成功在於營銷,江小白的失敗在於質量。





梅蘭竹菊張三丰


江小白從開始推向市場時就被它外面的那些文案話語擊中,對於那一個個文案簡直喜歡的不要不要的。

買過三次,前兩次是二兩裝的一次買12瓶。就是和幾個發小一起舉杯喝酒,這個喝不能用酒杯,就要那個瓶子喝。喝的其實不是酒就是一種情懷吧。

第三次在超市一斤裝,把我喝倒,後面就不再買了。價位跟百元酒(皇家窖藏或者剛開始的和順整箱優惠後)沒有區別,但是江小白稍微多些就會上頭這點和他的價格不匹配。

文案能支撐一時但這是酒,最終還是要靠品質說話。


勤勞的鉛筆


江小白賣的是情懷,賣的是文案。

這酒也曾經是我最喜歡喝的酒,可惜好喝不好消化啊,每次喝完頭疼,久而久之也就不喝了。

現在在外面喝小白的基本也都是年輕人了吧,畢竟小白看起來還是很時尚的。

話說前幾天看見我們這超市有賣水蜜桃味的,充滿好奇買了兩瓶,結果一瓶都沒喝完。形容不來那個感覺。


夢想等於理想


其實要說無人問津有點過了,只是說現在的江小白沒有以前那麼火爆了。

今天我談談一個對江小白從路轉粉,粉轉路人的簡單感受吧。

第一次看到江小白的廣告,我記得那個時候是大學,學校的小吃街,每家店的牆上都貼著江小白的廣告,當時看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尤其它的文案“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猶如那時候的生活,每次跟兄弟們吃飯大家都會一人來一瓶,雖然對於學生黨來說,有點小貴,當時也品嚐不出酒的好壞,幾個兄弟一起喝點小酒,反正不在乎酒的好壞,是好是壞也沒有必要分那麼清楚,只是隱隱覺得他們瓶子上的廣告寫的不錯,而且他們會經常更新,新的電影出來了他們會來幾句應景的,畢業季來了也會有不一樣的文案,感覺像是隨著我的心情寫的廣告文案,每次都能寫到我的心坎裡面,當時覺得每次喝的酒裡面就是我的青春,那時候,每個月都會喝個幾次。

後來,大學畢業了,喝了很多其他的酒,偶爾也喝喝江小白,懷念一下我曾經的青春。說句實在話,酒的味道還是那個味道,淡淡的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懷念的地方,文案依舊是嬉笑之間笑言青春。只是,我們已經不再是那時候的我們!


王傑釀酒


我是82年的,也就是江小白定位中的80後。

首先說江小白價格其實不算貴,幾十塊錢而已,一般白酒也基本是這個價。

但我仍不會在喝江小白。

第一次喝,是因為江小白的包裝,有創意,文案角度說,一流,甚至在現在的百元以下白酒裡,文案妥妥的第一。

但是酒就別提了,太難喝,難喝的要死。反正肯定不會再喝第二次。


馭車堂


作為重慶人。我從不喝江小白,並非我不屬於屌絲或80後。因為酒實在寡淡不像白酒更像酒裡面摻了水一樣的假酒。儘管我也很喜歡江小白的文案與營銷創意。

江小白是從做營銷起家的。最初自己不生產只負責包裝營銷。是個典型的代工起家的品牌。

白酒(儘管其實江小白根本不算正宗點重慶高粱酒,重慶高粱酒標配是60度而不是2-30度的不男不女)不同於高科技有技術專利壁壘的手機那樣,蘋果可以全部代工依然可以手握主動權號令整個產業鏈都為它服務,馬首是瞻。相反,遍佈川渝地區的大小作坊和酒廠何止千家都可以各自為鎮的生產純正高粱酒,任何一家的口感與品質都不會輸給江小白。這種硬傷,隨著江小白曝光率越來越高,自然會削弱它的江湖定位與聲譽。這一點,還可以從最近曝光的品牌商標被否的報道中得到應證。

其二,營銷起家的做的最好的是腦白金。即便如此,史玉柱腦白金摻和茅臺酒去做黃金酒同樣鎩羽而歸。這說明白酒市場的競爭與規律顯然是僅僅依靠營銷是不夠的,即使有成功的經驗、互聯網加持和所謂的精準人群定位也是遠遠不夠的。相比於白酒市場的頂級品牌而言,江小白顯然還是一個雛,而不是角,更談不上大牌。

其三,江小白自身定位決定了它必將退無可退。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點不是一招鮮吃遍天。從最初的賣情懷裝逼到死在沙灘上,有可能是一夜之間的事。江小白(100G)最初市場定價不過15塊到後來的20多,屬於絕對的酒類低端市場,這本身就是在做降維打擊中,實現了夾縫與小眾市場中的突圍,隨之而起的這個分隔市場的各種品牌的湧入,對江小白形成的圍追堵截和相互內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以至於後來陸續開發出了250G、500G的中、大瓶裝,市場反饋其實已經並不買賬。

其四,對於任何產品而言,尤其是當下這個瞬時萬變的時代,故步自封或以昨天成功的經驗來面對市場,遲早都會遭遇被忽略、被拋棄的“滑鐵盧”。消費者在成長,興趣在轉移,口味在變化,就算是屌絲也一樣不會持之以恆的在原地等你。

而事實上,即便是今天的江小白已經成了江津工業園區的一塊招牌,也有了自己地盤和生產線,依然不能說明它就可以持續有效的贏得市場的芳心。

因為如果一個連自己都的品牌商標(江小白)、曾經的合作伙伴(江津酒廠)、地方資源(江津區ZF)都搞不定的品牌,它還有什麼實力、精力去搞定外面滿是如狼似虎的群雄逐鹿呢?

品質第一、與時俱進。

是為共勉。

但願江小白還能活過來、活下去——畢竟它還是重慶的一塊為數不多在全國叫的出名的地產酒知名品牌。


談天說地大師兄


江小白,其實口感挺蒼白的,不談價格,只談白酒,沒有黑江小白的意思。作為一款白酒,僅僅靠創意只能流行一時,原諒我用流行兩個字,而不能長久。白酒如果沒有"靈魂",就得不到消費群體的認可,也就不會長久。茅臺鎮的酒很多,好酒也有,但大部分茅臺鎮的醬香型白酒只有茅臺酒的"形"而沒有茅臺酒的"神",即"有形無神",這種酒就不是什麼好酒,也就不會長久。江小白如果真的在酒的品質上下足功夫,就不會像今天這樣曇花一現了。



海大派樂特


從表面上來看江小白首先不得不讚一下他的營銷!用一種文化營銷了一款酒。現在某款主打江湖的酒就是借鑑江小白。江小白主打20-40歲左右的年輕人市場,而且營銷理念不僅僅在餐桌上還延展到娛樂場所。尤其是一些新興的快餐行業也在拓展範疇。

而且江小白的銷售渠道不得不說也是很成功的。超市,飯館,酒店,快餐店,都可以看到江小白的身影。

但對於中國白酒文化主要消費者還是30-50歲的中年人。送禮,自飲,聚會,才是主要消費人群。江小白雖然也可以拿出來喝但有點……

再有就是口味,我個人覺得我受不了這種口味。雖說是麴酒的口味但是大多數人受不了這種味道。就像酒鬼系列酒作為一個北方人我可是一口不沾。年輕人有的嘗試了一次江小白有可能就再也不喝了,還不如二鍋頭好喝。

以上是我從表面看江小白衰落的原因,內部啥問題咱不知道不好妄自菲薄。


萌叔帶娃記


江小白是文案酒,營銷確實厲害,包裝上一句句的話很讓人產生共鳴,以此為依託迅速風靡大江南北,甚至爆紅於網絡,讓人為情懷買單。但是懂酒的人喝一次就不再想喝了,此酒口感單一,沒有層次,香氣不足。再原因就是做酒的企業講究底蘊,有底蘊就代表有好的酒窖,好的酒窖才能有好的微生物群,釀出好的基酒,有好的基酒才能勾調出好的酒。還有一點也是它致命的缺點,江小白是小曲發酵,小曲的特點是出酒快,大概一個星期就能出酒,而且出酒率高,和大麴酒比,還是不要比了,但是賣的卻是大麴酒的價格,一百毫升就要將近二十塊錢,一斤的話就要將近一百,在其他酒品牌中,這個價格都能買到很不錯的酒,所以性價比低。老酒民才是白酒消費的主力軍,一旦喪失這個群體,銷量自然就會下降。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