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元宵節過後,還有收燈節、挑菜節?史達祖這首詞將告訴你

宋寧宗開禧二年,即公元1206年,韓侂冑[tuō,zhòu]北伐失敗,第二年也被誅殺,史達祖曾經是韓侂冑的門下掾吏(掾吏一般是指官府裡的辦事人員),曾深受韓侂冑的信任,因為韓侂冑被誅,史達祖也被牽連受貶。當時史達祖人到中年,心中自然充滿了一些悲涼和惆悵之情。

宋代元宵節過後,還有收燈節、挑菜節?史達祖這首詞將告訴你

這年正月十八日,他在街上聽到叫賣杏花的聲音,深感物是人非,於是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夜航船》。這首詞,許多人都認為是有所寄託的,但是因為是以思念情人的形式寫出來的,而且隱喻又稍顯晦澀,所以我們只能從隻言片語中,看到詞人那種落寞的情懷。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史達祖

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首句寫惆悵之情,“不剪春衫愁意態”,所謂不剪春衫,有兩重含義,一是說沒有人為自己剪裁春衫,二是說沒有外出春遊的意願,而詞人又以“愁意態”來補充,可見其實懷著滿腹心事,對一切都是興味索然的。接著寫道“過收燈、有些寒在

”,宋代舊俗,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燈會過後,會有收燈節,此時城市裡的人都會出外踏春,但是詞人在這裡,顯然是沒有心思的,而原因,他只是稍微一點,“有些寒在”,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繼續看。

宋代元宵節過後,還有收燈節、挑菜節?史達祖這首詞將告訴你

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這三句主要是寫聽到叫賣杏花的情景,寫景更是點題。儘管詞人不願意出外踏春,但是春天仍然還是來了,那深巷中叫賣杏花的聲音便是最好的例證。在春寒尚未消盡的時候,簾外細雨潺潺,深巷中本來寂寥無人,可是突然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當真是引人注目,詞人也是在這聲叫賣杏花的聲音中引起了無限情緒,生出不少感慨。宋人有賣杏花的習俗,比如陸游便有著名的詩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下片首句說“白髮潘郎寬沈帶”,是採用了“潘鬢沈腰”的典故,晉朝潘岳寫文章說自己三十出頭便兩鬢斑白;南朝沈約在給人寫信時說自己因病消瘦,連腰帶都寬了許多,其實詞人在這裡,所要表現出的感情,正是因聽杏花而引起的無奈和憔悴感。於是他在嘆息中回憶起了過去,“怕看山、憶他眉黛”,至此似乎才將心中的感情點出,原來無心外出並不是因為天寒,而是因為沒有佳人相陪,沒有自己愛人在身邊啊!

宋代元宵節過後,還有收燈節、挑菜節?史達祖這首詞將告訴你

到了結尾三句,更是極盡神韻,可稱為妙筆,“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詞人回憶起了當年與愛人一起約會的情形,當時陽光正暖,照在她的雲鬢之上猶如煙霧雲靄,她穿著一襲草色羅裙,當真是美麗極了。此處的“挑菜”,指的其實是二月二日的“挑菜節”,當是時,女子會到郊外或園林中挖野菜,稱之為挑菜,但是更多的是遊戲玩耍,所以那時也是約會的好機會。而收燈節之後,再有十幾天便是挑菜節了,現在詞人聽到深巷賣杏花的聲音,不禁想起了昔日約會的往事,真情自然流露而出,又委婉含蓄,讀罷令人感嘆。

宋代元宵節過後,還有收燈節、挑菜節?史達祖這首詞將告訴你

史達祖的這首詞,上下片採用了今夕對比的方式,寫景寫情均清麗之極,當然,詞中也流露出了些許愁意和感慨的,這正是史達祖的風格,後世有人評價史達祖的詞是“奪苕豔於春景,起悲音於商秦,有環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論蕩汙淫之失”,此言可為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