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一直以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對歷代書家精品力作長期濡染、融會貫通之後的銳意創新,否則,就談不上筆墨趣味。我讀帖的習慣,寧可沉浸於書家獨具個性化的自由揮灑,而不看好臨摹作品。並非貶低臨摹作品的觀賞價值,像馮承素臨王羲之《蘭亭序》、吳昌碩臨《石鼓文》、吳讓之臨《天發神讖碑》,都是精美絕倫的傳世之作,然而讀多了,感覺美則美矣,但缺乏藝術家自身的馳騁和創新,氣韻略顯不足。“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看不到了,因此我更喜歡顏真卿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和蘇東坡的“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顏真卿《祭侄文稿》

基於這樣的審美標準,近日讀帖,我的目光一直不離清代中後期的幾位對金石學頗有造詣的書家,他們是金農、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然而,這幾位的書法成就整體看來算不上一流,但他們的作品卻不乏閃光之處。這當中我最欣賞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很早就收藏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國外所藏書法精品叢書”版,12開本,每頁僅兩字,墨色濃重如漆,烏亮盈眸。我喜歡拆開裝訂拼接成整幅,在燈下細細觀賞。不難發現,《吳鎮詩》在章法上明顯借鑑魏碑特點,字距大,行距小,喜用側鋒和偏鋒,閃展騰挪,變化多端,奇峰兀立,美輪美奐。該帖初看是趙之謙,可是把玩日久,這個趙之謙又不是趙之謙,分明是魏碑的“變臉”,還帶有顏真卿的基因,即所謂“顏底魏面”。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國外所藏書法精品叢書”書影

趙之謙是晚清書壇上少有的讓人耳目一新的大師,他的行書用墨濃麗,機智瀟灑。《吳鎮詩》真跡現藏日本,是趙之謙行書的代表作之一,表現出紮實靈動的用筆基調。趙之謙生活在碑學風靡天下的時代,碑學思想在其創作上有鮮明的反映。其書法初學顏真卿楷書,後來受包世臣影響轉攻魏碑,再後來又用鄧石如隸書筆法改造魏碑的楷書結體並熔於一爐,而有所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風,也就是楷書、行書的筆畫鉤挑處稍帶隸書筆意,字間佈局疏朗清峻,迴環呼應。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趙之謙畫像

筆墨走勢是書法藝術賴以呈現的核心因素,一個成熟的書法家對字體架構和佈局的重視程度,往往超過筆畫細節。通過筆墨走勢設計個性化的技法表達,使得飽蘸濃墨的逍遙七寸管、一撮細羊毫造就的滿紙黑生生的文字,成為被稱之“書法藝術”的可能。趙之謙行書的筆墨走勢具有攝人心魄的獨特魅力,以“嫋嫋五株柳”幾個字為例,銀鉤鐵畫,宛若臨風搖曳,顧盼生姿。整體結字有一個綰結主題的中心,呈輻射狀舒展斂放,字與字之間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比如“五”字的連筆可謂渾然天成,“柳”字的結體左密右疏,營造出書法藝術上典型的留白與布黑的強烈對比。又注重長短疏密的參差避讓,佈局變化合理,自然而不乏韻味。趙之謙書法不拘泥於一筆一畫,重在寫意,婉轉圓通,嚴謹中帶有浪漫氣息。滿紙盪漾著一股鬱勃之氣,清豔而不顯做作,嫵媚而富有骨感,猶如一朵朵盛開的荷花。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局部

可以說,如果沒有創造魏碑的無名氏藝術家們潛移默化的濡養,就不可能有行書《吳鎮詩》的奪人眼球。正是因為充分吸收了《張猛龍碑》《鄭文公碑》《張黑女碑》《龍門二十品》等魏碑力作以及諸多摩崖、造像的精髓,趙之謙用筆剛健峭拔,結體整飭嚴密,充滿了古樸與拙趣。40歲前後,行書渾厚飄逸,字體喜歡偏大,魏碑功力臻於化境。

本來,魏碑字體並不大,工整嚴謹,趙之謙卻一反常態,臨寫過程中更多借鑑的是筆意和風格,大膽放開字體而不遺失碑學的基本審美特徵,適當融入早年從顏真卿那裡打下的底子,三分碑七分帖,所以後人評論他的作品為“顏底魏面”,還是很有道理的。從手頭的幾本趙之謙墨跡看來,能夠真正體現他行書碑學傳承的是大字碑體行書,他將北魏書風直接運用到了行書之中,而且處處體現創新意識和設計成分,細細玩味會發現,趙之謙在書寫過程中,顯然對書寫後的局部效果和整體效果胸有成竹,加上自己感情的自然流露,能做到擱筆後天衣無縫,絕無雕琢痕跡。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趙之謙行書《吳鎮詩》

儘管一直認為趙之謙成就最大的是以《吳鎮詩》為代表的大字行書,可是有一點我又特別費解,趙之謙曾對自己的作品這樣評價:“於書僅能作正書,篆則多率,隸則多懈,基本不擅長,行書亦未學過,僅能稿書而已。”這是對自己的行書水平過於謙虛嗎?再一想不禁啞然失笑:歷來一些成就較高的文人,往往對自己的強項故意“視而不見”,卻“避實就虛”,刻意抬高自己的弱項,這是他們的一種慣用“伎倆”。

趙之謙平生很少作草書,從僅存的草書《集聖教序聯》看來,也明顯帶有北魏的書風,他曾披露過自己的學書之路;“餘二十歲前學家廟碑五百字,無所得。遍求古帖,皆臨一通,亦不得。見山谷大字真跡止十餘,如有所悟,偶作大字,筆勢頓異,覺從前俗骨漸磨漸去。”大約在45歲左右,趙之謙書法趨於成熟,基本定格,50歲後達到“人書俱老”的境界,書寫魏碑能做到遊刃有餘,並將魏碑的精華路數融入血液,靈活運用到行書之中,獨創“魏碑體行書”。

顏底魏面 骨峻風清——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偶得

趙之謙《春意圖》

才華橫溢的趙之謙除了書法藝術之外,繪畫、篆刻造詣也頗深,可惜天不假年,只活了55歲,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藝術與個體生命狀態的充分融合和張揚,再加上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對其書法水平頗有微詞,導致趙之謙書法藝術的名氣不是太響,但這絲毫不能動搖其作為碑學書法傑出代表的地位。

書法藝術的陶冶,使人在獲得審美慰藉的同時,覺得有滋有味。數百種古碑拓片和法帖堆滿了我書房和臥室的角角落落,日日摩挲。也只有在把玩這些碑帖的時候,才沒有審美疲勞。無數個夜晚,這些琳琅滿目的碑帖悄無聲息地撫慰著我的心靈,使我變得沉靜、溫和、從容、豁達。這種生活美學和人生哲學的體驗,在靜心賞讀趙之謙行書《吳鎮詩》的時候,顯得格外真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