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聽聽聽聽聽聽見了麼


王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打破常規,標新立異,其中的精華都集中體現在他的著作《論衡》當中。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即文人、鴻儒為主要目標,具有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形成強烈的學術民主思想。解放舊的思想觀念,破除傳統守舊的教育權威,在當時形成了巨大的反響。

文人:知識淵博,融會貫通。能理論聯繫實際,對政治上提出批評指正。為日後成為優秀的行政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鴻儒:具有創造性的理論思維能力,不受前人的思想所約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新的知識。其明顯的特徵是“精思若文,連結篇章”“興論立說”,這是不可多得的學術人才,是文化學者中的最高級別。

王充認為儒家學術有益於政治,諸子百家的學術同樣要學以致用。善於學習的人,“其於道術,無所不絕”。知識越廣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觀察能力更加敏銳,從政的能力也就越強。讀書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從現實的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得到更多的知識,實踐出真知。

學知與聞見:聖人的“獨見之明,獨聽之聰”,都是在實踐經驗中所得。聖人的預見能力並不是“不學自知,不問自曉”,而是在實踐中的積累比常人更為豐富,有著更為準確的經驗和知識。

思考與求是:王充強調“以心原物”,是通過經驗和知識作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第一因素。通過聞見與學問,推知事物的依據,再進行充分的理性思考,作出正確的決定。

問難與距師:要求得真才實學,必須打破唯師是從,唯書是理。

“學問之法,不為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不崇拜古代聖賢的思想權威,對於孔孟的言行如有自相矛盾,也敢於提出質疑和否定。

王充提倡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相互激發學習的思維,通過激烈的辯論,以啟發雙方思維的積極性。這樣對原有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從而推陳出新。

王充強調環境與教育對於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反對“生而知之”,強調“學而知之”。反對死記硬背的教條主義,重視活學活用的理論聯繫實際。

反對“信師是古”,提倡“問難探索”的學風。對後來唯物主義思想教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論衡》是中國哲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無神論著作,以不畏強暴的大無畏精神,追求真理,明白是非。因直指官方神學化的儒學,公開抨擊“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神靈怪異”,而被列為禁書,不得留傳,直到東漢滅亡,才重見天日。此時的王充已過百餘年


朱八戒CC


我是一個初涉今日頭條的文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接下來,我會把我所知的、所想的都寫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去探討,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去深究。好,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一、首先,對於“人”而言,王充一直主張學生有獨立的思維,對某一件事有獨特的理解,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泯滅自己的觀點,他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受前人思想困擾,能夠在學識上不斷創新,超越古人,真正的做到了“以教育人”,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他的主張是值得學習的,並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這需要我們去借鑑學習的。

二、其次,“問難”和“距師”方面,我是非常敬佩王充的。

問難:他在裡面強調了,自己不懂的,要虛心像老師請教,不要不懂裝懂,這是不可取的,足以見得,他是真的希望學生們能學到一點知識,使自己受益。

距師:與老師保持相對的距離,也就是說不與老師的觀點保持一致,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形成自己的思維脈絡,對問題要有一定的梳理性,遇到事情時,多想想為什麼?

三、最後,我想說,王充敢於打破固態思維,破除傳統,批判權威,這種精神是可歌可泣的,王充總是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我是今日頭條文化領域創作者-客觀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對於我來說,是很幸運的、高興地,能從茫茫人海中看到這個問題併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或許是一個緣分吧!初來乍到,點個關注再走吧,謝謝!

客觀看問題


王充根據當時社會的情況把知識分子分為了五類分別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鴻儒,這也是他培養人才的教育目的。文吏在王充的五類培養目標中是最低的,這類人之接受過一些簡單的識字教育,但是成人以後一般並不是依靠自己的本領而是靠自己的門第家裡的勢力、攀權富貴最終走到仕途的這條路上;二是儒生:這類人對儒學有一定的瞭解,但是他們的知識面比較窄,不能博古通今很多時候並不能令人滿意;第三類是通人,這類人知識量比較豐富,博古通今,但是不能夠很好的把自己所教的理論應用於實踐,理論和實踐相脫離;第四類是文人:這類知識分子在知識量豐富的同時還能夠更好的和實踐相結合,並且對當時的實際政治發表自己的評論和看法;第五類是鴻儒:這類知識分子是王充培養目標中的最高層次,這類人有著非常豐富的知識,博古通今,除此之外他們有著非常好的創新能力,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受前人的影響會擺脫前人的束縛充分根據當前的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充的一生過的非常的清貧,不願意趨炎附勢63歲辭官回家,教授終生。

試題回顧:

王充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要培養( )

A.雅儒 B.文吏 C.大儒 D.鴻儒

【答案】D。解析:王充認為教育目的主要培養五類人分別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鴻儒。其中最高的目標是鴻儒。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漢代的教育家的思想

【難度等級】★★


聽聽聽聽聽聽見了麼


我個人認為王充的教育思想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論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教育與人性的改良

人出生之後,人性就有了差異。如果個體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淡薄或嚴重失調,就難以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質便是惡的;如果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濃厚而且協調,便易於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便是善的。處在兩者之間的,很難說善或惡。所以,王充也將人性分成了三個等級。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在於決定人性的發展方向,教育不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類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途徑,教育是詩人實現其天賦價值、使人成為真正人的手段。

(2)論教育對改造社會的作用

王充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力,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力量,便是知識的力量。王充還認識到教育在發揮社會作用是所表現的隱效性。他認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產生任何效益,但他是那些直接產生效益的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這裡,王充極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為其他教育事業基礎的作用。

2.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1)文人:知識淵博,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將書本知識和實際政治結合起來,並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上書奏記”,對實際政治加以評論和提出自己的建議。他們能成為稱職的行政人才。

(2)鴻儒:知識分子中最高級的一層,他們不僅系統地掌握了現存的社會知識,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縛,能夠創新知識,是不可多得的理論學術人才。

王充的培養目標是“文人”和“鴻儒”。可見,王充是把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

3.論學習:①學知與聞見;②思考與求是;③“問難”與“距師”。

4.關於教學過程

王充認為,教學過程包括“任耳目”的感性認識和“開心意”的理性認識以及“引效驗”的實用知識三個階段。這個過程是符合認識和教學規律的。

首先,“任耳目”,強調感性認識的重要性。“任耳目”,就是說個體只有通過目見、耳聞、口問、手為等外在方式感知外在客觀事物,才能積累經驗獲得知識,感知是知識的的來源和基礎,是學習的第一階段。

其次,“開心意”強調理性認識的重要作用。所謂“開心意”,就是要求開動腦筋,進行理想思考。

第三,“引效驗”,強調實效驗證的必要性,“有效”就是與事實相符合,“有證”就是要有確鑿的證據。符合實際效果、有確鑿證據的論點就是真實的正確的,否則就是虛假的錯誤的。

5.關於學習方法

(1)反對“信師”,主張“距師”

“距師”就是與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就是不與老師的觀點保持一致,不能完全符合苟同老師觀點,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的意思。提倡追求敘述真諦的精神和勤于思索、實事求是的態度。

(2)反對“是古”,主張“問難”

王充對當時學者“是古”的盲從、迷信學風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他強調治學一定要有“問難”的懷疑、批判精神,問難不同於一般不理解時的提問,而是懷疑、質問、批判。

(3)積漸琢磨

王充認為,知識、道德和能力的獲得和形成,既要靠日積月累的功夫,也要靠師友討論琢磨。

(4)專心致志

注意力集中是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必要心理條件。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某種事情,的確是使學習和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證。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讖緯神學瀰漫整個社會的時候,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鄉村故事瘋一把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反對“信師是古”,主張“極問”  

王充認為:“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聖賢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問難”。這是一種盲目迷信的惡習,為了“證定是非”,他主張“問難”。他說:“苟有不曉解之問,迢(追)難孔子,何傷於義?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說,何道於理?”他大膽寫了《問孔》、《刺孟》等文章,並具體指出孔丘之徒不能“極問”和孟何某些思想的模糊與混亂。所有這些,不僅對於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當時儒家神學的虛妄有重大作用,而且他從正面提出“極問”“問難”,反對“信師是古”等積極主張,是對師生關係、古今關係的一種有益探索。  

(二)反對“記誦章句”,主張“貴通”   

王充對當時教育上但拘一經,或只記誦章句、訓校文義的風氣,作了深刻批判。他認為這樣的教育培養的人“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他還批評當時的文吏教育“無篇章之誦,不聞仁義之語;長大成吏,舞文巧法,河私為己,勉赴權利”,認為這種急功為己的道路是錯誤的。同時王充也指出儒生“不覽古今”的通病,認為“不覽古今,論事不實”,他極力主張要“博覽”,認為“人不博覽”,就不能“聞古今”、“見事類”、“知然否”,這就猶如目盲、耳聾、鼻塞一樣,不成為人了。他還主張人的知識應該“無所不包”,縱要了解“古今行事”,橫要通曉“百家之言”。同時對於所學知識,要能應用,正面提出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要“貴通”,“貴及能用之也”。王充的這種主張,在“師法”、“家法”之嚴的東漢時代,無疑具有很大的積極、進步意義的。  


梅心清骨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戰鬥的唯物論者,思想家。

王充的的哲學思想歸納為以下幾點:

1、天地自然無為。

王充認為天和地都是無意志的自然的物質實體,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無為的結果。

2、天不能故生人。

王充認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產物物,"人,物也;物,亦物也",這樣就割斷了天人之間的聯繫。他發揚了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說:"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

3、神滅無鬼。

王充認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於他有精氣血脈,而"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他認為人死猶如火滅,火滅為何還能有光?他對於人的精神現象給予了唯物的解釋,從而否定鬼的存在。

4、今勝於古

王充反對"奉天法古"的思想,認為今人和古人相"齊",今人與古人氣稟相同,古今不異,沒有根據說古人總是勝於今人,沒有理由頌古非今。他認為漢比過去進步,漢在"百代之上",因為漢在"百代"之後。這種見解與"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

其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的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學思想著作。

王充的無神論思想,無論是在他生前還是他死後,都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異端”,受到冷遇、攻擊和禁錮。由於王充的思想直刺漢儒神學,所以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對後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充的經典語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採玉者破石拔玉,選士者棄惡取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李軍廷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王充提出了培養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他將當時的知識分子分成五個級別,分別是:

文吏:受過識字教育,但“無篇章之通,不聞仁義之語”,長大以後,或依靠自己的門第,或攀援權貴,入仕成吏。起用這種人不利於國家實行德治的政策。所以他對這種人持批判否定的態度。

儒生:他們能夠精通儒家經書中的一種,“能說一經”,“旦夕講授章句”。雖以教學為職資,但知識面極其狹窄,不能博古通今。這種人雖不壞,但不能令人滿意。

通人:雖然他們“博覽古今”,掌握了豐富的書本知識,但他們不能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缺乏理論思維能力,不能“掇以論說”。

文人:知識淵博,能夠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將書本知識和實際政治結合起來,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上書奏記”,對實際政治加以評論和提出自已的建議。他們能成為稱職的行政人才

鴻儒:知識分子中最高級的一層。他們最明顯的特徵是能夠“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興論立說”,具有創造性的理論思維能力。他們不僅系統地掌了現存的社會知識,且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縛,創新知識,是不可多得的理論學術人オ。

王充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文人和鴻儒。即把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國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應培養創造性的學術理論人才。

二、“博通百家”的教育內容

王充認為不僅儒家學術有益於政治,諸子百家的學說同樣是“治國肥家之術,刺世譏俗之言”,同樣需要學習。知識是改造社會的重要力量,凡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所積累下來的一切文化知識都應該學習。善於學習的人,“其於道術,無所不包。人的知識越廣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觀察能力就越敏銳,處理政治事務的能力也就越高強。

王充不僅要求人們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而且還應從現實的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中獲得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實的知識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三、學習論

(一)學知與聞見

王充認為所謂“聖人”的“獨見之明,獨聽之聰”,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驗憑據的基礎上“皆緣前因古,有所據狀,“有因緣以準的之”。所以聖人過人的料事能力並不是“不學自知,不問自曉”,而是他們積累了比常人更為豐富的可以作為“準的”的經驗和知識。

“聞見”是聖人積累經驗知識的一個基本手段。“聖人不能生知,須任耳目以定情實”。“如無聞見,則無所狀”,他們一方面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積累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廣聞博覽,通過書本或其他間接途徑吸收他人的生活經驗、他人的思想,接受間接知識。

(二)思考與求是

王充強調“以心原物”、“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經驗和知識是形成個體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第一性因素。缺乏聞見,缺乏學問,就失去了推知事物的依據,思維便缺乏感覺基礎。但是要使經驗知識轉化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王充認為,分辨知識真偽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堅持“效驗”、“有證”的原則,要使立論成立不僅僅要有雄辯的推理,更要有事實的根據,有實踐的檢驗,“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

(三)問難與距師

“迢難孔子,何傷於義”;“伐孔子之說,何逆於理?”要獲得真正的知識,必須打破唯師是從、唯書是從的心理。“學問之法,不唯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權威的心理。對於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聖人,如果他們的言論與事實不符或前後自相矛盾,也要敢於提出質疑,對於明顯的錯誤,要敢於否定,敢於批判。

為了使學生深入透徹地理解學習內容,師生雙方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創造可以充分激發思維的學習情境。其中“師弟子相訶難”的學風便是對這一學習思想的運用。通過激烈辯論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思維積極性,不僅有利於學生深刻領會學習內容(“極道之深”),教師亦會在學生的啟發下推陳出新,對原有知識產生新的理解(“不發苦詰,不聞甘對”),使學術因此“激而深切,觸而箸明”。

就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與實踐而言,是進步務實的,對現在的教育理論及實踐也有參考價值!


馬到船頭直


人,物也,萬物之中有智慧者也。他重視感覺經驗,十分注重實效和驗證,反對神學論。


極度平凡


沒有什麼可以比時間更有說服力,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威子


培養人才,培養高級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