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胡蘿蔔,如何種植才能高產?

常德農村小趙


您好。

胡蘿蔔為肉質根,生長期較長,幼苗生長緩慢,抗寒性強,一般在6月多播種,秋末初冬收穫。

胡蘿蔔的高產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播種前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的土地,在深翻的同時配合腐熟的農家肥,增加土壤肥力。

2、播種:以條播、高壟為主,播種後覆土不要過厚,要進行鎮壓,有利於出苗。為保證幼苗出土整齊,可以做好以下幾項措施:一、播種前搓掉種子外面的刺皮,以免種子與土壤接觸少不利於出苗。二、播種前應該進行發芽實驗,確定播種量。三、提高整地質量,做好細碎、平整,有利於增加種子與土壤的接觸面。四、夏季炎熱,土溫高,土壤乾燥,發芽困難,播種後要做到三水齊苗,及時清理雜草。

3、田間管理

間苗除苗:早間苗,稀留苗是胡蘿蔔高產的關鍵。在幼苗1-2片葉進行第一次間苗,5-6片葉第二次間苗,第三次間苗,苗距在10-15釐米,間苗同時及時清除田間雜草。

澆水和追肥:發芽期要澆3次水,保持土壤溼潤。當胡蘿蔔長到手指粗時,是生長最快的時期,應該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胡蘿蔔追肥應使用硫酸銨等速效肥。在生長過程分三次追肥。第一次在肉質根迅速膨大期,以後每隔20天追肥一次。每畝地施肥10-15公斤。

收穫:要及時收穫,過晚的話胡蘿蔔容易硬化,不容易儲藏。

4、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有黑葉枯病,腐敗病,斑點病。主要害蟲是菜蚜。

5、生理病害防治

常見有根形異常、裂根、中心柱增粗等。





臭鹹魚翻身的那天


我是鄉野東哥(東哥出品,必須精品)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蘿蔔想要高產,要住意以下幾點:

第一 挑選好胡蘿蔔的品種,俗話說好的品種在差有幾分。(胡蘿蔔品種要選擇生長期交長的)

第二, 把握好種子的處理(胡蘿蔔的種子多為果實?,在播之前要把它的毛祛掉,有便與土壤接觸在一起)

第三 挑選好種植的時間,胡蘿蔔種植的時間最好是在每年的8月份,因為胡蘿蔔幼苗最適合的溫度是25度,這個是時候的天氣是最好的。

第四 挑選好種植的地點,土壤要選擇沙土,土壤的含水量應該控制在,70%左右。

第五 要科學管理,除雜草應在播種苗前後,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第六 要控制好澆水,一般播種後晚澆水3次。要操持壟部的溫潤。

第七 要適當合理追肥,從幼苗到成品要追肥4次,每畝田可用四十斤尿素或8O斤複合肥,記得追肥要加水

第八,防禦好病蟲害,一般播種後最常見的有腐敗病這個用生石灰潑灑就好。

第九。要用心去管理。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的到你





鄉野東哥


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選地除了保證環境無汙染外,還應選擇土地肥沃、土壤疏鬆、排灌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因此,種植胡蘿蔔的地塊應進行深耕翻 30 cm,耙平整細。因此,要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酥鬆、有機質含量高的粉壤土或沙質壤土上種植。

翻耕深度掌握在25-30釐米,最好於冬前畜力深翻。播種前結合施基肥再翻耕一次。基肥用量為:每畝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硫酸鉀複合肥40-50千克、鈣鎂磷肥50千克、硫酸鉀25千克。要求均勻地埋入距表土6釐米以下土層。畦寬110-130釐米,畦高30釐米,略呈龜背型。

4-5葉期進行間苗,每平方米定苗60株(條播行距15釐米,株距11-12釐米)。如單子葉雜草較多,每畝用10.8%蓋草能20毫升兌水20千克噴霧,進行化學除草。

胡蘿蔔出苗後,去除了覆蓋物,遇高溫乾旱天氣,易缺水而影響幼苗正常生長,需在清晨或傍晚時分淋水(或溝中灌水)潤土保墒,使土壤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水平;再經20天左右,在7-8葉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硫酸鉀複合肥10千克、硫酸鉀5千克。

保鮮出口的胡蘿蔔,表皮色澤要一致,不能有“青頭”,需採用條播方式,以方便在肉質根膨大期進行培土。

多數植株心葉變黃綠,外葉枯黃時,已達生理成熟期,人工或機械採收。削去青頭,輕輕颳去泥土,選無叉根、裂根、病蟲根及單根重在70克以上的胡蘿蔔,裝袋交售。

胡蘿蔔易腐壞而且具有季節性,亟需良好的貯存方式或者利用方式使其價值最大化。

貯藏方法有溝藏和窖藏,目前生產上多用窯藏。窖深應大於凍土層深度,一般深2米、寬3米、長度不限,窖蓋用秸稈或木料作材料,上覆40釐米的厚土。裝袋的胡蘿蔔碼成1米高的長垛,蓋好窖口。並留好通氣孔。窖內保持溫度1-3℃,溼度95%。春季化凍時交售。





俺們一家人


胡蘿蔔,也叫紅蘿蔔,本是一種平常的蔬菜,但是,近些年來,胡蘿蔔在市場,卻是越來越好賣,因為人們都知道了,它對人的身體非常有益。老一輩子的人講,蘿蔔可以幫著百姓過災年。說它賽過人參。那個時候,糧食沒收成,胡蘿蔔能頂糧食吃,只要有胡蘿蔔,人們就能過下去,也還可以幹活。所以,不管是那一年,鄉下人都是要種一些蘿蔔。

其實,胡蘿蔔有許多的吃法,它可以加工成好多種菜,或是炒,或是涼調,或是淹制,都很容易做,而且口感也很不錯。有的則把它切斷煮粥,煮著吃,叫做胡蘿蔔粥。喝著略有甜味,也挺好喝。還有不少的人洗淨了就生吃,又脆又甜。有的還利用壓制方式,製造胡蘿蔔汁。胡蘿蔔,既被作為一種調理品。又好吃,又有健身作用,又可當作幾樣的菜,難怪,它在市場上能火了起來。

現在,種胡蘿蔔的人還真不少。不過,有的種得好,有的種得不好,一是長相不好,不順溜,二是產量也不高,費勁不小,收穫不對稱。看到別人種的胡蘿蔔,長得那麼好,比比自己種的,挺叫人心裡納悶。胡蘿蔔,都已種了多少年,在鄉下,直到現在,還都在研究,怎麼種才好。農作物的種植都不是隨意的,都有一定的講究,用現在的話說,都有規律性。胡蘿蔔也是一樣。要想種好胡蘿蔔,就必須從一開始做起,根據它的生成規律來辦事。

一是,先要整好地,地整不好,一切枉說。胡蘿蔔的地,一定要鬆軟,二是得施好基肥,為什麼要強調施用柴草肥?因為那是農家用莊稼楷杆漚制的,有的則是用野草、煤渣加人糞尿漚制的,在播種前先撒肥,把農家肥均勻的撒到地裡,而後耕地,這樣,就把肥料同地土摻和到了一起。土壤一定要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地幹,那就得澆水。澆水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適中就行。

二是要把種子備好,適時播種。胡蘿蔔種子長有一種細毛,一定要把這些細毛都搓淨了,而後溫水浸泡,初時水溫不要高,在35度上下即可,半小時後,加進涼水,水溫降到20度為宜,再浸泡一天左右,這個時候,就可以把水倒掉,經過這樣浸泡,出芽率會提高很多。等到大多數幼苗長出,就可以正式播種入土啦。播種以後,稍微覆蓋薄薄一層土。有專家提出,在準備用地時,特別是在翻地時,要施足基肥。還有專家提出來,在胡蘿蔔生長期間,噴一些滅草劑,以免野草長出來,影響胡蘿蔔的生長。

種植胡蘿蔔,有的地方採用撒播方式,有的採條播方式。在傳統的種植方式中,很少使用除草劑,他們說,拔草或是鋤草,雖然慢些,但是,這樣的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鬆土,二是防止蘿蔔受汙染,他們說,自己吃的胡蘿蔔,一般是不用除草劑的。但是,不管用什麼辦法,都須除草,不然,爭水、爭肥、爭陽光,對有功卜的生長影響很大。

大體上就是這些,只要做到了,胡蘿蔔一定會長得好,產量高。






大別山桂本坤


胡蘿蔔我也是非常喜歡吃,營養價值高,是常見的蔬菜,既可熟食,又可生吃,還可以榨汁,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種植方面發些想法分享,供參考。

我地一般在5、6月進行種植了,這個時候的溫度往往合適。胡蘿蔔的種子在20 ~ 25℃溫度條件下易發芽,莖葉最適宜在23 ~ 25℃條件下生長,幼苗可耐27℃以上的高溫;直根膨大期的適宜溫度是13 ~ 18℃。胡蘿蔔對光照有較高的要求,特別在肉質根肥大期間,一定要保證其充足的光照,否則就會降低產量、影響質量。

胡蘿蔔種植對土壤條件很重要,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為保證胡蘿蔔的品質,建議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壤土或沙質壤土上種植。如在質地較黏重的土壤上種植時,要增加農家肥的用量,或在翻耕時施人一定量的草木灰。整地也可以每畝施人腐熟有機肥3000~500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

種植期間要保證土壤溼潤,特別是發芽期更是不能缺水,植株形成期若土壤過幹,會造成肉質根細小、粗糙,外形不正,質地粗硬。

如溫度過高,為提高胡蘿蔔的出苗率,最好將播種時間安排在每天的早晨或下午四點鐘之後進行。播種後必須澆足水分,墒情差、排灌方便的地塊可進行灌水。另外,播後覆土要均勻,不能露籽。播種後出苗前,如遇乾旱天氣,墒情較差時,可於清晨淋水,也可於傍晚淋水,出苗前必須保持土壤溼潤。

幼苗1或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以防幼苗擁擠;3或4片真葉進行第二次間苗,主要是留強去弱,並可進行定苗。定苗株距15釐米左右,每畝留苗27000~32 000株。每次間苗結合中耕除草鬆土進行。為了使肉質根表皮色澤一致,不能有“青頭”,最好採 用條播方式,以方便在肉質根膨大期進行培土。

適時進行合理澆水,澆水量以滲溼畦面為宜。發芽期保證水分,以利出苗。幼苗期需水較少,要少澆水,以便蹲苗,抑制淺根生長,促進直根深人土層。葉片生長盛期肉質根逐漸肥大,需水漸多,此時要注意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肉質根生長旺盛期應均勻供水,這樣可提高品質並可獲得豐產。肉質根生長後期應避免水分過多,以免裂根。遇大雨還需及時開溝排水,防止洪澇。

到採收前追肥2-3次,可每次澆水時施腐熟人糞尿或尿素。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蟲害主要有蟋蟀和蚜蟲、菜青蟲、甘藍夜蛾等,可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治,及時用藥防止病蟲害嚴重造成傷害。

總的來說,種植胡蘿蔔選擇適合的土質土地,深翻土壤,在施肥後進行播種,出苗後間苗,並追施肥水,並注意病蟲害防治,應該可以得到高產。各地大小環境,小氣候,地質土壤酸鹼性等等均有一定影響,像我家有幾塊地種植胡蘿蔔非常差,肉質根一點不膨大,距離200米外的地卻又是豐收。


湘西蜂情


一要及時間苗、加強中耕和除草在整個生育期內,胡蘿蔔需要進行兩次間苗,第一次間苗在1-2片真葉時,而後淺鋤,除草保墒,促使幼苗生長。第二次間苗在3-4片真葉時,並進行中耕。並將新高脂膜噴施在幼苗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幼苗茁壯成長。合理密植是胡蘿蔔豐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過大,易使植株相互遮蔭,光合作用減弱,尤其是下部葉片易提早衰亡,最後遭致減產。

二要科學運籌肥水出苗期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壤溼潤,過幹過溼均不利於種子萌動和出土。 在生育期內應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胡蘿蔔破土期進行,結合澆水,畝追腐熟人糞尿,隔20天后再追第二或第三次肥,追施尿素,並適當追加少量鉀肥。進入葉片旺盛生長期,應適當控水,防止徒長。同時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





小翊月瑄


  • 胡蘿蔔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蔬菜,胡蘿蔔的維生素含量非常的高,所以平時大人喜歡經常讓自己寶寶多吃胡蘿蔔,另外咱們要是每天能吃二根胡蘿蔔就可以讓膽固醇降低,每天吃三根更能保護心臟,胡蘿蔔還能美容養顏令你膚色細膩光滑,所以胡蘿蔔真的是很好的一種蔬菜,胡蘿蔔吃起來也脆甜可口,在市場上還是很受人喜歡的,那麼種植胡蘿蔔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想要高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怎樣種植胡蘿蔔吧!

一:適宜的溫度

胡蘿蔔屬於比較耐寒的蔬菜,它的營養生長期還有生殖生長期需要的溫度不同,種子的話只要溫度有4-6度就可以萌芽,8度的時候就能開始生長,在18度-20度的環境下十天左右就能出苗了,胡蘿蔔的幼苗還能在零下三四度的情況下生存短時間,也可以在27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正常的發育生長,但胡蘿蔔發芽時還是把溫度控制在20-25度比較好,葉子生長的旺盛期白天溫度最好是20-25度,晚上最好是15-18度最佳,當膨大期來了,溫度一般是20-22度最佳,低於3度就會停止發育哦,胡蘿蔔的種根在溫度達到8-10度就可以定值了,胡蘿蔔開花期,授粉期,接籽期的氣溫最佳為白天22-28度,晚上15-20度。如果白天的氣溫超過了35度就會停止授粉結籽了。

二:光照和水分

因為胡蘿蔔喜歡光,是一種長日照的植物,特別是營養生長旺盛期的時候,對光照的需求比較強,要中等強度以上的光照。另外播種的時候土壤要保持溼潤,這樣可以讓種子發芽和出苗相對更整齊,幼苗期還有葉生長旺盛期,保持見幹見溼的環境,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幼苗發育良好,膨大期的時候是對水的需求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注意好均勻的澆水,來滿足於膨大期的需求,也要控制好量,如果灌溉的量過大也會造成裂根,一般胡蘿蔔在採收前15天左右就要開始停止澆水了,這樣可以減少開裂,方便運輸和儲存。

三:土壤的選擇

胡蘿蔔喜歡土層深厚些,土質要疏鬆點,排水要方便,孔隙高的沙壤土,如果選擇不透氣的粘土裡,肉質根會顏色淡,鬚根會多,這樣容易生瘤,品質不好。在排水不好的土壤,肉質根會容易破裂,然後腐爛,插根也增加。胡蘿蔔對酸鹼度的土壤適應範圍比較大,在ph值5-8都能很好的生長髮育,低於5的話就不行了。

四:栽培技術

胡蘿蔔從播種到成熟的話時間比較長,需要兩年,第一年營養生長,長成肉質根,在南方可以直接露地過冬,北方的話就需要做過冬準備,通過冬天的低溫春化階段,第二年就是定值,抽薹,開花,結果,這樣一個生殖生長期,胡蘿蔔需要幼苗長到一定程度的大小之後才能接受低溫對發育的質變影響,所以夏天秋天春天都能種植胡蘿蔔,如果春天播種的過於早,苗嶺達到了一定程度大小之後,因為經過了較長的低溫而先期抽薹。

當苗長出了7-8片葉子後,趁著土壤還比較溼潤進行一次深耕蹲苗,這樣能促進主根下伸還有鬚根的生長,同時能抑制住葉部的徒長,等10-20天之後膨大期,開始充分的澆水,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3-4片葉子的時候要施肥,每畝硫銨要2-3公斤,鉀肥2-3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定苗的時候結合澆水,每畝追肥氯化鉀3~4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這樣可以促進芽苗的生長髮育,等到肉質根開始發育時,也要追肥硫酸二胺,有機液肥,氯化鉀。春天播種的蘿蔔在90-100天左右採摘,秋季的話就要在冬天來臨前採收儲藏好。

五:留種

胡蘿蔔採收後,可以進行挑選,葉色純正,葉數少,顏色好,光滑,沒分叉又整齊,沒病蟲害也沒裂口的,切掉尾部六釐米,選韌皮厚,中柱小點的肉質根,切掉葉片,保留到8-10釐米的葉柄,北方就入窖儲藏立春解凍後定值,胡蘿蔔是異花授粉農作物,不一樣的品種的採種田要隔離2000米以上,行距要30-50釐米。定值之前和開花之前要施肥,抽薹後側枝才會開始生長,花徑要是過高就要弄支架還要培土,防止倒了。開花不整齊,成熟的不一樣,就容易發育不良,就要整枝,留主莖4-5個好的側枝,留一個花序,一般是定值到種子成熟經過大概120-140天,進行分期採收。


新農人張凱


一:適宜的溫度

胡蘿蔔屬於比較耐寒的蔬菜,它的營養生長期還有生殖生長期需要的溫度不同,種子的話只要溫度有4-6度就可以萌芽,8度的時候就能開始生長,在18度-20度的環境下十天左右就能出苗了,胡蘿蔔的幼苗還能在零下三四度的情況下生存短時間,也可以在27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正常的發育生長,但胡蘿蔔發芽時還是把溫度控制在20-25度比較好,葉子生長的旺盛期白天溫度最好是20-25度,晚上最好是15-18度最佳,當膨大期來了,溫度一般是20-22度最佳,低於3度就會停止發育哦,胡蘿蔔的種根在溫度達到8-10度就可以定值了,胡蘿蔔開花期,授粉期,接籽期的氣溫最佳為白天22-28度,晚上15-20度。如果白天的氣溫超過了35度就會停止授粉結籽了。

二:光照和水分

因為胡蘿蔔喜歡光,是一種長日照的植物,特別是營養生長旺盛期的時候,對光照的需求比較強,要中等強度以上的光照。另外播種的時候土壤要保持溼潤,這樣可以讓種子發芽和出苗相對更整齊,幼苗期還有葉生長旺盛期,保持見幹見溼的環境,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幼苗發育良好,膨大期的時候是對水的需求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注意好均勻的澆水,來滿足於膨大期的需求,也要控制好量,如果灌溉的量過大也會造成裂根,一般胡蘿蔔在採收前15天左右就要開始停止澆水了,這樣可以減少開裂,方便運輸和儲存。

三:土壤的選擇

胡蘿蔔喜歡土層深厚些,土質要疏鬆點,排水要方便,孔隙高的沙壤土,如果選擇不透氣的粘土裡,肉質根會顏色淡,鬚根會多,這樣容易生瘤,品質不好。在排水不好的土壤,肉質根會容易破裂,然後腐爛,插根也增加。胡蘿蔔對酸鹼度的土壤適應範圍比較大,在ph值5-8都能很好的生長髮育,低於5的話就不行了。

四:栽培技術

胡蘿蔔從播種到成熟的話時間比較長,需要兩年,第一年營養生長,長成肉質根,在南方可以直接露地過冬,北方的話就需要做過冬準備,通過冬天的低溫春化階段,第二年就是定值,抽薹,開花,結果,這樣一個生殖生長期,胡蘿蔔需要幼苗長到一定程度的大小之後才能接受低溫對發育的質變影響,所以夏天秋天春天都能種植胡蘿蔔,如果春天播種的過於早,苗嶺達到了一定程度大小之後,因為經過了較長的低溫而先期抽薹。當苗長出了7-8片葉子後,趁著土壤還比較溼潤進行一次深耕蹲苗,這樣能促進主根下伸還有鬚根的生長,同時能抑制住葉部的徒長,等10-20天之後膨大期,開始充分的澆水,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3-4片葉子的時候要施肥,每畝硫銨要2-3公斤,鉀肥2-3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定苗的時候結合澆水,每畝追肥氯化鉀3~4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這樣可以促進芽苗的生長髮育,等到肉質根開始發育時,也要追肥硫酸二胺,有機液肥,氯化鉀。春天播種的蘿蔔在90-100天左右採摘,秋季的話就要在冬天來臨前採收儲藏好。

五:留種

胡蘿蔔採收後,可以進行挑選,葉色純正,葉數少,顏色好,光滑,沒分叉又整齊,沒病蟲害也沒裂口的,切掉尾部六釐米,選韌皮厚,中柱小點的肉質根,切掉葉片,保留到8-10釐米的葉柄,北方就入窖儲藏立春解凍後定值,胡蘿蔔是異花授粉農作物,不一樣的品種的採種田要隔離2000米以上,行距要30-50釐米。定值之前和開花之前要施肥,抽薹後側枝才會開始生長,花徑要是過高就要弄支架還要培土,防止倒了。開花不整齊,成熟的不一樣,就容易發育不良,就要整枝,留主莖4-5個好的側枝,留一個花序,一般是定值到種子成熟經過大概120-140天,進行分期採收。

舉報/反饋



農村老筆齋


胡蘿蔔還有的營養成分非常高,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蔬菜。它的種植方法也非常簡單,一般種植的時間實在七月初八月末的時間,這個時候種植是最合適的時候。天氣逐漸變冷晚一些種植可能會導致發芽率過慢和無法發芽。

1.選擇地點

它是一種肉根類的農作物,喜歡土質較為疏鬆和深厚的土壤,在種植的時候。我們要挑選一片土地較為肥沃的地方,一般情況下不要挑選連續種植好幾年的地方,營養會有所缺失。它對於透氣性要求也是比較嚴格的,所以挑選好之後我們就要對它進行深翻,深翻達到3遍之後,讓土質足夠疏鬆。

2.處理土地

在對它進行深翻之後,為了保證在後期生長過程中營養足夠,我們還需要及時的為它補充營養。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要對土壤施加肥力,每公頃施加200~300公頃的複合肥,在施完之後要在表面覆蓋上一層薄薄的土,然後澆一次大範圍的水,使肥力全部融入到土壤中,避免揮發造成浪費。對土壤進行過處理之後才能保證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營養不足,而使它無法正常發育。

3.種子處理

因為乾燥的情況下種子發芽率不高,所以我們要先對種子進行處理。將它們浸泡在20~25℃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之後,把它們表面的毛刺用手搓去。將它們表面的水分充分吸乾用溼抹布包裹起來放在溫室中進行催芽。在催芽的過程中要對它們進行觀察,等到70%的都露出白芽的時候,就可以準備種植了。經過處理後的種子與一般種子相比,發芽率提高了很多,並且出苗率與直接種下的種子相比提高了5%。

4.及時澆水

在播種之後要及時的澆水,水分對於它的長苗和發育非常重要。第一次澆水要在剛播種的時候,這個時候土壤比較乾燥,溼潤的土壤有利於種子的出苗,同時也提高了它們的出苗的時間。第二次對它們進行澆水要放在長出4~5片真葉的時候,在生長的時候是水分和營養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及時的對它們進行一次澆水。同時還要補充一次營養。第三次是在它們已經完全長出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分,缺失水分會導致它們植株長勢較小,同時也會讓它們的葉無法發育正常。

5.田間管理

在發育階段,除了它們自身的發育,最容易影響它們生長的時候田間的草類和一些害蟲。在植株的間隙裡非常容易長一些雜草,剝奪了植株的養分同時阻礙了它們的發育。在剛出苗的時候雜草也隨之長出了,我們就要及時的抑制它們的生長。但是一些藥物也會抑制苗子的生長。所以我們在噴灑之前需要先覆蓋一層厚2~3釐米的短麥秸草,保護苗子同時也能有效的去除草類。最常用的是每畝用乳油100~150毫升,同時加入水60~80公斤,用噴壺均勻噴灑在地面,這樣防治雜草效果可以達到達95%以上。等到後期長出的時候我們就儘量避免用藥物來治療,我們儘量用鏟子將它們去除,避免對植株造成影響。

一些土壤中的細菌會侵蝕在根部造成根部的腐爛,在生長階段我們要經常的到田間進行查看,一旦發現有爛根的情況我們就要及時的將它們拔出,然後把它們帶出園子進行消除,在生長的周圍要噴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如果仍然發現園子裡出現這種症狀,我們就要噴灑濃度為14%的氨銅水500倍的溶液噴灑在整個園子裡。如果想徹底根除需要連續要噴灑2-3次,每隔7-10天繼續噴灑一次,才能徹底的把這種細菌清除,使它們能正常的生長。

6.進行收穫

種植之後一般生長60天之後就可以進行收穫,一些成熟較晚的則90~150才能進行收穫,過早進行收穫會造成產量的下降。





鄉村歲月


我是農家阿杜,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胡蘿蔔營養價值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在農村普遍的被種植,但是高產的胡蘿蔔卻不多見,因為許多農民沒有系統的管理,任其自然的生長。想要胡蘿蔔高產,有4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控水

胡蘿蔔喜愛溼潤的環境,溼潤性高的土壤能有效的提高胡蘿蔔的產量,所以日常對於胡蘿蔔的澆水一定要勤快。出苗後控制在5-7天一次的澆水,水分能溼潤表層土壤即可,出苗前大概要澆水2-3次,第一次澆水要澆透,讓種子能充分的溼潤。後期澆水則視情況而定,正常的澆水控制在一個月三次左右,如果是比較溼潤的土壤則可以適當延長,保持土壤長期溼潤即可,充足的水分能極快的促進胡蘿蔔的膨脹。

2、控肥

由於胡蘿蔔長的比較快,所以充足的肥料才能保證其高產。初期的基肥一定要施足,數量控制在坑底有2-3釐米厚的農家肥即可。後期追肥的次數相對偏少,所以每次量一定要多施一點。第一次追肥大概在出苗後的兩週,隨後控制在一個月一次左右,收穫前的20天左右停止施肥,以免肥料過剩。

3、除草

清理雜草是胡蘿蔔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胡蘿蔔的地塊雜草生長几率和速度比很多蔬菜都要高,因此清理次數也相對較頻繁。第一次除草時需要將其根部也清理出來,帶出種植地,並且將土壤稍微翻鬆一下。後續的除草則只需要剔除根部,根部以上可以填埋與土壤當肥料使用。每次田地裡面的雜草有超過1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大除草。

4、控溫

種植胡蘿蔔的農民經常會因為不注意溫度驟降導致大規模的種苗死亡,這是很痛心的。所以保溫也成了胡蘿蔔高產的一個要點,針對這種情況,目前農民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在初期覆蓋塑料布,出苗後在每個坑位開個口子,這樣既能保證胡蘿蔔苗的生長,又能一定程度減少雜草的生長。這種方法建議大家在夜晚溫度低於10°以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胡蘿蔔要想高產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你當地的生長環境條件好,那麼建議選擇生長速度較快的胡蘿蔔品種,這樣能多收穫幾次,也能高產。

我是阿杜,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