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美國洛杉磯時間2月9日(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在這個夜晚,韓國電影《寄生蟲》帶來了最大的驚喜,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也創造韓國電影乃至亞洲電影的歷史。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寄生蟲》憑什麼在眾多優秀作品中殺出重圍呢?靠的是它的底色—兩個家庭,兩種階級,貧富差距懸殊,映射人性的黑暗,折射社會現象,從而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寄生蟲》中,金司機一家四口渾渾噩噩度日,長年寄居半地下室,依靠兼職摺疊披薩盒勉勉強強維持生計;杜社長一家四口衣食無憂,住著大豪宅光鮮亮麗,優雅而又有禮貌地瀟灑過活。機緣巧合,兩家產生了交集。

然而,就是後來兩家相互“依賴”的畸形關係:金司機一家苟延殘喘“寄宿”杜社長的大豪宅,而杜社長一家衣食住行等“依賴”金司機一家的照顧,矛盾徹底爆發。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影片通過強烈對比兩家建築空間、居住環境、電影色調等,強烈折射了當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問題: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馬太效應顯著。

下面,我會跟大家談談:

什麼是馬太效應?

影片中為什麼會產生馬太效應?

要如何解決現實中的馬太效應?


01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提到:“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就是馬太效應,由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

“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寄生蟲》裡的金司機一家都是無業遊民,得過且過,兒子基予面對全家“寄生上流”計劃的可能破產,問父親有什麼計劃,金司機說:

“沒計劃。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進行,所以人不該有計劃。一開始沒有計劃的話,發生什麼都無所謂,殺人也好賣國也好,全他媽的無所謂,懂嗎?”

生活在底層苦苦掙扎,卻還能“苦中作樂”的金司機認為,女兒能偽造證書就是天才,本應上名校;兒子能攀上杜社長女兒的青睞,就能雀佔鳩巢地過好日子;能每天接送杜社長上下班,兩人就能處於同等地位交談……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然而,他們一家四口的現實是,住在陰暗潮溼、網絡信號差的半地下室,依靠不光彩的手段滲入杜社長一家:趁著杜社長一家出遊才敢在豪宅開家庭聚餐,等杜社長回來就全家像蟑螂一樣四處逃竄,在桌椅下躲藏時被杜社長的背後言語撕下了尊嚴的防線,在風雨夜帶著子女像過街的老鼠一樣四處躲藏。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而杜社長一家除了家境優渥,對子女的教育都是私教標配,生活中更是衣食無愁,幫傭、司機說換就換,根本不用愁生存艱難的問題。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不加以調節,貧富分化的巨差進一步加劇,矛盾衝突也更激銳。

馬太效應可以歸納於:“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功。”相反,弱勢地位的一方則只會是越弱。

馬太效應認或者不認,它都真實存在在那裡,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但並不因此為藉口就能逃避現實貧富差距問題。


02 《寄生蟲》揭穿現實,刺痛的是人心


套用一句神預言:“

雪花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是哪一方造成的,但都跟人性脫離不了干係。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寄生蟲》作為一部超現實主義的作品,運用蒙太奇的手法,戲劇化呈現人性的醜陋陰暗面,馬太效應,跟人性有關。

  • 《寄生蟲》中,代表底層階級的金司機一家,犯了“七宗罪”:懶、貪、色、食、妒、怒。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一開始一家四口遊手好閒,大把時間都是躲在半地下室像蟑螂一樣,得過且過,懶得上進和爭取名利;在兒子基予偶然得到的一份進入富人家教機會,一家四口卻還想把一家人都安排進富人家庭謀職,貪婪的嘴臉暴露無疑。

期間,兒子基予還妄想成為富人家的女婿,色誘白富美;在富人出去遊玩,這一家人理所當然把豪宅當成自家肆意狂歡,吃吃喝喝,邊佔領別人的領地和職位,還邊妒忌富人過得富麗堂皇,以致最後發怒釀成悲劇。

典型的“好吃懶做,卻還妄想天上掉餡餅”的窮漢思維,套用《藥神》裡的一句話就是,“世上只有一種原罪,那就是窮罪。”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窮卻還不願意拼搏,窮等死。

  • 代表富人階級的杜社長一家的優越感和冷漠鄙視,觸犯人性的尊嚴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電影中,“氣味”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杜社長總是有意無意地調侃金司機身上有一股類似於“葡萄乾放久”的味道,而這味道其實是長久居住於地下室而伴隨的黴味,而這也成了最後悲劇觸發的導火索。

杜社長表面尊重金司機,但也是基於金司機不逾越階級界限為前提。越是表現的很尊敬,而內地裡卻卻是鄙視窮人身上的窮味,這讓金司機作為男人和人最起碼的尊嚴都蕩然無存。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尤其是,在最後草坪開party的那一刻,杜社長想繞過從地下室衝出來殺人的那位窮瘋子時,因忍受不了黴味而掩鼻閉目之時,那一刻作為資本家的杜社長,對外人的生命漠視到極致,只在乎鑰匙不在乎外人的性命如何。

富人的“善良”,也僅只是對於自家人而言,在於自己溫飽衣食無憂,安全沒有受脅迫,才談人生而平等。

  • 大財閥階級間接壓迫小企業破產,壓榨底層生存空間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在影片中,還影藏著一條線索:作為21世紀IT公司的董事長杜社長,事業風調雨順還上了雜誌封面,題目是“南韓企業攻佔紐約”,而金司機一家及保姆一家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失業、小體店面破產。

這也歸結於作為大財閥的企業,間接導致小企業破產,新型互聯網衝擊傳統行業,造成大量傳統人員下崗失業,這種現象不僅韓國嚴峻,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問題。

影片中在表達貧富差距的問題時,用了很強烈的蒙太奇對比,但不明確指出具體差距在哪,靠觀眾一一去查看。


03 要如何解決現實的馬太效應


不管是影片中的“有錢才有善良”,還是“有計劃和計劃做事”,馬太效應卻是真真實實要解決的難題。

有人說:“家境就是一切”,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普通人緊趕慢趕也不一定能到達,有錢人會越活越好,窮人越活越糟。

但其實,馬太效應缺乏一定的辯證思維,因為它無法解釋有些“後勢達優”的現象。

影片後續裡,金司機一家還能尚且活著,兒子基予最終也明白,要打破後半生的局面,唯有努力賺錢才有出路。不知能不能做到,但最起碼,他能改變不勞而活的想法和行動。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而杜社長最後也沒能善終,終因自己的傲慢與冷漠喪命,看似無辜,卻是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而這一點,馬太效應是無法預測的。由此看來,就算當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生活要繼續,還得靠打拼。

國家有給出的“精準脫貧”政策支持和貧富差距調節政策,賦予社會相關的就業扶持政策和行業差距調節,剩下的個人因素,只能靠自己去實現。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首先,觀念導航。

網上流傳“北有王思聰,南有何猷君”,當很多人在抱怨別人家境好的時候,可怕的是別人還很拼命。

世界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而這公平的尺度,可以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努力程度。在意識到這一點,其實也是在修正我們的想法和做法。

有時間,就不要浪費在只討論化妝品、種草和吃土上,多關注提升自己的能力。現在這個時代,是會越來越懲罰懶惰不作為的人。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其次,找準定位出擊。

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不管是哪一行哪一業,要想活命都會有很多途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辨別哪一渠道最適合自己,也能讓自己迸發激情去精進,然後再擬訂規劃前行。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最後,就是在自己的領域保持優勢。

馬太效應告訴我們: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寄生蟲》只是作為一部影片映射問題和現象,而解決問題卻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面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希望我們任何時候都有這股勇氣去面對,去創造屬於我們的價值,不當寄生蟲,也不當宿主。

當我們發現,自己創造更多、更快、更好地不斷滿足社會需求時,社會給予我們的回饋也會更多,因為社會需要我們的能力來創造價值,最終資源也會流向更有價值的地方。


馬太效應:《寄生蟲》獲獎,刺痛的是誰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