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上發現會移動的是什麼東西?

弄潮科學


2015年7月14號,當NASA的新視野號第一次近距離飛過冥王星的時候,我們人類第一次對它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傳回的很多照片裡,“心形”的地形最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因為新視野號的拜訪也一下子重新讓人類認識。

圖:冥王星的心形地形以及諸多表情包

此前我們人類對它的認識,就是哈勃望遠鏡拍攝到這樣,模糊而又神秘。


圖:Pluto就是冥王星,其他幾個為它的衛星。

除了惹人注意的心形地形,最詭異和神秘的就是在冥王星地表上酷似蝸牛的移動物體。

圖:冥王星地表上疑似生物的東西

一時間,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下,冥王星上有這外星生物的消息一下子在網絡媒體上瘋傳。

圖:冥王星上生物想象圖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冥王星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的一個假象而已。

冥王星因為距離遙遠,受到的光和熱都很少,地表溫度達-200℃之低,地表的氮、甲烷、一氧化碳等氣體都以固氮為主體的固體存在,因為密度比水冰還大,所以有水冰的地方,會使得水冰覆蓋在這些固氮上,並且它們的接觸面並不相容牢固。

但因為偏心率過大的軌道,使得它有時候距離太陽比海王星還近,總之地表溫度有一個波動範圍,但還是很寒冷,基本不可能有生物能生存。

冥王星的外表酷寒,“心”卻不寒。在內部熱源影響下,地表之下的水和其他物質會膨脹和收縮,覆蓋在固氮上的水冰會因此有滑動現象,造成移動假象。

至於那凸出形似蝸牛的水冰,可以是從固氮夾縫中膨脹泵出的水結冰,在冥王星風暴的雕琢下,加上新視野號特殊的拍攝視角,使得它酷似一種生物而已,大自然可為鬼斧神工啊。


科學新視野


冥王星是原來“九大行星之一”,和地球距離是38.42天文單位,57.6352億千米。由於太遙遠,在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觀察不到冥王星具體表面。最先進的哈勃望太空遠鏡也只能拍攝到模糊不清的照片。

直到NASA2006年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的發射,經過9年半的飛行抵達冥王星,才第一次清晰的觀察到地表。

但由於新地平線號飛行速度太快,攜帶的燃料十分有限,無法進入冥王星軌道繞飛。儘管如此,還是拍攝到了很多照片。

從照片裡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冥王星表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在移動,看起來很像一隻巨型蝸牛,比地球上的大象還大,並且在緩緩移動。

天文學家猜測是否為冥王星的生命形式,網友們調侃為“太空蝸牛”。

但NASA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給出的解釋是:冥王星無論是太空環境還是惡劣的內部環境,都不可能存在生命。“蝸牛”只是冰層下裸露的岩石。那些會移動的物體不是山丘而是冰山。



之所以會移動,其實只是冥王星的冰山漂浮在冰上。因為冥王星上的存在兩種密度不一樣的冰:一種是氮冰,一種是水冰。水冰密度小於氮冰,水冰就漂浮在氮冰上,呈現出移動狀態。就是氮冰馱著水冰在浮動,跟地球上的冰山漂浮一樣。影像數據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巨型蝸牛在爬行。



弄潮科學


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飛掠冥王星時拍攝了一組冥王星表面的高清照片,照片很美,但是局部放大圖片之後上面卻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圖形:



圖片上面竟然存在了類似於“蝸牛”形狀的物體,而且看上去這些“蝸牛”還在冥王星表面“走”出了一條條印跡!

這些照片已經發布,立刻受到了UFO愛好者的極大關注,興奮異常的他們立刻意識到,冥王星上面存在生命,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當事情傳到負責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科考任務的科學家面前時,他們也是為網友的想象力“大吃一驚”。這些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冥王星上面很冷,最低可以達到-230攝氏度左右,所以冥王星表面的大氣都是以結冰的氮、一氧化碳、甲烷和水形式存在。由於水冰的密度比甲烷和氮冰要小,所以整個結冰過程中水冰會“漂”於氮冰和甲烷冰上面,並且它們之間會自發相互分開。這樣,就形成了一些“凸起”的水冰,剛好有的看上去好像蝸牛。





至於圖上那種光滑的“印跡”是如何形成的,很簡單,就是這些水冰在氮冰和甲烷冰上面移動造成的。要知道冥王星是一顆外冷內熱型星球,氮冰和甲烷冰之下就是液態甲烷和氮氣的海洋,而且冥王星隨著近日點的到來,表面溫度會少許升高,氮冰會部分融化,正是這種溫度變化導致的相變促使了水冰在冥王星表面緩慢移動。


科學探秘頻道


早先的新聞了,當時這個新聞可是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這些新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定和冥王星生物有關……冥王星距離太陽很遠,地表溫度可以低至零下200多攝氏度,如果這事情是真的話,那我還真想知道這個生物的構造。


大家看過獨立日一,影片中的外星人就是有一層殼,然後在挖進入才會是真身,好多外星人電影都是這樣的設定,如果這個所謂的冥王星生物存在的話,也很可能是這個樣子的構造。

只不過這不是真的,據當年新視野的圖像,很多人順發現了這個東西像蝸牛,而且還發現了行走過的,黏液的痕跡,還說這隻蝸牛至少有人大象那麼大……



其實這隻大蝸牛是一個冰山,冥王星內部凍結的氮海受到難以置信的壓力,之後數千年不斷反應,氮被推到表面,但由於水冰的密度小於凍結的氮,因此在氮上形成了巨大的冰山。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氮混合物冰山。氮就漂浮在水冰上,看起來好像是在移動。


宇宙與科學


一切要從幾張圖片說起,在NASA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的時候,給這一顆冰凍星球拍了幾張照片。科學家們將這些照片放大,竟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物體,如下圖:

更加神奇的,這些神奇的物體似乎還是在移動的,如上圖,右側箭頭所指,這些物體似乎在爬行,並在地面上留下了一條條爬行的痕跡,有點像海螺,或“鴨子”。

當科研人員找到其它的照片,想進行比對時,竟發現,這些黑色的物體竟然消失了。

一些專靠忽悠博眼球的人就開始造謠“天王星上發現外星飛船了”。

那麼,為什麼冥王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如果你站在冥王星地表,眼前可能是這幅景象,天空跟地球一樣,也是藍的哦。

首先,要明白冥王星地表都有些什麼?

冥王星地表溫度在-238到-218℃之間,地表被固體氮(氮冰)、甲烷冰、一氧化碳等各水冰覆蓋。雖然冥王星看起來外表冷酷,內心卻是溫暖的,在冰封的地表之下,存在液氮、甲烷的海洋。

冥王星的愛心被認為表面有大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水冰。

內核溫度的升高,液氦會變成氣體,並從地表滲出,進而在表面固態冰層中形成了很多氣泡。同時在地熱與太陽熱輻射的作用下,冥王星地表水冰也會發生消融現象。而且,即便沒有熱能,不同水冰之間因為密度的差異,也會發生較輕水冰的滑動現象。

冥王星的地表沙丘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冥王星地表岩石的運動和消失了。

外星人再次表示,這個鍋,俺不背!


科學重口味


這個已經闢謠過好幾次了,是甲烷冰山。

“新視野號”探測器

美國航天局曾讓一顆名為“新視野號”的探測器去拍攝一些冥王星的情況。這顆探測器花了9年的時間,終於在2005年到掠過了冥王星,並且拍攝了一堆照片,並且通過電磁波把照片傳回了地球。而引起媒體們大肆渲染的是這次照片當中疑似出現了移動的巨型生物。據當時的謠傳,這個巨型生物大概有2頭非洲象那麼大。

已經闢謠

後來,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出來闢謠,他們解釋到這個只是冥王星的甲烷冰山而已。

並非是什麼巨型生物。而類似的甲烷冰山其實在冥王星還有很多很多。


冥王星不太可能會有生物

冥王星表面主要是由大量的固態氮,還有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其中朝向它的衛星的一面有很多固態甲烷的存在,表面的溫度通常在-210℃左右。這樣的溫度其實很難會有生命的存在。


鍾銘聊科學


答案:甲烷冰山

在冥王星尚未被踢出行星行列時,美國航天局曾計劃派遣一顆名為“新視野號”的探測器一睹太陽系中最遙遠行星的樣貌。新視野號歷經9年漫漫星河路,最終在2015年7月飛掠冥王星並拍攝了一系列珍貴的照片,這些照片通過電磁信號以光速從48億公里外傳回地球時,讓媒體激動的不止是這歷史性的時刻,更主要是冥王星照片中發現了“巨型蝸牛”。

根據拍攝高度推測,這隻“巨型蝸牛”的體積大約等於兩頭成年的亞洲象。

如果這只是一張靜態照片倒也罷了,畢竟外形神似動物的岩石之前在火星和月球上就發現過,都只是媒體的臆想而已。但拍攝到的同一位置圖片顯示,這隻“巨型蝸牛”在不斷爬行,一直處於移動狀態,並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移動後留下的痕跡。

有網友根據這個現象模擬出了上圖冥王星的巨型蝸牛,認為冥王星上必定有體型巨大的生物存在,人類在太陽系中並不孤獨!

美國航天局的天文學家立刻出來闢謠解釋,這隻“巨型蝸牛”其實只是冰山而已,產生這種現象全都要歸咎於冥王星特殊的地理環境。

雖然冥王星遠離太陽,常年處於寒冷昏暗的環境中,但它的地質活動卻異常活躍,地底存在大量的固態氮,地表存在大量的甲烷冰。根據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不同,冥王星表面的溫度通常在-210℃±20℃之間變化,而地底的固態氮會在-196℃時液化,-210℃凝固,這就導致冥王星地底的固態氮有時會變成氣態上浮到表面,然後變成液態或固態,而冥王星表面大量的甲烷冰相當於被氮氣和液氮“頂”起來了,並且甲烷冰的密度小於液氮的密度,所以甲烷冰會漂浮在液氮上。

隨著冥王星地核溫度波動變化和太陽輻射的原因,甲烷冰和固態氮溫度微微升高,開始融化,加上微弱的風力作用和地底溢出的氣體,甲烷冰會在冥王星表面產生移動,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巨型蝸牛”,這其實只是小型的甲烷冰山而已。

根據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多組圖片,上圖可以看到這種甲烷冰山在冥王星表面很常見,它們的漂浮路徑有一定規律,這與表面的“沙丘”環境有關。形態也各式各樣,有的像水滴,有的像岩石,只不過有的恰好形似蝸牛而已。

人類至今為止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生命體,請不要相信網絡謠言。


科學薛定諤的貓


來湊一下熱鬧。首先給有外星人情節的朋友一個失望的結論,那些會移動黑乎乎蝸牛絕不是外星生命,更不是地外文明。如果真的是某種生物,那這生物也太大了,就像一座山。

在太陽系除了地球,地外連最低等的微生物都還沒有找到,更別說那麼巨大的活體了。

冥王星距離太陽很遠,是在八大行星之外的一顆矮行星。冥王星公轉軌道是所有行星矮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達到0.25,導致近日點和遠日點差距很大,近日點約30AU(天文單位,1AU約1.5億公里),遠日點約50AU。因此那裡是一個冰天凍地的世界,表面溫度最低達到零下230度(攝氏度,後同)。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冥王星在遠日點時,溫度極低,大氣也被凍結;而到了近日點,被凍結的大氣又形成了真正的冥王星大氣。這種奇特有趣的現象是導致冥王星上這些“蝸牛”出現和變幻的主要原因。


氮的液化溫度為-195.8度,凍結溫度為-209.86度,因此冥王星隨著軌道公轉,上面的氮會從固態、液態、氣態三中狀態之間轉換,這樣,冥王星上雖然是死寂一片,但地形地貌和物體也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動。

除了氮,冥王星上還有大量的水冰和甲烷,這些一般都呈冰凍狀態,而且都比氮的密度低,因此它們都會浮在液氮的上面。而冥王星又是一個內部活動較為激烈的星球,隨著地層深處的運動,液氮會流動,並帶動浮在上面的甲烷冰和水冰運動,就出現了這些奇特的蝸牛運動。


NASA2006年發射的新地平線號,經過9年的漫長跋涉,於2015年到達冥王星,急匆匆的從距離冥王星上萬公里的地方掠過,順手拍攝了一堆照片就前往柯伊伯深處考察小行星去了。就是這幾張照片惹得禍,引起了外星迷們濃厚的興趣,弄得NASA首席科學家急忙出來闢謠:冥王星根本不適宜生命存在,那就是一些漂浮在液氮上由冰泥混合物組成的冰山。

新地平線號是人類第一艘探訪冥王星的飛船,只是對冥王星匆匆一瞥,已經取得了大量寶貴的資料,但畢竟瞭解還很不深入。隨著今後人類空間探測活動的繼續,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揭開。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我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幾十年前有跑江湖賣藥的在市場上,推銷賣藥一種叫雷州特產鬧沙珠。是一種平底背彎的貝殼化石。明明是化石放在有水的碗碟裡去會動起來,一步步的從碟子外圍向碟中間裡移動。沒有了生命的東西怎麼會動起來呢?百思不得其解。經過詳細觀察發現,鬧沙珠聚集碟中間後,就不動了,這時賣者就用筷了拌回旁邊,鬧沙珠又動了起來了。又向碟子中間一步一停一步一停地滑向中間,很像會走的生物。再細觀察發現平底的鬧沙珠底面產生許多氣泡,把鬧沙珠抬起來減少了與碟的摩擦力。在重力作用下在有斜面的蝶外圍向中間滑,一步之後氣泡消失就停下來,然後又開始產生氣泡,又抬起進入下一步移動。原來碟子裡的水是稀鹽酸,鬧沙珠化石是碳酸鈣,起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冥王星上移動的物體是平底能產生汽飽的固態物。和鬧沙珠移動原理一樣。用石灰石小碎片和醋可以做類似實驗,有興趣不妨試一試。


cx1944


冥王星上發現會移動的是什麼東西?

自2015年7月15日“新視野號”以歷史最近的距離飛掠過冥王星之前,我們的所有認識都來自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二號在1989年2月14日掠過冥王星所拍攝的映像資料!侷限於七十年代末的技術水平,在我們看來冥王星總是那麼朦朦朧朧,似乎有意躲藏在面紗背後!

旅行者一號和二號的路線,因為二號掠過了所有行星,因此它比一號落後一步飛出太陽系!當然後續的新視野號以更快的速度在經過木星引力彈弓一次助力之後即直接飛向冥王星。此次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掠過冥王星,取得了大量的冥王星高清圖片。

冥王星的結構非常奇特,它看起來猶如平原一般地形構造是廣闊的、由氮冰構成的史潑尼克平原(Sputnik Planitia),新視野號從冥王星往北方向掠過時則是由大塊的水冰構成夾雜這岩石等的山脈!

這裡被稱為是崎嶇不平的航海家高地(Voyager Terra)!不如譯為旅行者高地!冥王星這種奇特的地形是由其極低溫造成的,根據取得的數據,冥王星表面溫度達到了-229攝氏度,而氮則在-195.8℃即液化,冰點則是-210 ℃,很明顯這個溫度下氮分子已經呈現固態即氮冰!

固態氮的密度為:1.026g/立方厘米

水冰密度為:0.917g/立方厘米

很明顯氮冰密度會比水冰重一些,因此水冰在氮冰上方似可以理解!並且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冥王星儘管表面冰冷,但“內心”卻依然火熱,並且科學家認為在冥王星厚厚的氮冰下有一個海洋,並且在卡戎的潮汐引力加熱機制的影響下,還有可能保持一個合適的溫度!

並且這種潮汐引力機制會造成各種裂縫,導致內部的液態水會有部分到達冥王星表面,假如這個裂縫剛好位於這些水冰的下方,那麼就很有趣了,這些水到達表面後的結冰膨脹運動將導致上方的覆蓋物發生移動......

因此都不用太過驚訝,不過是特殊條件下形成的自然現象而已,沒有那麼無聊的外星人會在那裡推動這些物體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