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當一個“拆”二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賴俊生


為什麼?這個問題很複雜,城市化進程是個大形勢,但如何做到最佳,我們不便評價,更不能評價,這畢竟是個大方針政策,相信很對拆遷的或者準備拆遷的百姓,都有很多感受。



十幾年前,被拆遷的滿打滿除房屋補償外,一人能有二十多萬的賠償,一家四口80多萬,當時農民的年收入在3萬左右,確實不少了,加上這筆進賬,車都是十萬左右,由於拆遷,原來和農業相關的工作也沒有了,不過無所謂,都有存款,利息都可以生活。但畢竟有通貨膨脹,畢竟人的身子是越養越吃不了苦的,畢竟人都是有小聰明的,於是非法集資,炒股買基金,投資……在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看,再看看那時風光無限的拆遷戶。

所以,很多人即使是拆遷戶,也不會說,只有個別人還在夢中自我享受著“暴富”的快感?是快感嗎?這是祖先的積累……


所以,目前西安迎來了一波規模非常龐大的城市化改造,我身邊有了更多拆遷戶,雖然他們的經歷有時候會給我帶來一些羨慕而酸溜溜感覺。但從他們從不願人稱自己為“拆遷戶”上,我也感覺到一些其它的滋味。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幹好自己的工作,全命以赴地迎接社會的挑戰;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吧!都散了吧!


紅星閃閃耀秦川


我在讀初中時中途轉過一次校,當時班級裡的很多同學都是城中村的村民。關係處的很融洽,畢業後也有很多同學經常聯繫。回來他們的村子面臨拆遷,都分到了一大筆錢,其中有兩個較為熟悉的同學“拆二代”不同的花錢方式,值得在這裡分享下。

兩位同學在初中時關係都很好,直到高中畢業也都有聯繫,同學A高中畢業後就沒有再讀書,選擇了打工。記得他剛賺到錢還請我們吃飯。

同學B學習成績不錯,復讀了一年,考上了一座二本院校。開始聯繫還挺多,後來我們都面臨畢業+找工作+初入職場,漸漸聯繫減少。

後來再有聯繫時,A和B都已經獲得了拆遷款(獲得了多少我沒問)。當時B主動聯繫我詢問買房的事情,我當時還有點納悶,我說:你們拆遷不是分了好幾套房嗎?怎麼還買?

B回答的很真實,我印象很深。他說:老婆已經懷孕了,為了孩子的教育他想買商品房,因為他不想孩子出生後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ZNM”(西安罵人的方言)。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誇張,但有相同經歷和想法的人都懂為什麼!

而此時同學A已經很久沒有聯繫了,一次聽他姐姐轉述,天天開著車跟同樣分了錢的一群人去泡妹子,也不著家。至今也未婚,也沒做其他工作。說完就唉聲嘆氣。

我這兩個同學都是拆二代,同學B大學畢業、獲得拆遷款後,目前還在單位裡上班,並且已經升職加薪。同學A還在外面遊蕩,不缺錢,但聽他身邊人講總說自己不開心。

其實論關係,我和A更近一點,大學時他還來學校找過我,起初拿到工資時還請我吃飯。可後來聯繫說約出來見面時,話語都顯得客套,我也一直想勸勸他,可想來想去也覺得不合適。

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他倆,分享出來!


西一安鮮


我不是拆二代,但是我舍友是。

舍友家庭條件不錯,家在滻灞那塊,前幾年那邊開了世園會、建設滻灞生態溼地,港務區之類的,那邊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如今已經頗具規模了。

5月12日舉行的西安市投資環境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百度公司與西安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數據中心落地協議,標誌著百度雲計算(西安)中心項目正式落戶西安航天基地。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大舉進駐西安之後,百度也終於與西安簽約。至此,中國互聯網巨無霸公司BAT都已進駐西安,標誌著西安大數據產業發展步入新的節點。

西安正在全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當然在迅速加快。大家都知道拆房子的光鮮亮麗,但是對於我舍友來說,這算是折磨了。一些賠償事宜談妥之後,村裡開始拆遷就意味著“無家可歸了”,短期內三年、五年、也許七年,這個房子開發商都在“建設”,你住不上開發商給你分的房子,並且這些房子地理位置較差,基礎設施和物業管理方面都是有待完善的,拆遷後,這幾年你住在哪裡?

舍友說“你只能開始租房,雖然開發商會給你一定的補貼,但住的畢竟不是自己的家,不會舒坦到哪裡去。租房的這幾年開支都是從自己的腰包裡掏,拆遷其實對於他們自己這本身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拆遷戶更恐怖,拆遷款買表買車等各種奢侈品、吃喝嫖賭各種瀟灑快活、沒幾年就揮霍完了,最後還是錢財兩空,這個家庭也就沒落了。”

所以無論在全國哪裡,拆橋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兒。


小阿新zZ


我17年拆遷的。西安東三環五星村。當時政策貨幣或者安置。安置的話65平方一個人,貨幣一個人42萬。周邊房價1萬左右。我們基本都選擇貨幣安置。一拆窮。


餘生無心走過


和普通人一樣該工作工作,但是切忌不要在朋友面前說他是拆二代切記


鄠邑你石哥


那我也不知道啊,我想大概是該幹嘛幹嘛吧,不過生活壓力應該沒有那麼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