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這是鬼谷子大師說過的智慧箴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內心的所有想法,不管是智謀、良言、算計、智慧,都要通過話語才能表達並實現。所以說,一個人說過的話,最能暴露出他的內心。

俗話說:“聽話聽音,看人看心。”這並不是說,想要識人就要聽別人的話音。而是告訴我們,要學會聽懂別人話語裡的弦外之音,這才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和動機。

曾國藩說過:“開口說大義,臨大難必變節;逢人稱兄弟,即深交也平常。”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跟陌生人也稱兄道弟,這兩種人往往表裡不一。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一、喜歡跟別人講大道理的人

這個世上,最怕的並不是我們暫時處於低谷,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取得成功。因為每個能夠成功的人,都要經歷一段艱苦奮鬥的日子。這個過程可能會讓我們吃很多苦,甚至會被人嘲諷、奚落、看不起。但是我們也會因此而得到磨礪,讓我們變得更加優秀。

網上有句流行語,這樣說:“當我們的實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就靜下心來讀書,慢慢的提升自己。當我們的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標時,就沉住氣去歷練,慢慢的強大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也非常激勵人心。聽說過這句話,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很多,為什麼成功的人還永遠是少數人,就在於很多人並沒有做到。

南懷瑾大師說過:“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人生最怕的,其實是自己很有才華,很有本事,卻因此而心生驕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就變得自以為是,人生總想著走捷徑,讓自己一蹴而就,取得傲人的功業。卻不肯踏踏實實的努力去奮鬥,結果這種人往往一事無成。

如果我們遇到了總喜歡跟別人講大道理的人,這種人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這就是開口說大義的人。他說得話總是變來變去,不僅自己做不到,甚至犯了錯還會把責任推給我們。所以曾國藩才說他們:“臨大難必變節。”這種人不可靠,所以跟說這種話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二、跟陌生人也稱兄道弟的人

俗話說:“識人看人品,交友交真心。”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俗語,也是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結出的勸世良言。我們在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都想結交善良的人,而不願意交往心術不正的人。所以說懂得識人非常重要,識人的關鍵就是看一個人的人品到底如何。

如果一個人老實善良,當然就值得我們信賴,我們也要給對方付出真心,這樣才能加深朋友之間的情誼。如果一個人特別圓滑世故,總是喜歡矯飾自己的言行,跟別人交往時,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種人內心一定非常自私,他偽裝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取別人的信任,然後利用別人為自己謀利。

我們如果一不小心,碰到這種人,很容易吃虧上當,但是這種人究竟該如何去識別呢?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給我們提出了建議,就是看他對待別人的態度,是否過分熱情。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有一定的戒心,會刻意跟不熟悉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才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如果一個人對陌生人,也突然示好,我們就要懷疑他是否別有用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是莊子留下的智慧箴言。真正的君子之間,是不會在乎人際交往中繁文縟節,既然是真心交往,根本不會在意這些虛禮。只有小人才會表面殷勤,背後充滿著利益的算計。一個人如果對初次見面的人,也能稱兄道弟,這絕不是內心的真誠,而是虛假的熱情。他可能會對我們做出很多承諾,讓我們誤以為他很豪爽,其實真有事去請他幫忙,他一定推三阻四,變成另一副嘴臉。所以這種人“即深交也平常”,儘量少交往,以免被其算計。


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南懷瑾大師說過:“我們不要小看話語的力量,因為一個人說話的方式,能夠暴露出他的修養和德行。”別人說話的方式中,往往隱藏著他的善惡。我們說話的方式中,也往往隱藏著我們的禍福。

我們要懂得,通過別人的言行,去判斷他內心的動機,辨別他的為人。更重要的是,也要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個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人。曾國藩說過:“高德之人,才有厚福;審慎己言,遠離禍患。”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福氣不請自來,就要恭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