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時容易生病怎麼辦?做好這三點,仔豬成活率大大提高

斷奶應激會造成仔豬體內一系列的變化,如仔豬消化酶分泌量下降,胃酸度降低等,這些都會降低仔豬對飼料的消化能力,從而造成食慾低下,腹瀉情況嚴重,生長停滯等。繼而仔豬的抵抗力會極速下降,容易感染鏈球菌、嗜血桿菌等病菌,嚴重的造成仔豬死亡。所以,仔豬斷奶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除了給予優質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外,還需要做好以下三點,才能保證仔豬健康成長。點個關注吧?

保持環境的穩定

仔豬斷奶後頭1-2天很不安定,經常嘶叫尋找母豬,特別在夜間更甚。為穩定仔豬的不安定情緒,減輕應激損失,最好採取不調離原圈、不混群並窩的“原圈培育法”。仔豬到斷奶日齡時,把母豬調回空懷母豬舍,仔豬仍留在產房飼養一段時間,待仔豬適應後再轉入培育舍。由於是原來的環境與原來的同窩仔豬,能減少斷奶刺激。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降低了產房的利用率,建場時需加大產房產欄數量。

仔豬斷奶時容易生病怎麼辦?做好這三點,仔豬成活率大大提高

規模化養豬生產採取全年均衡生產方式,各工藝階段涉及嚴格,實行流水作業,仔豬斷奶後立即清掃消毒,再轉入待產母豬。斷奶仔豬轉群時通常採用原窩培育,即把原窩仔豬(剔除個別發育不良的仔豬)轉入培育舍關入同一欄內飼養。若原窩仔豬過多或過少時,需要重新分群,可按其體重大小、強弱進行分群分欄,同欄群仔豬體重相差不應超過1-2公斤。把各窩中的弱小仔豬合併分成小群進行飼養,合群仔豬會有爭鬥位次現象,必須進行適當看管,防止咬傷。

保持良好的環境條件

為使仔豬儘快適應斷奶後的生活,充分發揮其生長髮育潛力,一定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溫度:仔豬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差,如果在低溫季節斷奶,會加劇仔豬的寒冷應激,斷奶仔豬適宜的環境溫度是30-40日齡為21-22℃,41-60日齡的仔豬為21℃,60-90日齡為20℃。仔豬在剛斷奶時適宜的溫度為22℃,但斷奶後的最初幾天溫度需保持在28℃左右。為了保持溫度適宜,冬季要採取措施進行保溫,除注意防風保溫和增加舍內養豬頭數保持舍溫外,最好安裝取暖設備,如暖氣、保溫傘、保溫燈、熱風爐等。在炎熱夏季則要通過噴霧、淋浴、通風等方法進行防暑降溫。可根據仔豬的行為考慮溫度是否合適,如果仔豬堆疊,說明舍溫低;如果仔豬散睡在地板上,說明舍溫過高。

仔豬斷奶時容易生病怎麼辦?做好這三點,仔豬成活率大大提高

溼度:豬舍內溼度過大可增加寒冷與炎熱對仔豬不良影響。潮溼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可引起仔豬多種疾病,如溼疹、腹瀉等。斷奶仔豬舍適宜的相對溼度為65%-75%。

環境清潔衛生:豬舍內外要經常打掃,定期消毒。豬舍內的有害氣體對豬的毒害作用具有長期性、連續性和累加性,要通過對欄舍內糞尿等有機物的及時清除處理,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產生,通過加強通風換氣,排除舍內汙濁的空氣,保持空氣清新。

仔豬的管理

調教管理:新斷奶轉群的仔豬吃食、臥位、飲水、排洩區還未形成固定位置,要加強調教訓練,使其形成理想的臥睡及排洩區,這樣既可以保持欄內的衛生,又便於清掃。仔豬培育欄最好為長方形(便於訓練分區),在中間走道一端設自動食槽,另一端安裝自動飲水器,靠近食槽一端為臥睡區,另一側為排洩區。訓練的方法是,排洩區的糞便暫不清掃,誘導仔豬來排洩,其他區的糞便及時清除乾淨,當仔豬活動時對不到指定位置排洩的仔豬用小棍轟趕並加以訓斥。當仔豬臥睡時,可轟趕到固定區進行,經過一週的訓練,可建立起定點睡臥和排洩的條件反射。

仔豬斷奶時容易生病怎麼辦?做好這三點,仔豬成活率大大提高

設鐵環玩具:斷奶仔豬經常出現咬尾、吮吸耳朵的現象,主要是因剛斷奶的仔豬企圖繼續吮乳造成的,也有因為飼料營養不全、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引起的。防止的方法是在改善飼養管理條件的同時,為仔豬設立玩具,分散其注意力。玩具分放在圈內的球與懸掛在空中的鐵環鏈兩種。球易髒,以鐵環鏈為好,懸掛高度以仔豬仰頭可咬到為宜。這樣不僅可預防仔豬咬尾等惡癖,也滿足了仔豬好動玩耍的習性。

網床飼養:網床飼養斷奶仔豬有兩大優點,一是仔豬離開地面,減少了冬季地面傳導散熱損失;二是糞尿、汙水可隨時通過漏縫網格漏到糞尿池內,減少了汙染,對預防疾病起到了一定作用。

仔豬斷奶時容易生病怎麼辦?做好這三點,仔豬成活率大大提高

總結:斷奶是對仔豬一個巨大的考驗,做好以上三點,可以很大程度讓仔豬健康成長, 遠離疾病,提高成活率,提高豬場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