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東方網通訊員殷志敏2月10日報道:隨著“復工日”的到來,上海,這座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在嚴峻的疫情阻擊戰中,面臨著人員返程、企業復工的雙重考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上海堡壘”。而多日來,有這樣一群“守門人”,為大家守護著“國門”“城門”“家門”。

守護“國門” 主動請纓支援浦東機場旅檢

“我提出申請支援機場旅檢。我有相關經驗,隨時待命!”農曆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工作在浦東海關金橋辦事處的龔晟,便主動請纓支援浦東機場旅檢。去年下半年左腳剛骨折,又得過氣胸做了一次手術,他怕家人擔心,直到1月31日正式報到前,才和他們說起。“這次疫情來勢洶洶,當時沒想那麼多。”龔晟說道,“我是一名基層關員,有支援機場的經驗。而且在2018年又加入了民盟,現在是民盟浦東區委新盟員支部的主委,更應該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積極踐行一名盟員的義務和初心。”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龔晟的崗位是負責航站樓出境健康申報卡的收集和體溫檢測,一個白班從早八點到晚八點,再一個晚班12個小時,休息兩天後週而復始。“累不累?真心累!能不能堅持?能!國門有我們守護請祖國放心。”龔晟在朋友圈裡寫道。

參與海關旅檢的衛生檢疫工作人員的確非常辛苦。因防護服等防護物資非常緊張,必須省著用,他們不敢喝水、上廁所,口渴也盡力忍住。碰到有些旅客不是很配合,他們還要耐心解釋。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對此,吳希銘也深有體會。他是浦江海關查驗二科一名普通的關員,曾經歷過抗非典戰役,在機場、港口、車站等口岸防疫一線都工作過。收到浦江海關組織支援口岸旅檢現場人員報名的通知,想到自己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他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報了名。2月1日天還沒亮,他便踏上了前往浦東機場的路,作為防控小組成員登臨入境航班,實施重點人員流調、測溫和轉送工作。“其實大家都很辛苦。我們這裡是值機作業,算是第一波的篩查,要非常細心。”吳希銘輕描淡寫地講述著自己的工作,“我們的集體很溫暖,互相照顧,互相搭手。特別是遇到疑似病人時,同志們會互相檢查服裝、裝備,各種縫隙粘合處是否牢靠,沒有外在的暴露。大家都搶著上,沒有推諉,沒有膽怯。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終身難忘的經歷。

守護“城門” 在入滬道口“逢車必檢”

“接到命令後,我們就趕過來了,到現在沒有回過家。”1月27日下午14時起,全市啟動高速公路入滬通道省界公安檢查站的防疫查控工作,“逢車必檢”。這天下午起,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的張鏗便一直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對入滬車輛和人員信息進行核查登記,測量人員體溫。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我2003年就參與了抗擊非典,也算是經驗豐富,現在更要排除萬難做好本職工作。保護好上海,其實也是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張鏗堅定地說。他們24小時三班倒,隨時待命。上海冬天天氣寒冷潮溼,站在道口執勤時,哪怕裹得再嚴實還是覺得冷。“不過,這兩天入滬的車輛翻了一倍,忙起來也就不覺得冷了。”隨著返滬高峰到來,各個路口的檢測人員急缺。“爸爸去吧,我一個人在家沒關係的,我很乖的。”1月31日,急促的電話聲在陳俊吉家裡想起,嘉定高速匝道口緊急徵集志願服務者。此時,陳俊吉的愛人也在外參加養老院志願服務,正在糾結的時候,11歲女兒的這句話,讓他下定決心,當即報名參加。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當天晚上6點,接受了崗前培訓後,陳俊吉準時到達G15朱橋匝道口正式上崗。為減少甚至不上廁所,減少防護工具的額外使用,志願者們工作期間基本不吃、不喝,一直佇立在寒夜裡認真的工作。“當聽到車內人員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等話語,我們覺得備受鼓舞。”直到凌晨12點交崗,整整6個小時的志願工作圓滿告一段落。“作為民盟一員,我為能參與本次戰鬥而自豪。”

守護“家門” 行走在社區防控第一線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直面老百姓的第一道關口,是發現疫情、開展防控的第一線。申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後,打浦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錢振東作為基層的一線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報名。“報名後才告訴愛人的,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曾在2003年參與抗擊非典的院前急救、2008年奔赴四川參加抗震救災的錢振東,覺得此時要義不容辭地走到一線。同樣在醫院一線工作的愛人知道後,沒有任何抱怨,只叮囑他做好防護,叮囑還在讀初中的女兒自己做飯看書,不要出門。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上門篩查檢測任務繁重,錢振東和同事們對感染病例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返滬人員逐一上門排摸,並做好每日早晚兩次體溫監測,嚴密觀察健康狀況,謹防社區性感染的發生。他們24小時待命,身著隔離衣,無論白晝黑夜,穿梭在大街小巷。除了醫務人員,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身邊的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年初一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們挨家挨戶貼排查、貼通知,羽絨服溼了,晚上回去就感冒了。”浦東新區洋涇街道居委主任金穎婷,從除夕接到任務起就積極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她和同事們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瑣碎而繁重:挨家挨戶排查在滬來滬人員信息,宣傳防護知識,發放、張貼疫情防護和返滬登記《告知書》……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8點。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下 他們在守護“國門”“城門”和“家門”

金穎婷所在的小區先後有20餘戶居家隔離人員,每天都要一一瞭解他們情況。隔離人員不能離開家,在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金穎婷和同事們就到小區門口幫忙取回送到每戶。他們還要定期幫隔離家庭把垃圾拿走,放在特殊的垃圾箱裡。為了安撫居家隔離兒童,金穎婷還手工製作了香囊送給他們。“作為一名社區帶頭者,只有自己衝上去了,舍小家為大家,其他人才會來做。居民們都很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要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疫情面前,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有過害怕,有過猶豫,但他們沒有退縮,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成為了上海“守門人”中的一員。他們,是最可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