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鬆抗疫歌曲有感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 1月23日,曾經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全部自願奔赴抗疫第一線。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2月9日下午,新華網客戶端推送的MV視頻短片《紅手印》吸引了我的視線:視頻中,抗擊武漢新冠病毒疫情,全國軍民萬眾一心,白衣戰士奮戰一線,請戰書上一枚枚蘸滿信念的紅手印——伴隨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一陣陣歌聲猶如催徵的戰鼓,呼嘯而來:“我聽見你呼喊的聲音,我看見你奔襲的背影,在這萬家團圓的時我和你……太多手指蘸滿,信念摁下紅手印……紅手印,紅手印,莊嚴的誓言,凝聚一個個鮮紅的簽名。紅手印,紅手印,像除夕夜的紅燈籠,照亮生命的旅程……”

多麼震撼人心的畫面!多麼扣人心絃的歌詞,多麼激盪心靈的旋律!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1月24日,除夕,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全體醫護人員請戰書(圖片來源:空軍發佈)

這首最新抗疫新歌《紅手印》,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成都軍區政治部創作員凌仕江作詞,其戰友許寒松應邀作曲並演唱,再通過錄音合成、後期製作和 MV設計而成的視頻音樂短片,以此獻給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勇士們。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紅手印》詞作者凌仕江(楊明強 供圖)

誠然,今年的春節過得太不尋常,為歷年所罕見:全國人民心繫疫情,風雪同行,眾志成城。也如詩人凌仕江所言:“疫情當前,文藝從未缺席。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自然該盡一份綿薄之力,為出征前線的勇士吶喊助威、加油鼓勁。更為重要的是用文藝創作的力量,安頓自己面對疫情波浪起伏的心緒!”

除夕深夜,電視上有關疫情的各種畫面,灌滿了凌仕江的腦海,而特別讓他銘刻在心、揮之不去的,是那請戰書上一枚枚紅手印。於是,他翻身下床,抓住靈感與意象,一氣呵成歌詞《紅手印》。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後來,這首新歌被新華網剛一推送,就立刻受到全球網民的追捧,在眾多疫情歌曲中佔據海量的轉發傳播。不到5小時,點擊分享就達80萬人;如今,發佈一天的時間裡,又攀升到了120萬之眾,其感染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細品凌仕江先生的這首歌詞,你就會領悟到他令人欽佩的作家學識與詩人情懷。晉代文論家陸機曾說:“詩緣情而綺靡”,強調詩歌因情而生,緣情指意。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認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紅手印》的成功,首先就得益於情真意切,以小見大,直抒胸臆,小意象大畫面,富有強烈的抒情與自信的時代擔當。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1月23日,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9名醫生在請戰書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圖片來源:江陰大唐傳媒)

其次,是善於選材。歌詞擅長通過單個意象(客觀事物的影像)——“紅手印”來凸顯詩意。在林林總總的畫面中,詩人精心選材,刪繁就簡,選中色彩鮮明、視覺衝擊力強的“紅手印”。同時,這一意象,本身又富有動作性,句句離不開動詞,其行為與每個聽者的關注力都有關,容易打動和感染受眾,引發共鳴。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抗疫期間,瀘州市江陽區黃艤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按下紅手印、立下“軍令狀”(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第三,善用比喻、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循環往復,層層遞進,漸入高潮,進一步增強了歌詞的藝術感染力。

詩歌和其它文學體裁相比,是最為短小的,而歌詞於詩歌中,又是最精煉的。《紅手印》正是以最短的篇幅,形象生動地凸顯詩人主體意象的典範之作。開端的寥寥三句,即言簡意賅地交代了歌曲的創作背景。

“紅手印,紅手印,莊嚴的誓言,凝聚一個個鮮紅的簽名;紅手印,紅手印,像除夕夜的紅燈籠,照亮生命的旅程……”結尾這幾句歌詞,真可謂點睛之筆,字裡行間,作者對勇士們崇高品質的深情禮讚和欽佩敬意,一一躍然紙上。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這首歌詞能在最短的篇幅裡,惜字如金,用最精煉傳神的詩句,弘揚馳援者們心繫人民安危、不畏個人生死的人間大愛,自然也離不開創作技巧。

由此看來,歌曲《紅手印》應是詞、曲作者和演唱者強強聯合的珠聯璧合之作。他們在創作構思中,瞄準了時代的閃光點,凝聚了黨心、軍心、民心,繼而心心相連,心心相印,匯聚成了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不愧為一首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優秀歌曲。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紅手印》曲作者兼演唱者許寒松軍裝照(楊明強 供圖)

歌德曾說:“壯志與熱情是偉大的輔翼 。”當今新時代,弘揚真善美,講好中國故事,正是“人民作家為人民”的職責所在。置身這個新時代,不依舊需要“壯志與熱情”嗎?為了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或許能從《紅手印》的創作中獲得新的啟迪。(作者:楊明強 寫於2020年2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