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土理不土,這個紀律宣傳接地氣

“中央省市防疫情,無動於衷不得行。以下幾條牢記心,一旦查處必重懲……插手採購藥食品,如有違者法不忍。要做合格好公民,經受考驗釋忠誠。”1月31日凌晨1點,李榮華拿著剛成型的講稿,一字一句反覆推敲,這篇1200多字的七字韻花費了他整整一天的時間。

詞土理不土,這個紀律宣傳接地氣

李榮華在錄音室錄製七字韻

早上9點,他便來到事先已經約好的昭化區融媒體中心錄音室,用知客特有的腔調將七字韻完整的錄了下來。當天,這段音頻,就通過3000多支“村村通”應急廣播,響徹在昭化田間地頭。

李榮華是磨灘鎮碧松村的一名知客,經常主持山區農村中的紅白喜事,曾獲得過該區“金牌知客”稱號。同時,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昭化區首屆“廉潔大使”。在疫情爆發後,李榮華主動打電話推掉了早已答應好的19處邀請,還成功勸導主家延期舉辦婚宴。

“疫情面前,宣傳員也是戰鬥員,既然是戰鬥,就要講紀律。”在編寫的七字韻裡,李榮華不僅宣傳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英勇無畏的“逆行者”、堅守一線的黨員幹部先進事蹟,同時還根據將疫情防控紀律要求,用接地氣的“農村土話”編寫出來,喊響疫情防控紀律強音。

詞土理不土,這個紀律宣傳接地氣

區紀委監委幹部在昭化鎮鳳凰村開展督查

“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要發動人民參與監督。”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農村知客自身宣傳優勢,通過錄制小視頻、編輯順口溜等方式,讓責任上肩,讓紀律入心,有效避免在疫情防控中消極應付、失職瀆職、挪用救援款物等問題發生,為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提供堅強的作風紀律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