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們是老師就要守得住清貧?

隴山之南


好好幹,如果你在教師行業又能拿的出手的本事,並且得到大家的承認,你的收入只會讓人家羨慕


2020平安和諧


再刻意鼓吹教師要耐得住清貧,將會大大動搖優秀學生報考師範的信心。動搖師範生歸口當教師的信心,引起教師隊伍心理震盪。誰願意受窮啊?全中國有一個這樣的人嗎?沒有。這是刻意將教師妖魔化,把自己哪怕活一百回也不願做的事去強要求教師做到,你,你們,清貧一下讓我們看看。扯犢子!沒安好心!不說了。真氣死我了。


用戶4722161176435


“當教師就要守得住清貧”是一句流傳頗廣的所謂“教育名言”,看似褒揚教師職業的崇高,實則對教師進行道德綁架,把師德無限放大,好像當教師可以不食人間煙火,可以不提待遇權益。

“當教師就要守得住清貧”這句話如果任其廣為流行,則會破壞教育生態環境和教育倫理。按照這句“教育名言”的語境,不依法保障教師的待遇權益,就是在“成就”教師“守住清貧”的意願,這是何其荒唐的邏輯。這句話如果是教師自嘲、同事調侃倒也罷了,如果是政府部門官員說出來的話,就非常不妥,會令教師寒心,或者是有意在推卸對教育投入不足的責任。

要辦好教育,必須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師是一種職業,要吸引優秀人才從教,就必須拿出有市場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指望用極低的薪酬,吸引優秀人才選擇清貧選擇奉獻,這是違反市場規則的,其結果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的偉大,在於教師的偉大。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快提高教師的待遇,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教育才能健康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打好堅實的人才基礎。


周南旋


題主你好,雖然我不是老師,但我想過成為老師,之前我也曾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以下我就給出我的看法。

我一直認為教師的地位理應是處於這個社會上層的,他們在培養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這是偉大而又艱鉅的事業。然而,現實中教師的地位並沒有那麼高,他們微薄的薪水甚至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這是值得深思的。誠然,國家早已認識到教師的待遇急需提高,也早已出臺相關規定,但真正要等這些福利給予到教師個人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很明顯,“身為教師就得守得住清貧”這種說法是毫無道理可言的,教師也是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他們也需要基本的生活資料。我們不能因為別人是警察,是消防員,是教師,就要求“別人生活必須清貧,否則對不起人民大眾”,我覺得這是一種道德綁架。教師應該奉獻,那是必要的,但要求教師守住清貧則是一種誤導,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調侃,而不是一種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在我看來,教師,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並非一種清貧的代名詞。另外假如教師過得清清貧貧,也不符合我們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戰略目標。

公辦學校的教師,是一種體制內的工作,故然不求發大財,但也不能與清貧劃上等號,否則教育事業很難留住真正的人才,教師行業也難以成為傳說中那“人人羨慕的職業”。讓教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當然可以,但是你要“馬兒要跑”,至少也得給“馬兒一些草”吧?

當然,如今的各項政策措施已經明顯向教師行業傾斜,教師行業的現狀人人都在關注,相關落實想必不會很久。各位老師朋友們,無論外界政策如何,但請保持內心波瀾不動、寵辱不驚,守得住清明。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所幫助,就請幫我點個贊或者來個關注。我是知與行,專注中學和大學問題的解答,專注知識和經驗的交流分享。


小趙談教育


一、老師要守住清貧是社會強加的。

這要從歷史沿革來看待。在漫長的社會發展中“學而優則仕”是讀書人的理念和終生追求的目標。只有在窮困潦倒走頭無路的時候,讀書人才會選擇給人家做塾師。所以,中國人的潛意識中教師應該是清貧而終生無作為者。

在近代平民教育興起時,學校多為民間義學甚至家族學館,教師多為義務性勞動或象徵性給點報酬。人們看重的只是辦學方而不是教學的老師。

新中國成立的前期,只有那些家庭成份不好的人才讀過書進入學校做老師。這些人是思想和勞動改造的對象,不被批鬥就認為無限榮幸之至,根本不計較經濟待遇,他們的清貧被認為理所當然。後來,教師的來源多樣,其中退伍安置犯錯處分調入等等。在掌握物質就掌握權力的時代,教師不如供銷社員工買白糖甚至手錶方便更不如食品店吃肉喝酒糧店吃飽飯方便,所以教師政治上僅是可以團結的對象,而經濟上靠邊站是無發言權的。清貧仍然是他們的標籤。

改革開放後,政策上刻意將教師類別化。其身份由原來的革命幹部劃定為事業單位專技人員,管理卻是全行政化。教師兩不靠,待遇上既不是同樣從幹部中歸類的公務員也不是原來的事業單位。

二、知識是可以轉化為利益的

物慾橫流的社會知識是可以轉化成經濟利益的,只要有考試,老師的授課就有市場。但是我們周圍也唯有用道德綁架老師。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師範生去培訓機構年薪二三十萬輕鬆得到。他進入學校通過二十年的歷練成為資深的骨幹教師年薪就變成了五六萬。這不是教師的知識不值錢而是這社會不讓教師的知識值錢。


楚天959


有的人看到類似的問題習慣性的就會懟回去,恕我直言,這句話其實沒錯誤,關鍵是我們沒有用變化的目光去看待這句話,我倒覺得對於老師來講,“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貧”不但依然受用,而且依然應該堅守,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時代在變化,我們要用變化的眼光看待“清貧”二字!

過去的老師堅守的清貧是專指物質上的不足:


在過去,比如我們那個年代,老師月工資幾十上百,那個年代真真正正的叫守的住清貧,那個時代的清貧是專指物質層次的缺乏,之所以清貧首先是因為那個時候整體的社會發展層次也不是多高,另一個層面是相對於那些以盈利為目的的商販而言,老師做的是教育,不能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我們都清楚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人為了賺錢,紛紛下海經商,那個時候提倡老師守得住清貧,實際上是讓教師這個行業能夠恪守教書育人、拯救靈魂的初心與信仰,作為教師如果有私心雜念,心思不用在教學上,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且這種影響是群體性的,而且還不可逆!


由此可見,那個年代的老師守得住清貧實際上就是堅守住了教育的底線!

現在的老師堅守的清貧是更加側重精神層面:


就像狄更斯說的一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不好的時代!好在這個社會不管是物質還是在精神層面都比過去有了飛躍式的進步,但是不得不說彼此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行業與行業之間,人與人之間都拉開了不小的差距,包括現在的房子、車子、孩子上學等等各種不能承受之壓力都讓現代人有一種表面挺富裕內心挺壓抑的狀態,在外以假面示人,回到家才敢仰天長嘆,這裡面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老師!


正是這種漸行漸遠的差距,就導致了很多人的內心躁動不安,內心裡就有了不同的想法,於是現在我們能看到各行各業跳槽的頻率是越來越高,個別行業甚至能有一兩個老員工就燒高香了,這樣的一種心態也影響到了教師!應該說在尊師重教的大環境下,社會整體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追崇度還是蠻高的,像我們那會兒能考上師範院校就相當於找到了鐵飯碗,但是現在似乎持這種觀點的人少了,因為教師這個行業是一個保溫飽卻無法奔小康的行業,不管工資怎麼漲,總是有限度的,但是架不住背後的巨大的生活開支壓力的上升速度,所以很多老師內心裡也開始起了變化,於是在以前是鐵板一塊穩固的教師隊伍也開始變得人心渙散了,很多老師主動辭職開始轉行做其他的,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覺得提出教師要守得住清貧才更加的富有意義,首先這裡的清貧不再單純指過去物質層面,而是主要指精神層面的清貧,雖說我們教師行業的工資不是最高,但是在每個地方來說,教師工資跟公務員工資相當,應該說達到了中檔以上的收入水平,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考慮精神層面的提升,我們當老師是為了什麼?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的教師從業之路才會變得更加的富有意義,我覺得作為教師行業來說有一點是從來沒有變過的,那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教育就是一種傳承,就是一種一代又一代的提升與蛻變,教師正是這樣一群承前啟後的群體,我們理應堅守自己的精神“清貧”,讓自己的思想單純一些,再單純一些,讓我們的學生精神“富裕”一些,再“富裕”一些,這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反過來,作為社會上的所有人理應更加的秉持尊師重道的理念,更加的尊重老師,尊重教育,你再有錢買不來知識,買不來教育,買不來孩子的未來,只有教師的存在才為你孩子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有老師,你的孩子的未來將充滿未知與渺茫,這就是教師職業的重要意義之所在!全民尊重老師,老師尊重職業,讓教育這個本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行業,迎來生氣勃勃的第二春!


歡迎關注葛老師教育新智匯,一起關注行進中的中國教育!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我是一名老師,聽到這句話我的內心很矛盾,我認同這句話提到的教師要守得住清,但不認同教師要守得住貧,我認為對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清和貧兩個字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應該把清和貧分開來看。

學高為師 身正為範; 教師行業確實需要風清氣正。
  1. 目前社會關注的總是一小撮三觀不正的敗類教師,而不關心其它愛崗敬業的好教師。某些人為了博取流量,賺取利益,一旦發現哪裡有老師出了事,就立馬出來博眼球。要知道教師行業因為體量大,必不可少的會有一些不符合教師職業道德標準的人也參與到了教師隊伍。這部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好好的教學,一心為錢、一心為權,確實不應該。但大家一定不能因為少部分不好的教師就談師色變。

  2. 我們能夠從師範學校畢業,能夠取得教師資格證,都是思想態度端正的。我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愛國的、愛崗的、敬業的。是的,我們也需要錢,但我們也奉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法律不允許的,我們絕對不犯;道德不提倡的,我們從來不做。

窮者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1. 教師不該貧的是物質。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 教師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師。為人父則需照顧好孩子,為人子則需孝順父母。教師若連自己家都照顧不好,那工作一定也是做不好的。所以,我認為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即照顧好了家庭又教好了書的那部分老師。
  3. 教師也是需要金錢才能在社會上面立足的,為什麼其他人就不能支持國家提高教師待遇的決心呢。這可能還是很多人只看到一部分老師進行補課,眼紅了說出來的話。
  4. 教師只有無後顧之憂,才能潛心教學。本來身為文人,骨子裡就有一股傲氣,可現實生活中卻要為五斗米折腰,這樣就太可悲了。


個人不成熟觀點:

  1. 我只想安安靜靜的教書。

  2. 我認為教師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要去在意別人說什麼,只要是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庭,對得起自己的內心,那就放心大膽的去做教育吧,讓我們靜待花開,相信明天會更好。

  3. 請大家心懷美好。





雷鳴地理


我們是老師,確實可以守得住清貧,但是,我們國家的教育,卻不是用清貧守得住的。

我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讓教師清貧,教育隊伍就會留不住人才。

  • 我們不是在嫌棄現在的教師沒有文化素質麼?讀書不好才去當教師。

  • 我們不是經常在吐槽教育裡的那些“體罰”學生的事件麼?師德師風每況愈下。


  • 我們不是經常在擔憂,現在的教育怎麼沒有男教師麼?教師隊伍陰盛陽衰。

這些問題,不是我們用嫌棄、吐槽和擔憂就能夠解決的。解決之道就在於: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 等更多的人才來了,那教師的文化素質就有了;

  • 因為對於“職業的珍惜”,那麼師德師風也好抓了;

  • 因為男老師的工資也夠養家餬口了、見得了人了,那麼,陰盛陽衰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所以,常年來,我一直在表達這樣的觀點:

給教師加工資,這不僅僅是讓教師暗爽的事情,而是關乎到整個中國的未來的事情。因為,只有增加教師的收入待遇,才能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而只有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那麼,才會有更多的人才願意加入到中國的教師隊伍中來。也才能實現教師隊伍的良幣驅逐劣幣,進入到良性循環。

近些年來,國家也是看到了這個問題。

在這些年,國家不斷把教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

更是在12月份的時候,教育部特別發出了通知:將於2020年開展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情況督導。

通知提到,各地要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工作,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法》和中央有關文件中對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規定。對發現政策落實不到位的,要採取約談、問責等多種措施督促整改。

不讓教師清貧,這已經是上升到國家層面的一個共識了。

以後,我特別不想再看到,“我們是老師就要守得住清貧”這句話了。

因為,這是在非常時期,教師在國家物資匱乏的情況下,為了國家的發展,教師們聊以自我安慰的一句話。

這句話,我們自我安慰當然可以,但是,並不代表“教師”就等於或約等於了“清貧”。

現在,國家發展了,為了國家更好地發展,為了祖國的未來更有未來,理應還教師待遇一個本來面目。

那教師待遇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尊師重教,師道尊嚴,這是古已有之的傳統美德。

這才就是教師待遇的本來面目!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這讓我想到這兩天的新聞,楊文醫生被患者家屬惡意殺害一事。看過新聞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在社會上的影響巨大,其實醫患關係緊張已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之前國家採取的政策很少,因為這次事故,國家給楊文醫生各種榮譽稱號,也因為這次事故,國家才開始意識到問題得嚴重性,開緊急會議,頒佈政策等等。

但對已經過世的楊文醫生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她生前參加過非典搶救,進過鄉村參與救治,可以說一個非常敬業而且厲害的醫生,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你覺得她這一生划算嗎?

教師是園丁,辛苦付出是應該的,但又有誰來保證他們的利益呢?

就像楊文醫生在醫生這個崗位上絕對是合格的但最終又落得什麼下場呢?

最終的結果只會是,寒了人心,少了人才而已。

你問如何看待教室要守住清貧,還不如問國家何時能徹底改善教師的待遇???

教師在是一個教師之前,是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帶著煙火氣要過生活的人,不是普渡一切的聖人。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辭職自己開培訓班,或者進行線上教育,就算沒辭職的也必然會找一個外快兼職?我想沒人願意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團團轉,如果不是沒辦法的話。

當然這都不是不鼓勵的,有些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師也非常多,他們是真正守住清貧的人,但正因為這樣,為什麼不能對這些優秀的教師們更好一些呢?

馬雲每年舉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我覺得就很好

它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優秀教師,讓更多的人想加入到這個行業,也讓那些優秀教師們看到自己的社會價值。

正是因為太多的人不瞭解教師這個行業,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一邊扣高帽子,一邊提要求,才導致社會跟教師之間造成這樣那樣的誤解,也讓這個行業裡很多有良心的老師變得沒了良心,有抱負有理想的人消磨了信心,很多有能力改變的人也離開了這個職業。

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因為當教師而無比自豪,能從這個行業中獲得無數滿足感,而不是因為其他一些原因望而卻步。


文胖胖


中國的文化有時很奇怪,特別在長期的傳播流傳中,往往會將一些觀點或言論變得是面目全非。如本題中說的:教師就要守得住清貧,這個其實是“安貧樂道”的延伸。出自《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意思為:安於貧窮的境遇,樂於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 。我想古人最早說這些話,應該是一句自嘲的話,因為自己處在貧窮的狀態下,不在貧窮下樂道,難道在富裕狀態下樂道嗎?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對安富樂道的一種嚮往!


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道都是在富的情況保存並發展的,正如現今社會一樣,只有祖上昌盛的家族才會有一些古董流傳下來,而很少見一些貧寒家庭有古董。所以,真正想讓道長久,只有在富的情況才能做到。

師者,傳道解惑也。要想讓教師在清貧狀態下樂於道,這樣的道很難長久,在傳遞過程中也很難保證原汁原味。教育發展,靠教師,教師的成長要有富的狀態,而不是所謂的清貧樂道。從來沒有人願意過清貧的生活,而在清貧狀態下,生存是第一的,道則在後。正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樣。

現在的社會,往往是自己做到的事情,卻強加於教師身上,要求教師做到;自己不願過得生活,卻讓教師去過。用一句話來總結: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個人淺見,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