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元證券:本土 CRO "小多散"格局突出,平臺一體化已是必然趨勢

在仿製藥集採的大背景下,中國傳統藥企必須尋求生路,參考美國 90 年代,藥企將提高研發投入,積極轉型。

國元證券:本土 CRO

CRO/CDMO 行業作為新藥研發中的重要一環,承擔著降低藥企成本、提高研發效率的任務。

從宏觀環境來看:CXO 行業的增速與藥企的研發投入直接相關,從研發投入對象來說可分為中大型藥企和初創藥企,從地區可分為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

全球市場初創藥企:逐漸成為生物醫藥研發活動主力,在創新藥高風險高收益的驅動下,一二級市場受追捧,融資情況較為樂觀。中國 CRO 板塊的海外收入佔比較高,海外融資依舊景氣,有望對沖部分對於國內融資增速放緩的擔憂。

全球市場 MNCs(大型跨國藥企):專利懸崖驅動其不斷尋找新的潛力藥物,研發投入保持高佔比。

中國市場初創藥企:以 me-too 類新藥為主,藥審改革的催動下近年來活躍度逐漸提高,儘管表觀增速上來看,一級市場融資有些許放緩,主要受到資管新規影響,而非實質上的創新藥投入不景氣。在港股、科創版等融資渠道開拓的情況下,投資和退出機制逐漸清晰,投融資景氣度高。在融資下行的影響下,"錢要花在刀刃上"或更利於進口替代進程,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中國市場傳統仿製藥企業:在仿製藥集採的大背景下,傳統藥企必須尋求生路,參考美國 90 年代,藥企將提高研發投入,積極轉型。

從行業角度出發,CXO 企業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滲透率將不斷提高。專業化分工是市場化經濟下的必然產物,在新藥的研發階段中,藥企若獨自承擔所有環節,其對於人員和設備的投入是驚人的,現階段,隨著中小藥企的不斷增長,專業化分工是必然趨勢。CXO 企業往往長期專注新藥的某個環節,其專業化能力有望提高企業效率,同時 CXO 企業的項目制收費也有助於企業降低其成本。

從公司角度出發,CXO 業務的主要業務模式為項目制。這意味著承接項目的數量和項目單價直接影響公司主要業績,承接項目的數量客觀受限於公司的人員規模(臨床前、臨床 CRO)、產能規模(CDMO/CMO 企業),因此 CXO 企業的成長必然伴隨著服務範圍的擴大、人員數目的提升和產能擴張。此外,如何提高項目單價是 CXO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員工的專業化能力和項目經驗因此至關重要。

目前,本土 CRO 呈現"小多散"格局,未來平臺的一體化是必然趨勢。CRO 細分板塊較多,因此在發展初期,以具備部分服務能力的小企業居多,而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業務擴張,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將成為至關重要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