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網上學習和坐教室學習有什麼利弊呢?

美瑞電腦維修


為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校罕見地開啟了加長版寒假,春季學期開學時間遲遲沒有定準。為把疫情對中小學生的學習影響降到最低,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在10日開啟了網上教學的新模式。剛剛試水才1天,老師和家長齊聲叫苦,而廣大中小學生卻樂了起來。

對網上教學,從最初的普遍樂觀,到如的相互叫苦,這充分說明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學生,對於居家網上學習,都未能充分地認識。網上學習與坐在學校教室裡學習相比較,究竟有哪些利弊?如何克服其弊端?只有把這些真正釐清楚、弄明白了,中小學生在家網上學習,才能取得實實在在地學習效果。

一、網上學習之利

(1)安全學習。中小學生網上學習不需要集中到學校,可免於出門,免於與人交集。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之下,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切斷病毒的傳染途徑,即使個別居家的中小學生出現疑似症狀,或者不幸確診,這樣也不至於造成更大的傳染風險。

(2)更加便捷。中小學生可在電腦、平板、手機上實時在線學習,有的地方還開通了廣電網絡教學,在家裡的電視上也可觀看老師的課程講授。寒假期間,很多中小學生作息時間已經改變了,睡懶覺的同學也多了起來。老師授課的時候,那些還沒有起床的同學甚至可蜷在被窩裡通過手機聽課學習。即使錯過了上課時間,也還可以回放學習。

(3)促進自律。家長在教育上最頭疼的就是手機和電腦,這兩樣一旦連上了網絡,孩子往往控制不住打遊戲的慾望。上線網絡課堂,中小學生每天必然面對電腦、手機,而且使用頻率高,學習時間長,這將迫使他們在學知識與打遊戲上做出正確選擇。選擇了學知識,就意味著要管住自己想打遊戲的念頭。這樣的狀態持續時間一長,中小學生就會變得逐步自律起來。

二、網上學習之弊

(1)儀式感有缺失。在學校上課,中小學生與老師、同學們濟濟一堂,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悅耳的上下課鈴聲,有朗朗的讀書聲,乃專門的學習環境,給同學們滿滿的儀式感。即使學生的思想有點拋錨,看到周邊的同學都在認真聽講、努力學習,自己也會被同化,進而學習起來。

網上學習把教室換到溫馨的家裡,從教學環境切換到了家庭生活場景,中小學生再也找不到在校學習的那種儀式感,精神集中情況、學習專注程度、競爭的充分性等,都會大打折扣,遠不如在學校教室裡學習。

(2)教學方式變了。在學校上課,老師來到每一個班級,與眾多學生面對面講授,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直接交流、彼此互動,對老師講授知識沒有弄懂的,學生現場可舉手發問,很快就能消除疑問。

網上學習則把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從教學空間上切割開來。互聯網的一頭連著授課老師,而若干個用戶端又連著學生,這樣老師講、學生學都獨立於各自的空間,同時被割裂的還有教學現場互動。有了這樣的空間距離,學生想要與老師互動,就只有輪候等待、點對點地通過網絡或者電話連線老師。

(3)老師作用弱化。在學校上課,老師主持著整個班級、整個課堂,對全體學生有著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主導作用,能夠將同學們的注意力緊緊地把握在自己的教學節奏之中。而網上學習,學生在家裡,處於老師的視線之外,老師對課堂的主導作用無形被空間所削弱了。

(4)教學管理更難。在學校上課,老師不只是擔負授課的任務,還肩負著班級課堂的紀律管理。學生不聽課、開小差,當堂就可以提醒或批評,幫助改正。課堂上可及時提問、佈置作業等,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於佈置的作業,也能讓班幹部等“小助手”很快給收上來,教學效率更高。

網上學習則相反,老師對學生學習狀態的監督鞭長莫及,也沒有辦法再通過即興提問的方式,震懾那些上課不專心的同學,並且課後作業的收集時間變長,又沒有“小助手”的幫助。對於老師來說,教學管理將變得更難了。相反的,學生學習自主的空間就變大了,不專注於學習的同學也會多起來,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對家長的幾點建議

根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斷,疫情的拐點出現仍需時日。也就是說,中小學生正式開學仍還有一段時間。在未開學的這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網上學習。要保證孩子居家網上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家長需要做出如下努力:

(1)正視弊端。對於網上學習,家長不能像過去一樣,把孩子一送到學校,就放心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很多家長對網上學習,也不是太瞭解,網上學習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網上學習之於自家孩子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這些都有必要全面瞭解。這樣才可能拿出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措施,幫助孩子網上學習。

(2)主動補位。這裡的補位,相當於家長擔負老師的部分角色。比如保證孩子準時聽課,關注孩子在家網上學習的專注程度,監督孩子別用網上學習的電腦、手機打遊戲等等。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孩子養成自學習慣,告訴孩子這就是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的主要學習方式,利用加長版寒假的網上學習,逐步厚植自覺學習的能力。

(3)服務保障。對於孩子來說,當前仍是加長版的寒假,而對於家長來說,很多可能已經在上班了。這就要求家長要協調好工作與孩子學習的關係,保證孩子規律作息、按時用餐;負責按時向老師交作業,若孩子能自己交,可鼓勵其與老師直接連線;對孩子網上學習的難點疑點知識,家長能輔導的,可自行輔導,拿不準的,要聯繫老師及時解決,不留知識空白。

不管怎麼說,事物都有兩面性,是矛盾的內在統一。網上學習也是如此,不能因為它有諸多問題,我們就批判得一塌糊塗。

在當前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勢之下,網上學習仍然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這無可否認。如何創新性地革掉網上學習的弊端,這不僅是學校和老師面臨的問題,也是家長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的關鍵。只有家校齊心協力,中小學生的這個加長版寒假,才會過得更有意義、更富實際效果。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


教育挖挖機


   針對目前這種疫情蔓延的情況來看,坐在教室學習肯定會增加感染的機率,給學生自身帶來健康安全隱患,同時也加大了向外傳播的風險。所以,開啟“在家學習”模式,並不是說這種模式在教學效果上有什麼優勢,而是特殊形勢下,採取的“退而求其次”的學習方式。


   在教室裡學習,一方面,教師能夠直接與學生互動,無形中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也同時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對知識的領悟情況,在課堂上就可以生成一些新的教學設計,以解決原來備課中未考慮到的一些問題。


   在教室裡學習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教室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針對各自狀態進行溝通和監督,課堂教育就是老師和學生的,而在線學習,卻是必須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參與。最重要的是,有時候家長都不一定能夠做到正確管控孩子。也有的家長由於對教育理念瞭解不多,並不能實現教育管控的科學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在家守著孩子寫作業幾近崩潰的原因。


    網上學習雖好處,但其目前是無法取代在教室學習的優勢的。遇上節假日或是業餘學習時間,網上學習只有可能成為在教室學習的一種補允。由於網上學習具有新奇性,開始的時候也能吸引孩子去認真聽課,但其持久性很難確定。畢竟更多的孩子自制力差,有時候對網上課程感興趣,也可能只是暫時逃出父母監督玩電子產品的一個藉口,但我們往往還不能直接說孩子沒有好好學習。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評價與反饋。沒有教師監督互動的純粹網上學習,只能最終流於形式,而真正的受害人是孩


    雖說如此,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很多家長也是在家裡辦公或直接居家的,對於孩子的管理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再一方面,網上學習雖然不如在教室裡學習效果好,但它終究比沒有老師帶動學習的情況要好很多。所以,特殊情況下,網上學習一定有其可取性。


從心靈出發


首先說下自己的經歷,從大三開始,所有的考證,考研,考公,我都是在網上學習的,可以說見證了國內在線教育的發展。

網上學習最大的優勢是節省時間,但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小夥伴可能就不是太適合。對於小學生來說,家長可以在家裡陪著孩子一起學,可以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

教室上課最大的優勢是學習氛圍好,與人交流多,可以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缺點是如果居住地離培訓地比較遠,就會有點耽誤時間。

現在網上學習不是單純的老師錄課,學生看視頻,直播平臺已經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實現時實交流了。

在校生,尤其是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在家通過網絡學習只是權宜之計。畢竟中小學生的教育和成長不僅僅只有學習文化課,合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還是需要離開父母在校園裡逐漸培養的。


泱泱愛學習


教室裡學習和在家學習的區別就在於環境,那麼環境氛圍的差別就是優缺點的體現:

優點:如果人多,且都在學習,那麼學習氛圍濃厚,能影響孩子學習

缺點:反之都不學習,或有些學生玩鬧,也會影響定力不強的孩子。

如果教室沒人,那教室熟悉的環境,一般能促進孩子學習。另外教室的設施比較單一,不像家裡好玩的東西多,不會分散孩子注意力。


養娃防坑指南


如果單從實用效率的角度下分析兩者利弊,那麼很顯然在線教育培訓更加適合成年人,課堂教育就適合小孩了。因為從自制力的層面來講,成年人有更強的自制力,也有來自各方面更多壓力,包括時間上和精力上的,所以在線課堂將會是成年人高效學習充電的首要手段和方式。而大部分小孩缺乏自制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人監督,同時需要在一定層面上的引導,特別是基礎知識上的引導,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有在課堂上把學生引上“正途”,掌握學習方法,才會有“水到渠成”,才會有“唯有泉頭活水來”。


二氧化硫1


😋利:1,豐富了孩子的眼界,動畫教學,寓教於樂。2,大的線上課程平臺比本校的師資雄厚,教學視頻設計有趣,遊戲環節等。

🤑弊:1,和老師的互動性弱一些。


文曲星的星


自主學習能力強,自我控制力強的孩子上網課肯定沒問題。

被迫上網課,貪玩不想學的孩子肯定是徒勞無功。這類孩子更適合坐教室裡,老師時刻盯著他。

一句話說回來,自己想學要學的孩子,怎麼學都有效果;自己不想學的孩子,再怎麼逼,線上線下都沒效果。


數學老譚


坐教室學習,符合大家的習慣。周圍都是小夥伴,窗明几淨,朗朗讀書聲。很自然地就有了學習氣氛。再加上同學之間的交流,老師的指導或者說監督,自然學習的效率就要高一點。

網上學習呢?這就要看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了。但是你想想,約束力會有多大呢?人在信息量比較大的時候,很難作出正確的判斷,現在的網絡課程都恨不得一下子抓住學生。都是滿滿的“乾貨”,你想想,乾貨多了他不好消化啊。[呲牙]

但是,說實在的,網絡課程已成潮流,是勢不可擋的。不管你習慣不習慣,喜歡不喜歡,他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