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真的會買保險嗎?

現在的年輕人有了較強的風險防範意識,也逐漸認識到了保險的作用。其中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由於剛剛步入社會,可能還不太清楚自己需要買哪些保險。那麼我們先來考慮一下自己到底面臨哪些風險。


年輕人,你真的會買保險嗎?

我們年輕人精力充沛,充滿幹勁,準備幹一番大事業,但是呢,剛剛參加工作,除了年輕力壯,我們好像並沒有積累下來什麼財富。

我們有車嗎?有房嗎?我們需要給自己的車子或房子買一份車損險或者火災險嗎?雖然有點扎心,但是很多年輕人的答案都是--我們沒有車子和房子,也不需要給它們上保險。引用革命導師馬克思的說法就是,我們“自由得一無所有”。

我們需要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去拼搏奮鬥,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千萬不能倒下。不然,我們之前所處做出的任何努力都可能變成灰飛煙滅,辛辛苦苦所積累的財富都可能會被一場疾病和意外消耗殆盡,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最大的本錢,是我們首先應該看重的東西。與之相關的保險有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買呢?具體來說就是,怎麼確定要買的保額和保險期限呢?

買保險就像買衣服,需要量體裁衣。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買保險的優勢在於身體健康狀況好,年紀輕,保費低,可以說唯一的限制就是沒有那麼多錢。

因此,如何在事業剛開始收入水平較低,生活支出佔比較大的階段,用合適的保費最大程度地發揮保險的槓桿作用,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strong>1.重疾險不是醫療險,而是工作收入損失險

與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樣的是,重疾險的主要目的不是補償治療重疾的醫療費用,而是補償被保險人生病期間不能工作導致的收入損失和住院治療結束以後的康復費用。得了一場大病,可能有1~3年不能正常工作,我們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按2018年的平均工資算是4624元,補償1~3年不工作的損失,大約在15萬元左右。

重疾險的保險期限有保障至70年和保至終身兩種,它與醫療險,意外險相比起來,費用要更高一些,而我們由於剛進入社會,收入沒有那麼高,可以先投保至70年,等以後有了更多的收入,再逐步加保,完善自己的保險規劃。


年輕人,你真的會買保險嗎?


<strong>02.百萬醫療險能夠有效補充社會醫療

百萬醫療險一般是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和指定門診醫療費用,且通常會設置一萬元左右的年度免賠額,只有年度花費的醫療費用超過一萬元才有可能獲得補償。

所以它主要的作用是報銷患上大病時的大額醫療費用,平時感冒發燒等小病小痛是不會獲得報銷的。

百萬醫療險主要是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凡是住院期間發生的,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都是100%,且不受像社會醫療保險,受醫保藥品報銷目錄的限制,能非常有效地補充社會醫療保險的不足。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醫療保險的額度都有100萬元以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完全足夠覆蓋各種住院醫療費用的支出,而保險費在數百元左右,不會帶來經濟上的負擔。

所以,對於醫療險的額度,沒有太多需要考慮的,購買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就夠了。

醫療險的保險期限一般是一年,目前市場上有保證續保6年的產品,建議優先選購這種產品。




<strong>03.你是否總覺得意外險沒那麼重要呢?

意外險是在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或者傷殘時給付保險金,那怎麼確定合適的購買額度呢?

試想想,要是我們不幸發生意外身故了,我們會留下逐漸步入老年的父母,他們不僅在我們身故時遭受了極大的精神上的傷害,而且在以後的日子裡會失去我們的贍養和關懷,可能會晚景十分淒涼。

又或者是我們遭受意外傷害導致殘疾了,我們很可能會失去工作能力,或者工作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失,以後的收入就很難獲得保障了。

考慮到這兩個原因,不管是由於哪一個,我們都應該購買儘可能大的保額。市面上很多意外險的最高保額在五十萬左右,保費也是數百元,可以選擇購買五十萬的保額。

多數意外險的期限也是一年,可連續多年購買。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花多少錢來買保險呢?

在根據保險的需要考慮購買保額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購買能力,一般來說,把可支配收入的10%,或者收入減去各項必須開銷,剩下的結餘的20%,用來購買保險是比較合適的。

我們不妨根據前面提到的平均工資來換算一下。2018年的平均工資是4624元,假設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平均2000元,那剩下的2600元就是我們可以支配的收入。以這個數字的10%或20%用來給自己購買一份保險,用來作為規避風險的一種手段,是最為妥當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儘可能購買比較大的保額,以獲得足夠的保障。購買的保額過小,並不能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那買的保險就相當於白買了。

下面就以弘康健康一生重大疾病保險A款(後面簡稱為“健A”)為例,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換算。假設一位24歲的女性要購買健A,保障至70週歲,保額為30萬元,根據費率表計算,假設繳費期間為20年,她的年繳保費為1770元。那麼對應我們上面計算出的可購買保費的收入範圍,即使按照可支配收入的10%來計算,也完全在可負擔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