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进直播,卡不?卡


2月10日,全民进直播第1天。举国上下,万万众瞩目。但凡家有学生的,今天都守在手机、电脑或是电视机跟前,看老师们的直播。今天,学校老师真正成了网红。可是这样大的流量也堵塞了网络,不知你家的网络卡不卡呢?

群里,学生的哀号此起彼伏:

全民进直播,卡不?卡

卡了、又卡了,看不成!

为了这一天,教育系统内部,从上级教育部门到一线教师,自上而下做了很多准备。教育在我们国家如此的受重视,在这个非常时期,教育系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只是就今天看来,成效不尽人意。

万事开头难。网络的卡,本在预料之中。

不仅开头难。上午直播一结束,教育部门就总结弊病,推出新政。老师们紧追上级号令,不眠不休,学习新方法,迈向新征程。(大白天睡什么睡?拜托,教师也算是脑力劳动者,中午容易精力不济,需要小憩才能保证下午的精力充沛。)

对老师而言,直播,也是关卡的卡。

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卡吧。

一、主见之卡。


全民进直播,卡不?卡

首先被卡住的人——循规蹈矩型,或者说是老实巴交型。

他们虽然有想法,但是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老老实实地遵循上级的指示,跟随上级的脚步来展开自己的工作。没有主见,注定最终只能随波逐流。

当直播这个指令发出的时候,出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际经验,老师们虽然觉得网课效果不好,但是,仍然尽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做好了准备。

第一步,寻找资源。家里办公条件有限,仍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渠道,满世界搜寻,找来尽可能充足的备课资源,组织尽可能丰富的课件。

第二步,学习技能。学习使用新的管理工具,学习多种直播方式,一时间学了好多种技能,只为能给学生准备一堂精彩的网课。

笔者还曾经夜不能寐,思索上课的形式与内容。怎样能够既不伤害视力,又能有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调查问卷,想了解一下学生以及家长,希望看什么样的课。

发不发调查问卷?毕竟是私人行为。犹豫了一下,通知就来了,告知大家——教育局已经录好了课,供大家上课使用。

既然如此,咱就拿来主义吧。于是放下初衷,随波逐流。之前做了很多准备,积极主动又认真,结果呢,显得很敷衍。

但是有一种人,非常有主见,不仅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能坚持自己的意见,能够顺势而为,抓住浪潮发展自己。

直播,是一种新生事物。学习直播,也可以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自己。这类人就把它当成一次机会,认真备课、直播,和学生充分互动,把效果放在第一,扎扎实实地来做这个直播活动。亲自直播,充分反馈,显得特别有诚意,认真负责,在学生以及家长的心目中收获一个良好的印象分。

一分辛苦一分甜,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的,肯定比马马虎虎完任务的要强得多。这样的教师,在直播中能够轻轻松松脱颖而出。

二、学科之卡。

全民进直播,卡不?卡

不同学科,受直播的局限不一样。

比如数学,书本内容少,没有课本儿也可以。因为一堂课的新知识基本上就是一个例题,顶多两个例题。英语每节课内容也不是很多,没有课本对它的影响,不大。

语文就不一样。课文都比较长,没有课本,总不能一直盯着屏幕来看课文吧。可是不看课文,只看课件,效果肯定不好。

话说,学校也曾找了电子课本,可是不久就被举报作废了。其他电子资源注解太多,不利于独立思考,也对阅读造成了干扰。退一步讲,电子课本毕竟费眼,即使有,也是能不用就不用。

语文,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的读、思、悟,多读多思多感悟,才能真正有收获。没有课本,没法读书,不能思考,只能跟着课件走马观花,更谈不上什么感悟。这样的课堂没有语文的味道,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对学生没有什么帮助。

有的老师为了想让学生得到更多收获,制作的课件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一课内容多达70页。出发点很好,但是信息海海,不怕把学生“淹没”吗?

对于接受力强的学生,堪堪可以追上;对于大多数同学,只会眼花缭乱、疲于应付,效果只能是浮光掠影。

现在都提倡一课一得,还是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内容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让同学们实实在在得到收获,得意得言得法。

大道至简。同一件事儿,有的人以量取胜,采取复杂的方法来达成;而有的人采取了非常简单的方法,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到底该怎么做,端看自己采取什么思路,什么方法。

简简单单做成功,这是智慧。

三、学养之卡。


全民进直播,卡不?卡

语文离不开课本,这件事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课文长,没有课本就不适合直播。但是有的课文短小精悍,比较好准备。比如古诗词,就那么几句话,提前让抄写一下,课文就准备好了。

但是有利就有弊,因为内容太精悍,就更加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你总不能一堂课就是读和背吧?只是读和背,谁都会上。

敢不敢上这样的课,要看人了。如果每天钻在教学里出不来,不能主动读书,提高知识储备,必然腹中空空。既是囊中羞涩,讲起古诗词,必定言之无味、味同嚼蜡,让人听了索然无趣。若是不能入心,简直白瞎了古诗词这传统文化中的 精粹。

语文素养高的老师,腹藏锦绣,口吐华章,才华都憋不住地要往外涌呢。理想的状态该是:讲课有料——厚积薄发、旁征博引;谈吐有才——妙语如珠、出口成章。

学养深厚的老师,因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便能够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一个字,他/她能讲出好多好多的意趣,让人感受到古诗词原来这么有意思,语文原来这么好玩,让人不知不觉中进入古诗词的境界里,在不经意间深深地爱上语文。

锦心绣口的老师,不疾不徐,一句句话语好似春风化雨,让人陶然忘我,在对美的欣赏中吸收了语文的精华,得到了语文的滋养,提高了语文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真正能够体现那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日为师,就要有一日的成长,丝毫不敢懈怠。

直播这道关卡,卡住的是素养的瓶颈——主见、智慧、成长。

直播,卡不卡?

关关难过关关过,决定权在我们手中!

卡?不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