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光明:疫情對快消品牌是機會還是陷阱?品牌的人性化思考


伊利蒙牛光明:疫情對快消品牌是機會還是陷阱?品牌的人性化思考


這次疫情,有可能重塑國內乳業品牌格局

尤其是酸奶,保質期短的酸奶。而酸奶呢,因為含有益生菌,調理人體腸胃,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這次疫情過後,人們的健康意識無疑會大大加強,從而刺激酸奶採購消費比例。

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下中國乳業的發展。

十幾年,幾十年前,是諸侯亂戰,各地品牌,地方品牌,各佔據一塊市場,當地市場,

後來是三國演義,光明盤踞華東,尤其站穩根據地市場上海,附近市場進行輻射,伊利蒙牛全國跑馬圈地,飛速發展。

再後來是雙雄爭霸,光明掉隊,伊利蒙牛開始在各個層面上出招,廣告戰,運動戰,產品戰,價格戰,研發戰,明星代言戰,各種戰鬥。

經過長跑,差距慢慢拉開,品牌美譽度,價格,消費忠誠度,銷售額差距,慢慢拉開。

這次疫情,考驗著品牌決策者的長遠眼光和決策能力,一招不慎,可能差距進一步拉大,也有可能換位,大王小王進行換位,也有可能逆襲,某一個品牌逆襲。

記得汶川地震時候,伊利捐款兩千萬,蒙牛捐的多少,忘記了,但是肯定沒有伊利捐的多,這個捐贈行為,無疑增加了伊利的品牌美譽度。

雖然沒有王老吉捐的多,但是在奶製品領域,是第一,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忘記第二第三。

那個時候談客戶,說是伊利的,馬上同意進貨,說你八月份過來吧,八月份換品牌,結果馬上就談成了。

當時做出捐款決策未必意識到這個事兒的影響力,某人是感覺到了。這不僅增加了品牌的忠誠度,也增加了品牌的美譽度。

每個消費者都不是傻子,會記住品牌的調性,人性,而且呢,這種調性人性會自動傳播,形成效應,這對於品牌價值積累,起到了春風化雨的塑造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品牌的背後是人,是人對品牌的塑造和決策,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步驟,都會塑造品牌,對品牌進行人性澆灌,注入。

形成品牌人格化。

很多品牌,設計logo時候選擇小動物,選擇鮮明的形象,就是有利於這種塑造,但是遠遠不夠,還要經過事件,偶然事件和常規事件的洗禮和薰陶,尤其是偶然事件,這也同時考驗著決策者的眼光和頭腦。

打廣告就能賣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事件營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黑天鵝營銷時代已經來臨。


伊利蒙牛光明:疫情對快消品牌是機會還是陷阱?品牌的人性化思考


黑天鵝營銷時代的來臨,重點在賦能

這次疫情,就是一隻黑天鵝。

這次疫情對很多行業造成了影響,對於快消品行業,尤其是對於食品行業,尤其尤其是對於保質期短的奶製品酸奶細分行業,是機會大於陷阱,還是陷阱大於機會呢?

考驗著決策者的決策能力。

風險孕育機會。

需要看透這個機會,洞穿危險看到機會。

用清晰的思考和無比犀利的目光穿透營銷的本質,洞察消費心理,洞穿產業鏈,消費鏈,終端,經銷商在想什麼,以及其中的利益關係,並把利益關係上升為人性的高度,是化危險為機會的密碼。

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因為都很弱,都在經受資金鍊的考驗,都在經受消費重啟的考驗,無論是什麼食品,尤其是保質期短的快消食品。

其中,餐飲渠道,經銷商,是最弱的,固定成本不變,現金流枯竭,沒有生意,各種問題,各種睡不著。

相對應而言,現金流充足的大企業,品牌價值一千億,幾百億的品牌,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存糧更充足,呼吸更順暢。

雖然也已經急得胡走亂竄,寢室不安,心神不定了。

這看似是危機,其實恰恰是機會,需要有清醒的認知。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這次是不確定事件,安全第一,生命第一,正是為品牌賦能的良好時機,

怎麼賦能呢?

需要拿出糧食,沒有糧食,借糧也要為產業鏈的上下游,為不具備抗風險能力的餐飲經銷商賦能,為奶牛養殖戶,牧草種植戶,大戶和小戶賦能。

也就是說,作為一次危機公關,錢換市場,扶持換市場,利潤換市場,

說的再清楚點,這次疫情,不是哪一個人的事兒,不是誰的責任,不是商業和管理的思路可以讀明白的。

商業思維不適用,利潤思維不適用,管理思維不適用,常規的品牌思維不適用。

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

適用的是賦能,是給品牌賦能,這種賦能,就是暫時放棄利潤,放棄心裡那一點點小九九,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來注目整個快消行業。


伊利蒙牛光明:疫情對快消品牌是機會還是陷阱?品牌的人性化思考


這種賦能,是一種品牌生態構建

奶牛馬上開始產奶了,進入產奶旺季,沒有銷售,奶是要倒掉的,這會形成惡性循環,這是一點。

更多的是,誰首先為下游產業鏈賦能,誰就會首先贏得先機。

這種先機,同樣會形成效應,進行傳播,現在人在家裡待著,在線辦公,幹什麼呢,專門等著傳播消息呢,好消息壞消息,傳播的一樣快,等待傳播,沒有米下鍋。

很多人很久沒有聽到好消息了,急需好消息,恨不得振奮一下。

這不是品牌機會嗎?

千載難逢的良機。

另外,傳播過後,會沉澱下來,形成潛意識,形成具體的銷量,換成具體的消費口碑, 換成具體的人民幣,重新回到自己的口袋。

整個產業鏈就盤活了。

要知道,消費者不是傻子,經銷商也不是傻子,餐飲人也不是傻子,誰對他好,尤其是危機時刻對他好,會記住。

上游的奶牛,也在等待擠奶,非常著急,沒有人擠奶,就會被殺掉,奶牛很清楚。

你不要幫我算賬,你要幫自己算賬。

不僅是傳播,還會化為行動。

品牌的人性化注入,不僅是廣告,不僅是產品,還有很多別的鏈條,經銷商餐飲渠道,酒店渠道,終端渠道,各種渠道,都是重點。

這些渠道構築了一個品牌生態。

而且,這個時候,是非常節省傳播成本的。

要從事件中打造事件,從消息中傳遞消息,從危難中尋找機會。


伊利蒙牛光明:疫情對快消品牌是機會還是陷阱?品牌的人性化思考


這次賦能,是一次品牌進化升級,核心是給品牌注入道德因素

品牌是有人性的,尤其是快消品牌,尤其是保質期短的快消品牌。

因為消費越快,越有機會升級,這次品牌進化升級的核心是給品牌注入道德因素。

我們知道,道德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明星代言,抽取的是明星良好的形象,注入到品牌調性中,這種抽離和注入,是間接的,間接帶動品牌動銷,提升品牌印象。

現在,所有的行業都面臨難題。

餐飲苦不堪言,快消鏈苦不堪言,存貨過期,庫存沒法堆放。

這次疫情,不是哪個人的錯,各自承擔各自的責任,是商業的應有之義,但是,如果跳出商業邏輯來思考,大品牌發話,主動收回庫存,包括經銷商庫存,包括餐飲客戶庫存,來一次壯士斷腕,就是品牌的進一步升級,也是給品牌注入道德因素的良好時機。

這次時機轉瞬即逝。

勒緊褲腰帶,都能扛過去。經銷商能扛過去,餐飲能扛過去,奶牛也可以扛過去。

幾個品牌,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誰先反應過來,誰就會佔領先機,誰就會率先完成品牌的道德注入,完成品牌人格打造。

這個時候,誰如果還考慮,報表不好看,擔心股票下跌,擔心獎金成為泡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用商業思維思考品牌問題,誰就會面臨被淘汰,

被消費者淘汰,被競爭對手淘汰,被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淘汰,最終被時代淘汰。

彎道超車的機會已經出現,品牌重新排名的機會已經出現。

就看怎麼行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