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讀懂莊子的《齊物論》,這十句話字字珠璣,一句不能少(上)


要想讀懂莊子的《齊物論》,這十句話字字珠璣,一句不能少(上)

《齊物論》是莊子思想的集中代表作,如果你想讀懂莊子,就要讀懂《齊物論》,而《齊物論》篇裡這十句話,字字珠璣,理解這十句話對於理解《齊物論》,對於理解莊子,至關重要,一句都不能少。

1、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大地是會呼吸的,它一呼一吸之間就形成了風,而風過萬物的時候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之所以聲音千變萬化,那是因為萬物的本身形狀各有不同,風經過的時候,它們各取所需。風是大地的呼吸,那麼是誰在驅使大地呼吸的呢?第一推動力到底是誰?(拋出何謂天籟的問題)

2、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音樂的聲音來自樂器的虛空,菌類來自溼潤的蒸汽。菌類等微生物日夜不停息地變化,可我們也只能知道它是從大地蒸騰出的溼潤的空氣來的,僅此而止。那麼,大地蒸騰的第一原動力又是誰呢?算了吧算了吧,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旦自己悟到了,你就知道什麼是天籟,什麼是造物主了!


要想讀懂莊子的《齊物論》,這十句話字字珠璣,一句不能少(上)

3、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萬物都是相對存在的,沒有大千世界便沒有所謂的我(非彼無我),如果沒有獨立的每一個體“我”的存在,也沒有所謂的大千世界(非我無所取)。(末學按:正如我們和身體內的菌群、病毒相對共存的關係,沒有菌群和病毒的話,我們也是沒辦法存活;同理,我們不存在的話,細菌病毒也無存身之處。相對於大千世間,都是一個道理。)如果把這大千世界拉近了看,萬物不過都是一體,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這萬物一體的第一推動力是誰。如果說真的有造物主存在的話,我們又看不到它的任何痕跡,無形無狀,可又確確實實感受到它的存在,心裡也確信它的存在。

4、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彀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

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應該發自無心的本能,那樣說出的話就像風吹萬物一樣,是不由自主地發聲。如果你說的話不是出自本能(夫言非吹),而是你的分別心使然(言者有言)。也就是說你說出的話不是第一原動力(其所言者特未定也)。雖然你是在說話了,但是從造物主或主宰的角度看,你又等於什麼都沒說。你知道語言和雛鳥發出的聲音的區別嗎?雛鳥的叫聲是沒有任何分別心和成見的,它們發出的聲音純屬出自天性的自然和本能,所以我們說出的語言,如果都是無心而發,那就和雛鳥的叫聲沒有區別,是不得不說,是天意如此。反之,如果都是成心而說出的話,那就有了本質上的區別了。


要想讀懂莊子的《齊物論》,這十句話字字珠璣,一句不能少(上)

5、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萬物各有所不同,所以你不能說這一片是樹葉,那一片不是樹葉。如果你因為他們有共同點,就認為都可以稱作樹葉,那麼萬物都有共同點,你就相當於承認了大同,承認了大同,當然萬物都是一樣的了。從不同的角度看,萬物都是不同的,從大同的角度看,萬物都是一樣的。(末學按:比如從分子的角度看,萬物都是有分子組成的,沒什麼兩樣。)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萬事萬物都是隨著時空的變化而改變的。所謂的你和我,只是當下時空的你和我(彼出於是),而當下的時空又決定了你和我的存在(是亦因彼),所以從時空的角度來說,萬物都是方生方死,現在的我已經不是一秒鐘之前的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