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她嘆惜愛情:“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她感嘆生活:“生命在你手裡像一條迸跳的魚,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氣。”

她嘲諷男人女人:“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女人教壞了,又喜歡去感化壞女人,使她變為好女人”

她看透孤獨:“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她就是被譽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張愛玲。

她的一生如同她的小說,坎坷、孤獨、淒涼、悲慘,豈不知這個女子早已洞察世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1920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建於清末的一幢仿西式豪宅中。
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

她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說成就最高。

張愛玲小說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無論是超越雅俗,還是對邊緣化小人物的深入描寫,都是20世紀40年代的其他任何作家無法比擬的。
“人生聚散,本是常事,無論怎樣,我們總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日。”

也許,很多人都難以想象,一個12歲的小姑娘怎麼會有如此高深莫測的人生觀照,然而,如果我們回過頭去,把這個曠世奇女的傳奇一生仔仔細細地端詳個通透徹底的話,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喧囂時,還是寂寞時,她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1944年,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

不久後,便與其結婚。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
1943年11月,一位中年男子在南京的洋房草坪上,懶洋洋的翻看雜誌《天地》,突然被一篇小說深深吸引。這位中年男子叫胡蘭成,他看的小說正是張愛玲筆下的《封城》
當他收到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十一期,讀到《封城》時,喜不自勝。

他開始對張愛玲充滿好奇。他望著這篇小說上的署名不禁沉思,這位名張愛玲的人到底是誰,是這樣的一個奇女子才會寫出這種富有聲響和活力的文字。

從蘇青那得知這位女性才分頗高,這使胡蘭成對張愛玲念念不忘。

不久,當他收到《天地》十二期的雜誌時,看到上面有張愛玲的的文章還有照片時,他越發的想要結識張愛玲了,他寫信給蘇青說想要拜見張愛玲,可不幸張愛玲並不輕易見人,於是百般要求終於得知了她的住址。

可是,他是有妻室的人啊。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胡蘭成


1944年,這一年胡蘭成與張愛玲相愛。當時的胡成蘭38歲,張愛玲24歲。

世人皆不看好他們的愛情甚至不可思議,一個年紀大到幾乎可以可以做張愛玲父親、又有妻室、政治地位又是漢奸的男子,他們究竟是怎麼相愛的?

世人惋惜張愛玲,可張愛玲本身並不覺得,她認為世人是不瞭解他們之間的感情。
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大部分原因是“懂得”,胡蘭成懂張愛玲貴族身份下的高貴優雅,懂她因童年不幸所生成的及時行樂。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容易對大齡男子產生特別的情感,所以她不在乎年齡的問題。張愛玲本身不是一個世俗之人,她不懂政治觀念,她好似並不在乎天長地久的事,她不畏懼世俗的眼光。所以她愛胡蘭成,她在乎的是胡蘭成當下給她的愛。
1944年8月,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離婚,就這樣他們結婚了,考慮到時局變動,沒有儀式,沒有法律程序,只有一紙婚書和證婚人炎櫻“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他們有了一個踏實安慰的關係——夫妻!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但畢竟胡蘭成是個無責任感的人,1944年底,胡蘭成藉著朋友的幫助,準備去武漢接手《大楚報》。報社設在漢口,胡蘭成和三個親信被漢陽縣衙門安排在縣立醫院裡暫住,與一幫護士小姐們為鄰,很快他就出軌了了一個17歲的小護士叫小周,想要娶其為妾,又隱瞞著張愛玲,在這期間他好像是忘了張愛玲的存在,張愛玲對此全然不知,她像往常一樣給他寫信......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1945年3月,胡蘭成因公回了上海一趟,在愛玲的住處待了一個多月,把自己納妾的事情和盤托出。

張愛玲是一個接受過西式文明薰陶,標榜自立的新潮女性,可是,對於三個人分享一份愛,兩個女人共有一個男人,她還是不能接受。

“有了愛的婚姻往往是痛苦的。你自己知道”

在這場愛和婚姻中,她是認真的,甚至覺得她和他的愛是這滾滾紅塵裡的唯一完美的愛,然而,她卻不能容忍胡蘭成的輕薄與寡義。

隨後她將筆化為武器在《天地》上刊登了一篇《雙聲》再次表明了自己對於胡蘭成納妾之事的忍氣吞聲她的“退讓”其實是另一種進攻,當然,她也在日後用實際行動擊碎了胡蘭成三妻四妾、左擁右抱的美夢。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佈投降,胡蘭成不由得感到大禍臨頭。

離開上海之後,胡蘭成逃亡浙江杭州,疲於奔命。

在一箇中學同學斯頌德的幫助下,胡蘭成從紹興逃往金華,陪同的除了斯頌德,還有斯家的一個姨太太,叫做範秀美,長得豐裕圓潤,雖然比胡蘭成年長兩歲,皮膚保養得卻很好,看上去頗有幾分姿色,且孤身逃亡多日的胡蘭成按捺不住內心的獸慾,不時地故伎重施,對身邊這個美婦人加以挑逗,範秀美也禁不起他的猛烈攻勢,還沒有到溫州,兩人已經以“夫妻”相稱,同床而眠了。

他已是將愛玲與小周忘得乾乾淨淨了,以至於愛玲突然出現在溫州他面前的時候,沉浸在溫柔鄉里的胡蘭成著實吃驚了一下自己的日子已經夠艱難夠讓他發愁了,反正,他覺得愛玲不該來,不該出現,不該忙中添亂。

張愛玲始終沒有放棄任何與胡蘭成前嫌盡釋的機會,畢竟這是她自己挑選的丈夫,她一生中唯一愛過的男人。

只是,她萬萬沒有想到,上次的傷痕尚未痊癒,又平添了一道新傷。

她也沒有想到,處於危難之中的男人,已經沒有心情享受她的文字和高貴,他甘願,也不得不淪為一個普通人,得到另外一個普通女人的呵護與照顧。這是怎麼樣的一個痛啊?我心裡只有你一個男人,可你心裡到底有多少個女人?這叫讓張愛玲怎能不傷感。
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到:“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只將是萎謝了”

誠然,愛情曾經讓她感受到除了文字之外的另外一種人生之樂,像飽受營養滋潤的花,爛漫著,可惜,現如今,一切都讓她的美夢幻滅了。
1947年6月胡成蘭收到了張愛玲的訣別信,就這樣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傳奇愛情辛酸的謝幕了。


你可以不讀張愛玲,但一定要知道她說過的這些話


胡蘭成與張愛玲的愛情流傳至今,有人為他們的結局感到惋惜,而也有人同情張愛玲,深情的她偏偏遇上了風流的胡蘭成。

他們相逢戰亂年代,若大致用詞來形容張胡之戀,大抵就是‘至少曾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