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晉國


公元前656年夏曆12月,晉國。

發生了一樁舉國震驚的命案,現任太子申生自殺身亡。但是,當時晉國人盡皆知,申生自殺實屬無奈,完全是被人陷害逼迫的。而將他害死的罪魁禍首,正是他父親晉獻公現任正妻——驪(lí)姬。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驪姬的影視形象


驪姬一直覬覦(jì yú)晉太子之位,為了名正言順地把自己的兒子奚齊扶上儲君之位。她接連兩次算計申生,都沒能把他扳倒。於是她決定使出殺手鐧,親自動手殺了申生。一場醞釀已久的謀殺案,已悄悄上演。

這一天,驪姬突然對申生說,獻公夢到申生的生母齊姜。而按照當時制度,申生必須去祭祀生母,並且要把祭酒和胙(zuò)肉帶回來給獻公。

申生按規矩辦事,驪姬隨後在酒肉裡下了毒。獻公以酒祭地,地凸起;把酒肉給狗和宦官吃,狗和宦官吃了就死。

姬謂大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大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

——《左傳·僖公四年》

申生驚恐,慌亂之下逃到曲沃。獻公暴怒,下令殺了申生的老師杜原款。驪姬得意,申生這次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驪姬和晉獻公的影視形象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個冤案,案情還很簡單。這時候,申生也還是有自救可能的。他面前有兩條路,為自己辯解或是逃跑。但是,他沒有選擇其中任何一條,而是通過自盡來結束一切。

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 ——《左傳·僖公四年》

太子申生就這麼死了,兇手驪姬卻逍遙法外。

而這樁國人震驚的大冤案留下的疑點實在太多。首先,面對驪姬的非難和陷害,申生難道就一直沒有覺察?又為什麼不去反抗,只是默默忍受?其次,驪姬這樣亂來,滿朝大臣就沒有人出來說句話?就沒有人幫申生一把?

(一)裡克:忠君,哪怕明知君主已經犯錯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裡克的影視形象


當然有。

其實,在申生遭到驪姬陷害的時候,是有大臣幫助過他的。只是後來這些大臣為了恪守為臣之道,都成了“殺害”申生的“幫兇”。

此前,驪姬要陷害申生,就向晉獻公進讒言,慫恿他派申生帶兵出征。如果申生戰敗,則予以治罪;如果戰勝,就誣陷他有野心。並且在國內散播流言。

驪姬曰:「君盍使之伐狄,以觀其果於眾也,與眾之信輯睦焉。若不勝狄,雖濟其罪,可也。若勝狄,則善用眾矣,求必益廣,乃可厚圖也。」公悅,是故使申生伐東山。

——《國語•晉語》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鮑國安飾演的晉獻公


晉獻公聽信了驪姬的讒言,派申生率軍討伐東山皋落氏。當時,就有一位叫裡克的大臣提出反對意見。裡克向獻公進諫說:“帶兵打仗是國君該做的事情,不是太子該做的。您派太子出征,不合乎制度啊。還是算了吧。”

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裡克諫曰:「大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君其舍之。」

——《左傳·閔公二年》

可是,獻公不聽,還說了這麼一句:

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 ——《左傳·閔公二年》

「我有好幾個兒子,還不知道要立誰當太子呢。」聽了獻公這話,裡克怎麼樣了呢?他什麼也沒再說,而是退下去了。

(裡克)不對而退。 ——《左傳·閔公二年》

後面裡克見了太子,太子問他,自己是不是要被廢了。裡克這樣安慰他:

「告之以臨民,教之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左傳·閔公二年》

“太子您想多了,國君派您出征,您該害怕的應是不能完成任務,怎會是廢立呢?而且做兒子的應該害怕不孝順,而不是害怕是否被廢。太子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裡克清楚地知道驪姬的陰謀和獻公派申生出徵的目的。當然申生自己也知道。而且裡克也明白申生一旦被廢,國家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但是裡克為恪守為臣的本分,就沒有再進一步勸阻獻公。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周繼偉飾演的晉獻公


反而轉過頭,用為臣之道和為子之道來勸慰作為受害者的申生。裡克既要恪守為臣之道,不能違逆君主獻公,又不能看著太子即將被廢,左右為難之下,只好稱病不出。

裡克謝病,不從太子。太子遂伐東山。 ——《史記·晉世家》

這是何等的悲涼,無異於姑息養奸。

(二)狐突:阻止不了太子申生走向毀滅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三晉名臣


除了裡克之外,還有一個大臣也曾進行過勸阻,只不過他勸的不是獻公,而是申生。

這個大臣就是狐突,他隨申生一起出徵時,說了這麼一句話:

狐突嘆曰:「以龐衣純,而玦之以金銑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雖勉之,狄可盡乎?」

——《國語·晉語》

這話的意思是,讓太子如此純正的人穿雜色的衣服,還給你金玦,不給你玉,這實在是太讓人心寒了啊,這還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嗎?即是太子努力作戰,狄人能全部消滅嗎?

狐突怎麼會說這話呢?因為按照當時的制度,一般有身份的人應該是要穿純色的衣服出征,而且要佩戴玉。但是獻公卻給太子雜色衣服和金屬,狐突從這裡已經看出來,此次出征對於太子來說就是一個陰謀,必然是有害無益。

隨後,他就對太子進行了勸諫:

狐突諫曰:「不可。突聞之:國君好艾,大夫殆;好內,適子殆,社稷危。若惠於父而遠於死,惠於眾而利社稷,其可以圖之乎?況其危身於狄以起讒於內也?」

——《國語·晉語》

“太子啊,我聽說國君喜愛美色,太子就危險,這個國家就危險。既然這樣,您還不如順從您父親的意思,讓奚齊做太子,自己也可以保全性命;不打仗,既順從民心,又有利於國家,何不考慮一下呢?再說,您出征的時候,國內已經出現了針對您的讒言了。”

可惜申生沒有聽從,寧願戰死,也不願違抗君父命令,落個不忠不孝之罪名。

申生曰:「不可。君之使我,······不若戰也。不戰而反,我罪滋厚;我戰死,猶有令名焉。」

——《國語·晉語》

事後,果然如狐突所言,申生戰勝回國,國內流言四起。於是狐突選擇了閉門不出。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賢人雕塑


其實狐突也是一個忠臣,當他清醒地認識到,獻公已經想要廢掉太子,而幕後黑手正是驪姬的時候,他做的選擇是勸申生順了獻公的意思,讓出太子之位,還能留下一條性命。

這正是他遵循為臣之道的表現,無法讓獻公改變主意,只好順著君主的意思。但這樣一來,就無法救下申生。但他又做不到改變申生的決定,不能阻止國家遭難,只好與裡克一樣,把自己關在家裡。他狐突也因此成了實際意義上的幫兇。

(三)申生:忠孝難兩全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忠孝


再說申生。

雖說他是太子,但不受獻公的喜愛。獻公曾有數次流露出想要廢掉太子申生的意思。

獻公有意廢太子,······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 ——《史記·晉世家》

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 ——《史記·晉世家》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 ——《左傳·閔公二年》

所以說,申生一直是處在比較危險的境遇,之所以還能保住儲君之位,則是由於他是嫡長子,且無過錯,不能隨意廢立。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儒家代表孔子


而且,大臣們對他的建議和勸誡,都是清一色的要他做好為臣、為子的本分,要盡忠,要盡孝。君父是愛他的,君父要他幹嘛就幹嘛。

太子曰:「吾聞之羊舌大夫曰:‘事君以敬,事父以孝。’」 ——《國語·晉語》

羊舌大夫曾對申生說:要以恭敬臣事國君,要以孝順服侍父親。那什麼叫“敬”?什麼叫“孝”呢?

受命不遷為敬,敬順所安為孝。棄命不敬,作令不孝。 ——《國語·晉語》

所謂“敬”,就是堅定不移接受君主的命令;所謂“孝”,就是按照父親的意願去行動。如果違抗君命,就是不敬;要是擅自行動,就是不孝。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論語


在《論語·為政篇》中對“孝”有更明確的記載: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所謂“無違”,即孟子所云“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的思想,要求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即不但要求子女絕對服從父母,而且規定子女對父母的過失和缺點也不得提出非議。

——《從儒家傳統文化看申生之死》張旭

當然還有“忠”,比起“敬”來,“忠”更為妥當。張旭又在其論文《從儒家傳統文化看申生之死》中說到:

在儒家傳統文化當中,“忠”與“孝”是分不開的,孝是忠的基礎,“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同時,忠又是孝的昇華。

對待父親,要絕對的順從,就是“孝”;對待君主,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孝”,則為“忠”。

這,就是作為臣子和兒子,應該對君主和父親做的全部事情。這,也就是申生所處時代的君臣父子關係。

申生一直以來所接受的,就是這樣的禮教,這些都內化到了申生心裡。正因如此,對於申生來說,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自己的君父“孝”“忠”,完全聽從君父的,恪守為臣和為子之道。

他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驪姬的影視形象


所以,當申生遭到驪姬陷害的時候,他根本無法自救。因為正是他敬愛的君父,他堅定不移順從的君父,聽信了驪姬讒言,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一步一步把他推向死地。而他無法違逆。

申生成為“下毒案”的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就有人告訴他,把事實真相告訴獻公,為自己伸冤吧。

或謂大子:「子辭,君必辯焉。」 ——《左傳·僖公四年》

可是,孝順的申生拒絕了。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

——《左傳·僖公四年》

他說:我君父如果沒了驪姬,就吃不好,睡不好。我一旦申辯,驪姬必定獲罪。君父年紀這麼大了,驪姬活罪會使得我君父也不高興,那我也會鬱悶不樂。

多好的兒子啊,既然不去申辯,逃跑總可以吧。

曰:「子其行乎!」 ——《左傳·僖公四年》

申生又拒絕了。

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

——《左傳·僖公四年》

申生說:不行啊,國君還沒有查清楚我的罪名,讓我帶著毒殺君父之罪出國,又有誰會接納我呢?

兩難全之下的申生,內心必然是撕裂的,他即不能為自己辯白,揭發驪姬而毀掉父親的晚年生活,又無法自救,不願揹負“弒君弒父”之罪逃跑。做不到撕裂現狀,只好“撕裂”自己,只能去死。

申生的悲劇,在於他即是臣子又是兒子,面對驪姬的誣陷,他做得了忠臣,就當不了孝子;當得了孝子,就不能做忠臣。而這對於他來說都是不可以的。

(四)結論

太子申生:為了做好忠臣和孝子,所以我不得不去死

太子申生的影視形象


所以,太子申生之死這出人倫悲劇,從表面上看,其罪魁禍首是驪姬,直接造成者是昏聵的晉獻公,而真正“殺死”申生的卻是封建禮教對臣和子近乎嚴苛的“忠”“孝”要求

這一點在李一君所著《從太子申生之死看儒家文化之弊》一文中,亦有說到:

這出悲劇的始作俑者和最終得逞者是驪姬,成敗的決策者是晉獻公,而真正意義上的殺人的利器是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對“忠”“孝”的苛刻的定義標準。

這也正是申生面對驪姬的步步緊逼,沒有采取任何反抗的原因。

驪姬借晉獻公之手,巧妙地利用了“君臣父子”關係對申生的束縛,讓他在這種“無違即孝”“以孝事君則忠”的思想束縛下,為了忠於自己的君父,默默承受了所有的非難和陷害,直至最後用自殺來結束這一切。

而在這一整個過程中,裡克、狐突等諸大臣們雖有幫過申生,但也因為君臣關係要求臣子絕對服從君主,而都選擇了恪守臣道,服從晉獻公。無意之中,成了“殺害”申生的幫兇。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以“忠”“孝”為基石的君臣父子關係,在周代是十分重要的人際關係,易中天在《易中天中華史》中有此表述:

事實上,君臣父子這四個字,乃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德規範和制度設計,因此從西周以來,就被著力打造、建立和維護,不容動搖。

可惜,它先天不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但是君父的絕對權威又是那麼不可動搖,所以當臣像臣,子像子,而君不君,父不父,就容易出現申生這樣的情況。

盡忠,他得死;盡孝,他也得死。不死,就不忠不孝;死,則忠孝兩全。

——《易中天》

申生,實際是死於“君臣父子”,死於嚴苛的“忠”“孝”標準。

何其悲哉。



1.《左傳》

2.《國語》

3.《史記》

4.《從儒家傳統文化看申生之死》張旭

5.《從太子申生之死看儒家文化之弊》李一君

6.《易中天中華史》易中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