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緋聞最多的女天皇是誰?她的一生到底有風流?

文史磚家


日本的天皇大部分都是男性,話說最近日本新登基的天皇也只有一個女兒,不過因為他有個侄子,所以女兒很難跟上皇位。但是在日本歷史上的眾多天皇之中,還是有一些女性天皇。其中緋聞最多,爭議最大的一個天皇就是孝謙天皇。

孝謙天皇是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女兒,她也是日本歷史上唯一一個女性皇太子,更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她還有一個弟弟,因為在有男性皇子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考慮女性繼承人的。孝謙天皇原名叫阿倍內,同母弟因為早夭,而異母弟安積因為家族實力太弱,所以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

阿倍內在公元738年被立為皇太子,而她的異母弟安積親王於公元744年去世,所以阿倍內的儲君位置得到了鞏固。她於公元749年登上了皇位。而登上皇位之後的孝謙天皇更是過於放縱,直接和她的表兄藤原仲麻呂住在一起,根本不管別人的閒話。熟悉歷史人都知道,藤原家族是日本有名的外戚家族。後來孝謙天皇人到中年人老珠黃,她的表哥就不喜歡她了,所以她也傷了心,正好皇太后病重,她就傳位給淳仁天皇,自己去照顧年邁的皇太后去了。

後來心灰意冷的阿倍內遁入空門,結果被道鏡和尚趁虛而入,贏得了她的芳心。結果在道鏡和尚的從容下,她又重新出山,加入到政壇的爭奪中,最後擊敗了自己的表哥,重新登上天皇的位置,被稱為德天皇。後來道鏡和尚權傾朝野,幾乎控制了天皇,並且甚至不滿足於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甚至想自己當天皇。不過他的所作所為遭到群臣的反對,最後被擊敗。而德天皇在這幾度打擊之下也心灰意冷,最後在52歲的時候得天花去世。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日本風流韻事最多的女天皇,那就要數孝謙天皇了,她於749年繼位,是日本歷史上第6位女天皇,也是名聲最爛的女天皇。

日本皇室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一共出現過8位女天皇,其中有6位都是在7、8世紀時集中出現。而此時正是我國大唐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剛剛逝去。不得不說,中國女皇的出現,也對一水相鄰的日本,起到了示範作用。

日本女帝出現的原因很多,武則天的帶頭作用,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當時日本皇室的繼承製度還不完善,他們既有“兄終弟及”的制度,也有“先兄弟後子孫”的制度。這樣混亂的制度下,到了繼承皇位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嫡出庶出的因素,引起皇位爭奪的鬥爭。

於是“女帝”就應運而生,女帝的出現,可以使皇室大權不會落到別的分支,保證了嫡出後代的繼承權。說白了,就是在嫡子比較幼小的時期,有母親代為掌管皇權。這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垂簾聽政”,但比“垂簾聽政”的權力更大,而且還走向了前臺,直接稱帝。

孝謙天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基,皇室都是孤獨的,尤其是女人。但是孝謙天皇不想就這樣孤老終生,她和表兄藤原仲麻呂早就勾搭成奸。為了和藤原天天膩在一起,孝謙天皇藉口皇宮需要裝修,直接搬到表哥藤原家中居住,向世人公開她的戀情。

後來孝謙天皇昄依鑑真和尚的門下,過了幾年青燈古佛的生活。但是生性不安分的孝謙還是安耐不住,將魔爪伸向了和尚道鏡。道境也沒什麼定力,兩人一拍即合,成為孝謙新的面首。藉著孝謙的權勢,道境的地位也不斷攀升,被封為國師,權傾朝野。

但道境也是野心勃勃,他不甘心做孝謙的小情人,他要做天皇。於是他就暗地密謀篡位,但是被孝謙發覺。孝謙毫不手軟,直接將道境處死。

後來,這一代女王在770年,身患天花而死。


老蟲


在人們的眼中,古代社會應該是男尊女卑,就好比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女皇帝都被後世津津樂道了上千年,然而這在日本的歷史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日本歷史上的出現過十代女天皇,這位美豔絕倫的天皇排在第六位,卻是名聲最不好的一位,她就是日本史上緋聞最多的女天皇:孝謙天皇。

嬌豔女皇的混亂身世

孝謙天皇原名阿倍內親王,她的父親是聖武天皇,母親是光明皇后(藤原不比等之女),她的奶奶是她母親的同父異母的姐姐,也就說她的父親娶了自己母親的妹妹(姨母)為妻,日本天皇為了保持血統純正也是操碎了心,輩分亂了不說,關鍵見了面該怎麼稱呼呢?家族都是亂倫的關係,可能風流也就是耳濡目染的結果吧,見怪不怪了。

美豔女皇首次稱皇,俘虜表兄藤原仲麻呂。

即位之初,這位美豔女皇就和長官皇太后之侄藤原仲麻呂(她的表兄)走到了一起,原因很簡單,藤原仲麻呂當時權傾朝野,這位女皇用身體俘虜了藤原仲麻呂,就等於俘虜了整個朝堂,地下情持續了很久之後,孝謙天皇不滿足現狀,甚至藉口宮殿維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公開與其同居。

女皇讓位之後也不消停,找了個情郎和尚道鏡。

孝謙天皇因為要侍奉生病的光明皇太后,而讓位於皇太子大炊王(淳仁天皇)。讓位後的孝謙天皇本應老老實實侍奉自己的母親,但是卻跑到了廟裡找了個情郎和尚,表面上是吃齋唸佛,其實卻是尋歡作樂,走到哪裡就要發展一個情郎的節奏啊。

情敵之間引發的戰亂,藤原仲麻呂沒打過道鏡。

藤原仲麻呂眼看著孝謙天皇有了新歡,新上位的天皇年幼,乾脆取而代之吧!於是便有了“藤原仲麻呂之亂”,沒想到的是和尚道靜實力竟如此強大,最終藤原仲麻呂沒打過道鏡,藤原仲麻呂自殺身亡,孝謙上皇廢除了淳仁天皇,重登皇位,新情郎道鏡和尚權傾朝野。

終身未嫁,得天花而亡。

重登天皇的孝謙天皇自稱“稱德天皇”,大肆擴建自己的行宮,最出名的是由義宮,之後的由義宮成了她晚年的行樂之所,年老的時候一次行幸由義宮,不久後便重病不起便去世了,病因後世確定為天花。

孝謙天皇,終生未婚,兩度稱皇,用身體周旋於藤原貴族和舊豪族之間,說其風流成性不為過,她的一生走到哪裡都有不一樣的故事,比起中國古代荒淫的男皇帝們,孝謙天皇真的是有過之而不及,在其死後的八百五十餘年裡,日本沒有女帝,其中的原因後世也能猜到了吧!


談天論地說歷史


導語:在日本女天皇當中,緋聞最多、爭議最大的非孝謙天皇莫屬。

據《日本靈異記》和《古事談》等書的記載,這位日本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太子、兩次登基為天皇的傳奇女性,私生活很是放縱,憑藉著令人驚豔的美貌,用身體統御群臣。拜倒在孝謙天皇石榴裙之下的臣子更是人數眾多。

孝謙天皇是誰?

孝謙天皇是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之女,原名阿倍內。由於同母弟基王早夭,異母弟安積親王母家家世低微,沒有政治後盾,所以聖武天皇便於公元738年立阿倍內為太子,並便讓她從師於大學者吉備真備。6年後,隨著安積親王的暴死(有人懷疑是被光明皇后的侄兒藤原仲麻呂毒殺),阿倍內的儲君之位進一步鞏固。儘管期間發生過重臣橘奈良麻呂勸天皇改立宗室黃文王的事件,但均未改變阿倍內的皇位繼承人身份。

749年,身患重病的聖武天皇讓位,阿倍內女皇太子即位,是為孝謙天皇,時年31歲對於政治並不熱衷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命運卻偏偏讓她當上天皇,而在此後的一生裡,她能指定繼承人,卻不能結婚生子,而她一生的風流也從此拉開帷幕。


與表兄的地下戀情

和其他的女天皇有所不同的是,孝謙把姿色當成手段和資本,憑一身的嬌媚潑辣,有效地統御了她的群臣,讓不少人五體投地,拜倒石榴裙下。孝謙天皇的風流在朝內外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她與表兄藤原仲麻呂的地下戀情盡人皆知。這個女皇膽子很大,什麼都不在乎,藉口宮殿維修,就搬到了藤原家中,公開和青梅竹馬的表兄同居。無奈女人到中年,漸漸人老珠黃,總免不了被心愛的人冷落的命運,何況孝謙又是堂堂女天皇。時間久了,藤原仲麻呂作為一個男人,難免心生隔膜,這就傷了孝謙的心。

時值光明皇太后病重,孝順的孝謙天皇讓位給了淳仁天皇,照顧母親去了。淳仁天皇即位,藤原仲麻呂實力持續膨脹,當初統一戰線的三方勢力,在光明皇太后一去世,一下子各有各的意圖,不和逐漸明顯起來。

腹黑和尚勾搭孝謙天皇

人到中年的孝謙天皇遭遇喪母之痛,又面臨政治鬥爭,心累中,又病魔纏身,這時她覺得信仰可以拯救自己,於是就遁入空門了。  

在女人如此脆弱之時,滿腹野心的道鏡和尚乘虛而入,走進了孝謙天皇的內心。  

是他在自己虛弱的時候為自己治病,是他一直默默地守護在自己身邊,在愛情的滋潤下孝謙天皇得獲重生,愛他就要讓他幸福,孝謙天皇這樣想著。  

被熱戀衝昏頭腦的她打算重回皇位,於是孝謙天皇、藤原氏、淳仁天皇這三股勢力又開始了明爭暗鬥,孝謙天皇和藤原氏仲麻呂發生了戰爭,不過藤原氏仲麻呂敗退被殺,淳仁天皇被廢后流放野外。孝謙天皇重登皇位,稱德天皇。 

 

而此時道鏡和尚真的被寵得不要不要的,封法王,待遇擬於天皇,一樣乘鳳輦,御錦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全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道鏡和尚的家人也跟著富貴榮華,一個個加官進爵。

在他的要求下,他被冊封為國師,日本天皇的皇宮也由他的弟弟領兵鎮守,德天皇可謂是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給他。

後來其不再滿足當天皇的情人,想當正位天皇,結果事情敗露不了了之,自身也受德天皇的猜忌,逐漸失寵,最後德天皇去世,他就被憤怒朝臣活活打死。

在擺脫了他的掌控之後,經歷過世事蒼涼的她,心如死灰,一盞青燈度餘生。

五十二歲那年,阿倍因為天花去世,她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總結:她只覺得自己一生如夢,當上天皇,被最愛的人利用,退位之後,又被人當做政治工具,她愛的人背叛她,她信的人利用她,原本天性單純的她手染鮮血,罪孽深重,她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情感找歸宿,可她身在冰冷的權力中心,身如浮萍,收穫幸福又談何容易?最終,她不過是政治的犧牲品罷了。


路之意


有顏有權的日本孝謙天皇風流成性,是日本歷史上口碑最低的女天皇。

日本的孝謙天皇是所有日本女天皇中口碑最低的一個,原因只有一點,她在位的時候風流成性,造成了很差的風評。

在日本皇室制度中,一直秉承的世襲制度最講究一脈相傳。並且為了保持血統的高貴,會有幾個貴族大家庭專門作為通婚的對象,或者是從皇室的直系成員中近親通婚。從而導致了皇室中經常有因為近親基因而誕生的畸形兒或者是營養不良、身體不健康的孩子。另外皇室中的女性也開始擁有權力並且緊握在手中,於是就出現了在日本皇室沒有男性繼承者可以獨攬大局的時候,女天皇應運而生。

其中日本歷史上第六位女天皇孝謙天皇最為獨特,公元737年,日本流行起疫病來,很多人都死於這場瘟疫,當時的聖武天皇選擇了出家,立女兒阿倍內為皇太女,公元749年的時候,正式將皇位讓給她,阿倍內即位為孝謙天皇。

日本的孝謙天皇到底有多風流?

阿倍內還是皇太女的時候就跟她的表哥藤原仲麻呂產生了私情,但身為日本女天皇的她要遵守一條規定:她能夠不公開生育,也能夠指定下一任的繼承人,但是不可以與別人結為夫妻。因此這段戀情一直都是私底下進行,不曾公開。

對於藤原仲麻呂來說,和阿倍內結婚並不是他的目的,而是假意與其相好,然後利用阿倍內作為自己在皇室中的後盾,相信之後也能夠獲得阿倍內政治上的幫助。阿倍內也很聽他的話,她本來就是一個很傳統的人,並不希望成為天皇,最喜歡做的只是在家裡相夫教子。

藤原仲麻呂就是利用她的痴情,讓他立表弟大炊王為皇太子。

公元758年,為了照顧病重的母后她將王位讓給了皇太子,大炊王成為了淳仁天皇。至此阿倍內對於藤原仲麻呂已經沒有利用價值,被捨棄在一旁不管不顧,阿倍內這才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傷心過度的阿倍內因此一病不起,卻因此認識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淫僧道鏡。

淫僧想要獲得阿倍內的寵愛就必須除掉藤原仲麻呂,所以他不斷的破譯真相,並告訴阿倍內聽,讓她對其產生憎恨,同時自己的貼心照顧也得到了阿倍內的寵愛。

直到公元762年,阿倍內想要重新奪回王權,但是中途受到藤原仲麻呂和大炊王的故意刁難和陷害,一直沒能成功。好在後來和尚道鏡的勢力被慢慢安排上朝堂。

到了公元764年,藤原仲麻呂逃跑過程中遭遇殺害,而淳仁天皇也被趕下臺,阿倍內重新掌權改名為稱德天皇。

後來道鏡藉著有阿倍內撐腰,在日本境內大肆發展佛教,這段時間就是日本奈良時代最繁榮昌盛的一段時間。嚐到了甜頭的道鏡不甘心,開始偽造“道鏡宜就皇位”的口諭,但是被阿倍內發現,從此開始對他產生防備。

後來公元770年阿倍內病重,在當年的八月去世,阿倍內終生都沒有結婚,也沒有留下子嗣。雖然一生中有兩次大起大落,並且被不同的男人利用。

歷史上的評價都是她風流成性,但是所有人都忘記了她最初也是被選擇上位,她之所以這麼容易被騙,還是因為她期望的只是一份真摯的感情。


春朝青牛


孝謙天皇,是日本第46代天皇,父親是聖武天皇、母親是光明皇后,是日本史上第6位女帝,天武天皇系最後的天皇。孝謙天皇即位前名叫阿倍內親王,曾讓位於淳仁天皇,之後重祚。

中國自古以來只有一位正統女皇帝,日本則明顯的有別於中國,出了不少的女天皇,這些女天皇當然也是各有特色,孝謙天皇是日本的第6位女天皇,被戲稱位日本史上最風流的女天皇,但是她的一生其實是很悲苦的,不斷被騙。

天花這在古代幾乎是必死的瘟疫,一旦爆發必然動搖國本,聖武天皇統治的時代日本天花橫行,為了新安和安撫百姓,聖武天皇修建了諸多的寺廟祈福,之後更是為佛法所感染,直接削髮為僧,遁入空門,而其女阿倍被迫繼位。

阿倍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戀人,就是她的堂兄藤原仲麻呂,也真是在堂兄的幫助之下,阿倍當上了日本的女天皇,對於權勢她並不熱衷的,但是被自己的戀上推上了這個位置,同時這也意味著她這輩子都不能結婚生子了,不過還是暗地裡和堂哥同居。

阿倍也就是孝謙天皇對於執政一點也不熱心,當然能力也不強,但是她的堂兄卻是十分的有心機而且有野心,利用與阿倍的戀人關係,在朝堂上為所欲為排除異己,之後阿倍的母親病重,暫時退位照顧母親,藤原仲麻呂把太子扶植上位。

如此一來藤原仲麻呂可以說是權勢滔天,太上皇孝謙對自己那是百般依賴,如今的淳仁天皇更是自己一手扶持,這對阿倍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等到母親病故,三人之間的關係就微妙了起來,之後一個人走進阿倍的生活。

阿倍偶然疾病,一位名為道鏡的和尚負責為她治病,這道鏡正是大名鼎鼎的淫僧,一來二去之下,孝謙天皇就和他墜入了愛河,道鏡也是一位心機深沉的主,在兩人如膠似漆的時候,他向阿倍吐露了仲麻呂所做之事的背後真實原因。

阿倍如此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都是被堂兄給騙了,殊不知又落入了和尚的手中,成為了和尚手中的工具,每天的與和尚耳鬢廝磨,看似甜蜜的不得了,其實一切都在道鏡的算計當中,之後鼓動阿倍重新執掌大權,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之後孝謙上皇、淳仁天皇、藤原仲麻呂三人的矛盾越來越表面化,孝謙上皇召集五位以上的官員,表明因為淳仁天皇不孝,並宣佈以後的國家政務要由自己來執掌,而造成關係破裂的重要原因,就是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呂意圖誅殺道鏡。

日本第6位女天皇,先是與堂哥同居,之後落入和尚手中成工具。





小丑說歷史


縱觀整個日本史,總共出現了8位女皇。她們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明正天皇和後櫻町天皇。

我盤點了一下八位女皇的生平事蹟,發現孝謙女皇既不孝也不謙,卻是一個緋聞滿天飛的女皇,下面咱就說說她的風流韻事。

孝謙天皇是日本第46代天皇。生於公元718年(對應我國唐代唐玄宗統治時期),卒於公元770年,享年52歲。

749年,孝謙的父親聖武天皇退位,老天皇沒有兒子,只好由31歲的女兒孝謙接替皇位,因此孝謙成為了日本史上第六位女皇。

(孝謙天皇)

日本野史說孝謙長得很美,明眸皓齒、豐乳肥臀,走起路來如風擺楊柳,婷婷嫋嫋。比較來說和我國同時代的楊玉環有得一拼。

可惜孝謙沒有李隆基這樣的好老公,因為她一生未婚。沒老公不代表沒情人,她的後宮和武則天相媲美——廣置面首。

這還不算,她登基後,許多臣子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這些臣子白天匍匐在她的腳下,晚上則仰臥在她的龍床上……

這裡面她最寵幸表哥藤原仲麻呂,其實二人從很早就有了私情,孝謙記得那是在她18歲時,表哥誘惑她偷吃了禁果,從此二人一直保持著曖昧關係。

當她做了女皇后,表哥彈冠相慶做了丞相。朝中大權被表哥一手把持,孝謙樂得在後宮縱情淫樂,她和表哥各取所需,彼此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

(藤原仲嘛呂)

當權力介入男女之情時,所有的卿卿我我看起來那麼虛偽。

表哥想獨斷專行,他忽悠孝謙把皇位禪讓給太子大炊王(此太子是表哥擁立的傀儡,女皇沒兒子)。

孝謙說:“表妹,當皇帝費力不討好,不如禪讓做太上皇,這樣咱倆可以縱情山水之間,省得偷偷摸摸被大臣指指點點”。

孝謙一聽有道理,於是在稱帝9年後,把皇位禪讓給了太子大炊王,大炊王就是日本的第47代天皇——淳仁天皇。

孝謙成了太上皇,有錢有了時間,然而表哥卻沒有履行承諾帶她遊遍全日本。

此時無所寄託的孝謙偶然去寺廟裡上香,碰到了眉清目秀的道鏡和尚。道鏡是唐朝鑑真大師的徒弟,精通多國語言,按現在來說是佛學院的高材生。

孝謙久慣風情,像道鏡這樣的小鮮肉怎能抵抗住她的進攻,沒幾個回合,道鏡就成了孝謙的“俘虜”。

(孝謙和道鏡和尚)

轉眼6年過去了,道鏡從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慢慢變成了一個登徒子,一個嗜權如命的男人,他開始慫恿孝謙奪回權力。

公元764年,孝謙重新進入權力中心,為了道鏡她要重出江湖。

此時表哥露出兇惡面目,為了保住傀儡政權,陰謀發動政變要除掉孝謙。

講真這一切早在孝謙預料之中,表哥這點小九九她最清楚。孝謙在群臣擁護下,用雷霆手段平息了叛亂,藤原仲嘛呂(表哥)被處死,淳仁天皇被廢黜,孝謙天皇再次登基,隨後道鏡和尚被封為大國師,權傾一時,所有一切都在女皇掌控之中。


秉燭讀春秋


我是@俗人何金水,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到底日本歷史上哪位女天皇緋聞最多。


日本歷史上一共有八位女天皇,其中據野史記載,緋聞最多的應該是第六位的【孝謙天皇】。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以下兩點:

  1. 一次在位期間倚重表兄藤原仲麻呂,放任其專權,且以興修宮殿為名行秘密同居之事。

  2. 一次退位期間,與鑑真大師徒弟道鏡和尚研習佛法,日久生情;其後重新登位,任由專權,大造冤案。


身份1:阿倍內親王

孝謙天皇本名阿倍內,是日本第46代天皇,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之女,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2年)。

由於其母光明皇后還生有一名皇子,1歲夭折,而聖武天皇雖然還生有2子(他戶親王、安積親王),但由於他們都是庶子,因而無法被立為儲君。

(阿倍內親王劇照)


由於皇后無法再生育後,聖武天皇只好冊立阿倍內為皇太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阿倍內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太子。阿倍內成為儲君後,拜大學者吉備真備為師,由此學到了很多治國理政的知識。

(吉備真備畫像)

吉備真備:日本奈良時代的學者、政治家(公卿),曾任兩次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717年(養老元年),作為遣唐學生到中國,學儒學、律令、禮儀等。735年(天平七年)歸國,攜回並獻上《唐禮》13卷和曆書、兵書、音樂書、武器、樂器、測量器具等。任大學助、東官學士,為阿倍皇子(孝謙天皇)講授《禮記》、《漢書》等。752年(天平勝寶四年),又以遣唐副使與藤原清河(正使)等來到中國,754年,歸國,任大宰大貳。


身份2:孝謙天皇

天寶八載(749年),聖武天皇將皇位讓給太子阿倍內,是為孝謙天皇。

孝謙天皇登基後,倚重表兄藤原仲麻呂(光明皇后之侄),不僅讓他盡掌軍政大權,而且還以修繕宮殿為由,公然搬進他的家中與其同居。

依仗著女天皇的寵信,藤原仲麻呂專斷朝政、排除異己, 可謂權侔人主。

(藤原仲麻呂畫像)

還有一種說法,其實早在皇太子時期,二人早有私情,一直保持著曖昧關係。成為孝謙天皇后,表哥做了丞相。

表哥專權主外,孝謙後宮縱情淫樂,兩人各取所需,彼此相安無事。


當然,玩樂總有膩味時候。

754年,唐東渡鑑真大和尚為孝謙天皇授戒,天皇彷彿這段時間在佛法中找到了精神寄託,打發著寂寞的時光。

4年後,孝謙天皇讓位給淳仁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專心念佛吃齋。

(鑑真大和尚塑像)


唸佛吃齋實在是枯燥,凡念怎能輕易根除?

直到後來遇到了另一位“真命天子”- 道鏡和尚

道鏡和尚是唐朝鑑真大師的徒弟,精通多國語言,生的眉清目秀。孝謙久慣風情,像道鏡這樣的小鮮肉怎能抵抗住她的進攻,沒幾個回合,道鏡就成了孝謙的“俘虜”。

既然和尚重惹凡塵,慾望就不止於此。

6年過去了,道鏡竟然仗著女天皇的寵愛,變成了一個嗜權如命的男人,他開始慫恿孝謙奪回權力。

公元764年,孝謙重新進入權力中心,為了道鏡她要重出江湖。

為了新歡,除掉舊愛,藤原仲麻呂(表哥)被處死,淳仁天皇被廢黜。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孝謙天皇再次登基,並改稱號為稱德天皇,隨後道鏡和尚被封為大國師,所有一切都在女皇掌控之中。

同時,阿倍內也成為日本史上唯一一個兩次登基的女天皇。

不得不感嘆,好一個狠心的“為愛鼓掌”的女天皇!


身份3:稱德天皇

稱德天皇在位期間,繼續大力推行佛教。在此期間,道鏡一路青雲,最終升任法王兼太政大臣,不僅盡掌國家軍政大權,而且還建立規模宏大的法王宮,其規格跟皇宮無二。

可能是實在太喜歡這個道鏡和尚了,稱德天皇甚至還想讓位與他!

是的,你們沒聽錯,就是這麼寵溺,幸好大臣和氣清麻呂等人的極力阻撓才沒有得逞。


改朝換代!

公元770年,稱德天皇駕崩,終年59歲;繼位的光仁天皇第一件事情就是罷黜道鏡和尚,貶往下野國藥師寺擔任主持。

道鏡和尚估計是太鬱悶了,沒過兩年便病死了。

<strong><strong>

(日本影視劇中的孝謙(稱德)天皇)

據史書記載,雖然孝謙(稱德)天皇一生未婚。

而且據野史傳說,天皇私生活方面很放縱,經常用美色來統御群臣,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史料《公卿補任》中記載:“左大辨正四位下橘奈良麻呂,以天平寶字符年七月二日,謀反伏誅。至是雪冤。當時吞冤入地,死而不暝者,非獨公也。”可知孝謙天皇治下,冤死者眾多。

看來這位女天皇統治手段真有一套,很好的利用了自身的優勢來抓住重點,解決問題,所以只有這樣,才能統治天下。

(完)



俗人何金水


俗語回答:絕代豔后,風流女帝,日本孝謙天皇,受了當時唐朝武、韋的影響,私生活非常放蕩,她沒有正式結過婚,憑她的嬌媚潑辣,有效地統御了她的群臣,一個個五體投地,拜倒石榴裙下。

歷史上的出名皇帝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勤於政事的有道明君,另一種是殘暴不仁,置百姓於水火的昏君。但是孝謙天皇卻跳出了這個定律,她的名聲多半是來自她用盡一生演繹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奈良愛情故事”。

孝謙天皇出生於718年,父親是聖武天皇,母親是光明皇后,乳名喚作阿唄內。因為聖武天皇沒有嫡出的皇子,所以阿唄內20歲時就被封為皇太女,成為日本皇室第一個女性皇儲。

阿唄內作為一個皇女能有這樣的地位,是與她的母親光明皇后的身世背景分不開。749年,阿唄內在母親和外公的支持下,順利的登上皇位,是為孝謙天皇。

在位期間的孝謙天皇不僅與表兄藤原仲麻呂搞起了地下戀情,還藉口宮殿維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公開與其同居。公元754年,唐朝著名的鑑真和尚來到日本為孝謙天皇授戒時,她忽然又在青燈黃卷中找到了精神寄託。而此時的孝謙天皇已人到中年,感情上也變得很脆弱,偏偏此時她所寵信的表兄藤原仲麻呂對她越來越冷淡,孝謙天皇變得心灰意懶,病魔纏身,一氣之下遁入空門。

雖然此時的孝謙一面唸佛,一面卻不忘尋歡作樂。話說有一天,上皇(就是太上皇)孝謙生病了,或許是沉迷政務的表哥對自己日漸疏遠,或許是病魔久久不退,總之,上皇的心情很鬱悶。上皇雖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但終歸還是個柔弱的女人,這時候的她極度渴望有人能撫慰她孤寂的心。就像把一個精壯男人賜給石榴姐那樣,上蒼將道鏡賜給了孝謙上皇。

道鏡天天在上皇身旁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上皇感覺自己孤獨的心靈終於敞開了大門,道鏡成了她的“白月光,硃砂痣”。兩人成天形影不離,你儂我儂。

兩人的熱戀使得孝謙古井重波,這位已經退位的天皇,又重新踐祚,改稱稱德天皇。

在熱戀中她昏了頭,把她這個情郎和尚封為太政大臣禪師,讓他管理朝政,儼然宰相,她說:“朕為出家之天子,應有出家之大臣為輔。”但不久她還嫌給他的榮寵不夠,又改封他為法王,待遇擬於天皇,一樣的乘鳳輦,御錦袍。又把他的一家,個個封任顯要,派道鏡和尚的弟弟淨人任內豎省長官。內豎省等於唐宮的錦衣衛府,管理皇室的衛隊和兵器總庫。

從太政大臣禪師到法王,道鏡的名號越來越響,權勢越來越大。他給自己修建了宮殿,規模和制度都和天皇的一模一樣。他和他的佛教兄弟們瘋狂地擴張自己的勢力,在全國範圍內大肆推行“崇佛政策”。朝政在道鏡的把持下變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可是稱德天皇並不在乎這些,現在的她只想著和道鏡長相廝守,道鏡已經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是朝政被道鏡所把持,很多朝臣對道鏡不滿,孝謙天皇為了道鏡就以自己的美色,引誘了很多朝臣變成自己的男寵,自此滿朝文武再也沒有人敢對道鏡不滿。所以,孝謙天皇用美貌和身體徵服了滿朝文武百官,這是確切的歷史事實。

道鏡憑著天皇的寵愛,越來越肆無忌憚,後來覺得做法王不過癮,竟然做起了當天皇的春秋大夢。769年,有人上奏稱上天降下神諭,讓稱德天皇讓位於道鏡。稱德天皇聽後命令大臣和氣清麻呂拜謁宇佐神宮,和氣清麻呂不想看見道鏡的陰謀得逞,向天皇報告說讓道鏡即位的神諭是假的。至此道鏡的天皇夢成了泡影,和氣清麻呂由此惹禍上身,慘遭流放。

直到公元770年,孝謙天皇再次臥病在床,並於同年8月病重駕崩,終年52歲,和風諡號“高野姬天皇”,漢風諡號“孝謙天皇”。孝謙天皇死後,由旁系皇室成員淳仁天皇繼位為第49代天皇,道鏡也因為孝謙天皇駕崩而失勢被貶,兩年後病死。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仗著天皇寵愛無法無天的道鏡在天皇死後註定要一無所有。從皇太子到孝謙天皇再到稱德天皇,阿倍內親王的一生是充滿愛情的一生,只是她的這場“奈良愛情故事”摻雜著權力,多少還是變了味兒。

本問題回答者是@俗人俗語俗評 ,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俗人俗語俗評


俗人俗語俗評


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雖然盛行“男尊女卑”思想,但在歷史上卻出現過8位女天皇,其中第6位女天皇-孝謙天皇,不僅是唯一一位兩度登基的女天皇,而且還是緋聞最多的女天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傳奇女性。


孝謙天皇本名阿倍內,是日本第46代天皇,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之女,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2年)。除阿倍內外,光明皇后還生有一名皇子,但年僅1歲便夭折,而聖武天皇跟夫人縣犬養廣刀自之間雖然生有2子(他戶親王、安積親王),但由於他們都是庶子,加上縣犬養家世低微,因而無法被立為儲君。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在確信皇后無法再生育後,聖武天皇只好冊立阿倍內為皇太子,時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由此阿倍內也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太子。阿倍內成為儲君後,聖武天皇讓她拜大學者吉備真備為師,由此學到了很多治國理政的知識。在此期間,重臣橘奈良麻呂曾勸聖武天皇改立宗室黃文王為儲,但遭到拒絕。


天寶八載(749年),聖武天皇以身患重病、無法治國為由,將皇位讓給太子阿倍內,是為孝謙天皇。孝謙天皇登基後,倚重表兄藤原仲麻呂(光明皇后之侄),不僅讓他盡掌軍政大權,而且還以修繕宮殿為由,公然搬進他的家中與其同居。依仗著女天皇的寵信,藤原仲麻呂專斷朝政、排除異己, 可謂權侔人主。



孝謙天皇在把國政交給表兄打理的同時,自己則專心向佛。天寶十三載(754年),唐朝高僧鑑真東渡傳授佛法,受到日本舉國上下的歡迎,而孝謙天皇也因此拜鑑真為師,接受他的傳戒。自此之後,孝謙天皇在國內大事寵佛溺佛,斥巨資營造佛寺,漸漸地便導致國力疲敝,百姓苦不堪言。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重臣橘奈良麻呂等人藉助民怨沸騰、時局不穩的“良機”,意圖發動政變誅殺藤原仲麻呂,同時逼迫孝謙天皇退位。然而這項計劃尚未實施便被人告發,提前得知消息的藤原仲麻呂先下手為強,捕殺橘奈良麻呂、道祖王、大伴古麻呂等人,並流放他們的黨羽443人。



橘奈良麻呂一黨被清洗後,藤原仲麻呂的權勢更盛,不由得讓女天皇感到壓抑和恐懼。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在橘奈良麻呂等人被殺後不久,孝謙天皇以侍奉患病的母親為由,將皇位讓與太子大炊王(即淳仁天皇,孝謙天皇的堂祖父),自己則以上皇的身份退居後宮。就此,孝謙天皇的首個任期,以被迫退位結束。


淳仁天皇登基後,按照唐朝的官制來改造日本的官名,並進拜藤原仲麻呂為太保(即右大臣),兩年後又晉升為太師(即太政大臣,日本最高官職),將國政全部委託給他處理。藤原仲麻呂因為對唐朝充滿了好感,所以執政期間,照搬唐朝的各種制度來改造日本,甚至一度還想出兵援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



然而藤原仲麻呂的改革觸犯到很多守舊貴族的利益,並且逐漸引起孝謙上皇的不滿與憂慮,再加上奸僧道鏡在女上皇身邊日漸得勢,並不斷地插手朝政事務,由此導致天皇政權與上皇集團之間矛盾日深。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孝謙上皇宣佈收回處理國政的權力,並任命道鏡為少僧都,授予他更多、更大的權限。


藤原仲麻呂不甘心被削減權力,在隱忍兩年後,最後決定發動兵變來囚禁女上皇、捕殺道鏡。然而藤原的計劃提前洩露,迫使他在倉促之間起兵,結果被提前做好防備的女上皇軍隊擊敗,最終落得兵敗被殺的下場。藤原仲麻呂被殺後,女上皇宣佈廢黜淳仁天皇,隨即重登皇位,並改稱號為稱德天皇,時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由此,阿倍內成為日本史上唯一一個兩次登基的女天皇。



稱德天皇復辟後,全盤推翻藤原仲麻呂執政時期的唐朝化改革,恢復日本官制,並再度推行寵佛溺佛的政策。在此期間,道鏡接連獲得提拔,最終升任法王兼太政大臣,不僅盡掌國家軍政大權,而且還建立規模宏大的法王宮,其規格跟皇宮無二。此時,稱德天皇出於對道鏡的寵幸,還想把皇位讓給他,幸虧大臣和氣清麻呂等人的極力阻撓才沒有得逞(詳見“宇佐八幡宮神託事件”)。


道鏡天皇夢破碎後的次年(770年),稱德天皇駕崩,終年59歲,皇位由天智天皇之孫白璧繼承,是為光仁天皇。新天皇登基後,採取的第一項舉動,便是罷免道鏡的全部官職,並將其貶往下野國藥師寺擔任別當(即主持)。道鏡被貶官後心情抑鬱,僅過了兩年時間便病死。



孝德(稱德)天皇雖然一生未婚,但在私生活方面卻很放縱,經常用美色來統御群臣,以穩固自己的統治。據《日本靈異記》和《古事談》等書的記載,拜倒在孝謙天皇石榴裙下的臣子很多,其中便包括吉備真備、藤原仲麻呂和道鏡等人,而關於她的醜聞更是遠播內外,時至今日仍是影視劇中的熱點話題。


資料來源:《日本史》、《日本通史》、《日本靈異記》、《古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