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國產"為什麼不是中國?

從來都不會是中國。


我作為雷克薩斯車主,也並不想是中國。


論雷克薩斯要國產的風,早在2015年就開始吹。"國產前進口銷量基礎規模要達到3萬輛"的官方陳述,是彼時雷克薩斯很收斂的"諾言"。奈何世事難料,後來隨著銷量增加,老雷把銷量目標提升到了5萬輛,可惜事與願違,銷量輕輕鬆鬆突破5萬。但是問題不大,正所謂品質,那得胸懷寬大,老雷靈機一動,誓要要達到10萬輛才肯罷休。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5萬之後又5萬,5萬之後還有5萬。風還是繼續吹,老雷早已經爬過了20萬的山頭,國產的日子仍舊是個迷。


雷克薩斯


但我們關注的焦點從未遠離。


這次老雷在印度的"國產"嚴格來講就是在豐田的工廠多了一條雷克薩斯的生產線。就目前已經敲定的是這條生產線會生產ES系列,至於NX等車型未來肯定也會陸續加入。其實在搞清楚為什麼老雷選擇印度都不選中國之前,我們應該先從雷克薩斯現有工廠的選址上下手。


雷克薩斯有哪些工廠?


雷克薩斯在全球共有6個生產基地,其中日本本土有4個,美國和加拿大各有1個。具體到每個基地上,日本本土的愛知田原、愛知元町、愛知吉原、九州福岡工廠生產線涵蓋了雷克薩斯幾乎所有車系;位於北美地區的美國肯塔基州的Lexington工廠主要生產ES車系;另一邊加拿大安大略省的Cambridge工廠則負責生產RX系列。

顯而易見,雷克薩斯的主要生產力量都集中在本土,北美的工廠僅是邊路的輔助。以上6個生產基地完全能夠滿足雷克薩斯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需求。

雷克薩斯


眾所周知,豐田的算盤向來都盤得穩健,每一步都十分謹慎。既然需求是能滿足的,那雷克薩斯此次花了一億美金在印度Bidadi的豐田工廠投產一條全新生產線就"必有他謀"。


這條看似是富餘的生產線實則是雷克薩斯撬動以印度、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的支點,而印度和中國之間,對雷克薩斯而言,印度有太多中國沒有的優點了。


雷克薩斯還沒到國產時機


首先我們得明確雷克薩斯在中國的優勢。


近兩年,整個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絕對令絕大多數汽車品牌都豔羨的。作為車主,我雖然沒經歷官方漲價的金錢壓制,但是加價提車就一定是每個車主都繞不過的尊貴儀式。


當大家都在為車市寒冬哀嚎的時候,老雷則剛立下破銷量紀錄的功勞,你寒任你寒,賣車有多難?正所謂火燒連營唯我獨善其身,事不關己何不高高掛起,說得就是這般光景了。


為了讓這句話更有衝擊力,必須得搭配官方的數據。


2019年雷克薩斯在全球的累計銷量達到了765330輛,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200521輛,同比增長25%,佔比全球總銷量的26%。橫向對比深耕中國幾十年的奧迪,2019年全球銷量184.55臺,大陸佔比37%。常年屁股不挪窩的豪華車一哥奔馳,賣出去245萬臺,佔比28%。來到寶馬,2019年作為增長最快的豪華品牌,全球拿下252萬臺的成績,大陸佔比同樣是28%。

正是這樣與BBA不相上下的佔比,雷克薩斯國產的呼聲才會四起。在所有的呼聲裡降價永遠排在第一,在相當一部人眼裡國產的意義總是跟價格連在一起。


我們儘管大膽假設雷克薩斯國產。雷克薩斯想要國產,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選擇合資對象的問題。2018年,中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為特斯拉在華建廠鋪平了道路。而乘用車合資企業股比也將在2022年之後全面開放,保護了國產汽車發展30年的汽車股比防線,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雷克薩斯


對一個豪華車來說,品牌、技術、產品,甚至有些品牌連經銷商網絡幾乎都是來自外方,中方無法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常態下一個品牌國產的動機分兩種,一種是搶佔先機,可現在根本就毫無先機可言。另一種則是壓縮成本,但是雷克薩斯不能通過在中國建廠來壓縮,因為多的是我這樣的粉絲和擁躉迷戀它進口的身份。


然而事實上,雷克薩斯從日本本土把車運送到國內運費很便宜。由於中日韓三國簽訂的貿易協定中的有關規定,相較於歐美汽車的高額關稅,老雷家的關稅也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高。因此站在雷克薩斯的角度,退一萬步也至少要等三四年後,可以高比例控股後再進行國產,現階段這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其次我們就算只看價格,以目前純進口的ES為例,29萬整的起售價比凱美瑞27萬98的頂配車型僅僅只多了一萬零兩千元。如果說這是雞頭與鳳尾的個人取捨,那國產後的價格就一定會對豐田的車型造成衝擊。那不然就是死守價格,國產後也是28萬左右的水平。即便是勉強守住了國產後的價格,既有車主和粉絲的優越感、品牌認同感和忠誠度也會煙消雲散。加價是不可能再加價的了。


綜上所述,豐田就是閒得長蘑菇也不會幹國產這個事情。


為何選擇在印度設立生產線?


相比之下,2019年雷克薩斯在印度市場的年銷量不到600輛,不用談影響,就印度市場這份額還不如廣州晚上的星星亮。可百因必有果。老雷在印度的蕭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關稅的鍋。印度有超過100%的高額進口關稅,這其中包括了消費稅、進口稅、註冊稅等等。即便是國產了,ES300h起售價還要519萬盧布,約合人民幣50萬元,比國內在售的ES300h頂配版本都還要高。


表面上看這個價格並沒有殺傷力,但印度更重要的角色還是一個支點啊。


未來全球最大的潛力市場除了中國也就剩下印度了。因為雷克薩斯在美國,日本,歐洲這些發達地區基本已經觸到份額極限。全球還有潛力的市場,硬要扯,就只剩非洲。可是非洲同胞們對車基本是沒有了解,基於現在的工業水平造車的條件幾乎為零。


雷克薩斯


印度就不一樣了,不可否認,當下印度在經濟和消費能力方面相對落後,但在貿易全球化高速進展的今天,很快將有望成為美中日德之後的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總體上是窮,但是富人總數也不少,眼光稍微放寬一點,整個南亞富人也多,主要印度還能輻射西亞。

最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是允許汽車廠商100%外資的。

況且在戰略上,這一代雷克薩斯ES在研發之初就選擇了錯位競爭,瞄準的是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L,而奔馳、寶馬、奧迪、甚至沃爾沃以及捷豹等豪華品牌都先後在印度設立了本土生產基地,你細品,老雷這步棋考量的可是整個亞洲市場的大局。


在印度市場爆發前不抓緊建立生產線豈不是喪失了日後統治的先機??


至於質量的問題,我反正從來沒覺得捷豹路虎的車有哪裡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