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高校排名榜單與高校錄取分數線的落差?

you豈在朝朝暮暮


不得不說,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

中國的一些高校,在某些大學排行榜的榜單中的名次和相關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存在落差。舉個例子:哈工大在各個大學的排名榜單中都比北航靠前,但是北航的錄取分數卻比哈工大多一些,考生考上北航的難度比哈工大自然更大一些。

大學排名比較低,然而招生分數反而不低,為何一些高校的排名和錄取分數之間有落差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個原因:地理環境因素。

前些天我寫了一篇《都是軍工院校,北航和哈工大相比,誰的實力更強?》,針對北航的招生分數比哈工大高,而哈工大在各個榜單上的排名比北航牛的問題,有一個網友的評論給我留下比較深的印象:“大學現在拼的是地理位置,如果哈工大的校區在北航隔壁,或者在北京的其他地方,那麼哈工大的錄取分數還會低於北航嗎?”這句話或許有點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同樣是哈工大,深圳校區的哈工大招生分數就比老校區的還要高,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在學校綜合實力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地理環境的因素對高考的錄取分數有更大的影響。

第二個原因:師資力量因素。

各種榜單的大學排名對高校的師資力量更為重視: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傑青、長江學者、“千人計劃”獲得者之類的牛人越多,而相關大學的排名就越靠前;而這些牛人的高端科研成果越厲害,比如SCI論文數量越多,相關學校的大學排名也就“水漲船高”。而有些非985大學在師資力量方面比較雄厚,所以在排名上比一些末流的985還要靠前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三個原因:國際影響因素。

影響一所大學的排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招收國際生的人數。有些大學,包括頂尖985大學在招收國外留學生的時候都可能會採用“免試入學”的方式。各所高校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還不是因為國際生的招生人數對一所大學的排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嗎?雖然很多款式的大學排名在一些人看來是“不靠譜”的,但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就是特別喜歡看那些“不靠譜”的排名,如果其他高校重視對國際生的招收,人家的國際影響力大了,人家的排名靠前,而自己的排名遠遠落後,作為高校的高層,估計不僅僅是面子上掛不住那麼簡單。

你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導致高校的排名和錄取分數無法“同頻共振”呢?歡迎留言。


微雨潤苗


高校排名榜單各個版本的都有,高校錄取分數線在各個省也不盡相同,兩者不一致也很正常,畢竟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省份招收人數和錄取分數都是不一樣的。

教育部從未公佈過高校排名,目前流傳的高校排名榜單版本有校友會、武書連、QS、軟科等不同的版本,但是不管哪一個版本都有爭議,從來沒有達成過共識。因為不同的機構在排名時選取的指標不同,導致的結果也千差萬別,更不要說有的排名還可以人為操作了。



關於高考錄取線更是受地域因素、招收人數、科研實力、學校口碑、個人喜好,甚至包括天氣原因、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影響。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2019年廈門大學在安徽的文科斷檔,投檔線僅為578分,比一本線就高28分。同樣的201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陝西斷檔,計劃招收人數64,投檔人數51,最低錄取線468。而468分剛好是當年陝西高考理科一本線。我們能根據這個分數來說中國農業大學不好嗎?

高考錄取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在考生心中的實際地位,分數的高低也與各個高校的排名大致吻合。但高考錄取線受地域因素和專業的影響較大,處在北京的學校,財經類的學校,在錄取上天然地就佔據優勢。所以無論是高校排名還是錄取分數,都只是一個參照。



考研小秘書


“高校排名”與“高考分數線”,兩者的評價依據不一樣!

大多數情況下,在中國高校排名榜單靠前學校,高考錄取分數線往往比較高。

很多學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也是根據中國高校排名榜單作為參考。

但是,兩者並不是一一對應,因為學校分佈不同、特色不同,學生的選擇傾向也不同。



第一:兩者的評價參考因素。

【1】“中國高校排名榜單”到排名原則,是根據全學校的院士數量、教授數量、科研課題情況、發表論文情況等因素來進行排名的。

在中國有很多大學,院士數量特別多,科研實力很強,甚至在中國都是排名前十大高校,但是不受學生、家長們青睞。比如說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

很多家長和學生,覺得這兩所院校都是地方性學校。所以,他們的高校排名與受高考分數,不成正對應關係。

【2】“高考分數線”的高低情況,是根據學校是否是名牌大學、是否是985、211高校、以及學校所在的位置,學校優勢專業,學校就業情況等因素來決定的。

高考錄取分數線,主要是受是否是985或211高校,以及學校地域決定的。所有的985院校分數差不多,所有的211高校分數也差不多。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會根據自己對城市的喜歡程度。比如說,很多學生喜歡去北上廣深三個城市高校,以及沿海的城市高校。

第二:學生的選擇不同。

比如: 我的高中同學,高考分數646分,按這個分數能上985類的高校——山東大學等,但是,他不喜歡學文科院校,並且也希望去北京發展,所以選擇了北京的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我的高考分數線596,按這個分數線能去外省的211重點大學,但是還拿選到一個好專業。並且我也不喜歡去外省,所以我選了本省省會的一個高校的優勢學科。

在我考研究生的時候,我選擇了去首都北京211高校的國家重點學科,雖然我也很想去北京大學讀書,但是北京大學沒有工程類這個學科。


牽牛花牽牛郎


從教育評價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評價體系,高校排行榜和高校錄取分數之間不是必然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們之間不是正相關的關係,排行榜排的高,並不一定錄取分數就高,反過來,錄取分數高的,排行榜也不一定很高。所以,這之間出現落差是很正常的事情。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影響排行榜的因素

目前,世界上各種高校排行榜多如牛毛。每個評價體系都是不一樣的。舉幾個例子:

以邱均平大學大學排行指標體系為例,該指標體系共分為三級指標體系,一級指標3個:辦學資源基本條件、教學水平、科學研究;二級指標12個:基本條件、教育經費、師資隊伍、優勢學科、生源與畢業生、研究生與留學生、教學成果、科研隊伍與基地、科研產出、成果質量、科研項目與經費、效果與效益。三級指標48個:略。從這個指標體系可以看出,這是對一所高校的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的比較,這種比較主要是學校的辦學條件的比較。這些數據是相對科學的,也是比較理性的。

當然,很多人對排行版的結果並不信服,主要原因在於大家對於這個數據的來源是有質疑的,所以對結果不是很接收。

第二,影響高考錄取分數的因素

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的原因和排行榜相比就感性的多了。而且很多都是摻雜了個人的情感。很少有考生對一所大學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得出想報哪所大學。影響高校高考錄取分數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高校總體水平:這是基礎,總體上來講,一所高校的總體水平越高,報考分數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985、211等高校的分數總體偏高的原因。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會出現幹小偏差。

高校招生人數:這個也是不一樣的,同批次在某些省份招生人數多,自然相對分數就底,招收人數少,人數相對會高些。

高校地域:同類型的高校,不同地區,高校招生分數要高很多。以湖北為例,三峽大學在宜昌、長江大學在荊州,江漢大學在武漢。三峽大學和長江大學都是有博士點的高校,總體水平高於江漢大學,但是,每年高考招生分數,江漢大學都高於三峽大學和長江大學,為什麼?就因為江漢大學是在武漢,這是重要原因。

高校類型:同層次的高校,由於類型不同招生分數也不同。現在只要是農業大學、林業大學、分數都不高。典型的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可是985高校,但是因為屬於農林高校,還有該校在楊凌,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因此,在985高校中,該校每年的分數都低於大部分985高校。

高校名字:不同名字的高校招生分數也不一樣。原來湖北有很多省屬高校,比如襄樊學院、咸寧學院、孝感學院等等。這些高校招生都不好,分數也不高,後來名字改為湖北文理學院、湖北科技學院和湖北工程學院,招生馬上就好了。這裡既有地域的問題,也涉及到類型的問題,名字中含科技、工程、理工等名字很受歡迎。

總之,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高校排行是高校專家做的事情,而高考分數,是考生自己的決定。這兩者之間不是絕對的。高校排名相對理性,而高校分數相對感性。所以,出現落差很正常。


義哥說教育


這事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因為高校排名的依據並不是錄取分數線,反過來呢,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也並不完全考慮高校的排名情況。

高校排名考慮高校學科排名、科研能力等

應該說,官方沒有真正的高校排名,不過事實上卻又一定程度上給出了排名,比如前不久(1月15日)教育部在官網發佈一份的《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雖然沒提到排名,但這36所高校實際上就成為了全國高校的第一梯隊。

“強基計劃”選擇的這些高校,仔細一看,其實就是過去的985高校,也是現在的“一流大學”高校;當然,之所以會選擇這些高校,就是因為這些高校符合“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的要求,可以看出這是站在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對高考進行的改革,也是對部分高校基礎學科、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的肯定。

而像2017年底公佈的高校學科排名,評估指標體系包括了“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

近年來,也有民間的排名,各家所取數據指標不同,有的時候就會發現某高校在這家排名裡靠前,而在另一家排名裡靠後的情況發生,所以,書生一直對考生說各種排名只能做為參考,千萬不要做為高考填報志願的依據。

考生填報志願除了考慮學校外,還會考慮地域因素等

在此,必須先強調一下,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並不是由高校確定的!

限於篇幅,書生在此不準備展開說錄取分數線的問題,只強調一點,就是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高低其實是由報考該校的考生們共同決定的,當填報該校的考生分數都比較高的時候,錄取分數線就會比較高;反之,錄取分數線就會比較低。

從圖可以看出,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除了考慮院校本身的好壞及專業和考生分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域因素;而且,有的人會把地域因素排在第一位,比如有的考生一定要去北上廣的高校,或有的考生要在江浙一帶選擇高校。

同時,多數人會盡量不選擇西北地區或東北地區,這也就造成了部分高校雖然科研能力不錯,排名也不錯,但由於高分考生不願意去這些學校上學,就造成了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

例如蘭州大學,雖然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校,同時也是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可是,學校在高考錄取的時候,分數線卻總是落後於其他高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學校位於西北地區,許多高分考生選擇去東部高校從而造成了分數線比較低。

比如2019年,蘭州大學在河北理科的最低投檔線為615分,而這個分數只比深圳大學高了一分,同樣的也比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高了一分,這和蘭州大學在西北是緊密相關的;

由於考生和家長們填報志願的時候,考慮問題的角度和相關高校排名單位考慮的角度不同,特別是在考慮地域因素的情況下,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是好高校,可是錄取分數線卻並不太高的事實存在,不過,這也給了部分低分考生上好高校的機會,對這些考生來講,應該是非常慶幸的。


一介書生945


這個問題在象中國這樣處在發展中而地域差異巨大的國家中,大學的排名不僅只有學術、教學、科研水平的因素,更多是參雜了政治、經濟發展狀、交通、開放程度、地域優勢、生活水平乃至氣候等都會影響到綜合排名!在我國的國立大學中,更是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對高等教育佈局更是考慮了國家安全、國家整體發展的長遠佈局合併重組了多所區域影響的大學。所以本人以為,除了官方評價結果外,其他協會、基金會、校友會的排名僅供參考就可以了。

在當前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為了將來有個好工作的大趨勢下,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大連、青島、杭州、寧波等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及沿海城市的大學更有吸引力。國家對這些城市最早實行了開放而且優先的政策傾斜多年後發展較好。而象甘肅、陝西、四川等這些西部省區的有些大學儘管非常好,除了極少數真正想做學問的人真實想報考外,其他的是不得已才報考的。


劍客醉酒


新鄉醫學院排名最靠前;確是新鄉醫學院。[呲牙][呲牙][呲牙][耶]。那些排在新鄉醫學院後邊的十幾所🔥確都是“各省市的醫科大學”,這公平嗎🔥為什麼“新鄉醫學院”他就不能申請成、“新鄉醫科大學”。中州醫科大學。平原醫科大學。中原醫科大學,那。👍[呲牙][呲牙][呲牙][耶]



那就是以前我註冊的


我認為每所學校全國多省平均分數排名最靠譜,這是全國各地學子終合了學校,城市,以及學校歷史文化底蘊等很多方面得出的結果,可信度比那些標準不統一的榜單更有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