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高校排名榜单与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落差?

you岂在朝朝暮暮


不得不说,题主所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中国的一些高校,在某些大学排行榜的榜单中的名次和相关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存在落差。举个例子:哈工大在各个大学的排名榜单中都比北航靠前,但是北航的录取分数却比哈工大多一些,考生考上北航的难度比哈工大自然更大一些。

大学排名比较低,然而招生分数反而不低,为何一些高校的排名和录取分数之间有落差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地理环境因素。

前些天我写了一篇《都是军工院校,北航和哈工大相比,谁的实力更强?》,针对北航的招生分数比哈工大高,而哈工大在各个榜单上的排名比北航牛的问题,有一个网友的评论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大学现在拼的是地理位置,如果哈工大的校区在北航隔壁,或者在北京的其他地方,那么哈工大的录取分数还会低于北航吗?”这句话或许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同样是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哈工大招生分数就比老校区的还要高,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在学校综合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地理环境的因素对高考的录取分数有更大的影响。

第二个原因:师资力量因素。

各种榜单的大学排名对高校的师资力量更为重视:一所大学的两院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获得者之类的牛人越多,而相关大学的排名就越靠前;而这些牛人的高端科研成果越厉害,比如SCI论文数量越多,相关学校的大学排名也就“水涨船高”。而有些非985大学在师资力量方面比较雄厚,所以在排名上比一些末流的985还要靠前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三个原因:国际影响因素。

影响一所大学的排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招收国际生的人数。有些大学,包括顶尖985大学在招收国外留学生的时候都可能会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各所高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不是因为国际生的招生人数对一所大学的排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吗?虽然很多款式的大学排名在一些人看来是“不靠谱”的,但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是特别喜欢看那些“不靠谱”的排名,如果其他高校重视对国际生的招收,人家的国际影响力大了,人家的排名靠前,而自己的排名远远落后,作为高校的高层,估计不仅仅是面子上挂不住那么简单。

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导致高校的排名和录取分数无法“同频共振”呢?欢迎留言。


微雨润苗


高校排名榜单各个版本的都有,高校录取分数线在各个省也不尽相同,两者不一致也很正常,毕竟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省份招收人数和录取分数都是不一样的。

教育部从未公布过高校排名,目前流传的高校排名榜单版本有校友会、武书连、QS、软科等不同的版本,但是不管哪一个版本都有争议,从来没有达成过共识。因为不同的机构在排名时选取的指标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更不要说有的排名还可以人为操作了。



关于高考录取线更是受地域因素、招收人数、科研实力、学校口碑、个人喜好,甚至包括天气原因、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2019年厦门大学在安徽的文科断档,投档线仅为578分,比一本线就高28分。同样的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陕西断档,计划招收人数64,投档人数51,最低录取线468。而468分刚好是当年陕西高考理科一本线。我们能根据这个分数来说中国农业大学不好吗?

高考录取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考生心中的实际地位,分数的高低也与各个高校的排名大致吻合。但高考录取线受地域因素和专业的影响较大,处在北京的学校,财经类的学校,在录取上天然地就占据优势。所以无论是高校排名还是录取分数,都只是一个参照。



考研小秘书


“高校排名”与“高考分数线”,两者的评价依据不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在中国高校排名榜单靠前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比较高。

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也是根据中国高校排名榜单作为参考。

但是,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因为学校分布不同、特色不同,学生的选择倾向也不同。



第一:两者的评价参考因素。

【1】“中国高校排名榜单”到排名原则,是根据全学校的院士数量、教授数量、科研课题情况、发表论文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排名的。

在中国有很多大学,院士数量特别多,科研实力很强,甚至在中国都是排名前十大高校,但是不受学生、家长们青睐。比如说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

很多家长和学生,觉得这两所院校都是地方性学校。所以,他们的高校排名与受高考分数,不成正对应关系。

【2】“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情况,是根据学校是否是名牌大学、是否是985、211高校、以及学校所在的位置,学校优势专业,学校就业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主要是受是否是985或211高校,以及学校地域决定的。所有的985院校分数差不多,所有的211高校分数也差不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对城市的喜欢程度。比如说,很多学生喜欢去北上广深三个城市高校,以及沿海的城市高校。

第二:学生的选择不同。

比如: 我的高中同学,高考分数646分,按这个分数能上985类的高校——山东大学等,但是,他不喜欢学文科院校,并且也希望去北京发展,所以选择了北京的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我的高考分数线596,按这个分数线能去外省的211重点大学,但是还拿选到一个好专业。并且我也不喜欢去外省,所以我选了本省省会的一个高校的优势学科。

在我考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去首都北京211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虽然我也很想去北京大学读书,但是北京大学没有工程类这个学科。


牵牛花牵牛郎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评价体系,高校排行榜和高校录取分数之间不是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排行榜排的高,并不一定录取分数就高,反过来,录取分数高的,排行榜也不一定很高。所以,这之间出现落差是很正常的事情。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影响排行榜的因素

目前,世界上各种高校排行榜多如牛毛。每个评价体系都是不一样的。举几个例子:

以邱均平大学大学排行指标体系为例,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3个:办学资源基本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二级指标12个:基本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优势学科、生源与毕业生、研究生与留学生、教学成果、科研队伍与基地、科研产出、成果质量、科研项目与经费、效果与效益。三级指标48个:略。从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这是对一所高校的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的比较,这种比较主要是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比较。这些数据是相对科学的,也是比较理性的。

当然,很多人对排行版的结果并不信服,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于这个数据的来源是有质疑的,所以对结果不是很接收。

第二,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的因素

影响高校录取分数的原因和排行榜相比就感性的多了。而且很多都是掺杂了个人的情感。很少有考生对一所大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得出想报哪所大学。影响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高校总体水平:这是基础,总体上来讲,一所高校的总体水平越高,报考分数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985、211等高校的分数总体偏高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会出现干小偏差。

高校招生人数:这个也是不一样的,同批次在某些省份招生人数多,自然相对分数就底,招收人数少,人数相对会高些。

高校地域: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地区,高校招生分数要高很多。以湖北为例,三峡大学在宜昌、长江大学在荆州,江汉大学在武汉。三峡大学和长江大学都是有博士点的高校,总体水平高于江汉大学,但是,每年高考招生分数,江汉大学都高于三峡大学和长江大学,为什么?就因为江汉大学是在武汉,这是重要原因。

高校类型:同层次的高校,由于类型不同招生分数也不同。现在只要是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分数都不高。典型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可是985高校,但是因为属于农林高校,还有该校在杨凌,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因此,在985高校中,该校每年的分数都低于大部分985高校。

高校名字:不同名字的高校招生分数也不一样。原来湖北有很多省属高校,比如襄樊学院、咸宁学院、孝感学院等等。这些高校招生都不好,分数也不高,后来名字改为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招生马上就好了。这里既有地域的问题,也涉及到类型的问题,名字中含科技、工程、理工等名字很受欢迎。

总之,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高校排行是高校专家做的事情,而高考分数,是考生自己的决定。这两者之间不是绝对的。高校排名相对理性,而高校分数相对感性。所以,出现落差很正常。


义哥说教育


这事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因为高校排名的依据并不是录取分数线,反过来呢,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并不完全考虑高校的排名情况。

高校排名考虑高校学科排名、科研能力等

应该说,官方没有真正的高校排名,不过事实上却又一定程度上给出了排名,比如前不久(1月15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一份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虽然没提到排名,但这36所高校实际上就成为了全国高校的第一梯队。

“强基计划”选择的这些高校,仔细一看,其实就是过去的985高校,也是现在的“一流大学”高校;当然,之所以会选择这些高校,就是因为这些高校符合“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这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对高考进行的改革,也是对部分高校基础学科、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的肯定。

而像2017年底公布的高校学科排名,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

近年来,也有民间的排名,各家所取数据指标不同,有的时候就会发现某高校在这家排名里靠前,而在另一家排名里靠后的情况发生,所以,书生一直对考生说各种排名只能做为参考,千万不要做为高考填报志愿的依据。

考生填报志愿除了考虑学校外,还会考虑地域因素等

在此,必须先强调一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由高校确定的!

限于篇幅,书生在此不准备展开说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只强调一点,就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低其实是由报考该校的考生们共同决定的,当填报该校的考生分数都比较高的时候,录取分数线就会比较高;反之,录取分数线就会比较低。

从图可以看出,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考虑院校本身的好坏及专业和考生分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域因素;而且,有的人会把地域因素排在第一位,比如有的考生一定要去北上广的高校,或有的考生要在江浙一带选择高校。

同时,多数人会尽量不选择西北地区或东北地区,这也就造成了部分高校虽然科研能力不错,排名也不错,但由于高分考生不愿意去这些学校上学,就造成了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

例如兰州大学,虽然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同时也是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可是,学校在高考录取的时候,分数线却总是落后于其他高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校位于西北地区,许多高分考生选择去东部高校从而造成了分数线比较低。

比如2019年,兰州大学在河北理科的最低投档线为615分,而这个分数只比深圳大学高了一分,同样的也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了一分,这和兰州大学在西北是紧密相关的;

由于考生和家长们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相关高校排名单位考虑的角度不同,特别是在考虑地域因素的情况下,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是好高校,可是录取分数线却并不太高的事实存在,不过,这也给了部分低分考生上好高校的机会,对这些考生来讲,应该是非常庆幸的。


一介书生945


这个问题在象中国这样处在发展中而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中,大学的排名不仅只有学术、教学、科研水平的因素,更多是参杂了政治、经济发展状、交通、开放程度、地域优势、生活水平乃至气候等都会影响到综合排名!在我国的国立大学中,更是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高等教育布局更是考虑了国家安全、国家整体发展的长远布局合并重组了多所区域影响的大学。所以本人以为,除了官方评价结果外,其他协会、基金会、校友会的排名仅供参考就可以了。

在当前大多数家长与学生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的大趋势下,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大连、青岛、杭州、宁波等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及沿海城市的大学更有吸引力。国家对这些城市最早实行了开放而且优先的政策倾斜多年后发展较好。而象甘肃、陕西、四川等这些西部省区的有些大学尽管非常好,除了极少数真正想做学问的人真实想报考外,其他的是不得已才报考的。


剑客醉酒


新乡医学院排名最靠前;确是新乡医学院。[呲牙][呲牙][呲牙][耶]。那些排在新乡医学院后边的十几所🔥确都是“各省市的医科大学”,这公平吗🔥为什么“新乡医学院”他就不能申请成、“新乡医科大学”。中州医科大学。平原医科大学。中原医科大学,那。👍[呲牙][呲牙][呲牙][耶]



那就是以前我注册的


我认为每所学校全国多省平均分数排名最靠谱,这是全国各地学子终合了学校,城市,以及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等很多方面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比那些标准不统一的榜单更有参考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