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有什麼用嗎?

棒奔霸


在夏天,你可能沒吃過冰棍,但是肯定吃過西瓜,西瓜可以說是炎炎夏日的解暑神物,尤其是放在涼水裡冰過的西瓜,吃上一口,實在是太爽!農村種植西瓜的農戶不在少數,有時候咱們會發現有些農民在種西瓜的時候,會在瓜上壓一塊石頭,這有什麼用呢?

其實瓜上壓石頭的做法並不常見,只有少數的農民才會這麼幹。按照一些瓜農的說法,這麼做的目的主要原因如下:

大家都知道溫差比較大的話,可以增大水果的甜度,這也是為什麼新疆的水果要比別的地區的水果普遍甜上一些。而石頭吸熱能力是非常強,也非常快的,把石頭放在西瓜上,經過太陽曬過之後,石頭的溫度就要比陽光直接照射在西瓜上高出不少,可以間接的增大溫差,讓西瓜積累糖分更多,也就更甜。

至於說什麼“蓋石頭用來防曬”是沒有道理的。小石頭只能蓋住一點,防的是哪門子的曬,大石頭能全部遮蓋住,但是又太重會壓壞西瓜。其次來說,西瓜需要光照,光合作用越強,西瓜越甜。

但是西瓜曬太長時間的確會出現日燒果的情況,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人們才會在果實膨大的中期進行翻瓜,以保證陽光照射均勻,甜度適中,瓜紋美觀。這些靠蓋塊石頭是沒有辦法完成的。

總結:上文也說了,這種方法其實很少有人做,因為對於石頭的量需求太大了,而且也是一個勞心費力的工程,做起來實在太麻煩。只有一些種的西瓜數量比較少的人才會這麼幹。


農技廣播站


酷暑的天氣來臨了,在夏天的時候最解渴消暑的就是西瓜了,尤其是冰鎮的西瓜,那簡直就是消暑“神器”啊。如果你家在農村裡,並且村裡有人種植西瓜,這個時候本地的西瓜也即將上市了,走在西瓜田中,放眼望去會看到一排排的西瓜如同籃球一樣排列在瓜田裡。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有什麼用嗎?

對於題主的這種問題,農夫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瓜農怕西瓜跑了吧,用一塊石頭把西瓜壓住,這樣西瓜就跑不動了,就像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一樣。當然了這個是玩笑話了。瓜農在西瓜上放一兩塊石頭,這是為什麼呢?

農夫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這個事情真的是存在,並且還有小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片瓜地上的西瓜都長得比籃球還要大個了,但是每一個西瓜上面普遍都有一兩塊石頭,這個現象很是壯觀。只是有點疑惑,西瓜上為什麼要放石頭呢?農夫猜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西瓜上壓一塊石頭,這樣可以讓西瓜長得更大,更長。

在市面上所見到的大西瓜,基本都是橢圓狀的,只有一些小西瓜是球形的。而在西瓜上壓塊石頭,這樣西瓜在生長的時候就會橫向發展了,如此一來西瓜就會長得更長了。

其次,在西瓜表面壓一塊兒石頭還有防曬的作用。

露地種植的西瓜成熟的季節是夏季,而這個期間日照時間長,並且溫度也高,紫外線強度也很高。在大夏天的時候,人都是需要防曬的,而西瓜也是如此。如果讓其在陽光下暴曬,很容易就把西瓜的表皮曬黃了,如此一來賣相就不好看了。而在西瓜的頂部放上一兩塊石頭,這樣就是給西瓜遮陽了,相當於是塗抹了防曬霜。而且這個石頭放法也有講究,那就是要放在西瓜表皮最凸點。

你認為瓜農這樣做是為什麼呢?歡迎大家補充!


農夫也瘋狂


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有什麼作用嗎?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西瓜算得上是大眾水果了,尤其炎熱的夏天,能在空調房坐坐,再吃上一口涼涼的西瓜,別提有多享受了。對多數老百姓來說,都是吃瓜群眾,不知道種植西瓜的辛苦。西瓜雖然好吃,但想要實現高產、有好賣相,那也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最近有人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大片地瓜地裡,每個西瓜上面都放著一兩個石頭,幾乎都是放在正中央的。有的人認為是防治西瓜被人偷,也有人認為是為了壓住西瓜。那麼,瓜農種植西瓜的時候,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兩塊石頭呢?這有什麼作用嗎?


其實,小編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成百上千個西瓜都壓一兩塊石頭,那是需要從其他地方運來石子,然後再挨個壓在西瓜上,這是很費功夫的。因此,小編相信瓜農這樣做是有他的道理的,否則誰會吃飽了撐的幹這事?值得高興的是,小編的猜測得到了這位瓜田主人的驗證,他說這樣做確實有作用。

這位瓜農說,由於西瓜生長機理的原因,當小西瓜膨大到某一階段,如果壓一兩塊石頭在上面,可以改變西瓜的最終形狀,使西瓜長成橢球型,不然容易長成自然的圓形狀態。


另外,在西瓜上壓一兩塊石頭,可以防曬。瓜農又說,壓石頭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放在西瓜上表面最凸的位置,因為那裡是最容易曬黃的地方。要是石頭壓的位置不對,西瓜被曬黃了,會影響賣相。說到賣相,小編是相信的,因為我上週和上上週買了2次西瓜,都是一個果販賣的相同品種的沙瓜,第一次是2.5一斤,後一次是1.5一斤,兩次相差1塊的原因就是,後一次的賣相差些,表面白色斑紋很多。

各位朋友,你們認為這位瓜農在自己西瓜地裡,每個西瓜上面壓一兩塊石頭到底起到什麼作用?


鄉鑑


入伏以來,尤其大暑節氣以來,各地的氣溫不斷升高,人們恨不得半步不離開空調房,對著這樣炎熱的天氣,最好的消暑水果絕對非西瓜莫屬。阿冰老家那邊夏天吃西瓜不喜歡用冰箱凍過了吃,覺得那麼的西瓜沒有滋味,往往喜歡用剛打上來的井水將西瓜泡進去,這樣吃才最可口甜美。上個月西瓜的價格還高高在上,這個月人們對西瓜的需要不斷增多,西瓜的價格可算是降了下來。

阿冰吃過很多西瓜,華北平原的瓜吃過,江南的瓜吃過,青藏高原的瓜也吃過,西北的瓜吃的更多,我本人就生活在西北,在關中一帶也生活了很久,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在種植西瓜的時候有些農民喜歡將石頭放在西瓜上,確實有這麼回事,但並不是大家都這麼幹,只是很少數的人才會這麼去做。

我聽過一些人說,西北地區風大,西瓜上壓石頭是怕西瓜被吹走了。不過這都是無稽之談,西瓜的個頭和重量都是風不足吹走的好吧,所以西瓜上放石頭必然另有原因。

當兵的時候,聽過一些甘肅的兵閒聊,說起過他們家鄉有少數人會自家種的大西瓜上壓石頭,當時好奇,就聽了一下,但每當回事,畢竟誰會花費那麼多精力找石頭壓西瓜,太浪費勞動力了。現在想想,當時的戰友說的也確實有一點道理。

1、在西瓜上放石頭,用來塑形。

長在地上的大西瓜,確實很少會被大風吹跑的,但它長著橢圓形外形,多少會在生長過程中滾來滾去的,影響最終長成的形態。瓜農都知道,好賣的西瓜都是長得好看的,歪瓜裂棗,大家都不喜歡買,也賣不上價錢。

所以一些人就想出了在西瓜上壓石頭,人為抑制西瓜生長過程中的活躍性,讓西瓜更多的橫向生長,長得又長又漂亮。

2、防曬,提高西瓜品相。

人是視覺動物,對好看的東西,總是會投入更多興趣,同樣的,外表花紋好看的西瓜,更招人喜歡,也更有購買慾。但是長時間在陽光下生長的西瓜,接收陽光照射的一面容易泛黃發白,影響西瓜品相,為了提高西瓜品相,一些人就想到在陽光照射的一面放上石頭,或者壓上一撮土,讓西瓜免受暴曬,而且石頭吸熱能力更強,吸收了太陽熱量的石頭又會影響到壓在下面西瓜的生長,讓西瓜更好吃。

3、做標記,便於管理。

農民種西瓜,往往好幾畝,幾十畝,甚至更多,遍地長著西瓜,但並不是所有的西瓜同時成熟,於是農民通過在一些西瓜上放上石頭的方法,來更好的區分不同成熟時間的西瓜,提高了管理效率。

所以,西北一些瓜農確實會採取在西瓜上放石頭的方式,但一般採用這種方式的農民並不多,主要是太費勁,且麻煩。我們關中地區種的西瓜,大部分都是在大棚裡生長,更容易管理和培育,大大的提高了西瓜的品相和產量,根本不會考慮在西瓜上放石頭的土辦法。


李阿冰


說起石頭壓西瓜,我給你們講一個我小時候的趣事,小時候村裡有外地人來種西瓜,原先我們這的人種西瓜不用石頭壓,可這些外地人來了之後突然會把地裡的一些西瓜壓上,我們這些淘氣的孩子很好奇,有天晚上我們去“偷瓜吃“,當我們到地裡的時候,看見西瓜個個都很大,這個高興啊,可西瓜太大我們沒法捧著走,於是三毛子就拿起壓瓜的石頭,上去一下子直接就把西瓜劈開了,我們乾脆直接就在地裡吃上了,邊吃三毛子邊說:‘這石頭是不是為我們準備的?要不我們今天這西瓜還沒法吃呢”,我們憋著樂吃完了這個大西瓜。

說起這個石頭壓西瓜,後來我們也問了下那個外來的西瓜種植戶老李,老李給我們說了一下幾點,為什麼這個西瓜要壓石頭。

一,方便做標記

西瓜開花到授粉基本是30天,而這30天中會有不同的瓜開花授粉,所以為了標記哪個瓜先熟,哪個瓜後熟,就會用石頭做個標記,方便統計。

二,提高西瓜甜度

石頭白天吸熱快,晚上降溫快,而西瓜熱量越高,水分蒸發越快,其甜度就會越來越高,所以白天壓石頭可以提高西瓜的甜度。而晚上的石頭是涼的,會給西瓜帶來很大的溫差,溫差大的情況下西瓜的甜度也會提高很多。

三,防止西瓜被野生動物啄食

這個就是“投石驚鳥”的原理,一般有野生小動物去偷食西瓜的話,會觸碰到石頭,石頭掉地會有很大的動靜,而這些野生動物都是警惕性非常強的,一旦有風吹草動會立馬選擇逃跑,所以放置這個石頭是非常有意義的。

四,給西瓜做整形

這個是個人經驗之談,我買西瓜一般都是挑橢圓的西瓜,而且買了這麼多年西瓜總感覺特別圓的西瓜不是特別甜,而很多形狀不規則的橢圓西瓜卻是很甜,至於其中的道理我也是不得而知,我想西瓜壓石頭就是為了讓西瓜變成橢圓好賣吧。當然這都是個人理解,沒有什麼依據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石頭壓西瓜的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夠幫到您,記得在甘肅有一種瓜就叫“石頭瓜”不壓石頭的西瓜不是好西瓜,這是他們當地人給這個石頭瓜的一個定義。但我們這石頭壓瓜的老李已經很多年不種西瓜了,所以現在也很少能看見石頭壓西瓜的現象出現了。


一起種植


西瓜這個水果是在夏天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夏至過後,有的人幾乎每天都要消滅一兩個西瓜,作為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西瓜還是比較熟悉的,對於這個西瓜上放置石頭的做法,一般並不多見,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用處,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其實西瓜上放石頭只是為了做一個標記

看了很多網上的信息,大家都是眾說紛紜,各種猜測都有,其說辭倒是都有一些自己的道理,但是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的,作為我來說以前也不知道這是做什麼,後來經過觀察發現這個石頭只是作為標記使用的,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西瓜都會有陰面和陽面,陽面是長期接受陽光照射的一面,陰面就是緊貼土壤的那面,一般陽面看上去非常漂亮,而陰面確是黃色的,也沒有西瓜的花紋,一般賣相好的西瓜都很難看出陰陽面,因為這個是經過瓜農處理了的,重點來了,大家繼續看。



那麼,瓜農是怎麼處理西瓜陰陽面的?!

一般來說就是對西瓜的陰陽面倒一下,在保證瓜秧不受損傷的情況下,把西瓜的陰面和陽面互換,這個是一個繁瑣的工作,有的瓜農會自覺把西瓜做離地處理,相對多次翻瓜要省事的多。翻過的瓜不光好看,西瓜成熟也比較均勻。


對於圓形的話一般就是上面兩種處理方式,但是有一種形狀類似冬瓜的西瓜,是不好做離地處理的,瓜農也只能多次進行翻瓜,但是翻瓜後容易混亂,所以就想出了用石頭標記翻瓜次數的辦法,翻瓜一次的就在西瓜上放置一塊石頭,翻瓜兩次的就放置兩塊錢,一般來說這種西瓜翻瓜兩次就可以了,很少翻瓜三次。

大家是不是很驚奇,竟然是這個用途,是不是比較燒腦,其實像這種技巧在哪裡很多農業生產中都在用,記得以前玉米地裡施肥,怕第二天找不到原來的地方,會在已經施肥的銜接處放置一些石塊,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做一個標記。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我們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事情。

呂家姐夫


以前在新疆服役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去寧夏拉練,路過中寧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正式夏天7月份,看見黃河灘上當地的農民種了很多的西瓜,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在西瓜上邊有人居然放著石頭,當時我們的老班長也是一個寧夏人,就告訴我們他們寧夏的西瓜特別甜,這主要是依靠這些沙灘上的石子。

當時大家都還年輕,對於這些東西比較好奇,在火車上也比較無聊就跟老班長問為啥說他們寧夏長在沙礫上的西瓜特別甜,老班長告訴我們,因為石頭太陽一曬溫度上升的快,所以靠近石頭的地方的西瓜就糖分很高,吃到嘴裡非常甜。老班長還告訴我們,他們這裡最有名的西瓜就叫做沙礫瓜,顧名思義就是說西瓜因為生長在石頭上面,所以表面坑坑窪窪的不平,老班長說他們當地人買西瓜都買這種沙礫瓜,專門瞅這種表面坑坑窪窪的。

當時因為在火車上,大家也沒有機會一飽口福。後來退役之後回到了家鄉,有一次去弄的時候,因為要去青島,正好路過臨沂,看見了,臨沂那邊也有種西瓜的,但是奇怪的是西瓜上邊會放那種片石,當時車上很多人都看見了,都紛紛好奇這是為什麼,要在西瓜上面放石頭。後來一個在太原鋼廠上班的一位老師傅告訴我們這其中的原因,原來是寧夏的沙礫瓜現在越來越出名,常常供不應求,所以很多地區又出現了假的寧夏西瓜,也有一些人模仿寧夏沙礫瓜的原理,在種西瓜的時候,西瓜長的1/3大的時候,在西瓜上面開始放一塊片石,這樣主要是石頭吸收熱量快,能夠讓西瓜積累的糖分更多,吃起來西瓜更甜。

前兩年的時候去我們這裡馬王廟那邊玩兒,看見馬王廟那邊種西瓜的農戶有的在每個西瓜上也放一塊石頭,不過那個石頭已經不是片石,而是圓的,大大小小的都有,當時老張就在想同樣是一個問題,原本在沙礫上長大的西瓜,到了山東變成了西瓜上面放一塊片石,最後這個方法傳到了老張這邊就變成了西瓜,上邊隨便的放一兩塊石頭,這不就是變相的以訛傳訛嗎?現在想想這事情,真的挺讓人苦笑的。


老張談三農


農民種植西瓜在瓜上壓一塊石頭,讓一些沒有種過西瓜的人猜都猜不出來,這壓著的石頭是幹什麼用的,即便是上網上去查也難以查到它真正的用途,農大小時候家裡種西瓜,雖然沒有用石頭壓過瓜,那也是由於本地是平原,沒有石頭,但多會採用其它的方法在一些西瓜上放東西的。

西瓜上壓石頭錯誤的理解

一、壓瓜防曬論:有人說用石頭壓住西瓜,是害怕西瓜怕曬壞了,顏色變化了,賣不出好的商品價值來,但是細想一下,一塊石頭能遮擋住多少的陰涼?如果是真的怕曬變色了,何不採用其他的遮陽物呢?再又說回來,西瓜怎麼可能會怕曬呢?光照不足對於西瓜的含糖量是有影響的,所以說用石頭壓瓜防曬是錯誤的認識。

二、石頭壓瓜改變西瓜生長方向論:這一種說法更不靠譜,一塊小小的石頭怎麼就可能改變西瓜的生長方向呢?除非是用一塊大的石頭,但是那要增加多少的工作量,再說了改變西瓜的生長方向有什麼意義呢。在西瓜上面放一塊小石頭,對於西瓜的生長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所以,這種說法也是不明就裡的人猜測的,也是不正確的。


西瓜上面放塊石頭的真正作用

過去在農村種的西瓜,為了對西瓜做出一些生長標記,也就是說哪一批西瓜是要先成熟的,總會在西瓜上放上東西,有時候會放些雜草,或者是在西瓜旁邊插上一個小棍兒,抑或是在西瓜上放上小磚塊等,有了明顯的標誌,到了西瓜成熟時,就一目瞭然了。採收時也不需要再去分辨哪些瓜成熟,哪些沒有成熟,能夠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什麼會在西瓜上放石頭,而不是放其他的東西呢?通過種瓜的經驗才知道,在西瓜上放些雜草,但是風一吹雜草就會被颳走了。有時會放上土塊,但是遇到下雨後,土塊就會被雨水衝沒了。在西瓜的旁邊插上小棍,西瓜慢又會出現攀爬的現象,插的小棍也會很快就不明顯了。

在西瓜上放石頭,首先是當地有石頭資源,也就是說在西瓜上面放一塊石頭,既不會被雨水沖掉,又不能被風颳走,並且還一目瞭然。當這一批放著石頭的西瓜成熟後,採收的時候看著石頭就行了,然後把取下的石頭在放到下一批的西瓜上面,用於做標記。用石頭放在西瓜上做標記,也是多年來農民種瓜智慧的結晶。



現在看了農大的這麼一說,相信大家就明白了在西瓜上面放一塊石頭的作用了,那就是用來做標記使用的,沒有其他作用。你對西瓜上放石頭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農大知事


我的農村老家就被譽為是西瓜之鄉,在我們這裡種植的西瓜品種非常多,每年到了7月初或者是中旬的時就是西瓜上市的時間,我還記得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舉行西瓜豐收節,也就是說看看誰種的西瓜結的最大。



如果誰家種出來的西瓜最大就會給誰一定的豐厚獎勵,一般都是獎勵化肥之類的,畢竟我們農民最需要的就是用化肥種地,想想去年的那個最大的西瓜有40斤重,雖然這種西瓜非常大,但是極其不易保存因此建議最好在摘掉的一個星期之內吃掉它,因為大的西瓜裡面大部分都是空的或者是有縫隙,所以如果不及時吃掉會很容易出現變質。


雖然看著西瓜種植非常簡單,但是也需要一定的經驗和種植西瓜的技術,比如問題中出現的一個常見的話題“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會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其實這樣做是有很大用途的,有的地方壓的是石頭,也有的地方壓的是草類或者是麥秸杆,那麼今天我就來講一講為什麼會這麼做。

“西瓜都有哪些常見品種以及種植的注意事項”

現在在農村種植最多而且又最常見的有三個品種分別是“黑美人”“黑無籽”“龍捲風”這三個目前是在市面上最常見到的,現在種植西瓜幾乎都是要種嫁接苗,也就是說把西瓜幼苗的芽嫁接到“葫蘆苗”或者是“南瓜苗”和“冬瓜苗”上。



主要是因為這三種植物的根系發達粗壯且不容易生病蟲害,而且還能達到高產的效果,因此現在種植的西瓜幾乎都是嫁接苗培育的,雖然這種嫁接苗結出來的西瓜吃起來口感有些變化,但是整體來說還是非常甜的,西瓜的味道還是有的。


在種植西瓜的時候值得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其種植的密度,一般來說我們種植都是5到8釐米的距離,因為前期如果種植的密度太小的話,後期會很容易影響其苗的正常生長,甚至造成產量低等因素。

“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或者是壓上麥秸杆呢以及這樣做有什麼用途呢”

想必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也都見過西瓜地裡結出來的西瓜,尤其是即將成熟的西瓜上面都會覆蓋著一些乾草或者是石塊,其實這樣做主要有兩種作用。



第一主要是為了能夠讓西瓜固定成型,相信很多瓜農都知道甚至也有些苦惱,因為很多結出來的西瓜形態都是各種各樣,甚至有些長的變了形,因此瓜農憑藉著多年的種瓜經驗,於是就找一些石頭放在西瓜的上面,這樣一來西瓜在一定的壓力下就不容易長成不同的形狀影響銷售了。


第二種就是為了能夠給西瓜進行遮擋陽光,要知道如果西瓜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那麼瓜皮的顏色就會有綠色變成淡黃色,從而在銷售的時候人們看到這樣的西瓜就會在視覺上覺得不好,因此放一些石頭在上面可以防止西瓜被陽光暴曬。

綜上所述:

西瓜上面放石頭都是有其原因的,畢竟放些東西在西瓜的上面主要就是為了讓西瓜長的更好。


紀錄鄉土


我們這裡種西瓜的不多,我們當地吃的西瓜,大都是東北瓜或者寧夏瓜。在我們這裡只有一個鄉鎮有種瓜的瓜農,每年夏天,西瓜成熟以後,瓜農們開著手扶拖拉機,拉著西瓜到城區的各個鄉鎮去賣西瓜。不過,本地瓜時間很短,要不了幾天就過時了。而且可能是由於土壤的問題,我們當地的西瓜長的個頭都比較小,口感倒還可以,又脆又甜,只是吃不了幾天,本地西瓜就結束了。所以我們當地人吃的更多的還是外地瓜。


在我小的時候,記得我們村裡有個果業隊,果業隊好像種過那麼一兩年西瓜,我之所以記得我們村曾經種過西瓜,是因為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過去村裡的農民們還都沒有電視機,大人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放映隊到村裡放電影。我記得那天晚上我們村有放映隊來,村裡的大人孩子都到大院裡看電影去了,果業隊的人也去了大院看電影,沒有人留下來看西瓜。電影散場之前,我兩個弟弟跑到西瓜地裡,倆人抬回了一個西瓜,被老爹大罵了一頓。這事過去了多少年,我依然記得非常清晰。


後來這事,老爹跟果業隊的人說了起來,說兩個弟弟不懂事,到果業隊的瓜地裡摘了一個西瓜回家,只不過那個西瓜還是個生瓜,根本沒法吃。果業隊的人告訴我老爹說,凡是成熟的西瓜,他們都做了記號。每個西瓜什麼時間坐果,什麼時間成熟,他們都用石頭做了標記,而且根據石頭的大小,可以知道先後成熟的日期。這樣等到摘瓜的時候,可以按照順序直接去摘就行了。只要是沒有標記的西瓜,就證明還不到成熟的時候。

用石頭給西瓜做標記,就像我給葫蘆做標記一樣。只不過我用的不是石頭,而是布條。我把布條分別寫上數字,按照結葫蘆的順序排列起來,在每個葫蘆的藤上繫上一根布條,等到秋天的時候,我可以根據每個葫蘆的標記號,判定葫蘆的成熟日期。還有,如果少了葫蘆,不管少了哪個,我也都會知道,因為有排列號。我想把石頭放西瓜上,應該也是這個意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