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祕密

1976年,餘秀華出生於湖北省一個小村鎮。由於出生時缺氧,造成她大腦癱瘓、行動不便,終身與疾病為伍。命途多舛,餘秀華高中畢業後便賦閒在家,年僅19歲就被家人安排結婚,踏入不幸福的婚姻牢籠。地處偏遠、身體殘疾、學歷平凡、婚姻不幸,這個世界的好運好像都與餘秀華的人生擦肩而過。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有人說,平凡低微連生存問題都要擔心的人不配擁有夢想。可餘秀華接下來的人生卻想要告訴我們:不論高低貴賤,敢想敢做的人都有機會實現夢想。


從餘秀華33歲正式開始持續創作詩歌到現在她已經持續創作了2000多首詩了。這期間她獲得過農民文學獎、入圍過中國作家榜年度作者,也出版了一系列散文集、詩集。沒有人再哀嘆她曾經的悲慘,餘秀華的才華與努力讓人們看到她命運的華麗轉身。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她為什麼她的詩歌可以如此出名而有人的卻無人問津,餘秀華說:“因為我勤奮,我一直在寫詩。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的確,哪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些耀眼的成就背後都是無數看起來不起眼的行動堆積而來的。每個平凡的普通人可能都擁有夢想,我們該如何通過可續有效的行動方法來加速實現我們的夢想呢?


《刻意練習》這本書提供的答案是:刻意練習這種方法針對每一個有夢想的人。不論你想成為畫家、程序員、音樂家還是作家,只要你不甘於現狀,只要你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只要你不願意向命運低頭,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做出改變。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刻意練習》這本書由安德森·埃裡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合著。其中,安德森·埃裡克森博士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著名的“刻意練習”法則的提出者。安德森·埃裡克森博士一直專注於研究音樂、體育、象棋、醫療、軍事等領域中的傑出人才如何取得成功的案例,並且探究“刻意練習”法則在這些傑出人物身上所起到的作用。羅伯特·普爾博士則是著名的科學、醫學作家,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科學寫作,同時也是著名科學出版物《科學》、《自然》的編輯與作者。


《刻意練習》這本書告訴我們以往為人所知的“一萬小時定律”有其缺陷,學習質量決不能僅僅靠量的堆積取勝。真正的高效學習需要我們找到好導師,制定合理的目標,得到及時的練習反饋,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等等。可貴的是,刻意練習不僅適合學習領域,更適用於一切擁有夢想、想要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的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普通人如何利用刻意練習的方法得到躍遷。


好的導師,是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


《刻意練習》這本書認為任何僅憑自身力量的練習,不僅會使得練習本身更艱難,而且效果也往往差強人意。因此,我們學習時最好找一位在相關領域有成就的導師,這樣我們不僅能得到有效的指導,而且會收到寶貴的實踐反饋。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好的導師猶如一盞明燈


《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作者黃徵宇曾是個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


他畢業於著名的斯坦福大學,是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白宮學者、哈佛大學校友面試官、宇沃資本美國董事長。擁有這麼多頭銜的他2013年在事業上遇到了極大打擊,他的合夥人一起把他排除在公司之外。這件事迫使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並開啟終身學習之路。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這之後他花整整一年的時間向世界頂尖大師學習健康、情緒、思維、關係、事業、財富這六項大學不曾教授我們的重要事物。例如,他跟著好萊塢巨星、前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學習健身,12周高強度的訓練之後他的身體素質達到了專業運動員的水平。


對於一個自學的普通人來說,想要學會這六項財富至少要花三到五年的時間,但是向好的導師學習往往能讓我們的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導師,我們一定要學會向有結果的人學習,從他們身上汲取人生智慧。即使我們沒有機會找到一位人生導師,我們也可以踐行“目標人物法”,找出所有我們想學習的人身上的硬本領,單個擊破,努力朝這些厲害的目標人物靠近。


專注與投入,就是生活的一劑定心丸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是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論提出者。心流理論認為,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某件事,達到忘我的程度,並因此而獲得內心的秩序與安寧時,他就會獲得一種極大的滿足感,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狀態。“心流”理論給了我們有關幸福的啟示,也告訴我們專注做事能夠帶給我們極高的價值感、成就感。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專注達到心流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曾有過這樣的價值觀點:一個人的注意力>時間>金錢。一般人會認為金錢是最重要的,而厲害的人都把精力放在集中注意力上,因為只有你把注意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才會在那個領域取得長足的發展。李笑來是國內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暢銷書作家,基金定投踐行者。在指數基金定投領域,最忌諱的就是隨意買進買出,真正的定投高手都是看準一隻成長型指數後進行長期投資,這個長期甚至可以長達幾十年,最為考驗一個投資者的專注力。


保持動機,為夢想發動機加油續航


《刻意練習》認為我們學習的最深層動機是所有有目的的練習或者刻意練習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意志力根本不靠譜。幾乎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證明,我們的意志力是恆定的。因為在有些時候我們發現可以狠逼自己一把,而有些時候我們覺得無以為繼。與意志力相比,動機更能幫助我們繼續前進的腳步。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保持良好動機


川菜廚師、《魚翅與花椒》的作者伏霞是一位英國人,她年輕時曾作為研究學者去到中國四川做中國文化課題研究,然而伏霞從小到大最熱愛的事情就是下廚。但是從童年一路走到成年,她都按部就班地認真學習、找工作、做研究,沒有機會也無暇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直到她來到中國的四川,她決心走出以前的人生桎梏,走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到當地學校學習正宗川菜的做法。正是這種對自身熱愛的追隨使得伏霞成為一個最瞭解四川菜的外國廚師、一個最瞭解中國菜的異國作家,而不是延續著能夠堅持卻了無生趣的辦公室生活。


成為高手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讓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高手的秘密

川菜廚師伏霞·鄧洛普


堅持那些不喜歡的事情的確令人佩服,但是能夠遵循熱愛去探索喜歡的領域何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結語


我們的人生背景就好比我們拿到的底牌,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而有的人拿著一手爛牌不知道如何繼續。但幸運的是,《刻意練習》告訴我們,普通人通過刻意練習也有從新手練就成大師的機會。


人生之路迷茫,一位有成果的導師就如同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繼續前行;對待事物的專注與投入就如同一顆定心丸,讓我們體會到沉浸其中的成績感;保持對我們所做之事的動機就像給人生的發動機加滿了油,一路助力我們在熱愛的領域昂揚前行。


每一個普通的人都配擁有夢想,每一個願意努力並刻意練習的人也都有機會實現他們燦爛的人生夢想。刻意練習,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可以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