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史”到現在還沒修完?

髮廊旋風九天雷震子


中國有個習慣,後朝修前朝歷史,二十四史中的每一部都耗時良久、耗資巨大,清史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修訂清史還有一些其他二十四史沒有的困難,所以耗時巨久,至今還沒有真正修訂完畢。

〈清史稿〉

修訂清史的困難

一、改文言文為白話文

之前的二十四史全部都是文言文,這與當時的文化有關,古時的書都是用文言文書寫,所以用文言文寫書在平常不過了。

而當代棄文言文,使用白話文,讓現在的文人寫一部史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清史的修訂是使用白話文,用白話文寫一部史書,需要數百萬個漢字,漢字數量是以前一部史書的十倍。所以,清史的修訂要難一些。

二、時局動盪影響效率

清史最早是在民國開始修訂的,而當時時局動盪,人心不定,人們自然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修史的工作當中去。

〈民國老照片〉

而且時局動盪,很多史料都無法有效快速的查詢,所以要影響修史效率。

三、習慣了白話文的文人修史困難

現在的文人習慣了使用白話文,不光寫文言文費力,讀文言文也相對費力。

清朝的史料都是用文言文記載的,而且很多都是蒙文,所以現在文人首先要將清朝的文言文史料翻譯成白話文,在進行編史,這也大大的影響了修史的效率。

〈文言文〉

結語

清史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是新時代所修的史書,他與其他的二十四史註定了不同,清史稿由於年代的因素,早期有很多錯誤,如地名、人名等,因此於2002年進行重修,到目前也快修訂完畢了,清史稿也會完成蛻變,由稿變成書,期待清史早日展現到我們的面前。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我講幾個國家清史修纂過程中的事情吧,來源是《百年清史纂修史》,作者劉海峰是廈大的博士,參與了國家清史的一些工作。

一、閻崇年事件:

在05-07年左右,國家清史項目讓閻崇年主持太祖太宗朝人物修纂,結果當時閻崇年忙於百家講壇等事情,交上去的稿子水平一般,而且有一些直接抄《清史稿》和《清史列傳》。結果折騰半天,沒辦法,只好換項目負責人。這件事使得導致撥款部門給相關經費時由原來的直接全給變成了先給一半,另一半……以後再說…… (書中為了把這件事與08年閻崇年被打事件區分,把被打事件稱為“無錫事件”)

二、為什麼這書至今還沒出:

除了個別像閻先生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學者是……太努力了。

1、餘步雲生年本來是未知的。有位先生,為了查餘步雲的生年,從國家檔案查到地方誌,最後終於查到了,是乾隆39年,但是前前後後花了三個月,也就是為了一句“生於乾隆三十九年”而花了三個月時間。有意義嗎?當然有,但是這樣一來,太費時間,自然會拖。

2、內部爭執,比如編寫者和審查者觀點不同,互不相讓,時間也會拖。

3、字數太多,越寫越多:

(1)議政王大臣有多少人?剛開始修的時候,覺得就十來個,結果越查越多,最後查到200多人,當然都得記,記的人多了,花的時間當然會多。

(2)恐怖的《藝文志》。《藝文志》是山東大學杜澤遜先生負責的,按規矩當然應該儘量記載完整,但是清代人寫的書實在太多,最後單單書目目錄就有幾十萬字(也可能是上百萬字?書不在身邊記不清了),這個……沒辦法啊,該修還得修啊。(評論中 @張鴻鳴 指出:“藝文志不多,受篇幅限制只收了兩萬多條。作為附屬工程的《清人著述總目》有22萬3千條。”)

(3)我把這本《修纂史》裡的內容給別人看,有個朋友上過謝景芳先生的課,他談到謝先生吐槽說,本來國家《清史》要求寫白話文,但是內容一詳盡就會超字數,為了不超字數只好壓縮,結果白話文被壓縮得像文言文……這個不斷壓縮字數的過程,當然也會花時間。

三,累死的學者

書裡特別提到幾位在修纂期間去世的學者,其中有的就是累死的。

比如天文學家席澤宗院士,為了修纂國家《清史》的天文部分,勞心勞力,最後突發腦血

1.清史編纂問題的由來實際上,說句不大好聽的話,直到今天,清朝歷史仍然沒有一個足夠權威的敘事體系。

2.清史編纂由於歷史原因出現了多次中斷

3.清史編纂工程量巨大



SVIP至尊版


史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一個朝代滅亡一百年後才由下一個朝代為其修史。畢竟一百年的時間許多當初需要隱晦的事情也可以公佈了,許多資料也都可以公開了。

清朝是1911年滅亡的,按理說應該是2011年左右修史。但現在政府對這件事很重視,實際在2000年後就開始立項了。現在也出來了不少成果,但真想要完稿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現在的《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由北洋政府主持修訂的,可說是清史的一個草稿。但是當時許多事情沒有蓋棺定論,許多人物的評價也存在著爭議,所以不能稱為正史。


物質文化史


新朝代為舊朝代編撰官方正史,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慣例。那麼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為何沒有一部所謂的官方正史呢?《清史稿》又算什麼呢?

1914年,自認為天下初定的袁大總統認為為前朝修史的時候到了,大總統振臂一呼,手舞足蹈者有之,執筆討伐者有之,最後還是搭了個以滿清遺老為主的草臺班子,前東三省大都督趙爾饌就成了領頭的班主。

雖然大清已經滅亡,但編者主要為前清舊臣,從史學角度分析,這部書的史學立場就大大的有問題,對大清的豐功偉績瘋狂鼓譟,對無能腐敗,割地賠款輕描淡寫,對重要歷史事件肆意篡改,滿滿的“大清主旋律風”。

此外,由於參與編纂者變動頻繁,無統管理,各自為政,完稿後又沒有認真校對,於是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人名,地名,年月錯誤不計其數,連負責人趙爾饌在該史發刊的時候只能用“該刊謹做史稿披露”的話當做遮羞布。

此後蔣先生也曾動過重修清史的念頭,無奈戰事吃緊,經濟凋敝,就此擱置。

2002年,國家撥付巨資重新編纂清史,然受作者水平問題,語言上採取了白話文,整個行文格式上自然與《清史稿》存在巨大差距,這就形成了文白結合的怪胎。但勝在立場中正,內容翔實。目前基本定稿,但由於行文格式,內容架構完全脫離了前二十四史的的“本紀,志,表,列傳”,感覺更像一部章回體小說,難以與二十四史相提並論。





慵懶的二傻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說到清史,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就是《清史稿》,但又好奇,為什麼這部史書的名字與二十四史不一樣呢?比如《宋史》、《明史》,而《清史稿》聽上去卻是一部沒完成的“稿件”。

事實上,《清史稿》確實就是一部未定稿。

民國初年的時候,由北洋政府設立了清史館進行“清史”的編修工作,用了14年時間才初步完成。由於當時的時局不穩定,於是主編趙爾巽決定以《清史稿》的名字進行刊發,並且還特別指出,《清史稿》屬於史稿,並非成書。

另外,《清史稿》的原編纂者帶有較深的個人思想,在編寫的時候非常明顯地站在了清朝那一邊,比如清末那段時間發生的革命活動,在《清史稿》裡記載非常少,有些甚至沒有記載進去,讓人讀完都還不知道清政府是怎麼被推翻的。

而且《清史稿》在完稿後並沒有進行仔細的核對改正,導致錯誤很多,有些人名、地點都搞錯,有些事件的時間也被弄錯。於是,重修”清史“就非常有必要了。

2002年8月份,編纂清史的工作全面啟動,這項大工程計劃要耗時十年,但由於清朝需要整理的歷史資料太多,而且很多內容都是用滿文記載的,所以不僅要蒐集內容,還要進行翻譯核對,因此工作量非常巨大。

新修《清史》與以往的史書有個非常大的改變,那就是不再使用文言文,而是使用大家都能讀懂的”白話文“。這樣也就導致了《清史》的文字量很多,整部清史的主體工程字數就已經超過了3500萬字,幾乎接近二十四史字數的總和了。巨大的文字量也給編纂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史書的編纂並不是一次成型的,需要經過多次審核,最後才能定稿。

《清史》編纂從2002年至今,整個工程也在正常推進,去年新修《清史》進入稿件通讀階段,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廣大的歷史愛好者們見面了。

結束語

在歷史上,國家修史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明朝朱元璋下令修元史,當時以《元實錄》為參考,所以編纂速度非常快,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清朝順治皇帝下令修明史,一直到乾隆四年才完成,整整用了九十四年時間!

清朝歷史比較特殊,是一個從封建時代跨入現代的轉折朝代,而且清朝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往很頻繁,在國外許多國家的歷史檔案館裡都存有大量的資料,這些歷史資料也是用於研究清朝歷史的重要文獻。

綜上所述,《清史》的編修是一項大工程,我也非常期待這部”白話文“史書。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國三年(1914年),清史館設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1]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將《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注 1]或“二十六史”。

編撰過程

民國三年(1914年),經國務院呈文,大總統袁世凱設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鑑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王大鈞撰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王樹楠撰咸豐、同治朝大臣傳。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宗教志〉後未被採用)。張採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徵榷卷。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藍鈺撰〈地理志〉江西一卷。袁嘉穀撰〈地理志〉雲南一卷。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鹹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孤膽騎俠


官修史是一件很好大的工程,清朝修明史用了三代皇帝,上百年時間。考慮到清末各種戰亂、民國、抗日、解放戰爭等客觀條件,官修清史沒完工很正常。重視程度可是相當重視了,01年立項,江、朱、李、胡四大常委決策開搞,12年基本定稿送審。截止到16年投資已經到12億多了,不能算不重視



講故事的福魔康


眾所周知,二十四史中是不包括《清史稿》的,當然,也有“二十五史”的說法,這個說法中就包含了《清史稿》了。

自《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到《明史》都是完整的史書,而唯有“清史稿”以稿本為稱呼,可以知道,實際是與二十四史有區別的,甚至可以說不太完善的項目。

清史稿修於民國年間,是以清末民初的大家趙爾巽為首,組織一大批有學問之人編纂而成的,當時趙爾巽任清史館總裁,趙爾巽去世之後由柯劭忞接管。

可惜,一方面與之前的朝代設立一個國史館,由總裁官統一指揮,共同整理編纂不同,民國時期的很多學者都是在家修的,組織較為散漫,且眾人水平參差不齊;而另一方面,適逢民國初年社會動盪,軍閥混戰,經費難以維持,所以清史的編纂歷經了一波三折,最終只完成了清史稿的編纂。

清史沒有修完,一直成為中國人的遺憾。加之上世紀60年代,臺灣為於大陸爭正統,組織學者編纂了《清史》,更加使得大陸修《清史》迫在眉睫。

200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的倡導下,中共中央批准了關於纂修清史的報告,由清史學界的大家戴逸先生出任首席專家,啟動國家清史編纂工程,繼民國清史稿之後,編纂一部真正的斷代史。

我們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應用於學術研究之中,已然改變了此前用手書寫的局面,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因此,速度也應大範圍的提升,那麼,為什麼“清史”編纂工作至今已經將近20年了,仍然沒有面世?實際上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是一個大項目,涉及方面眾多。

與以往朝代修斷代史不同,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涵蓋面眾多,既包括主幹工作,即清史的纂修,也包括對清史檔案資料的整理、翻譯和出版工作。僅下面這套《清代詩文集彙編》,便需要一面牆的書架來擺放!

另外,伴隨著清史的編纂,相關清史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的開展。因此,這並非一個單方面的工作,而是各種工作交叉進行,齊頭並進,如此一來,國家清史編纂工程便需要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完成。

第二,在質量與速度之間,質量優先。

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清史的面世,因此也無法評價它的質量優劣。但在清史纂修過程中,集結了耕耘在清史領域的大家共同完成,且具備大量的檔案資料支撐,而且保存下來的清史檔案十分豐富,單純梳理檔案都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清史的纂修是個細活,為了保證清史編纂的質量,就不能太過於苛責速度。

當然,自白話文運動以來,我們今天的習慣用法肯定是以白話文為主,所以今天清史的出現,定然是與前面諸多朝代的風格不一樣的,至於最終這部清史更容易為學界、世人所接受,還要等清史面世之後再進行衡量。

第三,清史編纂項目已接近尾聲。

實際上,因眾學者水平不一,所承擔的各個部分難易程度不同,加之編纂過程中的不統一性,因此,清史編纂還是歷經了很長時間。

編纂是其一,審訂刊印同樣是一個大工程,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送來的稿子,需要有一個審閱和修改的過程,這也是為保證清史纂修質量的最後一道工序。

如今的清史編纂已經到達了審閱修改的程度,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一部全新的完整的清史將會面世,我們共同期待吧。


史海爛柯人


竊以為,《清史》比以往的各朝歷史內容都龐大,這是必然的。古人修史,三五字就能準確的表達幾句話的意思,如果現在用白話文來修《清史》,那需要幾本書才能準確表達?

今日修《清史》還應以《清實錄》為藍本,,參春秋筆法,用文言文修訂《清史稿》。


史海漫遊


這個事是真的嗎,如果說是真的那就不難明白了,畢竟編史書是很累的活,誰現在那些專家又有幾個潛心學術的呢,什麼于丹,易中天不都是把古書講解嗎,這在於他們就是學術了,寫史書你需要看遍清朝的所有歷史文集,包括野史記載,之後還要用客觀角度去寫,一百多年啊,如果按照編年體還好些,如果使用紀傳體,那可費事了,其實有時我就想古代都會出現鴻儒大家提出自己的學術理論供人們學習,而現在呢,偏解部作品就能出去做研究,多可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