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史”到現在還沒修完?

髮廊旋風九天雷震子


這個怎麼講。

其實從2004年起國家已經啟動了修訂清史的工作。從那時候算起,直到今年已經16年了。

正常來講,清史的修訂應該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一直到宣統皇帝遜位。共計十二位皇帝,296年的歷史。有的人可能會說,已經修了十六年了,怎麼著應該都修出來了。

其實,修史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十六年在歷朝歷代的修史中也算不得什麼。修史的嚴肅性和複雜性,不是我們讀幾本明朝那些事兒,聽一段易中天品三國,能拽兩句古文就能搞定的。這就好比,我們現在有些同志看電影,評價演員演技動不動語帶嘲諷(有些也確實太爛),真讓我們上去演機位都找不準,保不齊拍個激情戲,動作都做不出來(有那身體,也沒有這個心)

在我看來,時至今日,仍舊沒有修出來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是要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尋覓歷史的真相。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科技進步,電腦遍地,找些資料不是信守拈來的事情。

其實不然,以清史稿為例,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大約在八百萬字。這還不包括記載清史的民間札記和非官方野史。這些資料對於寫作清史都是寶貴資料。真的進行比對,甄別,遠非我們想的找幾個學生抄抄資料能搞得定的。

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字裡行間,需要史學家謹慎分析,合理推導。這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事關文化傳承的大事。

歷朝歷代的史書修訂,都是集全國的學術尖子來編撰的。以目前的中國來講,能夠達到修史水平的研究員數量不會太多,再加上幾個史學大牛的坐鎮,字字句句都要經得起推敲。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二是,大清有中華未有千年之變局,史書的歷史觀更為宏大,所需寫的更加廣。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還有辛丑條約。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等。

清朝所經歷的與外國勢力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碰撞,還有國內自身意識形態領域的深刻變革,這就註定了這部史書,絕不是世家將相之家譜,而是深刻反應有清一朝社會風貌,科技成果、文化成就等方方面面情況的正史。

它要做的不是歷史普及讀物,而是傳之後世的文化瑰寶。

三是,慢工出細活,這事兒急不得。

史書修訂是嚴肅的,甚至很無聊,修訂期也比較漫長。例如明史足足修了94年,現在看來,質量頗高。我一直覺得,修史就跟大姑娘入洞房,頭一回的事兒急不得。應該給修訂者足夠的時間,以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去奠定一部史的基調,不能因為我們個人自身對於時間的感受,而去要求修史者,這不是一個學術研究的立場。

總之,讓我們耐心等待,靜候清史吧。



曉生依夢


史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一個朝代滅亡一百年後才由下一個朝代為其修史。畢竟一百年的時間許多當初需要隱晦的事情也可以公佈了,許多資料也都可以公開了。

清朝是1911年滅亡的,按理說應該是2011年左右修史。但現在政府對這件事很重視,實際在2000年後就開始立項了。現在也出來了不少成果,但真想要完稿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現在的《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由北洋政府主持修訂的,可說是清史的一個草稿。但是當時許多事情沒有蓋棺定論,許多人物的評價也存在著爭議,所以不能稱為正史。


物質文化史


2016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發佈消息稱《清史》初稿完成,現在正在進行審改整合——整合了4年都沒有完成?

清史編修過程:

1、建國後,董必武曾向中央提出重修清史;

2、1959年,周恩來委託吳晗制定清史編纂方案,後被叫停;

3、1963年,毛澤東邀請范文瀾等討論清史編纂問題;

4、1965年,中央決定要去中宣部編修清史,中宣部成立由郭影秋、尹達、關山復、劉大年、佟冬、劉導生、戴逸等7人組成清史編纂委員會,並在中國人民大學籌備成立清史研究所,後被擱淺;

5、文革後,周恩來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轉發建議修清史的信,後被擱置;

6、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呼籲國家編修清史;

7、2002年8月,國務院作出清史編纂工程決定,12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戴逸為主任。

8、2012年,全書95%稿件到位;

9、2016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稱清史初稿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後期的審改整合。

2020年,清史依然難產。原因很可能如同海外歷史學家余英時所認為的一樣:

當代中國沒有足夠水準的清史專家,無法變出一部高水準的大型史書。

“一個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萬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誰能卒讀?中國有歷史以來花錢最多、宣傳最厲害的修史工程,形成幾千萬字的鉅著,如果以後既改不了,又讀不了,怎麼收場?”

清史目錄

以下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稿2005年公佈的清史編纂目錄:

(第六稿 共92卷)

通 紀(共八卷)

第一卷 滿族興起和清朝建立(1583-1643年)

共61年

第二卷 清朝入關、平定南中國(1644-1683年)

共40年

第三卷 康熙之治和雍正改革(1684-1735年)

共52年

第四卷 乾隆統一全中國(1736-1795年)

共60年

第五卷 清朝中衰(1796-1839年)

共44年

第六卷 外國武裝侵略和國內農民戰爭(1840-1864年)

共25年

第七卷 清朝自強運動及其失敗(1865-1895年)

共31年

第八卷 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1896-1912年)

共17年

典 志(共三十九卷三十五志)

第九卷 天文曆法志

第十卷 地理志

第十一卷 生態環境志

第十二卷 人口志

第十三、十四卷 民族誌

第十五卷 職官志

第十六卷 法律志

第十七卷 八旗志

第十八、十九卷 兵志

第二十卷 邊政志

第二十一卷 澳門、香港志

第二十二、二十三卷 邦交志

第二十四卷 華僑志

第二十五卷 農業志

第二十六卷 手工業志

第二十七卷 商業志

第二十八卷 對外貿易志

第二十九卷 近代實業交通志(附驛遞)

第三十卷 財政志

第三十一卷 漕運、鹽政、錢法志(附金融)

第三十二卷 宗族志(附保甲)

第三十三、三十四卷 宗教志

第三十五卷 會黨教門志

第三十六卷 禮俗志

第三十七卷 教育志

第三十八卷 災賑志

第三十九卷 思想文化志

第四十卷 學術志

第四十一卷 西學志

第四十二卷 詩文、小說志

第四十三卷 戲曲、書畫志

第四十四卷 科學技術志

第四十五卷 水利志

第四十六卷 建築志(含宮殿、園林、民居等)

第四十七卷 醫藥衛生志

傳 記(共二十二卷)

第四十八卷 入關前人物約80人

第四十九卷 順治、康熙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卷 康熙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一卷 康熙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二卷 雍正、乾隆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三卷 乾隆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四卷 乾隆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五卷 嘉慶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六卷 嘉慶朝、道光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七卷 道光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八卷 咸豐朝人物約100人

第五十九卷 同治朝人物約100人

第六十卷 光緒朝人物約100人

第六十一卷 光緒朝人物約100人

第六十二卷 光緒、宣統朝人物約100人

第六十三卷 學術約250人

第六十四卷 文苑、藝術(包括書畫家、演員)約250人

第六十五卷 忠烈、孝義、循吏約200人

第六十六卷 工商、科技約200人

第六十七卷 少數民族、宗教、華僑約200人

第六十八卷 農民領袖、革命黨人、婦女約250人

第六十九卷 遺民一(明清之際)、遺民二(清、民國之際)、外籍人士約250人

史 表(共十三卷 二十九表)

第七十、七十一卷 史事表

第七十二卷 清帝世系表 皇子表 皇女表

第七十三卷 諸臣封爵表 藩部封爵表 四大活佛表

第七十四卷 議政王大臣表 大學士表 軍機大臣表

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表 清末內閣表

第七十五卷 部院大臣表

第七十六卷 總督表 巡撫表 將軍都統駐防大臣表

第七十七卷 提督表 布政使表 按察使表 學政表

第七十八卷 中外約章表

第七十九卷 冊封使表 駐外使節表 外國駐華使節表

第八十卷 歷科進士表

第八十一卷 書院學校表 清季報刊表

第八十二卷 文禍表 教案表

圖 錄(共十卷)

第八十三卷 輿地(疆域、山川、京師、直省等)

第八十四卷 生產(耕織、井鹽、瓷器、農事、棉花、製茶、

放牧、水利、治河、晚清工業)

第八十五卷 商貿 外貿

第八十六卷 典儀(與政治制度禮制相關的畫圖,如祭孔、祭農、祭天、藉田、大婚、巡幸、木蘭秋獮、萬壽等)

第八十七卷 軍事(作戰、佈防、軍器、操練等)

第八十八卷 民俗(行業、民族節令等)

第八十九卷 建築(宮殿、園林、陵寢、城鎮、王府、民居、名勝等)

第九十卷 藝術(書畫碑刻、服飾器皿、工藝品、戲曲等)

第九十一卷 宗教

第九十二卷 肖像(畫像、照片)

(以上共92卷,每卷約35萬字,總計約3220萬字。)


歷史哨聲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講幾個國家清史修纂過程中的事情吧,來源是《百年清史纂修史》,作者劉海峰是廈大的博士,參與了國家清史的一些工作。

一、閻崇年事件:

在05-07年左右,國家清史項目讓閻崇年主持太祖太宗朝人物修纂,結果當時閻崇年忙於百家講壇等事情,交上去的稿子水平一般,而且有一些直接抄《清史稿》和《清史列傳》。結果折騰半天,沒辦法,只好換項目負責人。這件事使得導致撥款部門給相關經費時由原來的直接全給變成了先給一半,另一半……以後再說…… (書中為了把這件事與08年閻崇年被打事件區分,把被打事件稱為“無錫事件”)

二、為什麼這書至今還沒出:

除了個別像閻先生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學者是……太努力了。

1、餘步雲生年本來是未知的。有位先生,為了查餘步雲的生年,從國家檔案查到地方誌,最後終於查到了,是乾隆39年,但是前前後後花了三個月,也就是為了一句“生於乾隆三十九年”而花了三個月時間。有意義嗎?當然有,但是這樣一來,太費時間,自然會拖。

2、內部爭執,比如編寫者和審查者觀點不同,互不相讓,時間也會拖。

3、字數太多,越寫越多:

(1)議政王大臣有多少人?剛開始修的時候,覺得就十來個,結果越查越多,最後查到200多人,當然都得記,記的人多了,花的時間當然會多。

(2)恐怖的《藝文志》。《藝文志》是山東大學杜澤遜先生負責的,按規矩當然應該儘量記載完整,但是清代人寫的書實在太多,最後單單書目目錄就有幾十萬字(也可能是上百萬字?書不在身邊記不清了),這個……沒辦法啊,該修還得修啊。(評論中 @張鴻鳴 指出:“藝文志不多,受篇幅限制只收了兩萬多條。作為附屬工程的《清人著述總目》有22萬3千條。”)

(3)我把這本《修纂史》裡的內容給別人看,有個朋友上過謝景芳先生的課,他談到謝先生吐槽說,本來國家《清史》要求寫白話文,但是內容一詳盡就會超字數,為了不超字數只好壓縮,結果白話文被壓縮得像文言文……這個不斷壓縮字數的過程,當然也會花時間。

三,累死的學者

書裡特別提到幾位在修纂期間去世的學者,其中有的就是累死的。

比如天文學家席澤宗院士,為了修纂國家《清史》的天文部分,勞心勞力,最後突發腦血

1.清史編纂問題的由來實際上,說句不大好聽的話,直到今天,清朝歷史仍然沒有一個足夠權威的敘事體系。

2.清史編纂由於歷史原因出現了多次中斷

3.清史編纂工程量巨大



SVIP至尊版


新朝代為舊朝代編撰官方正史,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慣例。那麼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為何沒有一部所謂的官方正史呢?《清史稿》又算什麼呢?

1914年,自認為天下初定的袁大總統認為為前朝修史的時候到了,大總統振臂一呼,手舞足蹈者有之,執筆討伐者有之,最後還是搭了個以滿清遺老為主的草臺班子,前東三省大都督趙爾饌就成了領頭的班主。

雖然大清已經滅亡,但編者主要為前清舊臣,從史學角度分析,這部書的史學立場就大大的有問題,對大清的豐功偉績瘋狂鼓譟,對無能腐敗,割地賠款輕描淡寫,對重要歷史事件肆意篡改,滿滿的“大清主旋律風”。

此外,由於參與編纂者變動頻繁,無統管理,各自為政,完稿後又沒有認真校對,於是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人名,地名,年月錯誤不計其數,連負責人趙爾饌在該史發刊的時候只能用“該刊謹做史稿披露”的話當做遮羞布。

此後蔣先生也曾動過重修清史的念頭,無奈戰事吃緊,經濟凋敝,就此擱置。

2002年,國家撥付巨資重新編纂清史,然受作者水平問題,語言上採取了白話文,整個行文格式上自然與《清史稿》存在巨大差距,這就形成了文白結合的怪胎。但勝在立場中正,內容翔實。目前基本定稿,但由於行文格式,內容架構完全脫離了前二十四史的的“本紀,志,表,列傳”,感覺更像一部章回體小說,難以與二十四史相提並論。





慵懶的二傻


誰說沒修完啊,已經修完了,請看看國家清史委員會的官網:中華文史網,這個網站上已經說明清史已經修完了,正在副審,準備出版了。預計今年年底、2021年開始陸續推出。

修史,自古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易代修史,是我國獨有的史學傳統。清代修《明史》,如果從清順治二年開設明史館起,到乾隆四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進呈,前後共歷時94年。


民國時期,清朝遺老主持編修了《清史稿》,歷時14年,卻尚不成書,僅為書稿。二十四史之後,我國一直沒有一部完整、權威的《清史》。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央領導董必武同志提議,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開始籌備清史編纂工作,在成立清史編纂委員會的同時,決定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清史研究所。1972年,為落實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經北京市委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組。1978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礎上正式成立清史研究所,戴逸擔任所長。

2002年,國家正式決定成立清史編纂委員會,並任命戴逸為主任。在他的指揮下,全國2000多位學者參加,規模很大。清史的主要內容,分為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等五部分,約百卷,達3000餘萬字;其次為基礎、輔助工程,包括文獻、檔案、編譯、出版等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幾十億字,這就是配套的史料、檔案的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了大量經典文獻,造福學術界,包括《梁啟超全集》、《清代詩文集》、《清史譯叢》等等。還有“清史地圖集”子項目,由人大的華林甫教授領軍,前年已經完工,準備出版。



清史工程已經進入了收官階段,基本可以確定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會陸續出版,目前是在最後校訂、統稿吧,讀者可以拭目以待。無需猜測。


司馬公說歷史


被禁過的《清史稿》

一個朝代的滅亡,迎來了新的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歷史總是後人加以總結敘述,唐朝以前,前朝歷史的編纂不一定是出自官方機構。自唐朝之後,官方就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用以編纂前朝的歷史。清朝滅亡後,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就設了清史館以修訂清史,聘趙爾巽任館長主持編纂工作,前後有300餘人歷時15年編纂完成,成書536卷,800餘萬字,成書之後並未經總閣的修訂就匆忙的刊行,所以名曰《清史稿》。

時間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30年的2月,南京國民政府發佈《清史稿》的禁令,關於國民政府為何要禁《清史稿》的原因也是各有研究,總之離不開派系鬥爭,之後《清史稿》又解禁了。然後直至如今,官方正式審定完畢且刊行的《清史》並沒有問世。



清史為何還沒有問世

2002年,我國啟動了對《清史》編纂的工作,擬分100卷,總字數約3500萬字。《清史》的編纂應該已經完成了,根據清史編委會2019年三月的消息,新修《清史》送審稿已於2018年11月報送上級部門,然後為了提高《清史》的質量,清史編委會組織書稿交叉通讀工作,讓通讀專家逐字逐句審讀稿件,重點關注文字、標點以及體例規範、註釋統一等內容,並將修改或建議修改之處標註在稿件上。這項工作預計是去年六月完成,如果去年真的順利按照預期完成了這項工作,那麼《清史》現在就在最後修改的階段,或者已經修改完畢提上了最終審核的議程,若是已經修改完畢送審了,那麼應該有休息,所以現在很可能並沒有修改完成。




所以《清史》現在還沒有問世,是因為可能在還最後修改階段,修改完成後還得審核,如果修改加審核順利的話,那麼這兩年很可能就問世了。如果審核覺得有問題,那麼就還需要發回再修改再審核,那麼這幾年應該就可能還看不到《清史》。


淡看天上月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說到清史,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就是《清史稿》,但又好奇,為什麼這部史書的名字與二十四史不一樣呢?比如《宋史》、《明史》,而《清史稿》聽上去卻是一部沒完成的“稿件”。

事實上,《清史稿》確實就是一部未定稿。

民國初年的時候,由北洋政府設立了清史館進行“清史”的編修工作,用了14年時間才初步完成。由於當時的時局不穩定,於是主編趙爾巽決定以《清史稿》的名字進行刊發,並且還特別指出,《清史稿》屬於史稿,並非成書。

另外,《清史稿》的原編纂者帶有較深的個人思想,在編寫的時候非常明顯地站在了清朝那一邊,比如清末那段時間發生的革命活動,在《清史稿》裡記載非常少,有些甚至沒有記載進去,讓人讀完都還不知道清政府是怎麼被推翻的。

而且《清史稿》在完稿後並沒有進行仔細的核對改正,導致錯誤很多,有些人名、地點都搞錯,有些事件的時間也被弄錯。於是,重修”清史“就非常有必要了。

2002年8月份,編纂清史的工作全面啟動,這項大工程計劃要耗時十年,但由於清朝需要整理的歷史資料太多,而且很多內容都是用滿文記載的,所以不僅要蒐集內容,還要進行翻譯核對,因此工作量非常巨大。

新修《清史》與以往的史書有個非常大的改變,那就是不再使用文言文,而是使用大家都能讀懂的”白話文“。這樣也就導致了《清史》的文字量很多,整部清史的主體工程字數就已經超過了3500萬字,幾乎接近二十四史字數的總和了。巨大的文字量也給編纂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史書的編纂並不是一次成型的,需要經過多次審核,最後才能定稿。

《清史》編纂從2002年至今,整個工程也在正常推進,去年新修《清史》進入稿件通讀階段,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廣大的歷史愛好者們見面了。

結束語

在歷史上,國家修史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明朝朱元璋下令修元史,當時以《元實錄》為參考,所以編纂速度非常快,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清朝順治皇帝下令修明史,一直到乾隆四年才完成,整整用了九十四年時間!

清朝歷史比較特殊,是一個從封建時代跨入現代的轉折朝代,而且清朝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往很頻繁,在國外許多國家的歷史檔案館裡都存有大量的資料,這些歷史資料也是用於研究清朝歷史的重要文獻。

綜上所述,《清史》的編修是一項大工程,我也非常期待這部”白話文“史書。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中國有個習慣,後朝修前朝歷史,二十四史中的每一部都耗時良久、耗資巨大,清史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修訂清史還有一些其他二十四史沒有的困難,所以耗時巨久,至今還沒有真正修訂完畢。

〈清史稿〉

修訂清史的困難

一、改文言文為白話文

之前的二十四史全部都是文言文,這與當時的文化有關,古時的書都是用文言文書寫,所以用文言文寫書在平常不過了。

而當代棄文言文,使用白話文,讓現在的文人寫一部史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清史的修訂是使用白話文,用白話文寫一部史書,需要數百萬個漢字,漢字數量是以前一部史書的十倍。所以,清史的修訂要難一些。

二、時局動盪影響效率

清史最早是在民國開始修訂的,而當時時局動盪,人心不定,人們自然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修史的工作當中去。

〈民國老照片〉

而且時局動盪,很多史料都無法有效快速的查詢,所以要影響修史效率。

三、習慣了白話文的文人修史困難

現在的文人習慣了使用白話文,不光寫文言文費力,讀文言文也相對費力。

清朝的史料都是用文言文記載的,而且很多都是蒙文,所以現在文人首先要將清朝的文言文史料翻譯成白話文,在進行編史,這也大大的影響了修史的效率。

〈文言文〉

結語

清史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是新時代所修的史書,他與其他的二十四史註定了不同,清史稿由於年代的因素,早期有很多錯誤,如地名、人名等,因此於2002年進行重修,到目前也快修訂完畢了,清史稿也會完成蛻變,由稿變成書,期待清史早日展現到我們的面前。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官修史是一件很好大的工程,清朝修明史用了三代皇帝,上百年時間。考慮到清末各種戰亂、民國、抗日、解放戰爭等客觀條件,官修清史沒完工很正常。重視程度可是相當重視了,01年立項,江、朱、李、胡四大常委決策開搞,12年基本定稿送審。截止到16年投資已經到12億多了,不能算不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