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企業如何確保持續成長之路

我這幾天的訪問交流,終於告一段落。這次從大型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南到北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學習。很多家受調研企業的成長經歷,為我們提供了參考,也給我們的研究整理提供了管道。很多人問我,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確保企業的持續成長呢?今天我結合過去的積累和這段時間的調研學習體會,從行業和管理兩個維度,系統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增長的實質

做一家有積累企業,這是成長的實質

企業增長的實質就是積累。作為一家制造企業,不要高估錢的作用,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需要時間的積累。我看過很多企業,高大的廠房,先進的設備,但製造的能力卻是非常孱弱,這就是典型的重視設備,重視高管的作用。什麼是積累呢?積累的實質是客戶的積累,瞭解客戶,熟悉標準。同時流程的積累,規則行事,固化流程。再者是技術的積累,技術規範,摺疊進步。最後是人才的磨練,形成合力,認同企業。所以,我和企業家們一直強調,即使小企業,也需要重視流程和規範,不要規模在增長,人數和成本也在大幅增長,但盈利能力卻沒有多少增長。這就是沒有積累。

鈑金企業如何確保持續成長之路

圖1 優秀的現場管理

埋頭趕路,更要抬頭看天

我們說,現在是內部管理決定外部市場的時代。所以我們會發現我們企業家在內部管理方面花的時間更多了。而實際上,老闆很累,但成效甚微。新的競爭時代下,我們需要做的是,企業家需要密切關注客戶的變化,產品的變化,趨勢的變化,客戶的交付和內部管理,從客戶端開始梳理到我們自己的企業。關注新老客戶是否有成長性,以及客戶能否應對競爭格局,是否有競爭優勢等等。因為客戶的競爭環境比我們這個行業還激烈,甚至更慘烈。企業內部的管理提升,需要系統規劃,持續進步,重視積累,不能三心二意,一步登天,有老子天下第一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想法,這都是不切實際的。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要做選擇,這個選擇就像是一道道關口。而且,每道關口是一個個疊加上去的,未來的關口是以過去為基礎的。做企業只有度過一道道關口,夯實一個個基礎,你才會成長得更好。

內外聚焦重點

馬雲說:“2019年管他好和壞,只做好自己,該調整的調整,該裁員的裁員,該加人的部門還得加人。從眼睛往外(看)到眼睛往內(看),這樣的企業才會渡過難關。只有自己強了,再大的洪水和風浪才能度過,否則你天天坐在山上看風浪,你就會成為風浪的一部分。”這個冬天確實很冷,或是你總會遇到這樣冷的冬天,而只有企業成長才是抵抗高冷冬天的內在熱力。

競爭戰略,專注、專業和差異化競爭

2019年增長的企業有兩種,一種是訂單驅動。像今年的醫療、通訊、電力、自助設備行業都在增長,企業隨著也有增長。另一種是專業化生產做得好的企業,他們也實現了逆勢增長。所以,至於企業選擇做什麼產品,做多快,以及收益有多大,怎樣進行差異化,很多專業企業給出了答案。很多企業會在這一步不斷摸索調整,能順利跨過這道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道坎區分了企業的基本生存能力和需要的管理水平。

需要有意識地建立並持續優化運營系統

我們常說,有的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選擇做什麼產品,成為什麼樣的企業,走到這一步,企業就要增加管理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兩家企業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一樣的大樓,一樣的人,一樣的工廠,但內部可能非常不同。我們的企業,不能被動地應對市場環境,而是要採用匹配的運營系統去提高效率。即使企業再小,也要注重運營的規範,越往前走,企業規模越大,管理難度也越高,從小就規範,當規模和人數增加時,會更從容和有能力。

鈑金企業如何確保持續成長之路

圖2 持續不斷的改進

從內往外看,選擇什麼樣的客戶,選擇做什麼和不做什麼。從外往內看,需要更有效率的運營水平,採用精益工廠、信息化工廠的方法,去贏得現在和未來的成長。

中大企業持續增長

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持續領先?我發現,這些企業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不斷運用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創新價值。當它不斷創新創造,推動價值改變的時候,它的成長速度會更高更快。那麼作為中大型製造企業,我們到底需要迫切做到哪些呢?

新高度、新起點

2019年初我們就發現,企業整體規劃、產品線的規劃、智能工廠規劃的項目逐漸增多。這其中的原因是,大批量產品集中度越來越高,同時專業生產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他們不是在原有線體,原有企業裡面去改善,而是選擇全新的廠房和全新的設備,做嶄新的規劃和落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長,不受現有模式的侷限,企業獲得了大幅的成長。

鈑金企業如何確保持續成長之路

圖3 精益工廠規劃

管理IT化

越往前走,企業規模越大,管理難度也越高。企業內部能夠完成協同嗎?企業上下是一體的嗎?企業的力量是集中的還是分成了各自為政的小團體?企業越往前走,就越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流程如果不能用IT系統固化,意味著企業始終處在一個不確定性的流程當中。所有的企業,IT化是一道坎,走得過去,賦能未來;走不過去,左右掣肘。

局部工序自動化

這裡我們講自動化,大部分企業適合局部自動化,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設備,設備的匹配是企業必須去面對和解決的一個問題。絕大部分企業必須在焊接自動化、打磨自動化、噴塗自動化、上下料的工具化方面去積累,因為,你買的只是一個自動化的設備,而應用技術需要你去學習,去積累,誰能夠先在這些局部自動化上面去做好積累,誰就能夠在這幾個崗位上面獲得人力資源的優勢。

人員專業化、穩定化

企業都在追求少人化,能夠用最經濟的人力,獲得比過往更好的效益。少人化的前提是需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是從業人員技術專業化,培養技術主力,多種技能工的養成機制,讓這些人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二是關鍵人員穩定。流程的穩定,人的穩定是企業時刻要關注的。對於流程用IT化穩定,對於人需要我們採用激勵手段來留住人員。把關鍵人員羅列出來,讓他們和企業一同成長。

在整個認知中,外部環境是不確定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本人要確定。到底我們確定什麼?就是要去找長期主義的價值觀。我們一定要基於最重要的價值、最基礎的東西,推動企業的變革,幫助員工進步,增強企業競爭力。只有我們從這個地方去做,我們才可以超越自己。

小企業更要有所作為

無論是技術還是環境,一定是變的。走到今天,我們如何走向未來?實際上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的無限可能性。當我們真的要讓人生變得很精彩的時候,恰恰是因為接受了在未知當中去感受美好的這種努力。中小企業面對未來時,我們採用以下的選擇,相信你的未來會更美好。

從客戶業務端開始全供應鏈的價值創造

過去我們的企業從內部流程做“一個流”的供應鏈打造獲得了很大的進步。雖然很多企業“一個流”生產做得很差,但現在這種單純在內部的打造,已經難以獲得更大的效益。我們現在已經有更多的企業,正在從客戶業務端開始做流程的梳理,協助客戶一同進步成長,並且獲得了極好的效益。因為鈑金行業的客戶,創業企業很多,他們內部供應鏈的改善潛力十分巨大。我們需要嘗試從客戶供應鏈端開始,到我們製造,然後交付的“一個流”製造。

內部管理質的提升

在今年我們做的項目上,我們從佈局,5S,班組建設,快速物流改善,流程IT化方面進行了徹底變革和改進,獲得了20%~30%的效率提升。所以,我們認為,企業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需要做內部管理質的提升,突破企業自己的管理瓶頸,學習更科學的管理方法,站在別人肩膀上成長,縮短成為精益信息化工廠的時間軸,已經迫在眉睫。

專業化生產

鈑金企業如何確保持續成長之路

圖4 目視化倉儲管理

格力=最好的空調;格蘭仕=最好的微波爐;九陽=最好的小家電。再小的企業都有品牌,品牌是一家企業的標籤。作為中小鈑金企業,我們最好能夠在某一類型的產品上做積累,專業化生產,如此我們更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同。專業意味著我們最擅長,我們能有一站式解決方案,讓客戶更為信賴。

小而美

以前我們提小而精,現在我們要提小而美。“精”只是在於產品製造的品質好,而“美”是指,不僅品質滿足需要,而且企業現場美,流程順,數據準。因為企業“小”,就需要用“美”來彌補“小”,贏得客戶的信賴。現在要打動一個新客戶,關鍵就在於客戶踏進企業的前3分鐘,如果3分鐘內目之所及不能給予美的印象,要征服客戶,難度會加大。

結束語

總之,在市場當中的確是有競爭的,但是取勝的企業一定是要脫離競爭的。我們一定要記住,今天你沒有對手,只有合作伙伴;我們要問自己能和誰在一起,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我們應該要有合作者,我們才會有新的空間。

——摘自《鈑金與製作》 2020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