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農民工外出打有“三難”,應該怎麼辦?專家只說了一個字

近年來,由於勞務經濟的興起,在老百姓中間有“過了十八,打工出發;到了十九,打工出走”的說法,可是今年這十八也過了,十九也到了,為啥很多地方的農民工還走不出去呢?主要是當下農民外出打工有“兩難”,讓很多農民工無法外出打工。

當下農民工外出打有“三難”,應該怎麼辦?專家只說了一個字

“第一難”是缺少交通工具,無法出行。據瞭解,目前有些地方的公路出現停運,個別地方的鐵路也進行分線路管理,導致一些想出行的農民工走不出去。尤其是一些家住離縣城較遠的偏遠地區,幾十裡、上百里的鄉村路上沒有通往縣城的班車,私家車不讓走,只能徒步去縣城,大家知道,一般外出打工都要帶上行李,大包小裹的,如何帶得動。我表弟家孩子想上深圳反崗,可是家離縣城90多里,啥交通工具都沒有,根本走不成。

當下農民工外出打有“三難”,應該怎麼辦?專家只說了一個字

“第二難”就是到了外地工作不好找,現在好多地方的用人企業都推遲了開工時間,我姐家孩子去年在煙臺一定家禽屠宰廠打工,工廠通知預計3月中旬開工,所以只能在家等。

“第三難”就是農民工外出,到了外地就屬於流入人員,一般在當地都需要進行14觀察期,這期間不準外出,啥也幹不了,只能老實兒地待著,並且還會發生一些費用,這對於農民工來講是得不償失的。

當下農民工外出打有“三難”,應該怎麼辦?專家只說了一個字

對於目前農民工“打工難”的情況,有專家表示,只能用一個字來解決,那就是“等”。一是等到交通恢復,具備出行的條件;二是等各地用人單位陸續開工,出去能找到活幹;三是等形勢好轉,出行也會安全一些。

當然,目前有些地方由官方組織的“點地點”輸送農民工活動,比如安徽交通部門從2月10日開展點對點包車運送活動,還有四川的部分地方也組織農民工集中返崗運送活動,都是可以參與的。

當下農民工外出打有“三難”,應該怎麼辦?專家只說了一個字

雖然現在有很多農民工家庭並不是很富裕,需要儘快走出去賺錢養家,甚至有的家庭等著打工賺錢給孩子交這費那費,但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安全,再等等還是應該的,不知道大家咋看這件事?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