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全文近3000字,閱讀需要五分鐘。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丞相諸葛亮為報先帝劉備恩德,在漢中寫下流傳千古的《出師表》後,起兵北伐曹魏。

在蜀軍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大將魏延提議率領五千精兵,攜帶少量補給,在十日之內穿過子午谷,奇襲長安。然後諸葛亮率領主力褒斜道跟進,如此一來,則長安以西的魏國領土可一舉拿下。

在漢中與關中之間,橫臥著秦嶺山脈,這裡山高水險,交通只能通過山谷間的棧道,極為難走。這些曲折的山谷主要有四條,從西往東,分別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

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秦嶺通道

從地理位置上看,位於最東面的子午道距離關中的中心長安,最為接近。

蜀軍統帥諸葛亮認為太過兇險,沒有同意。其後諸葛亮五出祁山,最終病死五丈原,季漢三興的宏願化作泡影,讓人唏噓不已。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因此而成為爭論的焦點。

從當時的情況看,在劉備死後,曹魏內部認為蜀漢已無威脅,在關中地區的防備十分鬆懈,魏延的奇襲計劃,成功的概率並不低。

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魏延奇襲長安成功,諸葛亮大軍跟進,駐守雍涼的魏軍潰敗,蜀軍迅速佔領關中與隴西。在這之後,情況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關中形勝

關中地區三面高山險阻,北面是黃土高原,南面是秦嶺山脈,西面是隴山,東面毗鄰黃河。因為是秦國故地,古人將這裡稱為百二秦川,意思是這一地區易守難攻,防守時能夠以二敵百。

蜀軍完成既定戰略後,關中地區的的西面與南面是自家地盤,不用擔心。北面是胡族雜居的地區,魏軍鞭長莫及。毫無疑問,與曹魏接壤的東部將是兩軍決戰的戰場。

關中東面,黃河自北向南奔騰,在華陰突然拐了個九十度的彎,向東流向洛陽。潼關正好坐落在黃河拐角的地方,這裡地形險要,與長安交通方便,是關中的東面屏障。潼關往東一百二十里,是已經廢棄的秦代函谷關,關口北臨黃河,南依崤山,道路狹窄,最窄處只容得下一駕馬車。古人所謂崤函之固就是指這裡。從函谷關再往東三百里,就到了魏國國都洛陽。從洛陽到潼關,需要沿著黃河南岸狹窄的谷地行走四百多里路程,這是關中連接中原的主幹道。

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關中東部示意圖

關中東南面,還有一條狹窄通道,連接著南陽盆地。這裡在三國時期叫做上洛郡,武關就坐落在這裡。與潼關一樣,武關依靠地勢,易守難攻。

蜀軍佔領關中後,這兩處關隘將是蜀漢防禦魏軍反撲的前沿陣地。

蜀軍防禦態勢

從武關入關中,需要穿越秦嶺腹地,道路艱險,中原勢力進攻關中時,一般都是安排偏師從此路策應。

歷史上帶兵從武關攻入關中的主要有三次,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東晉的桓溫和沈田子。劉邦是未能打通洛陽通往潼關的通道,轉而進攻武關。沈田子是在晉軍主力受阻於潼關的情況下,帶領偏師攻入。這兩次多少帶有些運氣成分,與守軍的鬆懈有很大關係。桓溫沒有佔據洛陽,只能從武關進入關中,但由於守軍堅壁清野,補給困難,很快撤了出來。

從歷史經驗來看,武關不會是魏軍的主攻方向,蜀軍在這裡的防禦難度並不大。

潼關連接洛陽的黃河谷地雖然難走,但比翻越秦嶺簡單,自古也是中原進入關中的主道。加之距離國都洛陽只有數百里,這裡將會成為魏軍的主攻方向。

歷史上,攻克潼關進入關中,最著名的要數安祿山。但安祿山並非強攻拿下潼關,他的叛軍在潼關下浪費了幾個月,然後撿了個漏。唐相楊國忠錯誤估計形勢,強令防禦潼關的大將哥舒翰主動出擊,出關的唐軍在狹長的谷地遭到叛軍伏擊,二十萬唐軍僅剩八千人,潼關跟著也丟了。

曹操在統一中原後,向關中地區發動進攻,也是走的潼關一線。當時防禦潼關的是以馬超、韓遂為代表的關西聯軍。曹軍的實力遠勝關西聯軍,但面對潼關毫無辦法。從歷史經驗來看,單從防禦潼關這一個點來說,並不困難,但將戰線擴展到整個關中東線,情況就不一樣了。

曹操在強攻潼關不成之後,秘密派徐晃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從蒲阪津再次渡過黃河,在關中河西地區紮營,隨後曹操帶領大軍跟進。察覺不妙的關西聯軍沿黃河追趕,但被徐晃阻擋。曹操繞過潼關進入關中,最終擊敗關西聯軍。

曹操佔領關中,是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這次進攻將關中東線防禦的弱點暴露無遺。

黃河從黃土高原奔流而下,從龍門渡至華陰,長達兩百多里的河道,將關中河西地區與山西盆地分割開。河道由北往南分佈著龍門渡、蒲津渡和風陵渡三個渡口,給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

歷史上,當關中地區與中原地區對立時,缺乏河東地區保護的關中勢力都極為被動,反之亦然。

秦朝佔有河東,能夠以此為跳板,進攻山西腹地,利用補給線的優勢,長平一戰,坑殺趙軍四十五萬。北周與北齊對立,由於北周缺乏對河東地區的控制,北齊軍隊可以渡過黃河,深入關中腹地,造成北周軍事的極度被動。其後北周名將韋孝寬在河東修築玉璧城,才阻擋住北齊軍隊渡過黃河的腳步,扳回劣勢。

從晉初太康年間的天下戶口數量來看。即便是蜀漢完全控制長安以西,其戶口數也只佔全國戶口的18.9%,而曹魏即使失去雍涼地區,其戶口數仍然佔據全國的戶口的50%以上,國力差距依然懸殊。

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西晉太康年間諸州戶口分佈

這意味著,蜀漢佔領關中隴右,卻沒有河東地區作為屏障,需要在南起武關北至龍門渡,長度五百里的防線上阻擋魏軍進攻,而其可以動用的兵力只有魏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難度可想而知。

子午谷奇謀看似能夠在短時間內佔領關中隴右,其實是給蜀軍做了一個巨大的繭殼,使得蜀軍自縛其中,在極端劣勢的情況下,與魏軍進行決戰。

毛澤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子午谷奇謀的歷史應用

魏延的這種奇襲戰術,歷史上有兩類軍隊喜歡幹,其一是流寇,其二是北方遊牧民族。這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錢不要地,出其不意攻下城池,劫掠一番,拍拍屁股就走人。

明末農民軍領袖高迎祥向魏延學習,兵出子午谷,結果遭到明軍伏擊,全軍覆沒。高迎祥被押往北京,崇禎皇帝把他削成了片片魚。

金朝將這一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他們越過北宋河北諸多軍事重鎮,直接攻破了北宋國都汴梁,導致北宋滅亡。靖康之恥,直到今日,依然被視作中華民族最大的恥辱之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略思路

蜀漢第一次北伐,趙雲帶領偏師出褒斜道吸引魏軍主力,諸葛亮率主力從祁山道上隴山,一舉拿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佔領了關中平原西部的隴山高地,已經達到了初步的戰略目的。這一地區有天然的馬場,也有農業基礎,對關中呈居高臨下之勢,比漢中更適合作為進攻關中的根據地。

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隴西地形

失去隴西的魏軍為了防備蜀軍下隴,必須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佈防,為應付蜀軍突襲疲於奔命。關中地區將成為消耗曹魏國力的無底洞,在這種情況下,蜀軍有機會通過一兩次大戰,進而牢牢控制住關中地區。

但這些的前提是蜀軍能夠守住隴西。從關中翻越隴山進入隴右,番須道是必經之地,街亭位於番須道西口,是蜀漢防禦隴右的關鍵。馬謖丟失街亭,隴右門戶洞開,打亂了蜀軍的部署,諸葛亮不得已退回漢中。

試想蜀軍連佔盡地利的街亭都守不住,又怎能守住南北縱身兩百里,無險可守的河西地區。

諸葛亮被後世評價如此極高,除去鞠躬盡瘁的精神加分之外,更主要是他宏大的戰略眼光。

魏延子午谷奇謀,佔領長安並不難,之後要面對的才是真的難

成都武侯祠

與之相比,魏延的戰略眼光只能算是流寇水準。諸葛亮臨死前將軍權交給楊儀和姜維,並不是因為魏大將軍腦後有反骨。而是他知道,那貨的戰略眼光,會讓蜀軍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