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0後網格員加入“打通防疫最後一米”:輪到我為社會做事了

深圳90後網格員加入“打通防疫最後一米”:輪到我為社會做事了

在深圳清水河街道社區有這樣一群逆行者,在抗擊疫情中,他們早出晚歸,走在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米路”,為居民築起“安全網”,他們就是活躍在各社區的網格員。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發揮人熟、地熟、社區“活地圖”的作用,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巡察員、衛生員、信息員、監督員,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所在社區群眾的健康指數。

深圳90后网格员加入“打通防疫最后一米”:轮到我为社会做事了

劉奇雲。

“每個人都出一份力,困難很快會過去”

“大年三十我就趕回來了,工作站長知道我家的情況說不用我加班,但這個時候我真的想為社區居民做點事。”副網格長劉奇雲在清水河街道梅園社區服務了17年,別人評價他憨厚老實、做事負責。據瞭解,今年抗疫戰剛打響的時候,他是第一批響應社區號召放棄春節假期趕回來的網格員,便一直沒有休假。

他每天的工作是打電話給社區湖北籍居民溝通情況、核實信息,做好湖北籍居民的信息錄入,給居家隔離人員量體溫,通常要從早上九點忙到晚上九點,還要照顧近九旬的母親。劉奇雲現在每天奔赴在抗疫一線,有時忙得連飯也沒辦法給老母親做,“我就只能中午給她打包一頓飯,早餐、晚餐經常都是她自己對付,吃點剩飯菜或者麵包。”劉奇雲面生內疚地說。

2月8日元宵節,本是萬家團聚的日子,但卻是劉奇雲工作非常忙碌的一天,“晚上下班已經很晚了,我煮了點湯圓要和母親一起吃,剛煮好就接到電話又趕回去工作,只剩母親自己在家過元宵。”劉奇雲眼泛淚光地表示,但其面對繁忙的抗疫工作和照顧老人的重擔,沒有說過一句怨言:“我只是做了份內的事情,在這個非常時期如果每個人都出一份力,困難很快就會過去。”

深圳90后网格员加入“打通防疫最后一米”:轮到我为社会做事了

李繼東。

“關鍵時刻我想跟居民朋友們一起抗擊疫情”

清水河街道龍湖社區網格員李繼東是一名退伍軍人,在部隊他是一名衛生員,還是一個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15年如一日為社區居民服務。孤身一人在深圳工作,李繼東已經有2年沒有回家了,早早盼望著過年能夠回東北跟家人享受天倫之樂。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李繼東的計劃,軍人的品性讓他毅然放棄回家團聚的機會,運用紮實的醫護知識投身防疫的第一戰線。

“平時居民有頭疼腦熱總喜歡找我,還有一次給一名暈倒的老人做了急救順利避險,疫情發生以來,我一直給社區居民普及預防疾病相關的知識,深入淺出的講,居民們特別喜歡,也對這個疾病的防護有了更多的認識”李繼東說。作為“三位一體”的成員有時半夜還會接到公安機關轉來的排查任務,這時就要立即奔赴居民家中。連續半個多月高強度的工作讓這位剛做了膽囊切除手術的網格員感到吃力:“這些天身體有點不舒服,站長讓我回去休息,但作為居民的老朋友,關鍵時刻我想跟他們一起抗擊疫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也不能退縮。”

深圳90后网格员加入“打通防疫最后一米”:轮到我为社会做事了

黃少荃。

“終於輪到我們90後為社會做點事了”

清水河社區網格員黃少荃是一名90後靦腆的小夥子,在抗疫戰打響後,第一時間投入到防控工作中,作為清水河社區“三位一體”的成員之一,至今已連續兩個多星期一直堅守崗位。因為社區第一批採購的防護服偏小,相對於社區其他男性網格員,體格較小的黃少荃剛好能穿得下,為了儘可能減少網格其他男同事無防護服下不安全的接觸,黃少荃總是主動提出承擔工作。

春節期間深圳很冷,每次上門工作之後都要用消毒液洗手,頻繁的洗手讓他雙手發皺泛白開裂,看著讓人心疼,但他自己卻說沒什麼,當問及是否害怕頻繁接觸來自疫區的居民會感染上病毒,黃少荃直率的說:“我不怕!”他的同事都想象不到這個斯文的年輕小夥子身上蘊含這麼大的能量,“我比較年輕,剛開始大家都擔心我擔不住事,但事實證明我們90後也是棒棒的,終於輪到我們為社會做點事了!”

據瞭解,抗疫戰打響以來,清水河街道社區66名網格員響應街道黨工委的號召第一時間投身防控工作,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成為全街道社區網格員最真實的寫照。

採寫:南都記者謝粵蕾通訊員鍾俐娜葉敏儀

街道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