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明明是粟特人的石敬瑭說成是第一大漢奸?

用戶6146569760865


石敬瑭並不是粟特人,而是西突厥旁支沙陀突厥人。粟特人是古代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一帶操伊朗語族東伊朗語支的古老民族 ,漢朝時期位於中亞的康居國就是粟特人所建。東漢時期北匈奴被擊敗西遷,他們的第一個中轉站就是康居國。

石敬瑭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歸順唐朝,被安置於鹽州(今陝西定邊)。唐憲宗李純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沙陀首領朱赤心被賜李姓,改名為李昌國。其子李克用因在剿滅黃巢起義的過程中功勳卓著,因此被封為晉王,五代十國初期建立後唐政權。後來建立後晉的石敬瑭,及建立後漢的劉知遠都是李克用手下大將,而且他們都屬於沙陀突厥人。

李克用、李從勖父子,石敬瑭、劉知遠都是唐末五代十國書寫歷史的風雲人物,可以稱為是左右時代發展“三駕馬車”。公元936年,石敬瑭脫離後唐自立門戶,建立後晉,後唐末帝李從珂遂率軍征討。石敬瑭不能抵抗,於是向契丹(大遼國)耶律德光求助,並獻上燕雲十六州作為報酬。

於是後晉與契丹聯軍一舉擊敗後唐李從珂軍團,並將太原佔領。入城儀式上,時年33歲的石敬瑭跪迎44歲的耶律德光,並尊稱耶律德光為父親。因此,石敬瑭“兒皇帝”的名號一直流傳下來。隨後,石敬瑭步步緊逼,攻入洛陽,李從珂將從秦朝一直傳下來、刻有“受命於天,既受永昌”的傳國玉璽放在摘星樓,然後帶上妻女登樓自焚。

石敬瑭統一中原之後,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此中原王朝門戶被迫向遊牧民族敞開。宋朝建立後曾兩次對遼用兵,意圖取回燕雲十六州,結果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因此後人(部分近代人)痛斥石敬瑭的厚顏無恥、賣國割地求榮的行為,將其稱為“漢奸”。

所謂漢奸就是出現在漢族人中的奸佞,沙陀人石敬瑭之所以被以“汗奸”冠名,一是因為多數人不瞭解其真實身份;二是一些人已經拋棄了民族意識界線,將生活在中國的各民族都納入漢民族系統;三是沙陀突厥與漢族經長期融合,已經完全漢化,石敬瑭已經與漢人沒有區別。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導語:

石敬瑭是帶著恥辱登基稱帝的,他被稱之為兒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以至於北宋建國以後,依舊沒能從遼國手裡拿回這塊地盤,所以大家稱石敬瑭為漢奸。

不過很無奈的是,石敬瑭壓根就不是漢族,而是粟特族人。這就有點雷人了,人家不是漢族人,為什麼還要叫他漢奸呢?其實漢奸裡的漢是一個大範圍的稱呼,但凡是我中華領土之內土生土長的所有民族的反叛者,都可以稱之為漢奸。

01石敬瑭背叛了後唐王朝,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大遼。

後唐建立在了唐王朝滅亡後不久,當時朱溫滅亡唐朝,建立了後梁政權。晉王李克用和朱溫大戰多年,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繼承了父親之志,對後梁發動滅國之戰。

敬瑭為人沈厚寡言,明宗愛之,妻以女,是為永寧公主,由是常隸明宗帳下,號左射軍。莊宗已得魏,梁將劉掞急攻清平,莊宗馳救之。兵未及陣,為掞所掩,敬瑭以十餘騎橫槊馳擊,取之以旋。莊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啗以酥,啗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動軍中。十五年,莊宗戰於胡柳,前鋒周德威戰死,敬瑭以左射軍從明宗復擊敗梁兵。明宗戰胡盧套、楊村,為梁兵所敗,敬瑭常脫明宗於危。---《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

與此同時李存勖建立了後唐政權,本來李存勖是打算繼承唐王朝遺風,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奈何李存勖本人前期給力,後期就爛尾了。

所以後唐的規模完全比不上唐王朝那麼大,不過在唐明宗李嗣源的努力下,後唐完全滅亡了後梁宗室,勉強做到了大一統的規模。

  1. 這期間石敬瑭和李從珂的功勞都是很大的。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其實相比較而言,石敬瑭跟李嗣源更加親近一些。
  2. 而且石敬瑭常常在關鍵時刻,為李嗣源提出寶貴的建議。所以說李嗣源能夠登基稱帝,少不了石敬瑭的幫助。
  3. 可惜按照宗室要求,李嗣源是不可能把皇位傳給女婿石敬瑭的,他只能傳位給養子李從珂。李從珂本來跟石敬瑭就不對付,他為了爭搶軍功,時常詆譭石敬瑭。而石敬瑭本人又比較低調,久而久之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多。

等到李從珂成為皇帝以後,石敬瑭壓根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在這種情況下石敬瑭為求自保,只好選擇在太原起兵。

不過石敬瑭手裡那點人馬根本就是不夠的,眼看著兵臨城下了,石敬瑭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想到尋求大遼皇帝耶律德光的幫助。

人家總不能白白幫助你,所以石敬瑭許諾,如果大遼幫助他擊敗後唐軍隊,助他登基。那石敬瑭不僅會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大遼,而且還要跟耶律德光結拜為父子倆。這話聽著怪怪的,不過就是這麼個意思。

02石敬瑭不敢得罪大遼,也不敢得罪權臣,是個窩囊皇帝。

正如石敬瑭所希望的那樣,他的請求,得到了大遼人的響應。大軍南下後,幫助石敬瑭擊敗了李從珂,滅亡了後唐王朝。

石敬瑭順理成章地建立了後晉王朝,不過這個皇帝實在是太窩囊了。在應對大遼的時候,石敬瑭一直以兒子的身份對待耶律德光。

桑維翰、劉知遠等共以為然。乃上表論廢帝不當立,請立許王從益為明宗嗣。廢帝下詔削奪敬瑭官爵,命張敬達等討之,敬瑭求援於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門,與唐兵戰,敬達大敗。敬瑭夜出北門見耶律德光,約為父子。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國號晉。以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州入於契丹。---《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

每一封信都自稱臣,儼然就是個兒皇帝。但是要知道石敬瑭比耶律德光足足大了10歲,完全可以做耶律德光的叔叔了。

所以說他的這種行為,被很多大臣所不齒。於是乎一系列的叛亂也就爆發了,石敬瑭一共才做了7年皇帝,幾乎每個月都要應付手下人叛亂的局面,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

而且他絕對不敢得罪大遼皇帝,因為那是他的父國。為此連石敬瑭最信任的手下劉知遠,都覺得有些過分了。

  1. 劉知遠認為,向契丹人稱臣也就算了,畢竟人家幫助石敬瑭奪取了天下。可是以兒子的身份侍奉父親,這麼做就有些過分了,畢竟好歹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怎麼能向契丹人稱兒子呢?
  2. 為此石敬瑭也比較苦惱,想要他不做兒子是不可能的,大遼他是得罪不起的。可是不聽劉知遠的建議,石敬瑭也比較為難。
  3. 為什麼呢?因為劉知遠手握重兵,是石敬瑭最為器重的大將。一旦劉知遠叛亂的話,那石敬瑭可真的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所以這個問題到死石敬瑭都沒能解決,後來他兒子果然被劉知遠取代,可見石敬瑭這個兒皇帝,其實當的真沒什麼意思。

03五代十國更新換代太快,不過石敬瑭這一筆造就宋朝數百年遺恨。

五代十國的歷史,簡直就跟翻書一樣,每隔幾年就會換一個朝代。王朝更迭的速度真的太快了,所以在歷史上這段歷史並不怎麼為人們重視。

十一月,永靜軍節度使梁漢璋及契丹戰於瀛州,敗績。契丹寇鎮、定。十二月己未,杜威軍於中渡。壬戌,奉國都指揮使王清及契丹戰於滹沱,敗績,死之。杜威、李守貞、張彥澤以其軍叛降於契丹。庚午,射兔於沙臺。壬申,張彥澤犯京師,殺開封尹桑維翰。契丹滅晉。---《新五代史·晉本紀第九》

不過很可惜的是,石敬瑭的大名卻比五代十國中任何一個皇帝的名氣都要響亮,為什麼?因為他出讓了燕雲十六州給契丹。

  • 到嘴的肉人家是不可能吐出來的,所以從後晉開始,到後漢後周,沒有哪個皇帝是真正將燕雲十六州給收回來的。
  • 甚至到了宋朝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以後,依舊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宗趙光義曾經嘗試過北伐,可惜經過了這麼多代人,人家大遼已經將燕雲十六州當成了自己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所以宋太祖趙光義北伐也失敗了,此後整個宋朝三百多年曆史,都沒能再將燕雲十六州給收回來。實實在在是一大遺憾。

而這件事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石敬瑭了。若不是他為了個人的利益,犧牲了中原王朝的利益,燕雲十六州也不會落入契丹人手裡。

所以說五代十國最著名的皇帝,其實就是石敬瑭,他不是因為建立了什麼功勳而出名。他是因為葬送了領土而聞名天下。

總結:石敬瑭斷送了李唐,也禍亂了趙宋。

對李唐王朝來說,李克用的出現,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他沒有完成保住李唐江山的任務,可是他的兒子李存勖卻建立了後唐,延續了李唐江山。

我們現在稱之為後唐,是為了跟大唐王朝區分開,在那個年代李存勖所建立的就是大唐王朝,而他們家又全都姓李,所以完全就是李唐王朝的延續。

可惜石敬瑭為了一己私利,斷送了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如果後唐能夠堅持個一百多年,或許歷史上對唐王朝會再次做一個新的劃分了。

而石敬瑭對趙宋王朝的影響,那就更可憐了。宋朝從開國到滅亡,一直都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所以說這裡逐漸壯大的大遼以及後來的大金,一直以來都是宋朝巨大的威脅。

尤其是女真人建立的大金,甚至將北宋亡國。所以說石敬瑭的這匆匆一筆,絕對是影響了兩個朝代的重要劣跡。

《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

《新五代史·晉本紀第九》


江湖小曉生


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

燕雲十六州為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對宋朝的衰變乃至滅亡有著重大影響。併入遼朝的燕雲十六州,不只是遼朝的經濟最發達地區,而且也是遼朝“漢人”問題最為突出的地方。自古以來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邊境天然的防禦陣地。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二百年。

因此,說石敬瑭是歷史上第一大漢奸。當然就現在而論,這只是中華民族相互融合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國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各民族之間以各種方式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和相互碰撞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歷史。




常信的蘭舍


首先,我們來介紹下石敬瑭的父親石紹雍:石紹雍原名叫臬捩雞,沒有姓氏,是沙陀的低賤部民,沙陀部本就是印歐人種,它跟粟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沙陀部隸屬於西突厥,後來沙陀部歸唐,在陰山一帶生活!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臬捩雞改名為石紹雍,娶了漢族何氏為妻,生下了石敬儒和石敬瑭!

再後來,石紹雍因為能騎善射,並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受到後唐太祖李克用和莊宗李存勖的賞識,經常為後唐建立軍功,曾經做過洺州刺史,最後死在任上。

從血統上來說,石敬瑭屬於是混血,石敬瑭生於漢地,長於漢地,至少算是半個漢族人!

石敬瑭從小就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而且非常崇拜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和漢朝名將周亞夫。時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對他很器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李嗣源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視之為心腹。

然後石敬瑭一步步壯大,在戰亂頻繁之際,他借契丹人的援助問鼎中原,建立了後晉王朝。為了當皇帝,石敬瑭拜比他小十歲的契丹人耶律德光為義父,並於公元913年,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並且每年給契丹貢送布帛三十萬,甘當百依百順的“兒皇帝”,以換取契丹人對自己皇位的支持,從而將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殘酷的鐵蹄統治之下。從此,中國有了“兒皇帝”這一可恥的稱呼。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的做法,對後世帶來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直接導致以後黃河以北、以東地區的北方土地幾乎無險可守,袒露於外族的威脅之下,為後來四百餘年間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可以說,石敬瑭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所以,雖然石敬瑭是粟特人,但在血統上有一半也是漢人,並且生於漢地,長於漢地,所以有人把石敬瑭說成是第一大漢奸!


大江侃歷史


石敬瑭的名垂青史,緣於割燕雲十六州給遼國,更由於宋朝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

為了給“弱宋”找臺階下,為了證明宋朝並非“弱宋”,許多人便認為宋朝之弱是因為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於是石敬瑭便成了“漢奸”,便成了導致宋弱的罪魁禍首。

然而,石敬瑭並非漢人,其出自西域石國,是李克用沙陀集團內的粟特人,與安祿山一樣屬於東伊朗語系。

“漢奸”之說自然就是無稽之談。

1,唐末三李――契丹、沙陀、党項

事實上,五代時期不僅石敬瑭不是漢人,後唐的李克用、李存勖、後漢的劉知遠都不是漢人,他們都是沙陀人,也就是突厥人的一支。

此外,郭威、柴榮的後周,趙匡胤的宋朝同樣出自李克用的沙陀集團,這也正是宋朝為何要將梁~唐~晉~漢~周作為正統的一大原因。

唐朝滅亡的同一年,耶律阿保機稱可汗,公元916年正式稱帝。要知道,契丹人早在李世民之時便被賜姓“李”,以松漠都護府轄之。

之後,党項人李元昊在西北建立了“西夏”政權,而這個“李”也是大唐所賜,表彰的是党項人在唐末平定黃巢之亂中的赫赫戰功,並授予“定難軍節度使”之職,而這便是西夏的由來。

因此,五代(朱溫的後梁除外)以及宋朝、遼國、西夏皆源自大唐,且契丹、沙陀、党項均曾被賜予“李”姓,那麼“漢奸”之說又如何說起呢?

2,站在不同的層面看到的歷史是不同的,這取決於是站在長城以內看歷史,還是站在整個中國的立場上看歷史。

如果我們只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場,那麼便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石敬瑭的割讓燕雲十六州確實是宋朝弱勢原因之一,但終究還是宋朝自身的無能。

宋朝的開國其實遠比漢唐要好,然漢朝雖有“白登之圍”、唐朝雖有“渭水之盟”,但漢唐終能積蓄國力,掃蕩大漠。而宋朝卻只能寄希望於“歲幣”來解決問題,後人還為宋朝找了一個“石敬瑭”作替罪羊。


心向青山


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搞清楚石敬瑭做了什麼事被人如此詬病,天怒人怨。《舊五代史》的本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是日,帝言於契丹主,願以雁門已北及幽州之地為壽,仍約歲輸帛三十萬,契丹主許之。

這是石敬瑭之所以被後人詬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割讓幽雲十六州。雖然說石敬瑭本人選擇對契丹人稱父親,那只是個人的品行問題,只是沒有操守,沒有人格。他這麼做雖被人所不齒,但對國土沒有損害,人們也不會說他是漢奸。

咱們回到問題上來,石敬瑭從民族上來看不是漢人,為什麼還有人說他是漢奸呢?在《舊五代史》中有這麼一段話: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瑭,太原人也。本衛大夫碏、漢丞相奮之後,漢衰,關輔亂,子孫流泛西裔,故有居甘州者焉。

這個話是在追溯石敬瑭的先祖,他是石碏、石奮的後人,之所以他成長在甘州這一代是後來遷居過去的。只不過遷居過去之後他融合了少數民族的血統而已,如果這麼看的,從根上看起,石敬瑭就是一個漢人。

即便石敬瑭真的就是少數民族的人,那他也是一個被漢化了的少數民族。如果不是,他也不會把以石碏、石奮這些優秀的漢人為自己的祖先。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當皇帝之後總要找一個先祖特別厲害,來證自己的出身。石碏、石奮就是石敬瑭用來證自己出身的。他之所以這麼做,其根本原因在於他默認自己是漢人。

我們也應該清楚漢族這一詞什麼時候形成的。“民族”這個詞不是自古就有的,是近代才引入到中國的。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各民族之間劃分的這麼清晰。劃分民族憑藉的是你的生活區域。在古代只要生活在漢人居住的地方,長時間的被漢化以後,我們就會默認他們的漢人,這是一種文化思想的包容與傳統。而石敬瑭長期在漢人生活的地方生活,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其他人,早把當做漢人來看待。

從地緣位置上說,燕雲十六州主要包含現在的山西、河北一代。而這一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漢人的領土。歷經千年,他們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戰略要地。所以,燕雲十六州就是漢人固有的領土。可石敬瑭所做的也的確是出賣漢人利益的事情。

石敬瑭作為五代十國中,後晉的開國之君。他所代表的其實就是中原政權的利益,而他自己又默認自己是漢人,可他做的卻是出賣漢人利益的事情。所以他被稱為漢奸那是必然的。至於他具體是哪個民族的,都無法改變這個定性的事實。


再言春秋


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五代時期的沙陀人是完全漢化。不僅說漢文,姓漢姓而且還追認漢族祖先。所以再屈身事胡就讓人難以理解。有人夷狄入華夏用在蒙元滿清上。顯然扯淡。兩朝都甘於用夷姓,夷文。還強迫漢族從夷俗。完全是華夏入夷狄。比五胡夷狄更過分。


超哥侃古今


題目中說的“有人”,一定是現代人,因為古人沒有“漢奸”這個說法。對於石敬瑭的賣國行徑,古時不屑的說法叫“兒皇帝”石敬瑭。漢奸這個詞,出現較晚,可能在近代,當時是為了反清需要,為有效組織佔國家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孤立清朝統治者,把為清朝統治服務的漢族人稱為漢奸。但是,所謂的漢奸也不是指百分之百的漢族人背叛本族,如回族人為清朝服務,就沒有聽說過“回奸”,而仍然是以漢奸稱之。但到了現代,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把甘心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的中國人叫做漢奸。顯然,這時的漢奸並是只指漢族中為日本人服務的人,而是整個中國人中為日本人服務的人。也就是通常說的中華民族中為日本人服務的人。時間一長,現代有人便以此類推,在講到石敬瑭主動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遼主的賣國行徑時,

以第一大漢奸稱之,這只不過是用今詞來說明五代時石敬瑭的賣國行徑而已,至於說石敬瑭是那個民族並不重要。

況且,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本來就是李唐王朝的固有領土,並不能因為石敬瑭不是漢族人而有所性質改變。


二曲人


他是沙陀族人。石敬瑭與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均是沙陀族人。沙陀族可以說是具有中國史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