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為何被有些人稱為陸渾戎故里?

夜遊獅子林


洛陽可以算作是陸渾戎的第二故鄉,陸渾戎祖居今陝西境內,被秦人趕出祖地後到洛陽西山區被周天子收留。有人說陸渾戎是今西安人祖宗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犬戎屠豐鎬,五胡亂華,李唐國都六失,清同治回亂,西安原著民早已換了一茬又一茬,現在的西安人跟古時的長安人沒有一點關係


一場遊戲一場夢312


言傳正傳,洛陽不是陸渾戎故里

洛陽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原地區,“戎”是中原地區對西部少數民族的統稱,古時中原把四方成為北狄、西戎、南蠻、東夷,很顯然,陸渾戎的故里怎麼會在洛陽?

陸渾戎的故里在古代稱為瓜州,屬於我國西北地區,一般認為是現在的敦煌。春秋時期秦晉交惡,晉國戰敗,而當時的陸渾戎是戎族部落中戰鬥力比較強大的一支,嚴重威脅秦國安全。於是在晉國戰敗後,秦國就將陸渾戎強制遷徙到洛陽的伊川、嵩縣一帶,晉國也被迫接受。

陸渾戎在洛陽生活了一百多年,經常跟隨周王室出征平叛,但它的作用更像是晉國和秦國之間的緩衝。晉國戰敗接受秦國的強制性遷徙,也為晉國以後滅掉陸渾戎埋下了禍根,陸渾戎在洛陽生活一百多年便被晉國所滅。


陸渾水庫:

總之,至今雖然在洛陽有很多的陸渾戎遺址,像陸渾水庫、陸渾山等,但陸渾戎的故里是在瓜州,

它與中山國一樣也是少數民族在中原短暫建國後被滅,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相關的紀錄片。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一張圖說明一切



執觴話清晨


陝西犬戎從陝西流竄到洛陽陸渾水庫一帶的這部分陝西人被洛陽人稱為陸渾戎,它們以前統稱陝西犬戎,仔細劃分又被稱為大荔戎,陰戎等不同部落。戎=陝西人,大荔戎就是靠近大荔的陝西人,陸渾戎就是靠近陸渾的陝西人。很可惜這部分流竄到陸渾水庫的陝西人沒多久就被滅了,也沒有來陸渾尋根的陝西人。


誰家玉笛聽落梅


有些人稱洛陽為陸渾戎故里這一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現在生活在洛陽的人和古代生活在洛陽的人不是一回事,朝代更替,人員流動,古代生活在洛陽的人不知道換了幾番了。

和陸渾戎有關的地名有陸渾關、陸渾水庫、陸渾縣、安陸縣、陸渾山等,陸渾都城在洛陽伊川一帶。《水經注.伊水》中記載:

“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都也。......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

陸渾戎內遷洛陽伊川,並在這裡建都城,陸渾國存世一百多年,被晉國所滅,一部分人融入華夏,一部分人逃跑到楚國,楚國將陸渾人安置在安陸縣(湖北安陸),最後也融入華夏大家庭。(陸渾戎遷移到洛陽附近)

這些陸渾名稱,都是陸渾戎生活於洛陽附近伊川的佐證,並且在2015年出土了大量的陸渾國的墓葬遺址,所謂的古代陸渾戎已經是華夏人了。

陸渾戎是如何內遷的?

春秋時期秦晉之間原來有驪戎、大戎、小戎,晉國的國君晉獻公娶了三戎的女子為妻,大戎狐姬生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小戎子生夷吾(晉惠公)、驪戎的驪姬生奚齊,內亂被殺。陸渾戎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分支。(秦穆公是陸渾戎內遷洛陽的推手)

陸渾戎原來在瓜州一帶,現在的敦煌附近,公元前638年,陸渾戎整體被強制遷移到洛陽附近的伊川,並在這裡建立了國家——陸渾國,附屬於晉國。主要是晉惠公夷吾說話不算數,他的姐夫秦穆公幫助他成為晉國國君,不兌現諾言,被秦穆公抓住了,其中就要求將陸渾戎整體遷移到伊川附近,禍水東引。(陸渾戎遷移到洛陽的伊川、嵩縣、汝陽等地)

陸渾戎為何被滅,陸渾人去向如何?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晉國晉文公和鄭國國君病故,於是發兵征討鄭國,秦晉之間隨即發生著名崤之戰,姜戎(即陸渾戎)是晉國的附庸參與這次戰役,擊敗了秦軍。

根據《左傳》記載,陸渾氏被晉國消滅。記載如下:

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萇弘謂劉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陸渾氏甚睦於楚,必是故也。君其備之!”乃警戎備。九月丁卯,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於洛。陸渾人弗知,師從之。庚午,遂滅陸渾,數之以其貳於楚也。陸渾子奔楚,其眾奔甘鹿,周大獲。

陸渾戎和楚國過從甚密,這個晉國的附屬國和楚國走到了一起了,於是晉國假借祭祀的名義,前面是祭祀的隊伍,後面跟著討伐陸渾戎的隊伍,陸渾不知情,很快被消滅。陸渾戎很多人逃跑到了楚國,最後被安置在現在的安陸縣,安陸意思就是安置陸渾的意味。這事發生在公元前525年,從定居洛陽伊川的公元前638年到滅亡共存在了113年。(陸渾人被楚國安置在安陸,古代鄖陽附近)

這些陸渾的地名就是他們生活在洛陽伊川的有利佐證,過去僅僅限於史書記載,不能斷言。2015年在河南伊川發現了200多座陸渾戎春秋時期的墓葬,佐證了歷史的記載,陸渾人逃跑到楚國的人被安置在湖北安陸縣也有歷史記載。(嵩縣的陸渾水庫圖)

洛陽伊川是陸渾戎的第二故鄉,除了逃跑的陸渾人,還有一部分人繼續生活在此地,最終陸渾戎都融入了華夏大家庭。

稱洛陽為陸渾戎故里是有一定道理的。


穿越再現彼岸


要說洛陽是陸渾戎故里,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陸渾戎不是洛陽本地人,是從瓜州遷移而來。瓜州大約是今天的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界的高山草原。陸渾戎是犬戎的一個分支,戰鬥力比較強悍。

秦穆公能將陸渾戎,強行遷移至洛陽附近,這與秦晉兩國之間的爭霸有關。晉獻公死後,晉國內亂。晉惠公夷吾在姐夫秦穆公的護送下,先行抵達繼位為君。晉惠公承諾割地不給、借糧不還,被秦穆公帶兵暴揍一頓,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其中一條就是,把陸渾戎遷到洛陽附近,禍水東引,用來牽制周王室和楚國。

是晉國接納了陸渾戎,並將陸渾戎安排到了今天的洛陽伊川附近,陸渾戎也在這裡生活了一百多年。根據史書記載,陸渾戎在洛陽的一百多年曾多次奉周王的命令討伐諸侯國,但至於具體與周邊各諸侯國關係如何,也是一個疑問。從陸渾戎的滅亡來看,當初是晉國接納了陸渾戎,最後卻又滅了陸渾戎。



長安風華夜未央


說到底就是秦國想再導演一次犬戎滅周,區別就是頭一次滅西周,贏姓養馬家族得到了巨大回報,第二次又想來個借刀殺人把東周也給滅了,可惜晉國還算給力給消滅了。


摟你伯


陸渾戎是被西部一個戎族欺負的民族,被中原的華夏民族收留,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最終融入中華民族。而西部戎族至今都對中華歷史橫挑鼻子豎挑眼,與中華格格不入


之乎者也46


陝西不只是犬戎的故地,除此之外,還有大戎,小戎,拔戎,驪山戎,蕩設戎,大原戎,大荔戎,陰戎,翟戎,邦戎,申戎,條戎,奔戎,北戎,允姓戎,蠻氏戎……太多戎了。整個一個戎族大樂園。這些戎族人在陝西繁衍生息,構成了陝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西安宣稱的十三古都,有一半是不入正統的胡人政權,在史學界有〞戎狄鬼方根據地,五胡亂華大本營〞的美譽。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候〞〝一笑傾國〞〝平王東遷〞等成語典故的出現,就是犬戎不可抹殺的功勞,況且據考證,陸渾戎也是陝西人的祖先,其故地瓜洲並非指後來的敦煌,據專家考證或曰秦嶺與渭河之間,或曰華山與黃河之間,即使現在,秦人還有以胡為榮的心理傾向,民風也頗為野蠻,搶了桔子砍西瓜,砍了桃樹搶西瓜,惡劣事件層出不窮,〝又是西安〞甚囂頭條。

而周人呢只是商在西邑的治理代理人,這種情形猶如周封秦於陝原,說白了,都是給中國看西大門的。



盡善家族


春秋為陸渾戎地。西漢置陸渾縣(治今嵩縣東北陸渾北10裡),屬弘農郡。魏、晉屬河南郡。東魏改為北陸渾縣,屬新城郡;又於伏流城置南陸渾縣,治今嵩縣東北陸渾。武定初置伊陽郡,治南陸渾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