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者所需的思維能力


健康生活需要什麼

幸福生活人人希望,作為一種心理感受,其實一念之間就可獲得,這個一念就是思維。

什麼是思維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心理就是思維,是意識,是精神,說到底就是生活態度。

一時的幸福感容易獲得,難的是保持持久幸福感,這就需要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為此要有擁有一些基本能力。

按照心理學家李克富老師說法,心理工作者需要的基本能力有三種,即反省能力、思辨能力、含蓄能力。

其實,每個追求有趣、有味、幸福感受的人,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畢竟不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的。

熱愛生活者所需的思維能力


三種思維能力含義是什麼

個人理解如下:

反省能力就是“自知之明,善解人意”的能力,這八個字做到很難,大致又包含兩層意思。

一個是認識自我是一輩子的事情,我是一切的根源,藉助自我認識來認識人性,接受自我慾望,覺察別人需要,順暢與別人打交道。

與人打交道要有合適態度,按照許又新教授說法,就是平等和尊重,平等就是把自己與別人一視同仁,尤其接納強於自己與弱於自己的人,而尊重則接受別人作為獨立個體表現出來的看不慣的特點,要意識到這些都是自己投射,完全是人性本質上的共性。

再一個就是自己做到的才去要求別人做,這就是嚴於自律寬以待人。多去做,多體驗,少說話,少表現,比如寫文章的規律,做講座的要點,真的下功夫去做,把好文章與元問題互相還原,找出適合自己特點的表達方式。

思辨能力就是“對立統一”“自圓其說”的能力,我是對的不意味別人是錯的,對錯是評價。保持生活的灰色度,杜絕簡單粗暴的非黑即白,學習黑白魚理念,這種思維能力目的在於有利於解決心理問題,保持和諧溝通。

含蓄能力是“曲徑通幽”“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能力與定力,直接表達除了好沒意思,還有人性的慾望被壓抑,需要支持鼓勵,啟發引導。

為此,無論自我修養,還是幫助別人,底線是可以無效不要無害,可以無助不要顯擺,為此要保持覺察,有自知的反省能力、灰度的思辨能力、婉轉的含蓄能力。

熱愛生活者所需的思維能力


試著反思生活中怎麼辦

上午本來著急做到書桌前,被抓去陽臺欣賞種的花,瞅了一眼說挺好就要回走,被阻止了。

這時候反省能力出來了,是要好好配合啊,賞花都敷衍還能做啥呢。於是逐個看看,問問花名,辨析形狀、花色、葉子、味道等,因為花兒實在太多了,好些不認識,就用手機軟件查詢。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驚奇,原本天天過來熟視無睹,這次才發現僅僅拍照識別花朵就35次,我心裡估計有50盆吧,結果得知人家曾經數過,大小100多盆啊,當然這其中很多是多肉植物。

留下印象的少見花朵有幾種,比如長壽花與長春花,星星碎花開的很久,而天竺葵則是五顏六色很多種,有一種叫做“碰碰香”的,手指觸動聞聞果然清香四溢。還發現一盆“金鑽蔓綠絨”,軟件提醒這葉片汁有毒性,家有小孩子的不適宜栽植,要小心些,但是淨化空氣不錯。

人家栽花,咱來欣賞,平時都做不到,這實在不是值得讚揚的事情,不要說沒有時間,只是缺少反省、思辨能力唄,生活目的為了啥,不就是開心自在和諧關係不固執嘛。

還有,這種逐個給花兒查詢名字,以及欣賞細枝末葉的過程,就是平穩情緒的過程,是體驗情緒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熱愛生活者所需的思維能力


如我遲鈍之人,要把能力培養放在活生生生活中,把生活當作專業練習,到了專業需要時候才能遊刃有餘,這類似學生學習,平時把測試當作高考,高考時候才會心態平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