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土木堡之變的介紹: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正統十四年六月,明朝的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

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


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明英宗朱祁鎮本人也被也先俘虜,成為大明唯一一個被生俘的皇帝,大明也由朱元璋、朱棣對外圍王朝的攻式轉為守式,是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標誌,從此大明王朝再無力對北方的少數民族採取高壓態勢,採取較為柔和的懷柔政策,客觀上也造成了滿族崛起及滿蒙和姻,為日後的滅亡打下伏筆。(當然是兩百多年後的事情)

土木堡今生

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今天土木堡遺址位於懷來縣城沙城的東10公里,是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長有1000米左右,城牆高6、7米左右。堡牆現存的只有南牆和西牆。原為土築磚包,現只剩土牆。


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土木堡之變影響

1、危機京師,影響國本

京城是什麼!是天下根本!

《明史·于謙傳》
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北宋與西夏可以反覆拉鋸,這次不行下次再來過就是了。

但是靖康之變,京城開封城破,只要一次,就是亡國!

北京,不僅僅是京城!還是支撐整個幽燕防線的重心!

若是北京有失,可以說就是整個幽燕防線的崩潰!

此前,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夢魘,折磨了漢人整整四百年!

《讀史方輿紀要》
“滄海環其東,太行擁其右,漳、衛襟帶於南,居庸鎖鑰於北。幽燕形勝,實甲天下。”

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在土木堡的二十餘萬明軍潰敗後,作為幽燕防線重心的北京,確實已經是危如累卵:

《明史·于謙傳》
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

陽和敗,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陣亡。

鷂兒嶺敗,成國公朱勇恭順侯吳克忠陣亡。

至土木堡敗,五十餘名文武官員死難,皇帝被俘!

整個宣大防線基本上可以說是被打殘了。

這一連串的大敗下,大同崩了,宣府崩了,整個華北平原北部屏障只剩下了北京,若北京有失,長江以北將無險可守。

2、大明管理中樞的一鍋端

土木堡之變本身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式上的一個笑話,20萬明朝精銳,被2萬瓦剌人殺得昏天黑地、屍橫遍野,完全呈現出一邊倒的屠殺狀態,如同切瓜砍菜一般。

那麼土木堡之戰到底慘到什麼程度?以至於此後百年大明對蒙古無還手之力?

第一,三大營被全殲。

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那可是明軍的精銳啊。在朱元璋奪取天下,朱棣造反成功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是無敵軍隊,是明朝軍隊的核心,因此當時無論裝備水平還是軍隊素質那都是遙遙領先的。

所謂三大營究竟是由那三大營組成呢?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人數在二十萬左右,三大營中作戰的主體是五軍營,主體是步兵,輔以一些輕騎兵,分為中軍、左軍、左掖軍、右掖軍、右哨軍,五軍營是集明軍所有部隊的精英組建起來的,類似於今天的特種兵選拔,兵員在地方部隊選拔。五軍營的運作結構:大營設提督內臣一人,武臣二人,掌號頭官二人,大營坐營官一人,把總二人。各軍營設坐營官一人,馬、步軍隊把總各一人。


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三千營是聽到這個名字很容易被誤解,以為這支軍隊只有三千人。實際上三千營不止三千人,因為起初是由三千蒙古騎兵組成,即“靖難”時朱棣僱傭的蒙古騎兵“朵顏三衛”。所以就叫三千營了。三千營全部由騎兵組成,作為明軍的機動兵力和突擊力量,是對坑和追擊蒙古騎兵的主要力量,畢竟蒙古人跑起來也是賊快的,步兵帶著輜重是追不上的,三千營裡面也分為輕騎兵和重裝騎兵。

神機營是一個新兵種,在明軍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裝備的不是刀、槍、弓箭等冷兵器,而是全員裝備熱兵器,主要是火槍、火銃、火炮。神機營人數在五千人左右分帶火銃的步兵3600名,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組成。是世界史上第一支現代武器部隊。

明軍三大營是一個龐大的作戰群體,三大營之間必須設置合理的戰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尤其是新兵種神機營的使用,神機營自身的戰術是首先火炮齊射,齊射結束後,就是火器兵上前準備射擊,火器兵的射擊戰術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最簡單的齊射,但齊射會造成火力不能夠持續輸出,因為當時遂發步槍還沒發明出來,都是需要前填裝的。所以明軍又發明了“三段擊”戰術,即將士兵分為三組,第一組射擊,第二組準備射擊,第三組裝彈,如此循環,這種佈置可以使明軍始終有穩定的火力輸出。朱棣給神機營設置的戰術是"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三大營是蒙古草原民族的噩夢,可不曾想竟然在土木堡沒發一槍一炮,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全軍覆沒。

第二,六部九卿死絕了。

當時明英宗在王振帶領下御駕親征,為了顯示威風,基本上將朝廷文武大臣都帶去了。六部裡面,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還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等朝廷當時的中流砥柱,主要的大臣,全帶去了。

最後為何于謙能夠振臂一呼,堅持守城。其實也是老大們都死光了,就剩下一些小官了。而於謙的官位還相對高點,這基本上將大明朝廷一鍋端了。

土木堡之變--大明由盛轉衰標誌


第三,名將全部被殺。

在朱棣死後留下來很多的名將,到朱祁鎮的時候還都活著,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等幾十位大明能征慣戰的名將,全被帶上戰場。因為王振怕武將奪了功勞,壓根沒讓他們指揮。以至於,蒙古軍隊來了,將這些名將全給殺了。最可惜的是張輔,那真的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啊,當年越南就是他帶人打下來的,重新設立了郡縣。張輔那是在馬下,混亂中被殺,死的太可惜了。

此戰之後,大明前期培養的精銳名將損失殆盡。由此帶來的最嚴重問題是,大明再也沒有精銳的軍隊和名將可以主動打擊蒙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