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的日子,感覺心裡暖暖的!”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天色陰沉,偶有零星小雨飄下。五松鎮荷花塘社區居民戴勝

拉開單元門,隔著口罩深深地呼了一口氣。這是他16天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接過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武漢返鄉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到期通知單”,戴勝激動地說,“感謝你們這段時間的照顧,你們辛苦了!”

1月22日,常年在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工作的戴勝,乘坐動車回到家鄉銅陵。走進小區大門,戴勝看到樓道口等公共區域張貼的倡議書、告知書,意識到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

“看到小區門口張貼的致湖北返鄉人員的一封信,我來登記信息。”回家放下包裹,戴勝急忙走進荷花塘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社區工作人員立即對他進行體溫檢測,並詢問了基本情況,仔細登記了相關信息。

感謝您的主動配合,社區醫護人員會每天上門來測量體溫。請您自覺居家觀察,避免與他人接觸,持續關注自己的健康情況,有異常一定要馬上跟社區聯繫。同時生活上有什麼難處也可以提出來,社區幫忙來解決。”荷花塘社區黨委書記何冶叮囑道,並當即安排了專人每天跟蹤對接。


“居家隔離的日子,感覺心裡暖暖的!”

社區志願者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物資

居家隔離觀察的第一天,社區工作人員將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消毒和防護用品送到戴勝家中。並留下便民服務聯繫卡,上面有鎮、社區、醫務服務人員的聯繫方式,和一些生活保障服務提示。


“請相信,我們永遠在一起,讓我們共同努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聯繫卡上的這句話,讓焦慮、恐慌的戴勝有了些許的安慰。


“1月23日,無發熱、咳嗽、胸悶、乏力症狀,體溫上午36.3℃、下午36.1℃;1月24日,無發熱、咳嗽、胸悶、乏力症狀,體溫上午36.5℃、下午36.3℃……”一張湖北來銅人員隨訪包保責任表上記錄著戴勝16天來的健康指標情況。


“每天上午9點,下午3點,社區都會定時來給我測量體溫,瞭解我的身體狀況,詢問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並囑咐要做好居家消毒。”戴勝說,社區還把我拉進微信服務群,有什麼事情發個微信,馬上就能得到回覆和解決。


除了做好體溫測量記錄外,社區工作人員還主動化身“跑腿小哥”和“情感宣洩站”,當隔離人員需要採購生活物資、處理生活垃圾等服務時,社區工作人員就馬上給予回應,提供上門服務;當發現隔離人員心情低落、煩躁壓抑時,社區工作人員會及時開導。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些牴觸情緒的。後來,看到社區這麼多人每天辛辛苦苦地圍著我一個人轉,心理很不落忍。自從隔離以來,每天都能收到他們的問候和鼓勵,感覺心裡暖暖的,可以更踏實的面對。我知道居家隔離不僅是對外面人的保護也是對我自己和家裡人的保護。”戴勝說。


雖然已經解除居家隔離,社區工作人員還是叮囑戴勝,“接下來幾天,我們會電話隨訪。沒有特殊情況還是不要出門,如需出門時一定要戴上口罩,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也可以直接找社區。”


“知道咧,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扎堆,大喇叭天天在放。現在是關鍵時期,老實在家待著就是我們老百姓對國家最好的貢獻了。”戴勝笑著轉身回到家中……


隔離不隔愛、隔離不隔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雖然殘酷,但也處處是守望相助的溫情。

截至2月8日15時,義安區已累計解除居家醫學隔離觀察583人 ,他們情緒穩定,生活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