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在東興區小河口鎮與沱江緊鄰的一個隱蔽山溝裡,現存大量門窗殘缺的車間、宿舍。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裡曾是一座炸藥廠,取名“104”。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鍋爐車間

藏在深山的炸藥廠


在東興區小河口鎮境內,有一條緊鄰沱江的深溝,溝內有一座廢棄的工廠。它過去是派什麼用場的,外界大都不清楚。日前,記者前往小河口鎮光華村,然後拐入一條山溝的鄉村道。


沿途,窗口和房門全部破損的紅磚瓦樓房、籃球場等建築呈現在眼前。這樣的建築格局和樣式,年長的人一看就明白,這是建於新中國早期的、高規格的危險品生產工廠。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職工宿舍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條溝名為“龍寶溝”,是由“罈子山”、“猛虎跳巖”、“雙獅山”等山構成的一道峽谷。茂密的山林中有柏樹、松樹、洋槐樹、無花果樹、桃樹、梨樹、黃葛樹等。溝裡荒廢的大量建築,是曾經隱蔽深山專門生產炸藥的“104廠”。如今,這座廠已經廢棄20多年。

大躍進年代建廠


龍寶溝內的一處民房裡,羅陽均夫妻正在路旁院壩內“抹”玉米,老兩口是當地人,同為73歲。1992年,羅陽均在這家工廠被子女“頂替退休”,1993年工廠即宣佈倒閉。之後,他作為工廠“看護”至今。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羅陽均夫婦

羅陽均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行業建設“大幹快上”,但機械落後,開山劈嶺只能靠當時最見成效的爆破進行,炸藥需求量大增。因此在“大躍進”那一年,中鐵二局就選中了這條山溝,徵得土地一百多畝及大量荒地,建了這座當年對外絕對保密的工廠,專門生產形狀大小如油條的“岩石炸藥”。


羅陽均的妻子魏淑榮今年73歲,祖輩都生活在這條溝裡。在修建這座工廠時,她擔任生產隊會計。


魏淑榮介紹說,1958年8月左右,她聽說溝內要建一座炸藥廠,全體社員積極支持、配合。很短時期內,徵地範圍內的社員房屋拆遷、大量甘蔗及未熟農作物剷除等工作迅速鋪開,大批口音各異的施工人員進入現場。然後,大量的磚瓦、水泥、木料、鋼材等建築材料通過船運至江邊,再通過數以百計的搬運工人肩挑背扛地運往工地。


當年正處於全國上下“放衛星”的時期,對於當時各行業的勞動和生產態度,還是青年的羅陽均和魏淑榮及同代人感同深受。對於每天數百人在山溝裡建設的火熱場景,他們自然想近距離去“學習”一番,遺撼的是,徵地內屬於防範嚴密的“禁區”,大家僅能在山頭上遠觀。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輪碾車間


魏淑榮說,修建工廠之初,社員並不清楚工廠生產什麼,但已感覺到了一些神秘氣息,因為施工管理、建築工、搬運工、勤雜人員等,全部都是中鐵二局員工,他們被封閉在“禁區”裡,對外保密要求極高。


通過兩年的努力,工廠建成並取名“104廠”,大約有兩百名產業工人入駐並開始生產。產品通過與椑木鎮連通的公路運往全國各地。

一條龍流水作業


羅陽均原是龍寶溝鄰村人,1965年被招入中鐵二局,先後參與了成昆、川黔等鐵路修建工程。1977年,為了照顧原已安置在龍寶溝的愛人和孩子,便調入104廠鍋爐車間上班。那時全廠生產都是三班制,羅陽均自當上鍋爐工至1992年“頂替退休”,鍋爐房煙囪就從沒有熄過火。


與羅陽均邊走邊聊到了生產廠區大門口,這裡有一座形似“碉堡”的警衛室。它分上下兩層,總高約5米,長寬各約3米。在大門兩邊基本完好的紅磚圍牆上,赫然寫有“廠區內危房,請勿靠近,後果自負”的標語。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廠門警衛室

進入廠區,所有建築順山溝和道路走向排列,全為紅磚紅瓦的“人字頂”房屋結構。令人詫異的是,這些建成五十多年的房屋,雖然牆面有些斑駁、門窗空洞,但牆體線條依然橫平豎直,基本沒有裂縫。


撥開草叢,隨羅陽均進入高大的建築。地面上,覆蓋著塵土和零亂的瓦礫,塵土下則是完好甚至還泛出光亮的三合土。


這是長約35米、寬約12米的車間。它的牆體高約6米,牆頭上的雙層木架屋頂高約3.5米。兩面高牆上,共開有14扇窗,每扇高約3.5米,寬約1. 8米。房間裡一片沉寂,牆面上用紅色油漆寫的“嚴格管理,必須有章可循”,“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等警示標語依然顏色鮮豔,令人聯想到這裡曾經有過的繁忙和輝煌。


羅陽均說,這裡是炸藥生產流程的中間環節,叫“輪碾車間”,它上接“硝銨車間”,“破碎車間”,下連“筒裝車間”,“封包車間”。炸藥製成後直接入庫。可以說,這是當時較為先進的一條龍流水作業生產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全國炸藥質量比賽在西安舉行,“104廠”的產品獲得了第一名的佳績。

發生過大爆炸


繼續上行數百米,一座高大完整的煙囪傲然挺立於叢林之上,煙囪由紅磚砌成,藉助藍天的襯托,橘紅色的磚體顏色十分搶眼。在煙囪之下,幾幢建築物在雜亂的密林中若隱若現。這是羅陽均上班十多年的鍋爐車間。


羅陽均回憶說,炸藥生產流程中,各種原材料的加工、合成、攪拌等,都需要通過蒸汽加溫進行操作,鍋爐車間的任務就是通過管道,不斷向車間輸送熱能源。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筒裝車間

大約是1978年夏季,因為夏天氣溫高,工人在作業時操作不當發生爆炸,兇猛的氣浪將車間房頂衝開了一個大洞,大量機制瓦被掀翻。所幸,因工廠一直加強安全培訓,相關防範措施嚴格,當天操作工發現問題及時,應對得當,廠內無人傷亡。


羅陽均說,發生那次爆炸事件後,廠裡進行了深入調查處理,隨後召開大會進行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訓。

多功能生活區


生產廠區附近,另有一大片建築群,目前已被茂盛的草叢、樹林封堵道路,這裡有辦公樓、宿舍樓、籃球場、活動室,還有可供全廠職工就餐、開會的食堂。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職工宿舍

站在至今仍然完好的籃球場,羅陽均告訴記者,104廠自開建到最後關閉,一直沒有從本地招工,所以,全廠約200人中除他以外,都是外地人。因工廠地處偏僻山溝且產品屬高危品,職工都不願把家安在廠裡,職工都住宿舍區,家屬偶爾來探親。


為了讓職工的業餘時間過得充實,廠裡除了經常組織各種娛樂活動和比賽,還確保每週放一場電影。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待遇讓職工倍感自豪。


在籃球場旁一幢玻璃全部破碎的宿舍窗口外,架設著一個篾制的籠子,一大群鴿子正在房頂上追逐、戲鬧。羅陽均說,“這些鴿子是附近村民養的,讓這裡有了一絲生氣。”


走進籃球場一側的大食堂,裡面漆黑一片,潮溼的地面上零亂地堆放著大量柴禾,一根翠綠的草藤纏繞在窗欞上,藤尖上盛開的一串紅花伸向屋內。

深山裡的“104”,曾隱藏在內江人身邊的炸藥廠

職工宿舍

採訪結束,羅陽均對這些巡視和看護了二十多年的建築感慨不已。他說,這座在外界一直視為“秘密”的104廠,自1958年開建到1993年突然熄火關閉,雖然自己不明白其中原因,但大量的國家資源廢棄至今,實在令他有些心疼。所幸的是,隨著近年來鄉村公路的完善,陸續有城裡人到此遊覽,讓這些殘破的建築發揮了一點“餘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