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策略前瞻:復工潮來了,市場還會繼續漲嗎?關注這個重要領先指標

1、本週分析師態度

本週分析師存在分歧。

6/9持中性態度,認為市場關注點將轉向“復工”,將進入股將進入1-2周疫情演化和節後復工的重要觀察期,究竟是能確認疫情拐點、還是伴隨復工潮出現疫情重大波動,目前尚不得而知。因此短期博弈加劇,震盪為主。

海通荀玉根認為,疫情將導致牛市3浪推遲,未來何時盤整結束重新進入牛市3浪主升浪上漲,核心還是要看基本面數據。

受到疫情影響,20Q1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從原來的10%調低至7-8%,即基本面形態由19Q3的圓弧底變成了19Q3-20Q1的W型底,當然我們認為最終仍然回升,2020年全年將達到12%,高於19年的8%。

國君李少君認為,從經濟基本面看,不支持市場全面上漲,但從流動性角度看,向下空間有限。

中信秦培景認為,

1)決定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核心依然是疫情,而返程高峰壓力下,非湖北地區的疫情演化成為焦點;

2)節後復工進度可能導致基本面預期再修正。

3)2月10日~20日是疫情各類指標增量能否出現觀點的重要觀察期。

其中值得關注的重要領先指標——全國新增疑似病例規模能否持續下行。另外還包括非湖北地區的疑似病例和醫學觀察規模演化情況,這影響復工預期;湖北治癒病例能否快速回升。

3/9持樂觀態度,認為目前的逆週期政策將修復投資者悲觀情緒,積極可為。甚至如中銀國際王君認為,疫情衝擊帶來A股年度配置機會。

樂觀的理由主要來自流動性的超預期寬鬆

1)目前美國貨幣政策寬鬆且普遍預期美聯儲年內或仍將降息一次,全球風險偏好維持高位;

2)特殊經濟環境下,央行超預期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後續MLF利率和2月20日LPR會較大概率下行;

3)國內公募等機構以自有資金認/申購旗下基金/資管產品,提振投資者信心;

4)政治局常委會,2月3日還新增了“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等經濟基本面方面內容,後續可關注財政等相關政策。

據分析師反饋,目前市場的態度也與上述類似。國君的調研數據顯示,

目前多空觀點佔比均接近三分之一,另外約佔五分之一的“不確定”多空的投資者。

2、為什麼疫情衝擊下,市場如此強勁?

國盛策略解釋如下:

1)本次疫情帶來的情緒衝擊在春節期間經歷了持續發酵、醞釀、累積,因此在節後帶來的衝擊更加集中、劇烈。相應的,調整節奏也將更加急促,壓力在首個交易日被充分釋放。

2)近期監管持續釋放暖意,明確對實體及資本市場市場的呵護。

3)外資巨幅迴流,對市場形成支撐。

4)短期調整後,A股市場風險溢價再次回到高位,從中長期看已具備較高安全邊際。

3、市場的共識

整體上看,目前市場在諸多重要節點均體現出驚人的一致:

共識一:A股已在底部,“黃金坑”為全年低點

海通荀玉根認為,2019年年初的2440點低點是所有市場悲觀預期疊加後的底部,2019年全年名義GDP累計同比為10.1%,如果市場點位參照10.1%的宏觀經濟增速來計算,那麼目前理論上的市場點位應該在2440點*(1+名義GDP增速)=2686點,這與這次的2685點低點非常接近。綜上所述這次急跌後的低點較紮實,有基本面支撐。

安信陳果認為,截至2020年2月3日,A股所隱含的年化回報率(1/PE,4.08%)與無風險收益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2.82%)之差(1.26%)已經超過2018年末(1.24%)。從歷史,每當A股隱含回報率自下而上超越無風險收益率時,都是戰略性配置A股的歷史性階段,而當前A股的配置價值已經超越2018年12月2440點的極端情況,A股“黃金坑”具備底部價值特徵 。

共識二:慢牛節奏變了,但趨勢未變

共識三:不管疫情是否好轉,科技成長都將成為絕對主線

3大邏輯支持這一結論,來自國盛:

1)風險偏好驅動:參考03年非典疫情,當疫情緩和市場反彈時,風險偏好是行情主線,TMT成為反彈主力軍,漲幅遠超大盤。因此隨著疫情對情緒衝擊緩解,風險偏好修復同樣將引領科技成長獲取超額收益。

2)流動性驅動:近期監管持續釋放暖意,明確對實體及資本市場市場的呵護。流動性充裕之下,對分母端更敏感的科技成長板塊也更為受益。

3)景氣度驅動:在基本面層面,科技成長同樣具備較強支撐和景氣度優勢。從細分行業的情況來看,年報業績預告披露率大於50%的行業中,最近兩期連續改善的行業主要有電源設備、互聯網媒體、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科技成長景氣度明顯佔優。

4、買什麼?

分析師觀點基本一致:

1)疫情好轉前,就是目前市場正在熱炒的醫藥器材、在線辦公、傳媒遊戲、雲等邏輯。

2)疫情好轉後,投資重心重回基本面邏輯,一是科技大主線,5G、新能源車、消費電子;二是政策對沖帶來的新基建機會;三是受疫情影響調整後估值已具備吸引力的。

招商張夏認為,關注復工情況:

如果病例數據反彈,受疫情影響不大或正面影響的醫藥、計算機、傳媒將繼續佔優。

如果疫情緩和,穩增長預期下,受政策影響較大的金融、地產、建築、汽車等板塊關注度提升,這也是兩會召開前後關注的重點方向;且電子和5G建設相關通信領域將會佔優。進一步的,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航空、酒店等板塊也有望迎來資金佈局。

廣發戴康認為,若市場關注若疫情迎來改善拐點,行業輪動沿著受疫情影響由小到大的順序逐漸向中期主線迴歸。 配置邏輯:

1)短期事件受益、中期產業邏輯支撐的板塊:a. 傳媒(視頻、遊戲);b. 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c. IT基礎設施(IDC、服務器、存儲)。

2)事件影響有限,中期向上邏輯穩固:a. 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面板);b. 新能源車產業鏈(中游鋰電池與零部件-上游鋰電材料-中游電機電控-電動整車);c. 5G軟件。

中信秦培景提到的配置主線

一周策略前瞻:复工潮来了,市场还会继续涨吗?关注这个重要领先指标

以下為本週分析師詳細觀點:

一周策略前瞻:复工潮来了,市场还会继续涨吗?关注这个重要领先指标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