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狄更斯

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一些家庭有了九英寸、十二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那時,央視只有兩個頻道:四頻道、八頻道,好看的電視劇不多,放了一部好看的《加里森敢死隊》,放到一半還給停播了。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萊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

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他的小說,並非當時英國社會的主流,他不看主流,專門描寫暗黑面,十九世紀,英國發展迅猛,一步步成為世界霸主,英國人的生活水準,日益舒適,但在狄更斯筆下,卻看不到這些,他關注的是一些並非主流的小人物,他的小說,更多地產生於他比較暗黑的頭腦。關注小人物的個案,或許就是狄更斯存在的意義。

狄更斯於1812年出生於樸次茅斯。他小時候,父親約翰·狄更斯因債務問題而入獄,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店作學徒,每天工作十個小時。這段經歷,狄更斯備嘗艱辛、屈辱,看盡人情冷暖,這造就了狄更斯一生的暗黑心理,因此,他的作品一直關注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

儘管後來由於一筆遺產,令家庭經濟狀好轉,狄更斯進入報館,成為一名報道國會辯論的記者,但狄更斯的心態,並未改變,他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是靠自學成才,以他的才華,開始了他的批判社會的寫作。

狄更斯批判社會暗黑面的作品,很受歡迎,符合當時人們喜歡看悲劇的心理,這些作品令他聲名鵲起,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中,還包含了底層人奮鬥向上的積極內容,這也是其作品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大力稱霸世界的同時,也很關注英國社會的下層生活,在狄更斯去世後,女皇降旨,將狄更斯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角,給予很高榮譽,在他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老古玩店》。1841年,狄更斯移居德文郡,認識了一家古玩店的老闆,於是,他的奇特的頭腦裡,漸漸產生了一個悲慘的構思。

小說的情節是這樣的,老古玩店的店主屈倫特老頭,為了能使十四歲的外孫女能過上好日子,去參加賭博,結果賭輸了,去借高利貸,結果落入陷阱,高利貸暴發戶奎普,趁機逼債,侵佔了老古玩店,還想霸佔外孫女,老屈倫特帶著外孫女,流浪到偏僻的鄉村,四處討飯,最終兩人悲慘地去世。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

七十年代,英國將這部小說拍成電視劇,七十年代末,央視譯製並播映。

這部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極為沉悶、壓抑,而這一切,均出自狄更斯的暗黑頭腦的構思,實際上,他得到靈感的那家老古玩店,一直存在,並無狄更斯編造的那些不合邏輯的古怪情節,那家店直至現在,仍然還在。

相比之下,《大衛·科波菲爾》,似乎更合理一些,更為積極,這是帶有狄更斯自傳性質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講述大衛·科波菲爾,從痛苦的童年時代走出,經過奮鬥,成長為一個作家的故事。這部小說影響之大,以至於後來生於1956年的美國魔術大師,取名為大衛·科波菲爾。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大衛·科波菲爾與成年好友密考伯

七十年代末,大陸還上映了根據狄更斯作品改編的英國電影《霧都孤兒》,這是一部兒童片,情節扣人心絃,很適合少年兒童觀看。

孤兒奧利佛·退斯特,是富家女的私生子,出生後,母親即去世,將他留在孤兒院。他在孤兒院,經歷悲慘,於是,他逃到倫敦,遇到了教唆犯費金。

費金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去偷竊,在此過程中,他遇到了善良的富人老紳士布朗洛。布朗洛將他帶回家裡,但後來,他又被費金抓了回去,重新回到陰森森的魔窟。

布朗洛通過各種渠道,搞清楚了,原來奧利佛是他的外孫,於是,他發動大家,直搗費金的匪巢,救出了奧利佛,將費金等歹徒繩之以法。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奧利佛·退斯特

英國鄉村紳士,粗壯勇猛,但是,在多愁善感的文學家看來,霧都倫敦,乃至整個不列顛島,有時,會有一種陰沉憂鬱的陰森森氛圍,這在影片中,進行了渲染,在另一英國影片《簡·愛》中,也有同樣的渲染。

本書曾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及舞臺劇。大陸譯製的是1968年的英國影片《霧都孤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